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乳腺癌切线野放疗的半野照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林览峰  甘晓春  朱荣  林承光 《癌症》2000,19(1):95-96
乳腺癌的放疗技术比较复杂,照射野间如何避免重叠或遗漏,是乳腺癌放疗技术的关键之一.我院参照国内外乳腺癌的放疗方法,采用半野或四分之一野照射技术,较好地解决了此问题.本文介绍乳腺癌切线野放疗的半野照射技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乳腺癌术后放疗诱发放射性肺炎的临床资料,探讨放疗设野的临床意义.方法:1997至1999年122例乳腺癌患者行胸壁切线、锁骨上野照射,部分行内乳野、腋锁野照射.结果:放射性肺炎多发生在行腋锁野照射的患者.结论:放射性肺炎的发生与腋锁野照射和照射的体积有关,放射时应尽量减少肺的照射体积.  相似文献   

3.
在乳腺癌的放射治疗中,乳腺胸壁和内乳区通常作切线照射,以减少肺的受照射容积,切线野的定位技术比较复杂,照射野间如何避免重叠或遗漏,是乳腺癌放疗技术的关键之一.目前大多数放疗中心采用模拟定位机定位,下面介绍一种在模拟定位机下乳腺癌切线野放疗的等中心半野照射技术.  相似文献   

4.
余启峰 《中国肿瘤》2006,15(5):349-350
面罩适形技术用于头部肿瘤患者放疗是安全可行的,面罩固定组体表野中心偏移治疗机灯光野中心的距离较垫棉枕组明显减少,可明显提高头部肿瘤患者放疗时体位的稳定性和重复性,有效地保护了正常组织器官.  相似文献   

5.
吸脂法腔镜腋窝淋巴结清除术野脱落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乳腺癌腔镜腋窝淋巴结清除手术野脱落细胞学,证实该技术的肿瘤安全性.方法:对49例实施腔镜腋窝淋巴结清除(E-ALND)和43例实施常规开放腋窝淋巴结清除术(ALND)的乳腺癌患者手术野冲洗液,在去除红细胞处理后进行脱落细胞学检查.结果:49例实施E-ALND的患者,3例原位癌, 46例浸润性乳腺癌,其中17例发生腋窝淋巴结癌转移的患者手术野冲洗液均未找到癌细胞;43例对照组患者,1例原位癌,42例浸润性乳腺癌,其中16例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2例术前未进行新辅助化疗的患者,1例手术野冲洗液找到癌细胞.结论:Ⅰ~Ⅱ期临床腋窝无肿大淋巴结的乳腺癌,腔镜腋窝淋巴结清除手术不会比常规开放手术增加术中肿瘤细胞脱落种植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野中野适形调强照射技术方法,并与常规全乳切线野照射技术进行剂量学对比.方法:选取22例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在CT模拟机下对乳腺部位行薄层定位扫描,将定位图像传输至治疗计划系统进行全乳野中野计划设计:在全乳两切线适形野的基础上挡去高剂量区部分,另设计2-4个小跳数射野以降低靶区最高剂量和调整高剂量区的范围及所在位置.处方剂量50Gy/25次,要求95%的靶区接受处方剂量;然后利用其CT模拟定位资料按照常规切线野射野方法在治疗计划上模拟常规切线野治疗计划,对野中野计划和常规射野计划进行靶区适形性、靶区均匀性和危及器官受量的比较.结果:野中野适形调强放射治疗技术的适形度、均匀性优于常规切线野照射,靶区内超过110%处方剂量的体积明显小于常规切线野技术.减少了肺组织V20的体积,降低了心脏的平均剂量和受照体积.结论: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野中野适形调强放射治疗技术是一种有益的全乳照射技术.  相似文献   

7.
乳腺癌的放射治疗多采用切线野照射技术。在乳腺癌的切线野放射治疗时,放疗技术员必须合理的摆放病人的体位,准确地给照射角度、对准照射距离及射野面积,才能使靶区的剂量准确和病人的正常器官和组织得到保护。文献所提出的乳腺癌切线野摆位技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乳腺癌放疗胸壁切线野等中心照射,确定等中心的定位方法.方法: 利用三角函数定位法,在模拟定位机下确定等中心照射的中心点.结果: 可以等中心定位,原点位于射野中心轴线的中点.结论:利用三角函数定位法行乳腺癌胸壁切线野放疗定位,可以快捷、准确地将射野参考点(即机器)等中心置于照射野中心轴线的中点,保证治疗的有效深度.  相似文献   

