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患者男 ,68岁。因突发心悸、胸闷 1d入院。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入院当天查心电图示房扑 ,静推西地兰后复查心电图示房颤。心脏彩超示左房扩大。次日心悸、胸闷缓解 ,予以复查心电图 ,图 (略 )为常规 12导联 ,PⅡ、Ⅲ、aVF 倒置 ,PⅠ、aVL、V5、V6 直立、双峰状 ,峰距 0 0 8s,宽达 0 12s。PR间期0 16s,QRS呈室上型。图 1ⅡA~D 系连续记录 ,上条末和次条初为重印。图中PP 0 80s( 75次 min) ,可见提前出现的P′ -QRS -T波 ,P′波直立 ,与主导心律P波不同。P′波直立 ,与主导心律P波不同。P′R间…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性,37岁。临床诊断:心肌炎。查心电图(图1)示:Ⅱa~Ⅱc系连续记录。基本节律为窦性心律,P—P间距0.48~0.52s,P—R间期0.12s,QRS波群呈Rs型,时限为0.08s。另外可见两类宽大畸形的QRS波群。其一(E1)可见偶联间期不等(0.44—0.70s),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 ,76岁。因胸闷、心悸 10年 ,加重 1W ,临床以冠心病、心律失常收住院。心电图 (图 1)分别是V3 及aVF连续记录示 :P波规律出现 ,心率 75次 /min ,P R间期 0 15s,QRS波于胸导联呈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 ,肢导联呈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图形。V3 中可见R6、R12 、R15提前出现 ,其QRS形态与主导心律相同 ,此提前的QRS前均有P波 ,P R间期不固定 ,但均 <0 12s,故为交接性QRS与窦性心律形成的房室干扰 ;R3 、R9呈“交接性逸搏”形式 ,仔细观察提前出现及延迟出现的交接性QRS之间间距基本相等 ,故为交接性并行心律 ,V3 提前的R…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性,74岁。临床诊断:冠心病。图1为Ⅱ导联连续记录。窦性P波散在出现。可见的两对窦性P-P间期均为1.42s(42次/分),均紧邻QRS波前缘及终末部,与QRS波无传导关系。QRS波为交接性逸搏心律,R—R间期1.36s,频率44次/分。无干扰的R波其后均有一逆行P波,R-P间期0.15s。全图仅有5个窦性P波,15个R波,二者之比为1:5。若以相邻的P-P间期计算,则为窦性心律不齐,  相似文献   

5.
双重性交界性心律并室性并行心律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男性,55岁,因活动后心悸、气促5年,再发加重伴咳喘3月入院。体检血压138/79mm-Hg,心率77次/min,心尖部可闻及4/6级粗糙的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心脏彩超示二尖瓣脱垂致关闭不全,肺动脉高压,房颤,左房扩大(74mm),左室扩大(71mm),右房、右室大,冠状动脉造影正常。EKG示心房纤颤,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 ,60岁。临床诊断 :冠心病 ,心律失常。图示V5导联 ,P波直立 ,P -P 0 70s~ 0 76s。梯形图示多数P波被干扰 ,未能下传心室 ,能下传心室者 ,P -R恒定0 1 8s。QRS波有 4种形态 :①qRs型 :如R1、6、8、1 0、1 2~1 4 ,均系窦P下传 ,时间 0 0 7s,电压最高。②右束支传导阻滞 (RBBB)型 :如R2、4、1 1 ,呈RS型 ,时间 0 1 2s;S波粗钝达 0 0 8s。其后T波直立。该型心搏配对间期不等 ,互差 0 2 4s,其间最大公分母平均值为 (1 69± 0 0 9)s(平均 36次 min) ,变异系数 (± 5 3 % )。③左束支传导阻…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性,75岁。临床诊断:冠心病。心电图示。窦性QRS波I呈rS型,s波钝.Ⅲ、aVF、V1呈R型,V2、Va呈RS型,波顶端错综,V4~Ve呈RS,S波钝.QRS时限o.12s,电轴右偏+116,Ta.vL直立,Ⅱ、Ⅲ、V1~V6倒置(图略)。图1为同次心电图Ⅱ导联非连续记录。窦性P—P间距o.60s,频率100次/min,P—R间期0,20s,QRS波呈Rsr型。Ⅱ.中R2.7,12、14.17,延迟出现,呈Qs型.时限0.12s。偶联间期相等,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44岁。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示:窦性P P间期0.68s,频率70次/min,下传的QRS时间0.12s,呈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图形(CRBBB)。图1为Ⅱ导联连续记录。P波形态多样:①窦性P波ⅡaP6、7、10,ⅡbP1、6、7、10,下传的QRS呈qRs,S钝;②低平直立的异位P′波:ⅠaP11~13,ⅡbP1,ⅡcP1~3、10~13为起源于心房上部的房性异位P′波;③房性融合波:ⅡbP2、5~8,形态介于窦性与心房上部异位P′之间;④逆行P波;图1中所有倒置P波。上述4类P波下传的QRS波形态一致。QRS波除上述呈qRs型外尚有少数呈qR型者,如ⅡaR11~12,ⅡcR7、9。起源…  相似文献   

9.
