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为了及时掌握全省疟疾流行态势 ,以便有针对性地指导各类疟区的防治工作。方法根据各地疟疾监测报告和传染病报告 ,划分为中华、嗜人及微小按蚊流行区 ,并对不同地区的疟疾态势进行分析。结果 2 0 0 1年全省疟疾 6 0 9例 ,发病率 1 .6 5 /1 0万 ,较 2 0 0 0年上升 2 0 .4 4% ,微小按蚊疟区发病率下降 ,嗜人及中华按蚊疟区均不同幅度上升 ,嗜人按蚊疟区发病率最高 ,达 1 .0 6 /万 ,中华按蚊疟区升幅最大 ,达 2 7.84 %。结论疫情不稳定 ,波动幅度大 ,防治难度高 ,应重点防治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近年疟疾流行态势及防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福建省疟疾发病率为1988年的0.59/万降至1997年的0.04/万,闽西北地区病例数占全省比例从61.08%降至11.38%,闽南沿海地区则从20.38%升至54.47%,随着嗜人按蚊和微小按蚊区疟疾传播得到有效控制,输入病例已占病例数的34.15%.当前疟疾流行特征提示,疟疾监测措施不可放松,重点要加强流行人口管理和主要传疟媒介调查。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近年疟疾流行态势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疟疾发病率从1988 年的0.59降至1997 年 0.04,闽西北地区病例数占全省比例从 61.08%降至 11.38% ,闽南沿海地区则从20.38% 升到54.47% ,随着嗜人按蚊和微小按蚊区疟疾传播得到有效控制,输入病例已占病例数的34.15% 。当前疟疾流行特征提示,疟疾监测措施不可放松,重点要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和主要传疟媒介调查。 相似文献
4.
5.
疟疾流行态势及其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徐伟文 《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1999,26(5):200-203
疟疾是一种重要的热带虫媒传染病,经多年的防治虽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近几年来,在有些国家和地区又出现了回升趋势,本就疟疾的流行态势及其防治策略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疟疾流行态势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伟文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1999,(5)
疟疾是一种重要的热带虫媒传染病。经多年的防治虽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近几年来,在有些国家和地区又出现了回升趋势。本文就疟疾的流行态势及其防治策略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1999~2001年疟疾流行现状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 了解云南省疟疾流行态势,为制定抗疟规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云南省1999~2001年疫情报告和疟疾防治工作年报表的材料,按常规流行病学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和描述。结果 1999~2001年云南省16个地州的120个县内报告疟疾病例31858例,占全省传染病总数的13.43%,疟疾平均年发病率为2.63‰。发病率在5‰以上县的人口数占全省总人口的20%左右,但发病数则占全省的80%左右。25个边境县3年共报告疟疾病例21630例,占全省发病数的67.90%,报告恶性疟5292例,占全省恶性疟数的78.52%。流动人口中以省内流动人员的感染数最高。云南省3年来上报的疫情数均低于发热病人血检阳性数,预示疟疾疫情存在漏报。结论 云南省的疟疾态势依然严峻。“十五”期间,需要通过培训、宣教等手段提高疟防工作者的能力和社区居民的疟防意识,同时要尽快建立“早期诊断,迅速治疗和减少人蚊接触”的疟防管理新模式,才能最大限度地控制疟疾流行。 相似文献
8.
