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动静脉畸形合并动脉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颅内动静脉畸形合并动脉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探讨其发生机制及治疗策略。方法对4例确诊脑动静脉畸形合并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均以动脉瘤破裂出血为首发临床表现,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确诊,并有计划地决定治疗策略。结果全组病例诊断明确,按照Redekop分类法:AVM团内型1例、血流相关型3例,无与AVM无关型。团内型先行介入栓塞治疗,3个月后行γ刀治疗;血流相关型2例行动脉瘤手术夹闭,1月后行AVM介入栓塞治疗;1例因经济困难而放弃治疗。结论全脑数字血管造影检查是诊断动静脉畸形合并动脉瘤的金标准,治疗应根据不同病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体现手术方法和血管内介入治疗二者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2.
王志刚  唐军 《山东医药》1998,38(10):19-20
对52例脑动静脉畸形(AVM)患者采用经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解剖治愈16例,畸形闭减少80%以上9例,50% ̄80%19例,少于50%8例,4例栓塞后又行手术切术,术中发生血管痉挛6例,误栓1例;术后出现灌注压突破(NPPB)3例,认为血管内栓塞治疗AVM是安全有效的,尤其对位于功能区,巨大和深部的AVM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3D打印是通过对原型实施数字建模,在计算机控制下完成对象物品的复制或创制过程。3D打印可完成个体化复制,实现对象物品外形和结构的精准模拟。利用多种医学影像学检查结果实施数据建模,3 D打印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具有突出优势。近年来,3 D打印技术在脑血管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等方面均有应用。文章对3D打印技术在颅内动脉瘤和动静脉畸形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综述,并对未来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管内治疗脑动静脉畸形(AVM)的临床意义。方法在DSA电视屏幕监护下,通过微导管技术应用二氰基丙烯酸正丁酯(NBCA)生物胶对8例脑AVM患者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血管内栓塞治疗8例。栓塞程度:1例完全栓塞,2例栓塞70%~90%,2例栓塞50%~70%,3例栓塞小于50%。栓塞后行手术切除治疗5例,咖玛刀治疗2例。随访无一例再出血和死亡。结论血管内治疗脑AVM的方法安全性好,损伤小,栓塞深部供血动脉可降低手术的风险,并可减少AVM体积,使之适合放射治疗。血管内治疗是AVM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颅内动静脉畸形血管构筑特征与出血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颅内动静脉畸形(AVM)首次出血相关的血管构筑特征。方法回顾性研究277例颅内AVM患暂(281个颅内畸形团)的临床表现,其中出血组畸形团167个(59.4%),非出血组114个(40.6%),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脑血管造影的血管构筑特征,采用单因素和多闪素分析模式对其进仃统计学分析。结果单因素统计分析表明,小畸形团(〈30mm)、幕下畸形、深部畸形、单支深静脉引流、单支静脉引流、引流静脉直径/供血动脉直径r≤2与出血表现具有卡相性;引流静脉扩张、狭窄及合并颅内动脉瘤与畸形出血无关。当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时,只有小畸形团(OR:3.72;95%CI:1.76~7.85)、幕下畸形(OR:6.54;95%CI:2.07~20.72)、r≤2(OR:2.55;95%CI:1.32~4.94)与出血表现相关(P〈0.01),当r≤1.5时,OR为7.08(95%CI:2.90~17.27,P〈0.001)。结论位于幕下、小畸形团、引流静脉直径/供血动脉直径r≤2是颅内AVM出血的高危因素,当r≤1.5时,颅内AVM出血的风险更大。  相似文献   

6.
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血管内神经外科已经成为神经外科的一个重要分支。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作为颅内动脉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已被广泛接受。作者就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技术的演化、变革历程作一简要回顾,现将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颅内微小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策略、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调查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在浙江医院行血管内治疗的42例患者共计48个颅内微小动脉瘤(瘤体最大直径≤3mm),其中破裂动脉瘤患者16例,多发动脉瘤18例(42.85%),不规则动脉瘤18例(42.85%)。结果技术成功率为100%,3例(0.71%)患者出现术中并发症,无患者死亡,所有患者3~12个月的平均mRS为0.142,无动脉瘤复发。结论血管内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是安全、有效的,较文献报道本文的死亡率及手术并发症降低、技术成功率及动脉瘤治愈率提高。  相似文献   

8.
