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背景与目的探讨一定剂量的醋酸铅对离体、在体小鼠雄性生殖细胞的DNA损伤作用。材料与方法以50、100、500、1000μmol/L醋酸铅处理离体小鼠睾丸生殖细胞,阴性对照加PBS;用12.5、25、50mg/kg浓度醋酸铅腹腔连续注射5d,第6d处死取小鼠睾丸生殖细胞,应用彗星试验检测醋酸铅对细胞DNA的损伤率和细胞DNA迁移距离的影响。结果4种浓度醋酸铅均可致小鼠离体睾丸细胞DNA损伤,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与剂量相关(分级计数r=0.5114,尾距r=0.407)。3种浓度醋酸铅组可致小鼠体内睾丸细胞产生DNA损伤,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呈剂量相关(分级计数r=0.4801,尾距r=0.5314)。结论醋酸铅可致小鼠睾丸生殖细胞的DNA损伤,对小鼠生殖细胞可能有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2.
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甲醛对小鼠睾丸细胞的DNA损伤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背景与目的:研究甲醛对离体和体内小鼠睾丸细胞DNA的损伤作用。材料与方法:以6、30、60、120 μmol/L甲醛浓度处理离体小鼠睾丸生精细胞,以0.2、2、20 mg/kg的甲醛腹腔暴露小鼠,利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睾丸生精细胞DNA的损伤作用。结果:甲醛在6μmol/L时就可以使小鼠离体睾丸细胞产生DNA损伤,与阴性对照不同 (除 tail moment外),并随浓度增加DNA迁移也相应增加,到30 μmol/L时DNA损伤最为明显,但随浓度升高DNA迁移反而减少,当甲醛浓度为120 μmol/L时DNA迁移与阴性对照相似。腹腔注射0.2、2 mg/kg的甲醛组小鼠睾丸细胞DNA迁移高于对照组,0.2 mg/kg组DNA迁移最为明显。 结论:甲醛对小鼠睾丸细胞具有遗传性损伤,低剂量时是以细胞DNA断裂损伤为主,而高剂量时可能引起其他方式的损伤。  相似文献   

3.
烷基酚类化合物,被广泛地用作塑料增塑剂、工业用洗涤剂、农药乳化剂、纺织行业的整理剂等。不但污染广泛,而且已经发现该类化合物亦可促乳房癌细胞活性化与增殖,属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为了探讨烷基酚类化合物的诱变活性,本文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9种烷基酚类化合物对原代小鼠睾丸细胞DNA的损伤作用。实验结果表明,DMSO阴性对照组仅有5%的细胞出现DNA迁移,且迁移距离很小,损伤程度为5(专用单位);而MMC的阳性对照组表现出99.5%的细胞拖尾率,并且细胞严重损伤,其损伤程度为248.00(专用单位),这证明了本实验系统的可靠性。实验结果还表明,9种烷基酚类化合物对小鼠睾丸细胞均能引起不同程度的DNA损伤,并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其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揭示烷基酚类化合物对DNA有明显的损伤作用。各浓度在染毒1.5 h后,所有细胞存活率均大于90%,说明DNA损伤系受试物遗传毒性所致,而非细胞毒性。本实验按毒性试验结果,将9种化合物分为两类不同剂量组型(A组型及B组型),在A组型(1 mg/L、5 mg/L, 20 mg/L)中,拖尾率最高的是色醇,依次是4-乙基酚、邻甲酚、苯酚;在B组型(0.25 mg/L、0.5 mg/L、1 mg/L)中,拖尾率最高的是五氯酚,依次是4-辛基酚、4-壬基酚、2,3,4-三氯酚、2,4-二氯酚。实验结果亦表明,DNA的损伤程度与化学结构有一定的关系,苯酚环中增加其他基团,可使致突变活性增强,并且随着苯酚环中氯原子数的增加,致突变活性也增强;随着苯酚对位碳原子数增多,其致突变活性也增高等。研究化学物对生殖细胞的遗传损伤,可揭示其对后代潜在的遗传学危害,故检测生殖细胞DNA的损伤,对于研究生殖功能的障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烷基酚类化合物,被广泛地用作塑料增塑剂、工业用洗涤剂、农药乳化剂、纺织行业的整理剂等。不但污染广泛,而且已经发现该类化合物亦可促乳房癌细胞活性化与增殖,属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为了探讨烷基酚类化合物的诱变活性。本文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9种烷基酚类化合物对原代小鼠睾丸细胞DNA的损伤作用。