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关系。方法对84例脑梗死患者和40例对照组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检测两组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结果病例组斑块检出率80.5%,显著高于对照组斑块检出率15.8%(P〈0.001)。颈动脉分叉处硬化斑块检出率约为60%,显著高于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斑块检出率(25%,21%)(P〈0.001)。病例组软斑块检出率(48/84)显著高于对照组检出率(13/40)(P〈0.001)。病例组纤维蛋白原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结论脑梗死发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相关。软斑块与脑梗死发病有一定关系。纤维蛋白原可能在动脉粥样斑块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关系。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内膜,免疫比浊法测定其血清hs-CRP水平,并与88例同期住院的非脑血管疾病患者作对照比较。结果脑梗死组颈动脉内膜斑块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且以软斑和混合斑为主,而对照组以硬斑为主;脑梗死组hs—CRP水平为(9.86±2.27)m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6±1.25)mg/L(P〈0.01);软斑、混合斑、硬斑、正常颈动脉、内膜毛糙组hsCRP分别为(9.81±2.42)mg/L、(10.05±2.55)mg/L、(9.45±2.53)mg/L、(6.16±1.7)mg/L及(6.40±1.95)mg/L。前两组与后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后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明显增多,hs-CRP水平明显升高。hs-CRP水平可以反映颈动脉斑块的性质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血清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与颈动脉粥样斑块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60例为脑梗死组,以同期非脑梗死患者80例为对照组,通过颈动脉彩超检测有无颈动脉斑块,同时测定两组患者血清FIB水平,分析血清纤维蛋白原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结果脑梗死组动脉斑块检出率高于对照(P〈0.01)。脑梗死组血清FI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有斑块组患者高于无斑块组(P〈0.01),不稳定斑块组高于稳定斑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稳定斑块的发生率随着FIB水平增高而增高,从而可能促使脑梗死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程度与血清纤维蛋白原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对85例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通过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确定有无颈动脉斑块,根据结果分成斑块组(颈动脉IMT≥1.2mm和/或有颈动脉斑块)63例和无斑块组(颈动脉IMT〈1.2mm且无颈动脉斑块)22例,然后根据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分为4组,同时测定血清纤维蛋白原水平,分析斑块组、无斑块组及不同程度斑块组间血清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差异。结果组间性别、年龄、血脂、血糖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斑块组血清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无斑块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斑块程度的增加,血清纤维蛋白原呈逐渐上升趋势。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血清纤维蛋白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且纤维蛋白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和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影响。方法将35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平均分为两组,A组患者联合应用依达拉奉和巴曲酶治疗;B组患者单独给予依达拉奉治疗。治疗1周、2周后检测两组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和纤维蛋白原并比较。结果治疗前A组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4.2±0.6)mol/L、纤维蛋白原水平(3.6±0.6)g/L与B组的(4.1±0.7)mol/L、(3.7±0.6)g/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01,0.78,均P〉0.05);治疗后1周及2周A组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分别为(1.6±0.5)mol/L、(1.2±0.3)mol/L,纤维蛋白原水平分别为(2.6±0.5)g/L、(2.2±0.3)g/L,均明显低于B组的(2.2±0.6)mol/L、(1.4±0.4)mol/L、(3.2±0.6)g/L、(2.6±0.4)g/L(t=4.32、3.58、4.87、3.25,均P〈0.05)。