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患者男,67岁.持续性腰部疼痛2个月而入院.患者于2个月前不慎跌伤后感腰部疼痛,呈持续性钝痛,活动时加重,不向双下肢放射,元寒颤、高热、盗汗等症状.胸腰椎X线片示:T12椎体楔形变,各椎间隙未见异常,X线诊断:符合T12椎体压缩性骨折.CT片示:T12椎体及椎弓根呈虫噬状骨质破坏,边界不清,部分骨皮质消失(图1).MRI示:胸腰段以T12为中心后凸畸形,T12椎体呈楔形变,T11~L1椎体及椎弓根信号明显不均匀,T2WI呈不规则斑片状混杂信号,T12水平硬膜囊受压(图2).综合上述检查诊断:脊椎骨转移性肿瘤(T11~L1).行CT引导下椎骨穿刺活检,病理诊断:腺癌.胸部正侧位片示:双肺野中外带弥散分布小结节状致密阴影,边缘清晰,密度均匀,左第4后肋有长约4.0cm骨质破坏区,骨皮质中断(图3).结合病史诊断:肺泡癌并多发性骨转移. 相似文献
4.
5.
6.
7.
8.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 ,6 7岁 ,因腹痛肛门停止排气排便 3d于 2 0 0 3- 0 1 - 2 6入院。查体 :体温 36 .5℃、脉膊 80次 /分、呼吸 2 0次 /分、血压 1 0 0 / 6 0mmHg。心肺听诊无异常。腹平 ,未见胃肠型、腹肌软、中下腹部压痛、反跳痛。肝、脾未触及 ,无移动性浊音 ,肠鸣音 1次 /分。血常规WBC 1 2 .7× 1 0 9/L ,腹部平片提示有多个气液平面。当天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 ,术中见全小肠有 1~ 8cm直径不等、位于系膜缘处的憩室 80余个 ,以上段空肠为多。在距屈氏韧带约 2 0cm空肠处 ,有直径 3cm憩室穿孔 (孔径约 0 .5cm)该处肠壁充血… 相似文献
9.
病例报告
患者,男,49岁,香港籍.胃癌根治术后7年于2013年2月因胃癌复发伴胆道受压出现黄疸行胆道支架植入.随后患者于当地医院行化疗6次,方案"紫杉醇100 mg,吉西他滨600 mg",每周1次,本次化疗时间为7月8日.因症状加重,患者于2013年7月12日在香港某诊断中心行PET-CT检查示:胃肠吻合处可见一大小约(2.9 cm×2.7 cm×3.2 cm)肿块,最大标准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maxSUV)7.8,考虑为胃癌术后复发(图1①). 相似文献
10.
氟骨症并发多发性骨髓瘤1例报告北京矿务局总医院王安溪,田乃正女性,77岁,蒙族牧民。1987一12一21因右上肢肿痛两月余来院就诊,入院前五个月因坐车不慎摔下伤及右臂,当地医院按右肱骨中段骨折诊治,夹板固定及服用草药,疗效不显。两个月前伤肢开始剧痛,...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男,53岁,1991年8月15入院。约30年前,因便血及肛门口有肿块脱出,在当地医院作了直肠息肉除术(据患追忆,因直肠息肉较多,未能全部除)。术后便血消失。但1980年又出现便血,大便次数增多.1982年在外院诊断为直肠癌而作Mile’s手术。术后不久钡剂灌肠显示“结肠多发性息肉”(X片上见结肠内散在分布直肠约0.2~0.4cm园形病灶10多个), 相似文献
16.
17.
胃癌继发高血压危象患者医治1例,报告如下:
1病例资料
患者徐某,男,34岁,因“胃癌根治术后14月余,腹胀纳呆1周”入院。患者否认有高血压史,否认高血压家族史。患者于2014年2月在无明显诱因情况下出现进食后哽噎感、伴呕吐,胃镜检查确诊为胃癌。于2014年2月18日行胃癌根治术(远端胃大部切除,毕I式,D2),术后病理示:胃低分化腺癌,浸润至浆膜外,淋巴结8/16,癌结节2枚。术后静脉化疗2周期后口服替吉奥3周期。2014年9月30日因疾病进展,行EOF5化疗4次( EPI 87.5 mg,OXA 230 mg,5-Fu 3.75 g civ 120 h)。2014年11月复查胸腹部CT示:未见明显新病灶,膀胱顶壁和左侧壁增厚伴异常强化;直肠、乙状结肠壁和部分小肠肠壁增厚伴异常强化;盆腔积液、系膜增厚,间隙模糊;考虑腹腔和肠壁种植转移可能。2015年1月7日行同样剂量的EOF5化疗2程后,2月11日经上腹部CT检查评价为SD。3月16日患者出现头痛,血压155/103 mmHg,予异舒吉(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10 mg ivgtt qd、洛丁新(盐酸贝那普利片)10 mg po qd、诺尔玛(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 mg po qd控制血压,血压控制可。3月24日患者头痛明显,伴有多次肢体抽搐,持续十余秒钟,一过性黑蒙,小便通.,尿量正常,视神经乳头水肿,血压最高时达160/130 mmHg,经反复使用异舒吉及甘露醇、呋塞米、硝苯地平片等药,血压仍偏高。请示心内科会诊后,口服降压药改为氨氯地平片5 mg bid,卡维地洛片12.5 mg qd后血压控制尚平稳。3月26日头颅CT平扫+增强提示:颅内未见明显异常。3月26日生化报告:尿素氮4.83 mmol/L,肌酐44.4 umol/L,钾3.16 mmol/L。B超:双肾及肾上腺未见明显异常回声。3月27日免疫报告(半卧位):血管紧张素Ⅱ测定112.91 pg/mL。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测定97.58 pg/mL↑,血浆醛固酮测定533.62 pg/mL,皮质醇43.34 ug/dL,肾素19.17 pg/mL。当日建议患者行肾上腺增强CT和肾动脉CTA检查,但患者头痛明显,精神萎软,无法配合检查。3月29日患者4小时出现抽搐4次,抽搐伴有神志欠清,无口吐白沫,无肢体偏瘫,每次持续时间约2~3 min,伴有胸闷不适。血压:190/122 mmHg,故暂停异舒吉,予乌拉地尔注射液每小时9 mg维持,同时测血糖:19.8 mmol/L,钾3.16 mmol/L,予格列奇特、胰岛素控制血糖,氯化钾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对症处理。血压平稳后改为乌拉地尔注射液每小时1~4 mg维持近1周后停药,改为口服氨氯地平片5 mg bid。2周内患者血压平稳,于130~145/85~100 mmHg之间波动,但患者精神日渐萎软,功能状态评分( PS)为4分,无进一步化疗指征。4月20日患者血压及氧饱和度下降,测血压为45/22 mmHg,血氧饱和度为32%。查体:神志不清,呼之不应,心率102次/min,予暂停氨氯地平片,并加用可拉明、洛贝林、多巴胺、阿拉明、肾上腺素等抢救无效,宣告死亡。 相似文献