实验结果表明,DMSO阴性对照组仅有5%的细胞出现DNA迁移,且迁移距离很小,损伤程度为5(专用单位);而MMC的阳性对照组表现出99.5%的细胞拖尾率,并且细胞严重损伤,其损伤程度为248.00(专用单位),这证明了本实验系统的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9种烷基酚类化合物对小鼠睾丸细胞均能引起不同程度的DNA损伤,并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其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揭示烷基酚类化合物对DNA有明显的损伤作用。各浓度在染毒1.5h后,所有细胞存活率均大于90%,说明DNA损伤系受试物遗传毒性所致,而非细胞毒性。本实验按毒性试验结果,将9种化合物分为两类不同剂量组型(A组型及B组型),在A组型(1mg/L,5mg/L,20mg/L)中,拖尾率最高的是色醇,依次是4-乙基酚、邻甲酚、苯酚;在B组型(0.25mg/L,0.5mg/L,1mg/L)中,拖尾率最高的是五氯酚,依次是4-辛基酚、4-壬基酚、2,3,4-三氯酚、2,4-二氯酚。实验结果亦表明,DNA的损伤程度与化学结构有一定的关系,苯酚环中增加其他基团,可使致突变活性增强,并且随着苯酚环中氯原子数的增加,致突变性活性也增强。随着苯酚对位碳原子数增多,其致突变活性也增高等。研究化学物对生殖细胞的遗传损伤,可揭示其对后代潜在的遗传学危害,故检测生殖细胞DNA的损伤,对于研究生殖功能的障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背景与目的:研究氯化汞暴露对小鼠睾丸生精细胞Bcl-2、Bax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观察氯化汞引起生精细胞和精子超微结构的变化.材料与方法:取32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3个不同氯化汞剂量处理组和阴性对照组,共4组,各处理组分别以0.5、1.0、5.0 μmol/kg氯化汞腹腔注射,每天1次,连续5 d,阴性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小鼠睾丸生精细胞Bcl-2、Bax蛋白表达的阳性细胞率、平均光密度值;透射电镜观察生精细胞和附睾精子超微结构改变.结果:3种不同剂量氯化汞组Bcl-2蛋白表达的阳性细胞率和平均光密度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0、5.0 μmol/kg氯化汞组Bax蛋白表达的阳性细胞率和平均光密度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透射电镜观察显示,各氯化汞处理组生精细胞核膜、染色质、线粒体、附睾精子线粒体等超微结构均发生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且随氯化汞浓度的增加,超微结构病理变化越明显.结论:小鼠汞暴露可导致睾丸生精细胞Bcl-2、Bax蛋白表达阳性细胞率和平均光密度值显著性改变,生精细胞和精子超微结构发生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利哺乳动物小鼠测试了自来水中有机浓集物的致突变性及对细胞色素P448的诱导能力。结果表明:在经口染毒条件下。相当于50L/kg自来求的有机事浓集物剂量量可引起小鼠睾丸染色体畸变率明显升高,在相当于200L/kg自来水剂量下。其有机浓集物还可诱导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增高,说明自来水有机浓集物对哺乳动物生殖细胞和体细胞染色体均有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7.
硝酸羟胺对雄性小鼠生殖细胞和精子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背景与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硝酸羟胺对小鼠睾丸生殖细胞微核、精子畸形以及睾丸生殖细胞DNA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小鼠腹腔注射不同浓度的硝酸羟胺溶液,小鼠生殖细胞微核试验连续4 d染毒,第5 d取双侧睾丸;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睾丸生殖细胞DNA流式细胞仪分析连续5 d染毒,染毒后28 d取双侧附睾、睾丸,计数小鼠精子畸形率及生殖细胞DNA分布情况,评价硝酸羟胺对小鼠的生殖毒性作用.结果:腹腔注射硝酸羟胺实验组生殖细胞微核率、精子畸形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睾丸生殖细胞流式仪分析中,在高剂量组圆形、长形精子细胞DNA百分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小鼠腹腔注射硝酸羟胺对雄性小鼠生殖细胞和精子有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8.