1982~2001年福建省微小按蚊分布区疟疾流行态势及防治效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福建省微小按蚊分布区疟疾流行态势,评价防治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收集1982~2001年闽南微小按蚊分布区13个县(市、区)的疟疾疫情及媒介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82~1994年25个疟疾暴发点均发生在流动人口聚居的采石场、砖瓦厂及邻近村庄。1992年疟疾以外地输入及外来民工聚居地感染为主,之后逐渐扩散到本地居民感染。1995年本地感染占病例总数的91.79%(917/999),经采取治疗传染源和灭蚊并重的综合性防治措施,至2001年本地感染仅占16.67%(4/24),而输入病例则由1996年的14.95%(48/321)上升为83.33%(20/24)。1985年以来在13个县36个村(点)捕到微小按蚊,微小按蚊数占按蚊总数的24.85%,1996年以后仅在2个县2个村(点)捕到微小按蚊。结论 福建省微小按蚊分布区疟疾流行趋于控制,所采取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疟疾流行态势的空间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江苏省自 70年代后期疟疾流行程度逐渐减弱 ,但仍有局部地区出现暴发流行 ,并发现单纯的药物控制传染源措施 ,不能有效地控制疟疾在江苏省的流行。因此 70年代后期在延用“两全”措施的基础上 ,逐渐转为“全面侦查 ,系统治疗”防治措施 ,并加上防蚊灭蚊措施〔1,2〕。为了随时掌 相似文献
10.
宾阳县疟疾曾广泛流行,1954年发病率达157.58/万。1956—1957年,共血检居民2171人,疟原虫阳性121人,平均阳性率5.57%,其中间日疟占66.12%,恶性疟占3.26%,三日疟占25.62%。1957年学生脾脏检查1057人,脾脏肿大232人,脾肿率21.95%(10.91%-33.68%);1958年全县进行疟疾调查420000人,有疟史19099人,疟史率为4.55%。主要传播媒介为微小按蚊和中华按蚊。4—11月为疟疾流行李节。1954年、1957年、1964年曾发生3次疟疾暴发流行,发病率分别为157.58/万、48.28/万、30.52/万,其余年份在一些地区也有局部性或灶性流行。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30年疟疾防治效果与流行态势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为今后制定疟疾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总结和分析湖北省30年疟疾疫情报告、防治策略和措施、防治效果及流行趋势。结果 湖北省疟疾防治在不同时期采取的不同策略和综合性抗疟措施,收到显著效果,全省疟疾发病率由1973年的3.7%下降至2003年的0.009%,有49个县(市)达到卫生部颁布的基本消灭疟疾标准,占全省县(市)总数的60.49%。目前湖北省疟疾流行主要局限在嗜人按蚊分布区的少数乡镇。结论 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30年来,在不同流行阶段实施的防治策略和综合抗疟措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云南省疟疾流行态势 ,为制定抗疟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云南省 1999~ 2 0 0 1年疫情报告和疟疾防治工作年报表的材料 ,按常规流行病学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和描述。 结果 1999~ 2 0 0 1年云南省 16个地州的 12 0个县内报告疟疾病例 3185 8例 ,占全省传染病总数的 13.4 3% ,疟疾平均年发病率为 2 .6 3 。发病率在 5 以上县的人口数占全省总人口的 2 0 %左右 ,但发病数则占全省的 80 %左右。 2 5个边境县 3年共报告疟疾病例 2 16 30例 ,占全省发病数的 6 7.90 % ,报告恶性疟 5 2 92例 ,占全省恶性疟数的 78.5 2 %。流动人口中以省内流动人员的感染数最高。云南省 3年来上报的疫情数均低于发热病人血检阳性数 ,预示疟疾疫情存在漏报。 结论 云南省的疟疾态势依然严峻。“十五”期间 ,需要通过培训、宣教等手段提高疟防工作者的能力和社区居民的疟防意识 ,同时要尽快建立“早期诊断 ,迅速治疗和减少人蚊接触”的疟防管理新模式 ,才能最大限度地控制疟疾流行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了解福建省微小按蚊分布区疟疾流行态势 ,评价防治效果。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 ,收集1982~ 2 0 0 1年闽南微小按蚊分布区 13个县 (市、区 )的疟疾疫情及媒介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982~ 1994年 2 5个疟疾暴发点均发生在流动人口聚居的采石场、砖瓦厂及邻近村庄。 1992年疟疾以外地输入及外来民工聚居地感染为主 ,之后逐渐扩散到本地居民感染。 