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丽珍 《北京医学》2008,30(12):745-746
患者 女,51岁,孕3产2.患者1987年在外地因手术输入盐水交叉配血相合的Rh阳性血,输全血约100ml后发生输血反应,立即停输.2005年4月20日在我院因行心脏手术,备血,血型血清学检查发现患者抗体筛选阳性,对患者的抗体特异性进行了鉴定并找到相合的血液.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在重症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直视术后的应用。方法选取2007~2011年行心脏直视术患儿18例,对所有患儿术后进行腹膜透析。结果经过腹膜透析,死亡3例,死亡原因是多器官功能衰竭,其余15例滤出一定量多余水分,在3~5d腹膜透析后尿量恢复正常,纠正了酸中毒、高血钾、低氧血症,最后肾功能恢复正常,完全治愈。结论重症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直视术后应及时进行腹膜透析,可以纠正多种术后并发症,使患儿早日康复,临床效果良好,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婴幼儿心脏直视手术后由于本身纵隔容积小,手术后发生心脏一纵隔容积不相称,手术完成后关闭胸骨时,心脏跳动受到压迫,影响并限制了心脏舒张期末期充盈量,使心排出量下降,为解决这一问题,采用延迟关胸的方法,使心脏不受压迫,改善患儿的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状态,提高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早期存活率.我院于2004-01~2004-11进行126例婴幼儿心脏直视手术,8例出现由于患儿多数体外循环转流时间较长,术后渗血量相对较多,采取延迟关胸的方法.现将护理经验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1 临床资料患者何××,女性,49岁.4年前因反复便血行结肠镜检查诊断为直肠癌.于1996年1月在我院行直肠癌根治性前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出现肛门胀痛,排便困难4 d,于2000年4 月17日在我院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直肠腹膜反折以下约5cm处有5 cm×5 cm的肿块 ,漫及整个直肠壁,肿瘤侵犯浆膜,无法切除,行预防性横结肠造瘘术,术后恢复好.18日行化疗,申请备血.在交叉配血时与ABO血型相同的献血者的血样在BioVue抗人球蛋白配血中主侧发生凝集,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用急性肾损伤网络(acute kidney injury network,AKIN)标准诊断心脏术后AKI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外科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所有行心脏手术的住院患者资料,根据AKIN诊断标准,对心脏术后AKI患者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48例心脏手术患者中,用AKIN标准诊断心脏术后AKI的发生,其中81例发生AKI,发病率为14.78%,死亡患者3例;统计学分析表明:年龄、左室射血分数、高血压、术中甘露醇使用量、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心脏停跳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监护室停留时间、术前Scr、术前尿酸是心脏术后AKI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而术前血肌酐(P<0.01)、年龄(P<0.01)、CPB时间(P<0.01)、机械通气时间(P=0.026)是心脏术后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KI是心脏手术后严重的并发症,术前血肌酐、年龄、CPB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是心脏术后AKI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植入冠脉支架患者正在逐渐成为接受择期非心脏手术(non-cardiac surgery,NCS)的患者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群体.既往心脏疾病、冠脉支架以及抗血小板药物使这类患者在围术期面临着血栓形成和出血的双重风险.制定适宜的围术期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将有助于降低风险,保障患者安全.本文将围绕目前支架患者择期NCS围术期抗血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对婴幼儿期患儿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方法 3岁以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30例,分为非紫绀组(n=14)和紫绀组(n=16),进行心脏手术.将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和不同时点血S-100β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进行比较.结果 紫绀组患儿主动脉阻断和体外循环时间比非紫绀组长(P<0.05);两组患儿术后即刻S-100β浓度比术前高(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紫绀组患儿NSE术后所有时点比术前高(P<0.05),紫绀组患儿术后6、24 h比术前高(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S-100β浓度峰值与清醒时间(r=0.452,P<0.05)、机械通气时间(r=0.450,P<0.05)呈正相关;术后即刻NSE浓度峰值与主动脉阻断时间(r=0.462,P<0.05)呈正相关.术后随访,所有患儿智力正常,生长发育良好.结论 婴幼儿心脏手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一定影响,这些影响多为可逆的;在法洛四联症和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患儿之间没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8.
