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春新碱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内科常见的一种出血性疾病。本病通常首选泼尾松治疗,大部分患者对泼尼松敏感,但该药减量到一定程度时,部分病人复发,此时加用长春新碱(VCR)能迅速重获缓解,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20例符合1986年首届中华医学会血液学会全国血栓与出血学术会议制定的ITP诊断标准。20例均为女性,年龄14~50岁,中位数27岁,病程1个月~3年。冶疗前20例均有皮肤出血及瘀斑。另外,鼻衄2例,牙龈出血5例,月经过多20例。治疗前血小板(PLT)(0~78)×109/L,中位数31×109/L,骨髓增生…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小儿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目前尚无很好的治疗方法。本院儿科1986~1991年收治43例急性ITP住院患儿,收到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根据1986年杭州会议关于ITP诊疗常规(草案)的标准,本组43例均属急性型。其中男性28例,女性15例,病程4天~3周,年龄3个月~12岁。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者22例,肠炎者1例。表现皮肤出血点或瘀斑者43例,鼻出血8例,牙龈出血4例,消化道出血4例,尿血2例。血小板20×109/升以下者4例,20×109~50×109/升28例,50×109~75×109/升11例。骨髓穿刺18例,巨核细…  相似文献   

3.
我们近两年来应用连续流动式CS—3000Plus血细胞分离机治疗血液系统疾病41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41例,男22例,女19例,年龄最大74岁,最小16岁,平均49岁。其中,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真红)16例(1例为子宫肌瘤继发性真红),平均红细胞计数6.46×1012/L(5.02~8.96×1012/L),血红蛋白浓度218g/L(162~270g/L)。白血病22例(其中慢粒15例,急淋4例,急单3例),平均白细胞计数309×109/L(58.1~628×109/L)。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3例,平均血小板计数804×109/L(448~…  相似文献   

4.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小儿时期较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已被公认是一种免疫性疾病。我科1994年8月~1997年10月采用大剂量地塞米松冲击治疗ITP41例,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41例均为住院病儿,符合ITP诊断标准[l]。其中男26例,女15例,年龄<3岁17例,4—7岁16例,8~12岁8例,平均4.8岁,病程2天~4年。急性型31例,慢性型10例(反复发作者4例)。全部病例入院时均有程度不同的皮肤出血症状,口腔粘膜出血18例;便血6例,血尿2例,注射部位出血不止8例。入院时外周血小板计数均<50X10’/L,其中<10X10’/…  相似文献   

5.
泼尼松治疗无效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opathicthrombocytopenicpurpura,ITP)患者治疗颇感困难,我们于1992~1999年采用达那唑、长春新碱、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对单用泼尼松无效的ITP取得了较好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5例均符合第5届全国血栓与止血会议修订的ITP诊断标准[1]。男5例,女20例;年龄14~67岁,其中以25~35岁最多,病程3个月~5年。治疗前25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皮肤、粘膜出血点及瘀斑,严重鼻出血2例,齿龈出血3例,月经量增多10例、血尿1例、眼底出血1例,血小板计数小于10×109/L2例,(10~20)×109/L7例,(21~50…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血小板计数与出血分级之间关系.方法 采用ITP出血分级标准对123例ITP患者的424例次出血事件的评估,采用x2检验比较ITP患者的血小板计数的程度及时长的不同分组的严重出血(2级出血)发生率的关系.ITP患者依据血小板计数分成A组(20~30)×109/L、B组(10~20)×109/L和C组(0~10)×109/L,同时依据天数分成7组,共计21小组.结果 血小板减少≥4d的C组与B组的严重出血的发生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d的B组和A组的严重出血的发生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TP患者<3dPLT下降至≤20×109/L或>4d PLT下降至≤10×109/L时,容易发生严重出血,故可作为ITP患者输注血小板的指征.  相似文献   

7.
1病例资料 例1,女,30岁。围反复牙龈出血2年余,于2007年11月入院。既往曾住院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诊断标准依照文献。2年余来长期未间断服用泼尼松60mg/d,血小板可保持正常水平,低于该剂量则血小板在(20-40)×10^9/L之间波动,入院前1个月左右,泼尼松20mg/d。入院体检:库欣面容,向心性肥胖,皮肤散在出血点,肝、脾肋下未触及肿大。PLT22×10^9/L,Hb110g/LWBC5.6×10^9/L,血小板抗体IgA、IgM正常,IgG偏高,骨髓象示增生活跃,粒红两系增生,形态及各阶段比例正常,  相似文献   