偶联间期相等的并行心律2例报道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偶联间期不固定是并行心律的基本特点之一,但此非绝对。最近遇到2例并行心律,在一定条件下出现偶联间期相等,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双重性室性并行心律刘霞,张娟赢,杨丽英患者,男性,65岁,临床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因阵发性心悸而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图1至图5为动态心电图中非连续片段,记录导联为CC5与CM1,图1和图2见2种形态各异的室早(V3和Vb),其各自的联律间期不等,室...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73岁。心电图示:窦性P—P间期0.86s,频率70次/min,P—R间期0.18s,下传的QRS波形态时间正常。另外还出现规律的宽QRS波形,呈右束支阻滞图形,QRS时间0.11s,其前无相关的P波,偶联间期0.55~0.82s不等,R′-R′间期为1.64s,频率为37次/min,为起源于左束支的室性并行心律。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性,64岁。临床诊断为:①冠心病;②乳腺癌。图1为Ⅱ导联连续记录:窦性P—P间距0.56s,频率107次/分,P—R间期0.14s,下传的QRS波形态时限正常。R2,3为连续的室性异位激动。R6以后则呈窦性R波与室性R波交替出现,二者间距基本相等。R9形态介于窦性与室性R波之间,为室性融合波。夹有一个窦性R波的相邻两个异位R′一R′间距1.10~1.14s。R3~R7为1.14s的2倍。R′2-R′3间距0.54s,R4为R3的一次显性折返。偶联间期0.52~0.55s,长短异位R′-R′间距之间有(1.12±0.02)S的倍数关系,变异范围±1.8%。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动过速;②偶联间期固定型室性并行心律伴显性折返;③室性融合波。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性,58岁.曾患高血压.因头晕、胸闷不适就诊.体检:心律不齐,心率60次/min,BP:164/93 mmHg,T:36.8c.临床诊断:高血压3级.心电图(图1)示:P波呈两种形态:(1)低小P波:P24、6、8、10、12的P-R间期0.14s;(2)高尖P波1、3、5、7、9、11、13-18的P-R间期0.18s.高尖P波多呈早搏二联律出现,联律间期不等(互差>0.08 s),早搏P波与连续出现的P波形态、时限相同.下行倒数P2提前、其后出现的P-R间期等于连续出现的P-p间期呈等周期代偿间歇.呈二联律的高尖P-P间期等于连续出现的高尖P-P间期的2倍,考虑为窦性并行心律,此时低小的P波成为主导节律,窦性节律呈被保护性传人阻滞节律.心电图诊断:①房性异位心律;②窦性并行心律(部分伴2∶1外传阻滞);③窦性早搏;④3相不完全性右房阻滞.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性,69岁。因胸闷、心悸3天急诊入院。有冠心病史14年。心电图V1导联(图1A)可见一种提早的QRS波群宽大畸形,呈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型,时间0.14s,其前无P波,为室性期前收缩。另一种矮小,时间0.08s,频率相近;其前有一P波,P—R间期不固定,P波未能下传心室,为房室交接区性搏动。两种波形交替出现,偶联间期相等为0.66s,频率相近,相同形态的R—R间期为1.60s,室性期前收缩与前一P波距离为0.70—0.74s。随后心电图(图1B)V1导联可见矮小的QRS波群,其前已无明显P波,QRS形态稍有改变,室性期前收缩的ST段上隐约可见逆行P波重叠在R波下降支末,R—P间期恒等,均为0.14s。相同形态的R—R间期仍为1.60s,两种QRS波群的偶联间期与图1A相同,为0.66s。心电图诊断:房室交接区性逸搏—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房室干扰。经吸氧及静脉注射利多卡因50mg,10min后再次长II导联(图2)示主导心律为窦性及形态与图1完全相同的频发室性期前收缩,且联律间期不等,长间歇为短间歇的倍数,符合室性并行心律的诊断。同时发现,当室性期前收缩出现较早时,后面接着就出现交接区性逸搏;当室性期前收缩出现较晚时,后面就出现窦性心律;且交接区性逸搏联律间期无明显差异,不符合并行心律的诊断标准。心电图最后诊断:窦性心律,频发房室交接区性逸搏,逆配对现象造成的配对间期相等的室性并行心律(图1)。  相似文献   

15.