梁姣叶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30):893-894
目的总结鼻塞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小儿心脏术后急性呼吸衰竭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心脏术后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儿行鼻塞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治愈51例,5例因病情加重改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均成功治愈出院。结论加强心脏术后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儿行鼻塞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彭冉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5):201-202
目的探讨心脏直视手术后膈肌麻痹的预防及对策。方法2003年1月 ̄2006年7月我中心在体外循环下共完成心脏直视手术2434例,术后并发膈肌麻痹11例(正中开胸8例,侧开胸3例),均为3岁以下患儿,难于脱离呼吸机,后均经肋间切口行膈肌折叠治疗。结果膈肌折叠术后10例顺利脱离呼吸机,治愈出院,1例死亡(并发肺部感染、呼吸衰竭)。讨论术中良好的膈神经保护可减少心脏直视术后膈肌麻痹的发生,术后早期积极的膈肌折叠治疗可明显地改善患儿的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10.
彭冉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3):201-202
目的探讨心脏直视手术后膈肌麻痹的预防及对策。方法2003年1月~2006年7月我中心在体外循环下共完成心脏直视手术2434例,术后并发膈肌麻痹11例(正中开胸8例,侧开胸3例),均为3岁以下患儿,难于脱离呼吸机,后均经肋间切口行膈肌折叠治疗。结果膈肌折叠术后10例顺利脱离呼吸机,治愈出院,1例死亡(并发肺部感染、呼吸衰竭)。讨论术中良好的膈神经保护可减少心脏直视术后膈肌麻痹的发生,术后早期积极的膈肌折叠治疗可明显地改善患儿的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心脏超快通道麻醉对小儿血流动力学参数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至2014年我院收治的88例需行心内直视手术的患儿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患儿。为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手术麻醉,为观察组患儿进行心脏超快通道手术麻醉,对比分析其麻醉效果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的稳定性。结果:观察组患儿麻醉围术期的MAP、CVP、HR指标在T0~T5时间点的变化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儿麻醉围术期的MAP、CVP、HR指标在T0~T5时间点的变化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需行手术治疗的患儿实施心脏超快通道麻醉可确保其血流动力学参数的稳定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柏海  孙健  黄利荣  邵晓敏  江燕  刘国锋 《河北医学》2004,10(12):1095-1097
目的:总结合并巨大心脏瓣膜病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疗效,探讨影响手术疗效的高危因素,手术适应症,围手术期处理.方法:1999年6月至2004年6月共为16例合并巨大心脏(CTR>0.7)的瓣膜病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其中双瓣置换术12例、二尖瓣置换术2例、主动脉瓣置换术2例,同时行三尖瓣Devega成形术2例,均选用机械瓣.结果:术后早期死亡2例,1例并发肾功能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并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死亡,死亡率为12.2%,14例生存,术后6个月时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提高手术疗效,降低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率的关键是把握手术时机、完善的围手术期处理.  相似文献   

13.