1995年本地感染占病例总数的 91.79% (917/999) ,经采取治疗传染源和灭蚊并重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至 2 0 0 1年本地感染仅占 16.67% (4 /2 4) ,而输入病例则由 1996年的 14 .95 % (4 8/3 2 1)上升为83 .3 3 % (2 0 /2 4)。 1985年以来在 13个县 3 6个村 (点 )捕到微小按蚊 ,微小按蚊数占按蚊总数的 2 4.85 % ,1996年以后仅在 2个县 2个村 (点 )捕到微小按蚊。 结论 福建省微小按蚊分布区疟疾流行趋于控制 ,所采取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今后制定疟疾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总结和分析湖北省30年疟疾疫情报告、防治策略和措施、防治效果及流行趋势。结果湖北省疟疾防治在不同时期采取的不同策略和综合性抗疟措施,收到显著效果,全省疟疾发病率由1973年的3.7%下降至2003年的0.009%,有49个县(市)达到卫生部颁布的基本消灭疟疾标准,占全省县(市)总数的60.49%。目前湖北省疟疾流行主要局限在嗜人按蚊分布区的少数乡镇。结论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30年来,在不同流行阶段实施的防治策略和综合抗疟措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掌握盐城市疟疾发病特征和流行态势,为疟疾防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1993-2011年全市疟疾确诊病例流行病学资料,分析疟疾病例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流行态势。结果1993-2011年盐城市9个县(市、区)疟疾发病总人数为134例,其中本地间日疟18例,输入性间日疟59例,输入性恶性疟56例,输入性三日疟1例,分别占总病例数的13.43%、44.03%、41.79%和0.75%。19年全市疟疾总发病率为0.03/10万~0.29/10万,本地疟疾发病率为0~0.06/10万,呈低度流行态势,2006年以后全市未发现本地感染疟疾病例。2007-2011年发现境外输入性恶性疟病例56例,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同时发现境外输入性三日疟1例。病人发病至就诊时间的间隔中位数为1 d,当天就诊的占58.96%,村卫生室为主要首诊医院,占44.06%;病人发病至血检、确诊和治疗时间间隔中位数均为4 d。结论盐城市本地疟疾发病已趋于逐步消除态势,境外输入性恶性疟明显增加,加强输入病例监测和防控是当前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1989~2003年江苏省疟疾流行态势分析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目的了解江苏省疟疾控制后的流行特点,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全省各县1989~2003年疟疾疫情资料,对不同年份、不同地区的发病率或阳性率进行相关分析或显著性检验.结果全省疟疾疫情呈下降趋势,疫情出现波动与局部疟疾暴发有密切关系.2003年复媒介地区发病率为0.32/万,单一中华按蚊区发病率为0.06/万,前者发病率明显高于后者(P<0.01).本地居民发热病例血检阳性率为0.06%,流动人口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率为0.55%,后者明显高于前者.间接荧光抗体(IFA)阳性率与发病率呈正相关.结论江苏省复媒介地区疟疾潜在流行的危险性仍较高,控制局部暴发点是当前的主要任务;必须加强对流动人口和媒介的监测力度.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2003年疟疾流行态势及暴发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积累流行病学资料,为制定疟疾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云南省疟疾疫情统计,疟防工作年报表,镇康、沧源、耿马、盈江、盐津疟疾暴发情况报告等资料进行分析和描述。结果云南省2003年疟疾发病数比2002年同期上升了26.30%,恶性疟比例占总发病数的23.28%;边境地区发病数占全省发病数的67.07%。盐津县豆沙镇石门村9~10月发生间日疟点状暴发。受缅甸边境2003年疟疾严重流行的影响,我国境内镇康、沧源、耿马11月疟疾发病数分别比2002年同期上升536.67%、156.67%和38.89%,并在11月内连续出现12个点状暴发村;盈江县苏典乡鲁苗村11月发生的疟疾暴发以恶性疟为主。结论云南疟疾流行态势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19.
20.
GIS制图在云南省疟疾流行态势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云南省是我国主要的疟疾流行区,近10年来的疟疾发病数一直位居全国首位。发病率居全国第二。为探讨云南省疟疾流行的空间和时间分布规律,作者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制图对云南省1991~2001年以县为单位的疟疾发病进行分析,为云南省今后的疟疾防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