颅内动脉瘤(IA)在脑动静脉畸形(bAVM)中的发生率较高,而且自发出血带来的危害极大,为广大医护工作者带来了巨大的挑战。IA形成的主要机制与血流动力学改变相关,目前针对bAVM合并IA的诊断主要通过超选择性脑血管造影明确。bAVM合并IA的治疗应优先处理动脉瘤,近年来随着术中脑血管造影与复合手术技术的广泛应用给此类疾病带来了新的治疗策略。本文围绕bAVM合并IA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颅内动静脉畸形(cerebra l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c AVM)的血管构筑复杂,其主要治疗方法有显微外科手术、血管内介入栓塞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或多种组合方式,临床上关于未破裂c AVM是否治疗以及最佳的治疗方法仍存在争议。随着栓塞材料及技术的不断发展,血管内介入栓塞联合伽马刀技术治疗c AVM已成为重要的联合治疗方式。笔者  相似文献   

10.
王志刚  李国新 《山东医药》2001,41(24):61-62
脑动静脉畸形 (AVM)是因胚胎早期脑血管原始胚芽发育分化异常所致的先天性脑血管疾病 ,多见于 2 0~ 30岁年轻人 ,占颅内动静脉畸形的 70 %以上。(6 1% )的患者会发生颅内出血 ,近一半的病人出现头痛 (4 6 % )或神经功能障碍 (4 5 % ) ,约 1/ 3患者发生癫痫 ,出血的患者病死率高达30 %。近年来随着 CT、MRI和 DSA的推广应用 ,AVM的诊断已不困难。但因 AVM的大小、位置、血液动力学及构筑学特征的不同其治疗方案也各有不同 ,治疗效果也有很大差异。1 脑 AVM的临床表现1.1 脑 AVM出血的危险因素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 AVM出血多在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对高级别颅内动静脉畸形(AVM)患者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高级别AVM患者开颅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男15例,女8例;平均(18±6)岁。Spetzler-Martin分级:Ⅳ级13例,Ⅴ级10例。畸形团的长径为3.5~15.0 cm,平均(7.5±2.0)cm。所有病例均接受了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其中2例入院前1年和8年在外院接受栓塞治疗,3例近期接受术前栓塞,对18例直接实施显微外科手术。对切除后部分残留畸形团的5例行伽玛刀治疗。以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价疗效。结果①术前近期栓塞+手术切除的3例术后恢复良好,术后GOS4分的1例,5分2例;远期栓塞+手术2例和直接手术18例,在切除术后,1例昏迷及四肢瘫痪,1例死亡。GOS 5分的12例,4分5例,3分1例,2分1例,1分1例。②对17例患者术后行DSA复查,1例行MRA复查。显示11例获得全切,6例近全切除,1例部分切除。病死率为4%(1/23),重残率为4.5%(1/22)。③随访1~95个月,GOS 5分14例,4分6例,3分2例。结论对高级别颅内动静脉畸形行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并且疗效肯定,而适当的术前栓塞是手术成功的重要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2.
Rationale:The hybrid surgical concept for the treatment of brain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 (AVMs) with associated intracranial aneurysms (IAs) is still not widely practiced. Concomitant occurrence of AVMs with IAs is common.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 as a result of AVM or IA rupture is often associated with these dual pathological phenomena. We present a case of concomitant occurrence of AVMs and IAs that was successfully treated using the hybrid operation concept.Patient concerns:A 62-year-old man presented with sudden onset of severe headache, dizziness, nausea, and vomiting for 4 hours.Diagnosis:Computed tomography revealed SAH and a hematoma in the right frontal lobe. A 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m also revealed a right frontal AVM with 3 IAs.Interventions:We used a hybrid operating room to successfully treat both AVMs and IAs.Outcomes:Two years of follow-up showed that the patients were well and performed their daily duties.Lessons:The hybrid operating room is an innovative, safe, and effective method for the treatment of AVMs with associated IAs, particularly high-grade AVMs and IAs with hemorrhage or SAH. Patients with concomitant AVMs and IAs have the highest chance of hemorrhage compared with those with AVM or IAs alone.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Onyx栓塞颅内动静脉畸形(AVM)的不同治疗策略、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2月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应用Onyx栓塞183例AVM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Speztler-Martin(S-M)分级Ⅰ级28例,Ⅱ级53例,Ⅲ级54例,Ⅳ级31例,Ⅴ级17例。单纯Onyx胶栓塞113例,球囊辅助栓塞2例,联合弹簧圈栓塞5例,联合Glub-ran胶栓塞63例。分析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等。结果①S-MⅠ~Ⅱ级完全栓塞治愈率为67.9%(55/81),Ⅲ级为14.8%(8/54),Ⅳ级为6.5%(2/31),Ⅴ级为0,总体完全栓塞治愈率为35.5%(65/183)。②并发症发生情况:术中微导管断管2例,术中出血2例(其中1例为术中断管者),术后出血2例(死亡1例),新发神经功能障碍或原症状加重7例,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6.6%。③对143例进行了1~18个月的随访,其中再次出血3例(2.1%,S-MⅠ~Ⅲ级各1例)。4例次全栓塞的病例完全自愈,无一例复发或再生。7例有新发神经功能障碍或原症状加重者中,6例于术后3~6个月完全恢复或症状明显改善,1例改善不明显。结论个体化应用Onyx栓塞颅内AVM,可降低血管内治疗相关的并发症,提高完全栓塞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弥漫型颅内动静脉畸形(AVM)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病理改变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8例经脑血管造影证实为弥漫型颅内动静脉畸形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果8例弥漫型脑AVM的脑血管造影影像不同于典型的脑AVM,可见多条供血动脉和弥漫的异常血管染色,边界不清,染色不匀,没有明显的畸形血管团边界,有数条引流静脉。手术治疗的4例中,2例畸形团全部切除,1例先栓塞后切除畸形团,术后复查仍有残留,1例因位于重要功能区未能全部切除。术中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在异常的动静脉血管问有正常脑组织存在。另4例中,2例再出血死亡,2例未做治疗。结论弥漫型脑AVM在脑血管造影和组织病理学上不同于典型的AVM,其病变范围可能存在一个局限病灶到弥漫性损害的发展变化过程。对于非重要功能区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切除,但是全部切除比较困难。  相似文献   

15.