老年心脏瓣膜病变152例外科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老年心脏瓣膜病变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52例老年心脏瓣膜病变外科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行二尖瓣置换(MVR)77例,主动脉瓣置换(AVR)39例,双瓣置换36例;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92例,冠状动脉搭桥术19例,左房折叠术4例。结果手术早期死亡6例,死亡率为3.9%。随访140例,随访时间6个月至8年,死亡2例,其余138例术后随诊复查人工瓣膜功能良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提高,心功能均提高1—2级,无瓣周漏、人工瓣膜心内膜炎及心脏血栓形成,没有因瓣膜原因而再次手术者。结论术前充分调整心功能,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加强术中心肌保护,不断改进和提高手术技巧,加强围术期管理,是提高老年心脏瓣膜病变患者手术成功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成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对术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动态观察20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术前、术后血肌酐、尿素氮和尿α1-微球蛋白及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等肾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血肌酐、尿素氮有轻度升高,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α1-微球蛋白及NAG明显升高(P<0.05).结论:成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对术后肾功能存在损害,动态变化提示其损害可能为一过性,尿α1-微球蛋白及NAG比血肌酐、尿素氮监测更具敏感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并分析心脏术后患儿的监护方法及呼吸道护理措施.方法:收集心脏手术患儿共33例,给予针对性监护和呼吸道护理.结果:33例患儿当中,有2例患儿在拔除气管插管后并发肺部感染,在接受针对性护理后均好转,其心功能未受到影响,顺利转出监护室,后出院.结论:在小儿心脏术后,必须重视其呼吸道的维护和护理,降低呼吸系统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确保患儿顺利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重度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心脏再同步化(CRT)或安装三腔起搏器加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CRT-D)的围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对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RT或CRT-D治疗行术前、术中护理、术后观察及健康指导.结果:5例患者均成功植入CRT,2例成功植入CRT-D,1例拟植入CRT-D患者植入失败,改装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术后患者心功能状态、射血分数均较术前改善(P<0.01),QRS波变窄,未发生心脏压塞、电极脱位、切口不愈合等严重不良并发症,但其中1例术中出现急性左心衰竭,1例出现切口渗血.结论:CRT或CRT-D是治疗慢性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方法,围术期的良好护理是取得满意疗效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外源性1.6-二磷酸果糖(1,6-fructose diphosphate,FDP)用于心脏停搏液,对心脏直视术心肌缺血期间的保护作用。方法:将行瓣膜置换或成形术252例患,随机分成St.ThomasII号停搏液组(对照组)及FDP氧合血停搏液组(实验组)。观察两组不同停搏液灌注后患心肌酶CPK-MB的动态变化,术中心脏停搏情况,术后心脏复苏及血液动力学状况。结果:FDP氧合血停搏液组血清CPK、MDA水平用量低于对照组。FDP加入停搏液能显降低MDA含量,心脏超微结构保存较好。术中心脏诱导停搏时间短,术后心脏复苏好,血液动力学稳定。结论:外源性FDP用于心脏停搏液,有明显的心肌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分析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小儿心脏手术麻醉应激反应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在本院行心脏手术的患儿中,随机选取4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分为4组,甲、乙、丙、丁组,每组12例,依次使用剂量0.6、0.8、1.0、1.2μg/kg的舒芬太尼进行麻醉,对4组患儿麻醉后心律、收缩压、乳酸水平、胰高血糖素水平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4组患儿诱导后、插管后当刻、插管后5 min以及插管后10 min患儿的心率和收缩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儿插管后、劈胸骨后、复温时、停机后10 min、术后1 d患儿机体内乳酸、白细胞介素(IL-6)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儿停机后10 min、术后1 d皮质醇的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0μg/kg的舒芬太尼对行心脏手术患儿的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最小,是麻醉最佳剂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小儿心内直视术后呼吸道护理要点,加强心脏外科术后患儿呼吸道管理.方法对60例心脏术后患儿呼吸道管理资料进行分析,从术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拔管后呼吸道的护理等方面进行总结方法和经验.结果 本组60例心脏术后患儿除2例拔管后出现喉头水肿,其余无1例出现肺部并发症,全部康复出院.结论呼吸道管理是心内直视术后重要的监护内容之一,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10kg以下婴幼儿心脏直视手术的围术期管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01年3月~2004年5月收治的122例经历心脏直视手术的10kg以下婴幼儿的临床资料,探讨其术前准备、术中管理和术后监护的特点并总结一些经验教训.结果 该组患儿死亡6例,死亡率4.92%.术后出现并发症的16例,并发症发生率13.1%,经治疗后均康复出院,出院患儿恢复良好.结论 尽管10 kg以下婴幼儿心脏直视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较高,但加强围术期的管理将极大提高低体重婴幼儿心脏直视手术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