背景与目的:探讨稀土元素钬对小鼠骨髓细胞DNA的损伤.材料与方法:给小鼠灌胃氧化钬的盐酸溶液,24h后取股骨骨髓细胞进行单细胞凝胶电泳,观察有无染色体损伤和DNA损伤.结果:试验表明在20~80 mg/kg剂量范围内,彗星细胞的尾长随剂量的增加而增长,而头长则随剂量的递增而缩短,并且在40~80 mg/kg剂量范围内与阴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同时,拖尾率与DNA损伤率也随剂量的增加而升高.结论:稀土元素钬对小鼠骨髓细胞DNA具有一定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9.
彗星试验检测间接诱变剂对小鼠睾丸细胞的DNA损伤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目的:探讨组织原代细胞在检测间接诱变剂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彗星试验)对3种典型的间接诱变剂(环磷酰胺、2-氨基芴和二甲基苯蒽)所致的离体小鼠睾丸细胞的DNA损伤进行了研究。结果:在一定浓度范围内,3种受试物均可直接引起离体小鼠睾丸细胞DNA单链断裂,出现拖尾的彗星细胞,其拖尾细胞百分率和DNA迁移长度均随受试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且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结论:原代小鼠睾丸细胞具有一定的代谢活化作用。可以用于彗星试验直接检测间接诱变剂所致的DNA损伤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活性氧(ROS)在异烟肼(INH)诱导的L-02细胞DNA损伤中的作用及槲皮素的保护效应。方法:将L-02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INH组(10 mmol/L INH);槲皮素低剂量组(10 mmol/L INH+25 μmol/L槲皮素);槲皮素高剂量组(10 mmol/L INH+50 μmol/L槲皮素)。细胞处理24 h后,采用彗星试验检测细胞DNA损伤情况;分别应用荧光探针DCFH-DA和Rhodamine123检测细胞ROS水平及线粒体膜电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L-02细胞经INH和槲皮素处理后,INH组细胞尾部DNA百分含量、尾长和尾矩均显著增加(P<0.01);与INH组相比,低和高剂量槲皮素组细胞的尾部DNA百分含量、尾长和尾矩均明显减少(P<0.05或P<0.01)。INH组细胞线粒体ROS水平比空白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而低和高剂量槲皮素组细胞线粒体ROS水平比INH组明显降低(P<0.05或P<0.01)。INH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而低和高剂量槲皮素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明显高于INH组(P<0.05或P<0.01)。结论:INH能诱导L-02细胞DNA损伤,ROS介导的线粒体损伤在INH诱导L-02细胞DNA损伤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槲皮素对INH诱导L-02细胞DNA损伤具有保护效应,可能与其抑制ROS介导的线粒体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1.
