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时期肝豆状核变性误诊分析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11000)龙秀荣,于一兵,李永昶肝豆状核变性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性疾病即Wilson氏病。大量铜沉积于组织器官内引起脑基底节变性、肝硬化和肾脏损伤。早期症状表现不一,误诊较普遍,而本病...  相似文献   

2.
以溶血性贫血为首发症状的肝豆状核变性27例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肝豆状核变性(HLD),又称Wilson病,是一种以铜代谢障碍为特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可因铜沉积在肝、脑、肾、角膜等组织引起一系列症状,如急慢性肝损害(肝硬化)、锥体外系为主的神经精神症状、肾脏损害、角膜KF环等,但以溶血性贫血(HA)为首发症...  相似文献   

3.
肝豆状核变性误诊5例临沂铁路医院(276004)季作全,王爱玲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李堂肝豆状核变性系先天性铜代谢障碍所致,大量的铜沉积到各种组织内,出现多系统病变,临床上易于误诊和漏诊,现将我们收治的5例肝豆状核变性误诊病例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  相似文献   

4.
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Degen-eration),又称Wilson’s病,是遗传性铜代谢异常的疾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可因铜沉积在肝、脑、肾、角膜等组织引起一系列症状,其中以肝脏及神经系统症状最常见,还可以有骨骼改变及角膜K-F环等。但临床以溶血为主要表现的肝豆状核变性尚不多见,现报告我院血液病房收治的12例病人。一、诊断标准1.原因不明的肝病,溶血性贫血,肾脏病变,进行性锥体外系症状为主的神经系统疾病。2.辅助检查存在角膜边缘K-F环,血铜蓝蛋白下降,低于200mg…  相似文献   

5.
肝豆状核变性血清铜、锌含量及比值的改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豆状核变性血清铜、锌含量及比值的改变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110003)儿科龙秀荣李永昶检验科周秀珍中国医科大学预防医学系统计教研组(110001)魏庆王争本实验对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患儿血清铜、锌含量及铜锌比值进行了研究,探讨Wil...  相似文献   

6.
硫酸锌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豆状核变性是因铜大量沉积于肝、脑、肾、骨骼、红细胞等器官组织而致病。50年代开始应用络合剂青霉胺等治疗本病,虽在大多数病例取得疗效,但因其严重副作用而不能长期应用[1,2]。70年代末,有关锌盐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报告日渐增多,近年来对其作用机制、适应证、用法、远  相似文献   

7.
肝豆状核变性(Wilson disease,W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铜代谢障碍病,过量的铜常沉积在肝、基底核、肾、角膜后弹力层等组织器官,引起相应症状。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可分为不同类型,以肝损害为首发症状者称为肝型WD。现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51例肝型WD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导了肝豆状核变性的病理研究(二例尸检报告,例一为19岁女性,例二为10岁女孩)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导致肝、脑、肾和角膜等器官内铜积蓄过多,致使这些组织发生损害。本病常发生于儿童或青年人。主要病理变化为肝硬化和豆状核变性。临床表现为精神神经症状,肝硬化及角膜色素环等。国内外有  相似文献   

9.
肝豆状核变性28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病,是一种以铜代谢障碍为特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临床特点为肝硬化、大脑基底节软化和变性,以及角膜色素环(K-F环),伴有铜代谢障碍、血清铜蓝蛋白减少和氨基酸尿症[1]。由于其首发症状复杂多样,易误诊。我们将1990年5...  相似文献   

10.
肝豆状核变性并发肾脏改变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豆状核变性并发肾脏改变6例临床分析威海市文登中心医院(264400)董崇娟山东省立医院(250021)孙书珍,解青芳肝豆状核变性(HLD,Wilson型)是儿科常见病,本病并发肾脏改变极少报道。我们自1990~1994年间共收治19例HLD,其中6...  相似文献   

11.
以肝损害为首发表现的肝豆状核变性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肝豆状核变性(wilson’s disease,W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缺陷病,其特点为体内组织器官铜异常沉积,引起肝、脑、肾、角膜、骨骼及肌肉等病变而表现多种临床症状和体征。我院1985年1月~1999年3月间共收治WD71例,其中首发肝损害的WD36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2.
铜过量负荷导致肝细胞凋亡及其对Bax 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肝豆状核变性铜过量负荷大鼠模型,并研究肝铜沉积对肝细胞凋亡及Bax,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铜过量负荷大鼠模型,检测肝脏和血清铜以及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含量;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生物素标记(TUNEL)技术、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铜过量负荷大鼠肝细胞凋亡、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并利用图像分析系统观察阳性细胞的变化规律。结果:随着铜负荷时间的延长,铜过量负荷大鼠肝组织铜含量、血清ALT水平逐渐升高,同时肝细胞的凋亡也逐渐增多,凋亡指数(AI)逐步升高。铜过量负荷大鼠肝组织Bax基因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着铜负荷时间的延长有升高趋势;Bcl-2基因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且随着铜负荷时间的延长也有升高趋势,但升高幅度低于Bax,故Bcl-2与Bax的比值(Bcl-2/Bax)随着铜负荷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结论:成功建立肝豆状核变性铜过量负荷大鼠模型,铜过量负荷通过相对上调促凋亡基因Bax表达水平来诱导肝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3.
探讨P型ATP酶阻滞剂、激动剂对肝豆状核变性患儿离体培养皮肤成纤维细胞胞浆铜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浓度铜及P型AFP酶阻滞剂(矾酸钠)、激动剂(长春新碱)孵育细胞,分析孵育6、12、24小时后,肝豆状核变性患儿、杂合子及正常儿童成纤维细胞胞浆中铜含量的变化。结果铜及长春新碱孵育后,患儿成纤维细胞胞浆钢水平在各时点均高于杂合子及正常儿童。铜及矾酸钠孵育后,患儿、杂合子及正常儿童胞浆铜含量在各时点均明显少于其他条件孵育后。结论患儿钢转运P型ATP酶对P型ATP酶阻滞剂的敏感性与杂合子及正常儿童相同,对激动剂的敏感性异常。P型ATP酶能减少患儿成纤维细胞对铜的摄取,在肝豆状核变性的治疗方面有一定的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肝豆状核变性与肝炎肝豆状核变性易误诊为肝炎患儿6岁,因巩膜黄染,腹胀1个月入院,外院按病毒性肝炎治疗无效。体检有腹水证,查血胆红素总量377umol/L(22mg/dl),直接胆红素25umol/L(1.5mg/dl),SGPT72U,转肪酶173U...  相似文献   