9.
临床应用电子束放疗时常常会遇到不对称野,如乳腺癌术后胸壁电子线照射、鼻咽癌后上颈电子线补量照射等.不对称野通常是指限光筒上铅挡野中心偏离标准限光筒射束中心,临床上在进行射野设计、能量选择和剂量计算时需了解不同大小、不同偏轴位置的不对称野的电子束特性.  相似文献   

10.
乳腺癌放射治疗相邻野的衔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腺癌的放射治疗技术比较复杂 ,主要有乳腺切线野照射及淋巴引流区照射。避免相邻野的重叠与遗漏 ,减少正常组织的放射损伤而不遗漏靶区是对放疗技术的基本要求。我们总结了近年来的临床经验 ,并综合国内外乳腺癌放射治疗技术 ,对乳腺癌临床放疗中相邻野的衔接技术进行了改进 ,较好的解决了乳腺癌相邻野的衔接问题 ,取得了较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乳腺切线野与锁骨上野的衔接方法1.1.1乳腺切线野的划定 患者取仰卧位 ,双手抱头 ,上肢外展。定出乳腺切线野的各限界 :上界与锁骨上野相接 ,下界在乳腺皱折下 2cm ,内切…  相似文献   

11.
乳腺癌术后放疗致放射性肺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放疗引起放射性肺炎的相关临床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26例术后放疗的乳腺癌,观察放疗的照射野、照射剂量,使用化疗药物的时间、种类,内分泌治疗,患者的年龄和肺部基础病变与放射性肺炎发生率的关系.结果 发生放射性肺炎29例,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与照射野、照射剂量和使用化疗药物的时间有关(P<0.05),与化疗药物种类和肺部基础病变也有一定关系.结论 照射野和剂量的增加、放疗前化疗及肺部基础病变均会增加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影响乳腺癌术后精确放疗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精确放疗的实施有赖于定位、计划及治疗实施等多个步骤的协作完成.本研究探讨乳腺癌切线野放射治疗实施过程中摆位误差对精确治疗的影响.方法:共入组50例改良根治术后或保留乳房术后乳腺癌患者,放疗靶区主要为患侧胸壁和(或)乳腺.放射治疗技术以切线野等中心治疗为原则,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患者选择采用半野照射或MLC多叶光栅照射技术.患者治疗时仰卧于MED-TEC250型乳腺托架,治疗设备为Eleckta Precise加速器.在患者每次治疗过程中在摆位完毕后,按内切野治疗前-内切野治疗后-外切野治疗后顺序分别记录加速器所显示X、Y、Z读数,X代表左右方向的移动度,Y代表头脚方向的移动度,Z代表腹背方向的移动度.结果:最大的平均位移差值为第1周,在Z轴、Y轴、X轴方向分别为2.55、3.96、0.58 cm.3个方向中,随时间推移Z轴方向移动最大.从其他影响因素考虑,发现上肢活动情况及托架位置对患者治疗的移动变化影响大. 结论:在乳腺癌患者切线野放射治疗中,内切野治疗后患者的移动度较外切野治疗后大;从不同轴向而言,X方向(左右方向)移动明显小于Y方向(头脚方向)和Z方向(腹背方向);从整个疗程而言,前2周中患者的移动度较大,而从第3周起,患者移动度变小并且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弧形野技术提高乳腺瘤床靶区照射剂量,减少肺组织和乳腺正常组织的照射剂量和容积,作乳腺癌保留术后瘤床追加剂量技术与方法的探讨.方法:用大恒STAR-2000三维放射治疗计划系统、GE双螺旋CT、VARIAN 600C/D直线加速器对乳腺癌保留术后患者实施精确定位、虚拟计划设计、弧形野技术照射.结果:通过三维治疗计划的剂量显示,乳腺瘤床靶区100%体积肿瘤剂量≥90%,剂量分布符合临床要求.结论:使用弧形野技术照射乳腺癌,能够有效提高乳腺瘤床靶区肿瘤剂量及要求≥90%的等剂量线包括靶区,减少肺组织、心脏和正常乳腺组织的照射剂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半枝莲提取物野黄芩苷对人乳腺癌细胞系 MCF -7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野黄芩苷处理人乳腺癌细胞系 MCF -7。MTT 比色实验观察其对人乳腺癌细胞系 MCF -7增殖的抑制作用。选择合适的药物浓度及培养时间处理人乳腺癌细胞 MCF -7后依次进行提取标本总 RNA。采用 miRNA生物芯片微阵列基因表达和分析技术筛选差异表达的 miRNA,实时荧光定量 PCR 技术对其中有明显差异性表达的 miRNA 进行验证。结果:野黄芩苷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能抑制人乳腺癌细胞系 MCF -7的增殖。野黄芩苷能显著上调 miR -15a、miR -16的表达。结论:野黄芩苷能抑制人乳腺癌细胞系 MCF -7的增殖,并上调 miRNA -15a、miRNA -16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乳腺癌术后放疗诱发放射性肺炎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乳腺癌术后放疗诱发放射性肺炎的临床资料,探讨放疗设野的临床意义。方法:1997年至1999年122例乳腺癌患者行胸壁切线、锁骨上野照射,部分行内乳野、腋锁野照射。结果:放射性肺炎多发生在行腋锁野的患者。结论:放射性肺炎的发生与腋锁野照射和照射的体积有关,放射时应尽量减少肺的照射体积。  相似文献   

