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存容 《家庭护士》2008,6(2):507-508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以自发性颅内出血为特征,起病急,病情进展快,病死率及致残率高[1].因此,除早发现、早诊治之外,严密的观察病情及加强各种护理,对提高患儿的存活率和减少后遗症很重要.  相似文献   

2.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是婴儿期常见的危急重症,具有起病急、进展快、致残率和死亡率高等特点。本院2001年10月至2004年10月收治42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所致颅内出血患儿,就其临床特点及急救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病情观察的预见性和准确性,提高抢救成功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并颅内出血,发病急,病情重,如不及时抢救多引起患儿死亡。现将我院收治的28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其中19例伴低钙惊厥,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婴儿维生素K缺乏症常见各种出血症状,并易发生颅内出血,如出现颅内出血则多起病突然、病情来势凶猛、病死率高、多有显著后遗症.对该病力争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以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减少后遗症是小儿内科临床永恒的主题,尤其我院近年收治的患儿说明该病年龄组较以前教科书及相关报道的年龄有增大趋势.我科1997~2006年共收治维生素K缺乏症患儿47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17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合并颅内出血患的观察与护理,提出以下的观察要点及护理措施:密切观察患儿体温、呼吸、心率、神志、面色、前囟门饱满度、瞳孔大小等病情变化,保持输液管道通畅,加强基础护理,做好患儿家属健康教育,以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婴儿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临床特征、治疗和预防。方法回顾分析12例患儿。起病轻重不一,有颅内出血者5例;及时静脉用维生素K15-10mg,1~2次/d,连续2~5d;必要时抗感染治疗、输新鲜血或浓缩红细胞悬液;颅内出血者吸氧、“甘露醇、呋塞米、地塞米松”降颅压;维持内环境稳定及对症处理等综合治疗。结果住院2~17d;治愈7例;有颅内出血者好转3例,均有脑性瘫痪,自动出院2例。结论只要临床医生加强对本病的认识,就能早诊断并用维生素K1治疗,阻止病情发展:无颅内出血者.预后良好。有颅内出血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7.
童菲  杨雪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5):8710-8710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在儿科较常见,多见于生后1~3个月的纯母乳喂养儿,主要表现为出血、贫血、难以终止的哭闹,以及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和体征,严重威胁广大婴儿的健康和生命。2000—01—2009—10我科共收治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患儿20例,经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绝大部分患儿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并发颅内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总结35例患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并发颅内出血的原因及护理.认为母乳喂养、使用某些药物、患儿本身身体状况与发病有关.护理重点是加强病情监测,做好安全护理、呼吸道护理及输液护理,重视对家长的宣教等.经治疗和护理,35例患儿中痊愈20例、有后遗症9例、6例放弃治疗.  相似文献   

9.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是指出生后2周~6个月婴儿因维生素K缺乏,体内维生素K依赖因子的凝血活力下降而引起的自限性出血性疾病,颅内出血常为本病首发症状。本病起病突然,病情来势凶猛,以其高颅内出血率、高病死率和致残率而引起儿科界的关注。但目前对初生新生儿已常规给予维生素K1肌注,发生率已相对减少,作对收治的2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患儿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4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敏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7):4260-4260
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所致的颅内出血,病情重,病死率高达25%。2000-06/2007-12我院儿科收治颅内出血患儿40例,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是婴儿期常见危重症,病易率及死亡率较高,严重影响小儿健康,应引起广泛重视。我院自2000年2月~2005年9月共收治56例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患儿,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杨萍 《护理研究》2006,20(27):2491-2492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是指出生后1个月~3个月婴儿因维生素K因子缺乏而致出血,我院2003年—2005年共收住17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患儿,现将临床观察护理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03年—2005年的17例患儿其中男11例,女6例;日龄30d~90d,体重4000g~5000g,均为母乳喂养,既往无出血史,无其他出血性疾病家族史,无外伤史。9例表现为颅内出血,5例为消化道出血,3例皮肤出血,如注射部位出血不止,皮下出血。颅内出血及消化道出血的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贫血。2观察与护理2.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2.1.1严密观察体温、呼吸、心率的变化体温大于38.5℃时,应…  相似文献   