结论与单独使用依达拉奉相比,联合应用依达拉奉和巴曲酶可以更好的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清除自由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栓前体蛋白(TpP)、D-二聚体(D-dimer.D-D)和纤维蛋白原(Fg)的变化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患者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合并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并设正常对照组。同时检测各组TpP、D-D和Fg。结果 颈动脉粥样硬化组TpP、D-D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Fg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合并脑梗死组TpP、D-D和Fg高于单纯颈动脉粥样硬化组(P〈0.001),颈动脉狭窄组中TpP、D-D和Fg水平为重度高于中轻度(P〈0.01),中度与轻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浆TpP、D-D和取水平变化对预防急性期脑梗死及在预后判定方面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好发部位,狭窄程度及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对实验组100例脑梗死患者及对照组80例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了解有无斑块及狭窄程度。结果:100例脑梗死患者中发现存在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粥样斑块.有56例好发于颈动脉分叉部,正常对照组80例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18例,梗死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引起脑梗死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张勇  陈才  郑茜 《中国医药》2013,8(1):31-32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与D-二聚体在急性脑梗死(ACI)病情判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80例因ACI入我院住院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于治疗前和治疗第3、7、14天取血检测纤维蛋白原与D-二聚体水平;以40名社区健康老年人为正常对照组。于治疗前和治疗第3、7、14天取血检测纤维蛋白原与D-二聚体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纤维蛋白原水平为(3.5±1.0)g/L,D-二聚体(0.4±0.1)g/L,观察组治疗前,治疗第3、7、14天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分别为(12.7±3.2)g/L,(1.8±0.3)g/L;(9.6±5.0)g/L,(1.4±0.7)g/L;(6.6±3.4)g/L,(0.9±0.3)g/L;(3.7±1.0)g/L,(0.6±0,4)g/L。观察组治疗前与治疗第3、7天二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3、7、14天二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0.05)。结论纤维蛋白原与D-二聚体水平检测对患者的病情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与颈动脉斑块好发部位、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对100例脑梗死患者及正常对照组90例进行颈动脉MSCT检查,应用CTA:覆盖表面显示法(SSD)、最大密度投影法(MIP)、曲面重建法(CPR)和容积显示法(VR)观察血管整体形态,了解有无血块形成及狭窄程度。结果100例脑梗死患者中发现颈动脉内存在不同程度的颈动脉斑块有72例且好发于颈动脉分叉部。正常对照组90例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25例,梗死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颈动脉斑块形成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浆C反应蛋白的变化。方法对59例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每晚1次,口服。治疗前后查血脂、CRP并测量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大小,颈内动脉狭窄程度。结果患者治疗两周后,CRP由(10.84±3.4)mg/L,降至(3.8±1.8)mg/L(P〈0.05),TC由(5.76±1.04)mool/L降至(4.25±1.11)mool/L,TG由(1.96±0.96mool/L)降至(1.45±0.82)mool/L,LDL由(3.65±1.12)mool/L降至(1.80±0.86)mool/L(P〈0.05)。治疗3个月后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缩小,颈内动脉狭窄程度得到改善。结论阿托伐他汀能够在降血脂的同时,减轻炎症反应,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脑梗死急性期的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2年12月山西省长治市人民医院的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疾病类型分为观察组100例(进展性脑梗死)和对照组100例(完全性脑梗死)。观察2组患者的年龄、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冠心病史、吸烟史、饮酒史、平均动脉压、血糖、白细胞计数、颈动脉狭窄、颅内动脉狭窄等因素以及影像学特征。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糖尿病史、平均动脉压、白细胞计数、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颈动脉狭窄、颅内动脉狭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8例(58.0%)比43例(43.0%),(115±13)mmHg(1 mmHg=0.133 kPa)比(130±15)mmHg,(8.1±0.8)×109/L比(6.6±0.4)×109/L,(7.5±0.5)mmol/L比(5.6±0.4)mmol/L,(2.2±0.2)mmol/L比(1.5±0.2)mmol/L,48例(48.0%)比34例(34.0%),39例(39.0%)比25例(25.0%)](均P<0.05)。