背景与目的:研究氯化镉对睾丸指数及睾丸细胞线粒体ATPase6、D-Loop基因突变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取40只体重(19.5&#177;2.5)g的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以1、5、10μmol/kg氯化镉腹腔注射,隔天注射1次,共10次,同时设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第21天取小鼠双侧睾丸称重并计算睾丸指数;提取睾丸组织基因组DNA,PCR扩增线粒体ATPase6、D-Loop基因,纯化后测序分析基因突变。结果:10μmol/kg氯化镉组睾丸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未检测到小鼠睾丸细胞线粒体ATPase6、D-Loop基因的突变。结论:10μmol/kg浓度的氯化镉可致小鼠睾丸指数降低,氯化镉短期处理(21d内)未能引起小鼠睾丸线粒体ATPase6、D-Loop基因突变。睾丸指数与细胞线粒体ATPase6、D-Loop基因突变可能不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稀土氯化镧(LaCl3)对白血病细胞系K562生长和凋亡的影响,为临床应用LaCl3治疗白血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用MTT法鉴定LaCl3对K562细胞生长增生的影响;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流式细胞术及TUNEL法鉴定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的变化。半固体琼脂糖培养法观察LaCl3对正常骨髓细胞形成粒-巨噬细胞集落的影响。结果 在所研究的浓度范围内,随着LaCl3浓度升高,K562细胞生长抑制率增高、凋亡率增加,呈剂量依赖性关系。随着作用时间延长,1 mmol/L LaCl3对细胞的抑制率增高、凋亡率增加,呈时间依赖性关系;K562细胞G0/G1期细胞百分率升高而S期细胞百分率下降。0.1及0.5 mmol/L LaCl3显示出对正常骨髓祖细胞有轻度刺激增生效果,而较高浓度(1.5~2.0 mmol/L),正常骨髓祖细胞形成集落数下降且含有较多巨噬细胞,集落细胞形态正常,没有显示凋亡形态。结论 在所研究浓度范围内,稀土LaCl3能抑制K562细胞生长并且诱导细胞凋亡,呈剂量及时间依赖性关系;但对正常骨髓造血细胞的影响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背景与目的: 研究重金属汞、铅对雄性小鼠睾丸和附睾精子的亚慢性毒性作用及其对生精细胞的遗传损伤。材料与方法:分别用高中低3种浓度氯化汞、醋酸铅经腹腔染毒4周龄雄性ICR小鼠,共10次,之后自由饲养23 d,于第50 d观察睾丸指数、附睾精子数量、精子活动率和精子头畸形率以及生精细胞微核率和减数分裂异常率。结果: 高浓度醋酸铅组小鼠睾丸指数低于对照组。中、高浓度氯化汞组、3种浓度醋酸铅组附睾精子密度低于对照组。中、高浓度醋酸铅组附睾精子活动率低于对照组。3种浓度氯化汞、醋酸铅致附睾精子畸形率升高。高浓度醋酸铅组生精细胞微核率高于对照组,3种浓度氯化汞和低、中浓度醋酸铅生精细胞微核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各处理组减数分裂异常率与对照组差异均无显著性。 结论: 汞、铅暴露对小鼠精子具有亚慢性毒性作用,高浓度铅组影响生精细胞的微核率。  相似文献   

14.
低剂量甲氨蝶呤对DNA的损伤及甲酰四氢叶酸对其保护作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背景与目的:研究多次低剂量应用甲氨蝶呤所致BALB/c小鼠淋巴细胞及骨髓细胞DNA的损伤,并探讨甲酰四氢叶酸对其损伤的保护作用。材料与方法:应用甲氨蝶呤0.5 mg/kg腹腔注射,每周1次,共8周;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方法检测其外周血淋巴细胞及骨髓细胞DNA的损伤情况。结果:单用甲氨蝶呤组细胞尾长及拖尾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而同时应用等量的甲酰四氢叶酸,其细胞尾长及拖尾频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SCGE技术可敏感地检测多次应用低剂量甲氨蝶呤造成的DNA损伤,并能反映甲酰四氢叶酸对甲氨蝶呤所致的DNA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氯化镉和顺铂联合对人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 研究氯化镉和顺铂联合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的抑制作用。 材料与方法: 采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氯化镉和顺铂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的抑制作用;应用两药相互作用指数进行联合作用分析。 结果: 0.56、1.12、2.25 μg/ml的氯化镉联合0.25、0.5、1.0 μg/ml的顺铂可协同抑制SMMC-7721增殖,且随着作用时间延长,协同抑制作用增强(P<0.05或 P<0.01)。 结论: 氯化镉与顺铂联合应用可以协同抑制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增殖。  相似文献   

16.