13.
30例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婴儿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是指由于维生素K缺乏导致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活性低下,并能被维生素K纠正的出血。是婴儿期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尤其是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所致的颅内出血,无前驱表现,发病急骤,病死率与后遗症发生率均较高。我科从2002年1月-2006年12月共收治30例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患儿,由于观察及时,治疗、护理合理,均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4.
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是指由于维生素K缺乏导致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活性低下,并能被维生素K纠正的出血,是婴儿期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尤其是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所致的颅内出血,无前驱表现,发病急骤,病死率与后遗症发生率均较高.我科从2002年1月-2006年12月共收治30例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患儿,由于观察及时,治疗、护理合理,均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所致颅内出血的临床经验。方法:对近8年收治的30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所致颅内出血患儿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30例患儿经保守治疗,治愈22例,死亡8例。随防1-6年,15例发育正常,7例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结论: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是降低本病死亡率及致残率的关键,对某些母乳喂养的特殊患儿,早期使用维生素K预防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6.
一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患儿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生素K缺乏症是由于缺乏维生素K导致凝血机制障碍的疾病。临床症状以出血为主。新生儿期及婴儿期发病较多,发生于新生儿期的称为新生儿出血症;发生于婴儿期的称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主要见于三个月内的母乳喂养儿,起病前常有腹泻或服用抗生素的病史,轻症病例仅表现为皮肤、’鼻出血,或少量的胃肠道出血,重症病例表现为急性或亚急性颅内出血。我院1999年4月收治1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合并颅内出血的患儿,经抢救及精心护理治愈出院。现将我们的体会介绍如下。l病例介绍患儿男50天,因频繁抽搐20h伴皮肤粘膜出血入院,病前曾有腹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加强护理在提高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所致患儿颅内出血救治效果中的作用。方珐回顾性分析18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所致颅内出血患儿全程护理效果。结果18例患儿中治愈17例,死亡1例,随访1年,正常14例,有后遗症者3例(16.7%),其中2例出现继发性癫痫,1例轻微智力障碍。结论早期诊断、及时救治、有效护理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加强乳母的营养指导、人工喂养儿以配方奶为主的合理喂养知识宣教、婴儿抚触及音乐疗法等综合康复治疗可防止脑性瘫痪,降低后遗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总结经前囟蛛网膜下腔穿刺引流治疗5例婴儿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所致颅内出血的护理体会。术前做好解释疏导,缓解患儿家属的恐惧、焦虑情绪;术中紧密配合,尤其注意固定好患儿术中的体位,避免发生穿刺并发症;术后密切观察患儿神志、瞳孔、意识、哭声、囟门张力等,评估病情变化和再出血发生情况;控制输液量,使用静脉留置针接微量泵输液。经前囟蛛网膜下腔穿刺引流治疗婴儿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所致颅内出血,效果确切,患儿无明显的后遗症出现,治疗过程的精心护理是治疗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与分析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所致颅内出血病因,诊断,误诊,治疗及预防。方法:对我院1996年6月至2005年4月收治34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患几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硬膜下出血14例,脑室及珠网膜下腔出血13例,脑实质出血7例。结论: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所致颅内出血早期临床表现复杂,且不典型,易被误诊,故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治愈率,减少病死率与后遗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胡海云 《临床医学》2012,32(3):91-92
目的加强对晚发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的认识,总结该病的临床特点及发病原因,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期合理治疗。方法对泌阳县人民医院32例晚发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2例患儿中25例发生颅内出血,10例首发表现为针刺部位出血不止,5例首发表现为消化道出血。结论晚发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是危害婴儿健康的常见出血性疾病之一,发病急,病死率高,合并颅内出血者致残率较高,应加强对乳母的营养指导,建立预防用药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