观察组头颅CT早期低密度改变、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完全性前循环梗死、分水岭梗死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3.0%(33例)比20.0%(20例),13.0%(13例)比6.0%(6例),39.0%(39例)比26.0%(26例),53.0%(53例)比39.0%(39例)](均P<0.05)。结论平均动脉压、血糖、血脂、颅内外动脉狭窄、发热为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头颅CT早期低密度影、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完全性前循环梗死、分水岭梗死对进展性脑梗死发生有早期预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初发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根据临床诊断标准,对收治的初发脑梗死患者随机选取112例作为脑梗死组,随机选取同期在该院健康体检者102例做为对照组.两组均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HCY、叶酸、维生素B12等指标.结果 脑梗死组血浆HCY水平[(24.89±1.96) 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8.58 ±2.34) μmol/L](P<0.01)、血清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分别为(4.79±2.35) μg/L和(228.67±114.75) ng/L]低于对照组[分别为(8.65±2.64) μg/L和(320.53±154.78) ng/L](P<0.01);脑梗死组IMT[分别为左颈总动脉叉处(1.12±0.25) mm、右颈总动脉叉处(1.09±0.28) mm、左颈内动脉(1.18±0.23) mm、右颈内动脉(1.03±0.24) mm]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左颈总动脉叉处(0.65±0.18)mm、右颈总动脉叉处(0.61 ±0.24) mm、左颈内动脉(0.58±0.22)mm、右颈内动脉(0.61 ±0.19)mm] (P <0.05).对照组血浆HCY与IMT两者之间无相关性(r=0.081,P>0.05),脑梗死组HCY与IMT两者之间呈高度正相关(r =0.834,P<0.01).结论 血浆HCY增高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厚与初发脑梗死密切相关,联合检测血浆HCY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对脑梗死的诊断和二级预防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A1(ApoA1)比值与颅内外血管狭窄的相关性。方法对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检查的184例脑梗死患者进行分组,颅内外血管狭窄组(狭窄组)158例、颅内外血管正常组(对照组)26例;按狭窄部位又将狭窄组分为单纯颅内血管狭窄组48例(颅内组)、单纯颅外血管狭窄组60例(颅外组)及颅内外血管狭窄组50例(颅内外组)。检测血浆Hey与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水平,并计算比值,比较其与颅内外血管狭窄的相关性。结果(1)狭窄组血清Hey、ApoB、ApoB/ApoA1值和高Hcy发生率分别为(16.9±8.1)μmol/L、(1.02±0.25)g/L、(0.94±0.50)g/L、40%,对照组分别为(8.6±4.6)μmol/L、(0.86±0.22)g/L、(0.644-0.21)g/L和0,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颅内组、颅外组、颅内外组血清Hcy、ApoB/ApoA1水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清Hcy水平升高(OR=1.146,95%CI:1.021—1.287;P=0.021),ApoB/ApoA1比值升高(OR=4.71,95%CI为1.70—14.20,P=0.005),ApoB水平升高(OR=4.50,95%CI为1.62~12.80,P=0.007),HDL降低(OR=0.089,95CI:0.014~0.551,P=0.017),Cho水平升高(OR=2.406;95%CI:1.145~5.055:P=0.023)是颅内外血管狭窄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及载脂蛋白B与载脂蛋白A1比值水平升高是颅内外血管狭窄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对其发病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入选103例首次发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和46例健康体检者,应用颈动脉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Hcy,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急性脑梗死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8.21±0.51) μmol/L比(12.32±0.16) μmol/L,P<0.01];脑梗死内膜增厚组、斑块组血浆Hcy明显高于无斑块组[(18.37 ±0.24)、(20.16±0.58) μmol/L比(13.25±0.13) μmol/L,P<0.05];斑块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内膜增厚组(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血浆Hcy水平与IMT呈正相关(r=0.68,P<0.01).结论 血浆Hcy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密切相关,对高Hcy脑梗死患者进行干预是一种值得研究的防治手段.  相似文献   

15.