15.
现以明确肝豆状核变性(Wilsondisease,WD)和发扭结综合征(Menkesdisease,MD)的病因是基因异常,其控制基因的酶蛋白是P型三磷酸腺苷(ATP)酶铜转移膜蛋白。MD是ATP7A,WD是ATP7B。两种病基因极相似,但作用不一。MD是性联锁隐性遗传,以机体铜缺乏为主,WD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以铜在体内堆积为主。本文就ATP酶铜转移膜蛋白、铜代谢、WD病、MD基因以及病理生理作一叙述  相似文献   

16.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与铜代谢相关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ATP7B基因发生突变所致。ATP7B基因的突变种类繁多,但基因型与表型表达之间的关联甚微,目前推测这种差异系某些因子(如抗氧化蛋白1、铜代谢蛋白、X连锁凋亡抑制剂、载脂蛋白E及FK506结合蛋白52等)参与体内铜代谢调控的结果,亦即肝豆状核变性在发病学上可能存在着某些分子调控机制。该文就近期对此类分子调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肝豆状核变性是由于ATP7B基因变异所致的一种原发性铜代谢障碍性疾病,是可治疗的遗传代谢病之一。治疗包括低铜饮食、药物及肝移植等。虽然肝豆状核变性是因为体内铜过多引起,然而,单纯限铜饮食并不能阻止疾病的进展,必须使用驱铜药物或锌剂治疗。一般建议在治疗的第一年限制富含铜的食物,病情平稳后可适当放宽对铜摄入的限制,无需严格的终身限铜饮食。过度限铜饮食有可能会引发铜缺乏,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营养状态。药物治疗仍是肝豆状核变性治疗的基本措施,饮食治疗是重要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基于食物交换份法的低铜饮食指导在肝豆状核变性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研究设计,于2021年7月—2022年6月纳入年龄18周岁以下、诊断为肝豆状核变性、低铜饮食控制情况差的患儿共30例。就诊期间采用含铜食物交换表及铜食物交换图谱对患儿及其家长进行个体化低铜饮食指导。居家期间通过记录饮食日记和定期随访提高患儿低铜饮食的依从性。在原有药物治疗不变的情况下,观察患儿干预前后的24 h尿铜水平、肝功能指标及患儿家长低铜饮食知识水平的变化。结果 干预8周、16周、24周后的24 h尿铜水平均较干预前下降(P<0.05);干预16周和24周后的24 h尿铜水平较干预8周后下降(P<0.05);干预24周后的24 h尿铜水平较干预16周后下降(P<0.05)。干预24周后,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较干预前下降(P<0.05);16例患儿(53%)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降至正常水平。干预8周后,患儿家长的低铜饮食知识得分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 基于食物交换份法的低铜饮食指导可使肝豆状核变性患儿的尿铜水平下降,肝功能得到改善,患儿家长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昆明理工大学附属医院2019年收治的2例以急性肝衰竭起病的肝豆状核变性患儿的临床资料, 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纳入2例患儿, 男女各1例, 年龄10、12岁, 2例以不同表现首发, 但病情进展快, 均表现为急性肝功能衰竭, 血清铜蓝蛋白降低, 24 h尿酮升高, 角膜K-F环阳性, 诊断肝豆状核变性, 基因检测进一步验证诊断, 最终1例死亡, 1例恢复良好。结论肝豆状核变性临床表现多样, 对于有急性肝衰竭的患儿, 应注意排除肝豆状核变性的可能, 对于诊断困难者, 应行基因检测及肝铜含量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20.
肝豆状核变性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肝豆状核变性(WD)是由于编码铜转运的P型ATP酶基因突变而导致该酶的功能丧失,不能将铜伴侣传递而来的铜与α2球蛋白结合,导致铜蓝蛋白合成异常,胆道泌铜障碍,使游离铜增多,异常沉积于肝、脑和眼角膜,引起相应的器官脏器损伤,如肝硬化、锥体外系损伤、K-F环、溶血性贫血、肾小管损伤、肾性血尿和骨皮质变薄等改变。该文回顾了近年来WD的有关新进展,包括铜蓝蛋白、铜伴侣蛋白、ATP7B基因及相关蛋白的结构功能、基因突变及治疗,为进一步从根本上治疗WD提出可能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