8.
林娜 《实用医学杂志》1997,13(5):315-316
在我国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的病死率和神经系统的致残率较高,目前尚缺乏特异性的治疗。脑多眈系治疗脑功能紊乱的新药,我科于1995年6月~1996年9月在乙脑流行季节.采用脑多肽治疗乙脑.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20例,女19例,年龄3~11岁,平均6±2岁,所有病人均有高热(39℃以上)和脑膜刺激征,呕吐34例.浅昏迷10例,昏迷20例,深昏迷9例,短暂抽搐10例,反复或持续抽搐29例,呼吸衰竭9例,病史中诉头痛25例。实验室检查:白细胞(0~15)×109/L15例,(15~20)×109/L17例,>20×109/L7例,…  相似文献   

9.
小剂量美罗华治疗难治ITP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指因免疫异常所致的获得性血小板减少症,为临床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迄今关于慢性难治性ITP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综合有关资料[1]诊断参考条件如下:①曾经标准剂量糖皮质激素(泼尼松1~2 mg/kg·d)和脾切除术治疗无效;②血小板计数<(30~50)×109/L;③ ITP病程在6个月以上;④ 无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其他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将63例重症IT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用甲泼尼龙1000mg/d,静脉滴注,共3d,以后改口服泼尼松1~2mg/(kg·d);对照组用泼尼松1—2mg/(kg·d)。结果在治疗第2~5天,血小板计数〉50×10^9/L者。治疗组分别为1、10、19、19例,对照组分别为0、0、2、2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止血天数治疗组(3.6±2.2)d,对照组(8.3±4.2)d,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周时治疗组总有效率93.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6%,2组疗效差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21d时。重新评价疗效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症ITP患者,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有积极意义,尤其适用于口服泼尼松有禁忌者。而对于出血倾向不重者,传统治疗仍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1.
张萌 《临床误诊误治》2010,23(5):419-420
目的 观察冰冻血浆联合VP方案(长春新碱、泼尼松)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TP)的效果.方法 选择12例慢性ITP,予冰冻血浆200 ml静脉滴注,连续5 d;长春新碱1.4 mg/m2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中缓慢静脉滴注1 d,维持4~6 h;泼尼松1~2 mg/(kg·d)口服,共7 d.每月1个疗程,连续3个月为1周期.治疗结束后评价疗效.结果 本组完全反应6例(50.00%),部分反应5例(41.67%),总有效率为91.67%.12例中发热1例(体温38.4℃),经对症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四肢末梢麻木1例,但很快消失.随访1年,完全反应者未再复发;部分反应者3个月后血小板维持在(50~100)×109/L,无自觉症状;1例治疗失败者血小板始终≤50×109/L,但紫癜较前减少.结论 冰冻血浆联合VP方案治疗慢性ITP无明显不良作用,价格低廉,适于基层医院应用,但深层次治疗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2004年4月~2005年10月,我科共收治9例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经精心治疗与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9例,26~39岁,平均31.3岁;孕35~38周,平均37周;初产妇1例,经产妇8例;血小板15×109/L~79×109/L,平均47×109/L;血红蛋白38~89g  相似文献   

13.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thrombocytopenicpurpura,ITP)是一种因血小板免疫性破坏,从而导致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临床可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成人ITP急性型少见,以慢性型为多。慢性ITP多发生于20~50岁之间,女性更多见。经传统的治疗后血小板计数仍〈(30~50)×10^9/L,且病程在6个月以上者称为难治性ITP[1]。本文就近年成人ITP的治疗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对我院2007—05—2009—05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412例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男347例,女65例;年龄32~78(平均49)岁;其中178例为1次出血,131例为2次出血,81例为3次出血,22例为多次出血。均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血小板计数在4.5×10^9/L~25.9×10^9/L(平均9.32×10^9/L),急查血常规Hb下降3.3-10.7g/L。  相似文献   

15.
徐静  仇惠英 《临床荟萃》2007,22(15):1122-1123
患者,女,43岁,26年前因脸部磕碰后出现血肿,查血常规示:血小板(PLT)20×109/L,骨髓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经正规激素治疗无效,1979年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脾脏切除术,术后血小板恢复正常,停止药物治疗,于2006年再因腰痛,皮肤瘀斑查血常规发现PLT 30×109/L,予泼尼松(商品名:强的松)1 mg/kg,长春地辛2 mg/周等治疗无效,血小板呈渐进下降,2006年11月查血常规示PLT10×109/L骨髓示ITP,甲功全套检查(-),狼疮全套检查(-),予大剂量激素4日疗法(地塞米松40 mg/d,连用4天)冲击后血小板仍持续低下,PLT维持在5~8×109/L,尿常规…  相似文献   