吴刚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3):3548-3549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平均体积、血纤维蛋白原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选取5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有颈动脉硬化,分成颈动脉硬化组和无颈动脉硬化组,每组25例.检测和比较两组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和血浆中的血纤维蛋白原(Fg).结果 颈动脉硬化组MPV、Fg 水平分别为(12.99±1.45)fl、(4.59±1.05)g/L,均高于无颈动脉硬化组的(11.01±1.21)fl、(3.05±0.51)g/L(=4.212、-0.387,P=0.000、0.001).结论 脑梗死患者MPV、Fg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之间有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肖文  薛海龙  贾秀丽  何志义 《中国医药》2014,9(11):1596-1598
目的 探讨脑卒中相关性肺炎(SAP)对脑梗死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97例SAP患者为SAP组和选取同期在本院治疗的未发生SAP的脑梗死患者100例为对照组,探讨分析脑卒中的相关影响因素,并比较2组患者的实验室检查指标、生存预后情况.结果 SAP组多发部位梗死率为26.8%(26/97),C反应蛋白为(116±70) mg/L,红细胞沉降率为(23±14)mm/1 h,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多发部位梗死率为6.0% (6/100),C反应蛋白为(75 ±41)mg/L,红细胞沉降率为(10 ±5)mm/1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AP组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APACHEⅡ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6±5)分比(9±4)分,t=10.90;(17±5)分比(7±4)分,=6.88,均P<0.01].SAP组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16±70) mg/L比(75 ±41)mg/L,(23±14)mm/1 h比(10±5)mm/1 h],前清蛋白、清蛋白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25(0.11,1.03) g/L比0.36 (0.19,1.00) g/L,(30±5)g/L比(35 ±3)g/L,P<0.05或P<0.01];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AP的影响因素发现:多发部位脑梗死、NIHSS≥15分、APACHEⅡ≥20分为SAP的危险因素,比值比(95%置信区间)分别为5.737(2.242 ~16.682)、13.588(6.527 ~28.290)、7.329(2.688 ~19.9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因素可以使脑卒中患者发生SAP的危险增加4.596 ~13.588倍.结论 SAP对患者的病情、生存预后影响较大,应及时采取措施预防SAP的发生,以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生存预后、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王建法  贾帅 《中国医药》2012,7(9):1089-1091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IL-10及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首次发生脑梗死的86例患者分为阿托伐他汀组(43例)和常规对照组(43例).常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10 mg,1次/d,口服.分别于人院后第1天、治疗30d时清晨空腹抽血检测血清hs-CRP、IL-6、IL-10及ET-1水平;发病3个月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 治疗30 d时,阿托伐他汀组和常规治疗组血清hs-CRP、IL-6、ET-1均明显低于治疗前[阿托伐他汀组:(7.4±2.6) mg/L比(12.1±5.3)mg/L,(9.4±1.8) μg/L比(20.3±6.8) μg/L,(68±16) μg/L比(89±20) μg/L,常规治疗组:(9.4±3.6) mg/L比(13.4±4.8)mg/L,(15.4±4.6)μg/L比(22.7±6.7) μg/L,(84±19) μg/L比(92±21) μg/L],IL-10明显高于治疗前[阿托伐他汀组:(9.4±3.1)μg/L比(3.1±0.5)μg/L;常规治疗组:(4.6±1.8) μg/L比(2.7±0.4)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30d时,阿托伐他汀组血清hs-CRP、IL-6、ET-1明显降低于而IL-10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均P<0.01).