16.
乳腺癌术后切线野照射是放射治疗乳腺癌的一项重要技术[1]。用模拟机定位设计乳腺癌切线野直观、准确,但在无模拟机情况下如何定位,如何确定切线野投照角度、投照范围及可能照射肺组织的深度?我们通过实践摸索出脱模画图法设计乳腺癌切线野照射技术的定位方法。方法1.病人体位要求病人仰卧位,手臂上举抓耳成90度,与治疗时体位保持一致。为校正胸廓上端低,下端高的曲度差异,可在病人肩下垫一楔板(5~15度角较合适),使病人胸骨平面与床面平行,保证身体中心轴线与治疗床的中轴线平行[2]。2.脱模制图按常规设野要求确定病人切线野…  相似文献   

17.
乳腺癌术后胸壁切线野放疗的摆位及照射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我院 1996年 1月~ 12月收治的 17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胸壁切线野放疗的摆位及照射技术进行探讨。方法 :将乳腺癌治疗特制固定架置于治疗床上 ,采用60 Coγ线或 6MVX线行胸壁切线野定角照射。结果 :对 17例患者随访 1年~ 3年 ,随访率 10 0 % ,5年存活率为 5 8 3% (10 / 17)。结论 :乳腺癌术后胸壁切线野放疗是目前综合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法之一 ,而放疗摆位及照射技术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胸壁X线切线野放疗计划和电子线单野放疗计划肿瘤靶区与正常组织的剂量学分布差异,探讨最合适的照射方式.方法:选取2007年8月~2008年6月收治的30例有胸壁照射适应证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进行CT模拟定位,利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为每例患者设计两种不同的胸壁放射治疗计划:X线切线野计划和电子线单野计划,胸壁处方剂量均为50Gy/25次,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来比较两种计划中临床靶区(CTV)和心脏、同侧肺的剂量学差异.结果:左侧胸壁切线野计划和电子线野计划肿瘤靶区的最大剂量(Dmax)分别为5306±17cGy、5536±301cGy(P=0.02);右侧胸壁Dmax分别为5228±136cGy,5554±253cGy(P=0.01),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两种计划肿瘤靶区其余指标(Dmean、D90和V105%、V110%以及不均匀指数HI)均无统计学差异.左侧胸壁切线野计划和电子线野计划同侧肺平均剂量分别为1095±243cGy和1723±624(P=-0.001),肺V20分别为21±5%和36±13%(P=0.001),两者均有显著性差异.其余指标(心脏的平均剂量、V30)无统计学差异.右侧胸壁两种计划所有正常组织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胸壁x线切线野放疗比电子线单野放疗有一定的剂量优势,可以减少胸壁的最高剂量,左侧胸壁能减少同侧肺受照射的体积和剂量,更好地保护正常组织.  相似文献   

19.
 乳腺癌切线野照射方法,常用于对原发病灶的单纯放疗、术前和术后照射。即当肿瘤突出于躯干表面时,为避免照射肿瘤以下的正常组织和脏器,需采用切线野照射法。本文对我院乳腺癌切线野照射法及剂量分布测量结果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我院1996年1月~12月收治的17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胸壁切线野放疗的摆位及照射技术进行探讨。方法:将乳腺癌治疗特制固定架置于治疗床上,采用(60)Coγ线或6MV X线行胸壁切线野定角照射。结果:对17例患者随访1年~3年,随访率100%,5年存活率为58.3%(10/17)。结论:乳腺癌术后胸壁切线野放疗是目前综合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法之一,而放疗摆位及照射技术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