16.
李浩生  林静吟 《新医学》2005,36(6):332-333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围生期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处理经验.结果:38例血小板减少症孕妇中,按血小板计数分组,Ⅰ组不超过30×109/L,共7例,Ⅱ组(30~50)×109/L,共15例;Ⅲ组(51~100)×109/L 16例.Ⅰ组产前全部接受肾上腺皮质激素(激素)治疗,Ⅱ组产前激素治疗13例,产后治疗2例;Ⅲ组产前、产后均无接受激素治疗.Ⅰ组7例均于分娩前1小时给予输注血小板10~20 U,2例分娩前输注新鲜血浆;Ⅱ组6例分娩前1小时给予输注血小板10~20 U,分娩后1例产后出血输注血小板10 U,Ⅲ组分娩后1例产后出血输注血小板10 U.有剖宫产指征的17例行剖宫产术结束妊娠,余21例阴道分娩.产后出血9例,产后出血率24%,产褥感染3例,产褥感染率8%,产妇死亡1例,病死率3%.34例新生儿中血小板减少4例,发生率11%.新生儿头皮血肿1例,胎儿宫内死亡2例,中期引产2例.结论:孕妇无症状,血小板超过50×109/L时,不需治疗;血小板低于50×109/L但无症状的孕妇,可行常规产科检查,补充铁剂、叶酸、维生素,孕妇孕晚期每两周1次监测血小板;若伴有黏膜出血或出血高危因素时应予激素治疗.如无产科指征,分娩方式应以阴道分娩为宜,血小板低于30×109/L,应输注血小板后行剖宫产.  相似文献   

17.
我院1980~1996年手术治疗儿小卵巢疾病29例,12例为误诊的小儿卵巢急腹症,误诊率达41%,其中8例为卵巢囊肿蒂扭伤,4例为卵巢黄体破裂出血,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2例患儿年龄3~14岁,其中<5岁2例;8~12岁4例;>12岁6例。误诊时间1h~1年余。12例均有腹痛,其中下腹痛11例,部位不定1例;阵发性腹痛8例,持续性腹痛4例,伴恶心呕吐7例,发热5例,有腹膜炎体征6例。辅助检查:WBC<10.0X109/L者9例,>10.0X109/L者3例。血小板出凝血时间正常。12例中仅4例术前作B超检查,均有卵巢囊肿征象。所有病例均未作腹腔诊断性穿刺。1…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网织血小板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35例ITP患者作为ITP组,6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治疗前将ITP组患者按血小板计数(PLT)分为2组,PLT〉30×109/L组(n=20)及PLT〈30×109/L组(n=15)。以泼尼松或地塞米松治疗,总疗程为6个月。治疗后根据患者病情是否缓解,分为缓解组及未缓解组。采用Sysmex XE-5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网织血小板百分比及其绝对值。结果 PLT〉30×109/L组及PLT〈30×109/L组患者的网织血小板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这两组患者的网织血小板绝对值低于对照组(P〈0.05)。缓解组患者网织血小板百分比及其绝对值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缓解组患者网织血小板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网织血小板的检测对于ITP的诊断、疗效判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冯永旗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7):1049-1050
目的:观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使用大荆量输注人血丙种球蛋白(HD-IVIG)和口服泼尼松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68例ITP患儿分为HD-IVIG组和泼尼松组,观察治疗后皮下出血、紫癜消失的时间及血小板计数的变化。结果:HD-IVIG组患儿皮下出血、紫癜消失时间及血小板恢复正常时间短于泼尼松组(P〈0.05,P〈0.01);治疗第1周血小板上升数目明显高于泼尼松组(P〈0.01)。结论:HD-IVIG可迅速提高ITP患儿血小板数量,对血小板数极低、有出血倾向者,可予该方法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20.
黄从云 《实用医学杂志》1998,14(12):900-901
胰十二指肠损伤早期诊断困难,术中漏诊率、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高。我院近年来收治21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1例,男17例,女4例,平均年龄24.6(8~50)岁。损伤原因:车祸伤10例(47.6%),刀刺伤5例(23.8%),坠伤和枪伤各2例,木板击伤和牛角刺伤各1例。除4例入院仅表现为上腹隐痛、轻压痛外,均有腹痛、腹肌紧张、压痛和反跳痛,休克5例,白细胞计数(4.0~27.0)×109/L,平均16.3×109/L。外伤到入院时间为1~48小时,平均10.9小时,4例入院后耽误手术时间24小时~30天。损伤部位:十二指肠球部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