发病后3个月,阿托伐他汀组和常规治疗组NIHSS评分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分别为(2.0±1.7)分比(4.2±2.3)分,(2.5±1.9)分比(4.3±2.2)分],Barthel指数得分明显增高[分别为(95±6)分比(50±10)分,(95±8)分比(58±1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后阿托伐他汀组和常规治疗组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有明确不依赖调脂的脑保护作用,有助于脑梗死后神经功能恢复,可以提高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具有抗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脂蛋白(a)[Lp(a)]水平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门诊体检的12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Lp(a)水平,同时做颈部血管彩超检查以观察有无斑块形成及斑块的回声特征,进行比较观察.结果 研究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不稳定斑块发生率分别为70.8%、5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8%、6.7%(x2=5.12、6.43,均P<0.05).研究组Lp(a)水平为(273.6±221.7)m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6±64.9) mg/L(t =6.53,P<0.05).结论 Lp(a)水平增高是脑梗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是脑梗死发生的重要病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症状性脑动脉狭窄未行支架植入患者理想Fib调治目标值。方法初发症状性脑动脉狭窄患者112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87例,对照组339例。治疗组患者发病急性期选用注射用纤溶酶将纤维蛋白原(Fib)维持在2.0~2.4g/L;30d后应用复方丹参滴丸将Fib维持在2.5~2.9g/L,并长期维持达标。在长期二级预防中,根据Fib水平值进行调治;对照组方法同治疗组,将Fib维持在1.3g/L以下水平。比较2组治疗后3年和5年健康功能水平、终点事件、不良反应、依从性情况。结果治疗组3年和5年心脏事件、脑梗死发生和复发率及各种出血性不良反应均低于对照组(P<0.01);肝酶升高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3年和5年健康功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5年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退出率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脑动脉狭窄未行支架植入患者发病急性期将Fib维持在2.0~2.4g/L、30d后将Fib维持在2.5~2.9g/L,二级预防中根据Fib水平值进行调治,疗效显著、安全、患者依从好。  相似文献   

20.
张燕  牛小媛  徐玮 《中国医药》2014,(3):338-342
目的 研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首发症状后90 d预后与脑供血动脉的狭窄特征包括狭窄程度、分布部位及斑块性质的关系.方法 对87例首发TIA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颅脑动脉病变情况,对其进行90 d随访.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稳定组、频发组、脑梗死组,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7例患者失访8例,完成随访的79例TIA患者中稳定组34例(43.0%),频发组37例(46.8%),脑梗死组8例(10.2%).3组患者血管病变特点:狭窄血管共135条,稳定组血管狭窄构成比:轻度77.4%(24/31),中度16.1%(5/31),重度3.2%(1/31),闭塞3.2%(1/31);频发组血管狭窄构成比;轻度73.9%(48/65),中度10.8%(7/65),重度4.6%(3/65),闭塞10.8%(7/65);脑梗死组血管狭窄构成比:轻度56.4%(22/39),中度10.3%(4/39),重度15.4%(6/39),闭塞17.9%(7/39).中轻度血管狭窄构成比以稳定组最高,其次为频发组,脑梗死组最低.重度和闭塞血管构成比脑梗死组最高,其次为频发组,稳定组最低.相关分析结果显示TIA预后与血管狭窄程度呈正相关(r=0.199,P=0.021).发现斑块117个,稳定组斑块构成比:钙化斑51.4%(18/35),混合斑34.3%(12/35),软斑14.3%(5/35);频发组斑块构成比:钙化斑23.5%(12/51),混合斑47.1(24/51),软斑29.4%(15/51);脑梗死组斑块构成比:钙化斑12.9%(4/31),混合斑48.4%(15/31),软斑38.7%(12/31).中稳定组钙化斑构成比最高,其次为频发组,脑梗死组最低.混合斑和软斑脑梗死组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频发组,稳定组最低.相关分析显示TIA与血管斑块性质呈正相关(r=0.341,P=0.001).稳定组前循环血管狭窄以颈总动脉38.9%(7/18)最多见,后循环以椎动脉颅内段30.8%(4/13)多见;频发组和脑梗死组前循环狭窄以大脑中动脉32.5%(13/40)、36.8%(7/19)最多见,后循环以椎动脉颅外段36.0%(9/25)、35.0%(7/20)多见,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IA预后与脑供血动脉的狭窄程度及斑块性质有关,狭窄程度越重、斑块性质越不稳定,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