1病例资料
患者徐某,男,34岁,因“胃癌根治术后14月余,腹胀纳呆1周”入院。患者否认有高血压史,否认高血压家族史。患者于2014年2月在无明显诱因情况下出现进食后哽噎感、伴呕吐,胃镜检查确诊为胃癌。于2014年2月18日行胃癌根治术(远端胃大部切除,毕I式,D2),术后病理示:胃低分化腺癌,浸润至浆膜外,淋巴结8/16,癌结节2枚。术后静脉化疗2周期后口服替吉奥3周期。2014年9月30日因疾病进展,行EOF5化疗4次( EPI 87.5 mg,OXA 230 mg,5-Fu 3.75 g civ 120 h)。2014年11月复查胸腹部CT示:未见明显新病灶,膀胱顶壁和左侧壁增厚伴异常强化;直肠、乙状结肠壁和部分小肠肠壁增厚伴异常强化;盆腔积液、系膜增厚,间隙模糊;考虑腹腔和肠壁种植转移可能。2015年1月7日行同样剂量的EOF5化疗2程后,2月11日经上腹部CT检查评价为SD。3月16日患者出现头痛,血压155/103 mmHg,予异舒吉(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10 mg ivgtt qd、洛丁新(盐酸贝那普利片)10 mg po qd、诺尔玛(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 mg po qd控制血压,血压控制可。3月24日患者头痛明显,伴有多次肢体抽搐,持续十余秒钟,一过性黑蒙,小便通.,尿量正常,视神经乳头水肿,血压最高时达160/130 mmHg,经反复使用异舒吉及甘露醇、呋塞米、硝苯地平片等药,血压仍偏高。请示心内科会诊后,口服降压药改为氨氯地平片5 mg bid,卡维地洛片12.5 mg qd后血压控制尚平稳。3月26日头颅CT平扫+增强提示:颅内未见明显异常。3月26日生化报告:尿素氮4.83 mmol/L,肌酐44.4 umol/L,钾3.16 mmol/L。B超:双肾及肾上腺未见明显异常回声。3月27日免疫报告(半卧位):血管紧张素Ⅱ测定112.91 pg/mL。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测定97.58 pg/mL↑,血浆醛固酮测定533.62 pg/mL,皮质醇43.34 ug/dL,肾素19.17 pg/mL。当日建议患者行肾上腺增强CT和肾动脉CTA检查,但患者头痛明显,精神萎软,无法配合检查。3月29日患者4小时出现抽搐4次,抽搐伴有神志欠清,无口吐白沫,无肢体偏瘫,每次持续时间约2~3 min,伴有胸闷不适。血压:190/122 mmHg,故暂停异舒吉,予乌拉地尔注射液每小时9 mg维持,同时测血糖:19.8 mmol/L,钾3.16 mmol/L,予格列奇特、胰岛素控制血糖,氯化钾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对症处理。血压平稳后改为乌拉地尔注射液每小时1~4 mg维持近1周后停药,改为口服氨氯地平片5 mg bid。2周内患者血压平稳,于130~145/85~100 mmHg之间波动,但患者精神日渐萎软,功能状态评分( PS)为4分,无进一步化疗指征。4月20日患者血压及氧饱和度下降,测血压为45/22 mmHg,血氧饱和度为32%。查体:神志不清,呼之不应,心率102次/min,予暂停氨氯地平片,并加用可拉明、洛贝林、多巴胺、阿拉明、肾上腺素等抢救无效,宣告死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胃及大肠癌术后的治疗、预防复发和转移的方法。方法对50例术后1~12个月胃及大肠癌患者依据化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治疗组24例采取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联合腹腔泵温热灌注化疗;对照组26例采取术后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跟踪随访12~36个月。结果治疗组生存率提高、术后肝转移率及腹腔内种植率均低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值<0.05。结论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联合腹腔泵温热灌注化疗疗效明确,安全性高,能有效降低胃及大肠癌术后复发及腹腔内转移,并对术前已有腹腔内转移者能抑制肿瘤生长速度,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19.
男,84岁,2003年12月15日因"腰背痛1月"住院.其疼痛呈持续性钝痛,不向他处放射.一年半前患者因肉眼血尿经膀胱镜活检诊为移行细胞癌,后行膀胱癌部分切除术未再发现癌细胞.术后丝裂霉素20 mg每月1次膀胱灌注,定期复查膀胱镜未见复发.患者有老慢支病史30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