背景与目的: 探讨β_胡萝卜素(β_carotene,βC)对丝裂霉素C(mitomycin_C,MMC)诱导的小鼠骨髓细胞遗传损伤的保护作用。 材料与方法: 分别用3 mg/kg和30 mg/kg的βC连续饲喂小鼠8 d后,以2 mg/kg MMC进行腹腔注射染毒,另设阳性对照组(用生理盐水)和阳性对照组(一次性腹腔注射MMC 2 mg/kg)。各组于末次给药后12、24 h处死小鼠,分别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和染色体畸变分析检测骨髓细胞DNA损伤及染色体畸变情况。 结果: 两个不同剂量的βC与MMC联合作用组小鼠骨髓细胞拖尾率、平均尾长及染色体畸变率均低于阳性对照组(单独MMC),但均高于阴性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βC对MMC诱导的小鼠骨髓细胞遗传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但在实验所给剂量范围内(3~30 mg/kg)并不能完全抑制MMC所造成的遗传损伤。  相似文献   

17.
背景与目的: 砷在自然界主要以五价砷(AsV)的形式存在,是公认的致癌剂、致畸剂和致突变剂,但其遗传毒性作用机制还不十分清楚,为此,本文研究了砷酸钠对模式生物秀丽隐杆线虫的遗传毒性作用及其机制。 材料与方法: 分别以0.0、 2.5、5.0、10.0和20.0 mmol/L砷酸钠处理秀丽隐杆线虫,测定其对线虫平均后代数目、生殖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结果: 在5.0~20.0 mmol/L剂量范围内,砷酸钠暴露可导致线虫后代数目降低(P<0.05),在2.5~20.0 mmol/L浓度下,砷酸钠可诱导线虫生殖细胞周期停滞和细胞凋亡,并具有显著的时间-剂量效应(P<0.05)。自由基淬灭剂二甲基亚砜(DMSO,0.1%)可抑制砷酸钠诱导的生殖细胞周期停滞,抑制砷酸钠诱导的细胞凋亡。结论: 砷酸钠具有遗传毒性作用,可导致线虫生殖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停滞。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碳离子全身辐射对小鼠造血系统的损伤及其恢复情况。方法:分别用0、0.5、1、4、6 Gy碳离子束对小鼠进行一次性全身辐照,在辐照后第1、3、8天用碱性彗星电泳实验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小鼠骨髓单核细胞DNA损伤与细胞周期分布,并检测外周血细胞含量及脾脏指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碳离子全身辐照导致小鼠骨髓单核细胞DNA损伤,其损伤程度与辐照剂量呈正相关(r均≤0.96,P均 < 0.01),且在辐照后第3天损伤最为严重,在辐照后第8天,DNA损伤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仍显著(P均 < 0.01)。碳离子全身辐照引起小鼠骨髓单核细胞周期产生明显的S期和G2/M期阻滞,以及外周血有核细胞数急剧下降和脾脏指数降低(P均 < 0.05),且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趋于严重。在辐照后第8天,小鼠骨髓单核细胞S期阻滞基本解除(P > 0.05),但有核细胞数和脾脏指数并未明显回升(P均 < 0.05)。结论:不同剂量碳离子全身辐照均使小鼠造血系统严重受损。在0.5~6 Gy碳离子束照后第8天,小鼠骨髓细胞DNA损伤仍较严重,造血功能未明显恢复。  相似文献   

19.
背景与目的: 研究三丁基锡 (tributyltin,TBT)对人羊膜细胞FL (human amnion cells) 氧化损伤和DNA损伤的诱导作用。 材料与方法: 将不同浓度TBT (0、2、4、6、8、10 μmol/L),分别对FL染毒2 h和4 h,各染毒组同时设不加TBT的对照组,染毒后分别用MTT法检测TBT对FL细胞增殖率的影响,用DCFH_DA法检测FL细胞活性氧自由基 (ROS)水平,用彗星实验检测TBT对FL细胞DNA的损伤。 结果: TBT对FL细胞染毒4 h时,其2、8、10 μmol/L浓度组的细胞增殖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P<0.01,P<0.001),且随TBT浓度升高而增殖率呈下降的趋势。TBT 3、4 μmol/L染毒组FL细胞的ROS水平较对照组升高,且4 μmol/L染毒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BT 2、3、4 μmol/L染毒组随着TBT浓度的升高,FL细胞核尾长、尾相均显著升高(P均<0.05)。 结论: TBT可引起FL细胞的氧化损伤及DNA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