非黏附性液体栓塞剂治疗脑动静脉畸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型液态栓塞剂Onyx栓塞脑动静脉畸形的技术要点和临床效果。方法 对21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在股动脉内置入6F鞘,6F导引导管进入颈内动脉或椎动脉。以Ultraflow微导管超选择进入畸形团内,采用“阻断和前推技术”长时间缓慢注射Onyx栓塞脑动静脉畸形。本组患者中有13例动静脉畸形位于功能区(运动区、语言区、视觉中枢),6例位于大脑半球深部,2例位于小脑半球。畸形团大小为3cm的9例,3~6cm的8例,6cm以上的4例。结果 治疗后脑动静脉畸形的体积缩小程度为20%~100%。初期因使用Onyx经验不足,在拔出微导管时有2例患者发生严重脑出血.行外科手术救治,其余19例患者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Onyx栓塞技术可作为治疗体积较大、位于大脑深部及功能区脑动静脉畸形的重要方法之一,长期疗效有待随访结果的验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应用术前栓塞联合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动静脉畸形(AVM)的效果。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颅内AVM患者57例,经MRI及DSA确诊,显微外科术前均应用Glubran和(或)Onyx栓塞治疗。记录患者临床特征、治疗方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57例患者中,Spetzler-Martin分级Ⅰ~Ⅱ级35例,Ⅲ级18例,Ⅳ级4例。11例患者(19.3%)出现并发症,其中Onyx 5例,Glubran 5例,Onyx+Glubran 1例;栓塞术后出血4例,术后颅内出血2例,术后颅内感染1例,术后神经功能障碍1例,术后全身其他系统并发症3例。按Spetzler-Martin分级Ⅰ~Ⅱ级、Ⅲ级对应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4.3%(5/35)、22.2%(4/18),Spetzler-Martin分级Ⅳ级中有2例出现并发症。功能区并发症发生率为20.0%(4/20),非功能区并发症发生率为18.9%(7/37)例。死亡1例。出院前复查DSA,有4例患者存在病灶残留,治愈率93.0%。出院时平均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为(1.6±1.0)分,mRS评分0~1分者占59.6%(34/57),7例患者出院时mRS评分高于治疗前。结论对于体积较大、位于大脑深部或重要功能区的高级别AVM病灶,可考虑显微外科手术联合栓塞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影像特点和血管内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44例60岁以上患者共52个颅内动脉瘤,全部经全脑血管造影明确诊断。针对老年患者路径动脉迂曲、狭窄形成等特点,栓塞时,可采用多种人路,包括股动脉、颈动脉或肱动脉等。采用三维弹簧圈成篮技术、联合支架或球囊重塑形技术等栓塞宽颈动脉瘤和梭形动脉瘤。结果52个动脉瘤有49个被成功实施栓塞术(成功率为94.2%);44例患者术后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良好33例,中残6例,重残3例,死亡2例。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适于合并症多、血管条件较差的老年顷内动脉瘤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治疗和并发症防治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73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预后及并发症。结果 73例共76个动脉瘤。2例术前死亡,手术成功夹闭73个,包裹梭形动脉瘤1个。Glasgow预后分级(GPS):Ⅰ级4例,Ⅲ级7例,Ⅳ级6例,V级56例。结论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均可有效诊断颅内动脉瘤,且31%-CTA有助于手术前了解动脉瘤与载瘤动脉及周围血管的关系;翼点入路及纵裂入路可有效治疗常见的颅内动脉瘤。积极防治其并发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急性脑积水应早期应用脱水剂,配合腰穿或腰穿持续引流释放血性脑脊液;慢性脑积水应及时行V-P分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