男性患者,58岁。临床诊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既往心电图曾有房性早搏(PAS)、心房颤动(Af)、本次心电图示(图1):Ⅱ导联连续描记,记录伊始R1R2为窦性心律,P波直立高尖,振幅0.25mV,心率100次/分,嗣后R3、R5、R10、R20为PAS,其P’波形态直立低小与其前T波重叠。但PAS后的P波极性均发生改变,即P波连续出现倒置,并在再次出现PAS前的P波(高尖)有倒置-负正-直立低小-直立高尖的逐渐变化特征。P波形态变化过程中,其P-P间期相等,与PAS前的P-P(高尖P波)间期也相等,频率均为100次/分。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动过速(ST),肺型P波,PAS后伴心房内差异传导并蝉联现象。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性,56岁。患扩张型心肌病20多年,心悸、胸闷、气喘加重3d入院。经抢救无效死亡。图1为同次心电图记录的Ⅱ、V1、V5导联,V5为连续记录,V1R3,4前有一窦性P波,呈正负双向,P-R间期0.14s,为窦性心搏下传。P-P间期1.70s,频率35次/min,各R波前有错折。Ⅱ导联R波呈RS型,S波宽而深。V5呈qRs型,S波宽,QRS波时间0.14s,R'-R’间期1.84s,频率33次/min。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性,68岁。因胸闷、心悸6h入院。体检:BP105/70mmHg。神志清。心界正常,心率68次/min,心律不齐。临床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心电图连续记录(图1)示:基本心律为窦性,可见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偶联间期不等,为0.86~0.38s。异位搏动短间期基本相等,为1.64~1.66s,长间期不是短间期的倍数,有室性融合波群。因此基本可以确定为室性并行心律。仔细测量可见E-E间期呈短长、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性,29岁.偶有胸闷、心悸.体检时心电图(附图)见QRS规则,P-R间期0.18—0.30s.Ⅲ中R_7、R_9为早搏,形态与窦性搏动近似,其中R_9后还可见到一逆行P波,考虑属交界性,联律间期分别为0.56s、0.60s.V_5中R_4、R_(11)也是交界性早搏,联律间期为0.56s、0.60s.在R_1与R_2、R_6与R_7之间分别有1次窦性P波  相似文献   

19.
耿学军 《心电学杂志》2006,25(2):101-101
患者男性,35岁。因反复晕厥半年入院。体检:BP100/70mmHg。心界不大,心率30次/min,心律不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电图(图1)示窦性心律,P-P间期相等,频率100次/min,R—R间期长短不一,QRS时间0.16s,R波之前均无相关P波,其中R1-R2、R2-R3、R3-R4、R4-R5、R5-R6间期分别为1.72、1.80、3.63、3.60、1.72s。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室性逸搏心律伴二度Ⅱ型传出阻滞。经植入永久性VVIR型心脏起搏器后,反复晕厥消失。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性,43岁。因感右上肢麻木服中药1剂(内含草乌10g)后周身发抖。次日服第2剂后口唇发麻,继而恶心呕吐随即意识丧失而入院。体检:BP80/40mmHg,意识欠清,颈软,心界不扩大,心率110次/min。心律不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两肺(-)。心电图Ⅱ导联(图1)连续记录示:P波与QRS波无固定关系,P波倒置,P-P间期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