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静 《全科护理》2014,12(8):739-740
[目的]了解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原因,保证护理安全。[方法]分析70例护理风险事件存在的种类、性质、原因、人员等。[结果]70例护理风险事件中,护理缺陷62例,护理纠纷3例,护理事故5例;组织管理因素6例,病人和家属因素16例,药物及医疗器械因素12例,医疗护理技术因素20例,护士个人因素16例;工作年限≤2年的护士占68%,3年~5年的护士占25%,6年~10年的护士占7%。[结论]低年资护士是发生风险的高危人群,护理管理者应重视护理风险事件,加强环节管理,提高护士防范意识,保证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科护理缺陷发生的原因和有效的控制措施,以降低儿科护理缺陷的发生率.方法将2001~2005年发生在儿科的39起护理缺陷,按护理缺陷发生的环节、护理人员工作年限进行图表分析.结果药物剂量错误的发生率占41.03%,是儿科最易发生护理缺陷的关键环节;低年资护士是发生护理缺陷的高危人群.结论加强高危环节的控制和加强对低年资护士管理是减少护理缺陷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边志卫 《现代护理》2006,12(12):1128-1129
目的 探讨儿科护理缺陷发生的原因和有效的控制措施,以降低儿科护理缺陷的发生率.方法 将2001~2005年发生在儿科的39起护理缺陷,按护理缺陷发生的环节、护理人员工作年限进行图表分析.结果 药物剂量错误的发生率占41.03%,是儿科最易发生护理缺陷的关键环节;低年资护士是发生护理缺陷的高危人群.结论 加强高危环节的控制和加强对低年资护士管理是减少护理缺陷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规避住院患者护理高危风险,降低住院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方法建立住院患者护理高危风险预警预控体系,应用科学的风险筛选工具,包括护理风险评估单、六西格玛失效模式和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表,筛选高危风险因子,评定风险等级,确定高危风险人群;应用视化管理理论结合信息化警示工具屏蔽高危药物风险,实现实时输液进程监控;通过建立风险预控组织网络和高危风险监控系统实施高危风险的全面监控,护理安全路径和应急处理流程和不良事件上报系统实施风险预控。结果应用3年来,压疮护理达标率由91.5%提高到98.4%,导管护理达标率由91.5%提高到97.9%,静脉置管感染率由原来的8.4%降至2.9%;护士护理评估单记录时间减少,因高危药物给药错误引起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从平均18起/年下降至3起/年。结论住院患者护理高危风险预警预控体系的构建提高了护士风险管理意识,对护理风险进行检测、识别、诊断、评价、预警和控制,能够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保障患者住院过程中的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5.
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304,自引:1,他引:304  
目的了解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在种类、科室和时间等方面分布的特点,分析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原因,为临床护理风险事件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设计好的调查表对临床护理风险事件进行登记和资料收集.结果临床护理风险事件以直接风险为主,占风险事件总数的80.6%.给药问题、抽血问题和压疮是临床护理中最为常见的护理风险事件,分别占12.5%、11.1%和9.7%.三类风险事件占全年护理风险事件总数的33.3%.临床护理风险事件的多发区是外科、内科和产科,其风险事件的发生数占全院全年总数的63.8%.另外,风险事件在时间上变化的规律有待进一步研究.结论临床护理风险事件的防范应以给药问题、抽血问题和压疮为重点,同时加强风险事件高发区护士防范意识和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护理不良事件,为制订预防措施,提高护理质量管理,防范医疗风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云南省某综合三级甲等医院近5年各科室主动上报的349例护理不良事件。结果 349例护理不良事件中,发生频率最高的前5位分别是跌倒/坠床、用药错误、非计划性拔管、压力性损伤、液体外渗;62.75%的不良事件对患者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害;16:00—18:00,10:00—12:00,08:00—10:00是不良事件发生的高峰时段;男性和高年龄段患者占多数;大专学历和本科学历是不良事件上报者的高发人群,低年龄段和初级职称护士是发生不良事件的高危人群。结论 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是多因素的,医院除了加强护理个人能力培养,完善相关制度外,还应建立风险预警体系,及早识别潜在高危人群,预防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护理人员风险管理意识,降低血液病急诊患者输注成分血的护理风险。方法:通过培养护理人员对风险的识别及评估能力,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对风险事件高危人群、风险事件易发环节加强管理,增强了护理人员对急诊患者输注成分血的风险处理能力。结果:运用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方法,对2006年1~6月份急诊481位不同年龄,不同类型血液病患者1354例次输注成分血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未发生护理风险事件。问卷调查患者满意率为97%以上。结论:实施风险管理可以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以及风险事件对患者和医院造成的危害及经济损失,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呼吸内科专科护理高风险预控制体系,旨在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规避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护理高危风险。方法:运用科学的风险筛查工具甄别专科高危病种、高危药品、高危意外损伤人群、高危护理技术,构建专科危机值,形成风险评估体系;划定风险等级并予以相应的风险分级管理。结果:实施2年来科室不良事件发生率由平均10例/年降为平均3例/年,护理服务满意率由92.1%提升到97.3%,护理安全目标达标率由90.3%提升到95.2%。结论:护理高风险预控制体系能够有效规避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护理高风险,实现患者安全管理目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性分析住院患者跌倒不良事件的临床特点,为制定有效的跌倒预防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医院护理管理平台收集2015年1月—2018年12月发生的139例跌倒护理不良事件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相关数据。结果跌倒患者以老年人为主,占64.03%(89/139);发生跌倒次数最多的地点是卫生间,占54.67%(76/139);跌倒高发时间段为清晨(6:00~8:00)和午夜(0:00^-2:00);患者跌倒发生时当班护士以低年资护士为主;患有肿瘤相关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及内分泌、代谢疾病的患者跌倒发生率高于其他基础病患者。跌倒评估不够准确/未能识别高危人群、高危患者无防控措施、患者依从性差、护士健康宣教不到位以及环境因素是导致住院患者跌倒的常见根本原因。结论护理管理者及临床护理人员,应关注跌倒不良事件的高危人群、高发地点及时间段等,实施预见性护理,从而预防跌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科护理投诉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防范对策。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120起护理投诉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我院办公室对每例投诉的详细记录,按投诉发生的时间、原因进行分类归纳和分析。结果护理投诉呈逐年上升趋势。投诉的原因:沟通障碍占37.5%;医疗费用过高占18.3%;静脉穿刺失败占15.8%;服务态度不佳占15.0%;医疗法律知识缺乏占10.0%;护理差错占3.3%。结论儿科服务的对象是一些特殊的人群,所以我们更应该对患儿实施优质的护理,让患儿和家长满意。增强服务意识、加强医患沟通,重视业务素质培养,把好护理质量关,密切关注高危因素,在护理人员和家长中普及法律意识,是当前降低儿科护理投诉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