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带蒂回盲肠间置代幽门术治疗胃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992年-2004年对58例胃窦癌行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分切除后随机采用两种消化道重建术式,带蒂回盲肠间置代幽门术重建消化道组26例(研究组),B illrothⅡ式吻合术重建消化道组32例(对照组)。术后6个月对胃存贮量、胃排空时间、胆汁反流的发生率、胃黏膜充血炎症的发生率,体重变化及术后5年内胃癌复发率及复发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胃存贮量增加、胃排空时间延长,胆汁反流、胃黏膜充血炎症的发生率降低,体重增加明显,术后5年内的复发率减低,术后复发时间延长。结论:带蒂回盲肠间置代幽门术是胃窦癌患者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后的较为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带蒂回盲肠间置代幽门术治疗胃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992年-2004年对58例胃窦癌行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分切除后随机采用两种消化道重建术式,带蒂回盲肠间置代幽门术重建消化道组26例(研究组),BillrothII式吻合术重建消化道组32例(对照组)。术后6个月对胃存贮量、胃排空时间、胆汁反流的发生率、胃黏膜充血炎症的发生率,体重变化及术后5年内胃癌复发率及复发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胃存贮量增加、胃排空时间延长,胆汁反流、胃黏膜充血炎症的发生率降低,体重增加明显,术后5年内的复发率减低,术后复发时间延长。结论:带蒂回盲肠间置代幽门术是胃窦癌患者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后的较为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方式。  相似文献   

3.
大宗早期胃癌缩小手术远期疗效评价的报告甚少。作者探讨1052例限于R_(0~1)清扫的早期胃癌缩小手术。其中A区域393例、M区域606例、C区域53例。幽门侧胃切除982例,贲门侧胃切除22例,胃全切20例,胃部分切除7例。幽门侧胃切除为上腹正中切口,不行盲囊切除,  相似文献   

4.
 本瘤治疗主要靠手术切除,化、放疗尚无确切疗效.-般手术原则为:对单个小肿块或胃外型带蒂肿块作局部切除;若肿块侵犯胃壁-部分或多发肿瘤靠近幽门,行胃大部切除;广泛浸润病变,全胃多发肿瘤、复发肿瘤行全胃切除,对转移灶力争-并切除.  相似文献   

5.
贲门癌切除术后预防反流性食管炎术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贲门癌胃大部根治切除术后理想的预防反流性食管炎消化道重建术式。[方法]对83例贲门癌患者行根治性近端胃大部切除术后,分别行食管残胃吻合术(A组),食管残胃吻合并幽门成形术(B组),食管残胃吻合并残胃空肠吻合引流术(C组)三种消化道重建方式,术后观察临床症状和行上消化道钡餐、胃镜检查。[结果]A组反流性食管炎22例(64.7%),B组8例(34.8%),C组1例(3.8%)。通过术后随访对临床症状、上消化道钡餐、胃镜检查进行对比,贲门癌行近端胃大部根治切除、残胃食管吻合并残胃空肠吻合引流术在预防反流性食管炎上优于幽门成形术,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并发症少,体重恢复好。[结论]贲门癌行近端胃大部根治切除、残胃食管吻合并残胃空肠吻合引流术具有预防反流性食管炎和十二指肠液反流的作用,同时能促进残胃排空,是一种安全简便、较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术式。  相似文献   

6.
胃癌根治性切除术38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告1985年1月—1994年12月382例胃癌根治性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贲门胃底癌144例,胃体癌52例,胃窦癌168例,皮革样胃癌和胃内多原发癌13例,残胃癌5例。占同期胃癌手术的69.8%(382/547)。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172例,近端胃大部切除术135例,全胃切除术75例。联合脏器切除术42例。术后获随访329例,随访率86.1%。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0.7%、62.9%、50.3%。提出早期胃底贲门癌(I_A期)行近端胃大部切除术;未浸出浆膜层胃底贲门癌(I_B期)5、6组淋巴结无转移者行保留幽门全胃切除间置空肠代胃术,可有效防止返流性食管炎延长食物在代“胃”内停留时间,符合生理;胃窦癌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浸出浆膜层贲胃底癌,皮革样胃癌、胃体癌、胃内多发癌、残胃癌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  相似文献   

7.
自1983年10月至今 ,对7例因溃疡病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发生贲门及食管癌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中贲门癌5例 ,腹段食管癌1例 ,胸内上段食管癌1例。平均年龄65.1岁。距胃大部切除时间平均24.7年。首次手术均采用毕2式结肠前顺蠕动胃空肠端侧吻合 ,空肠输入输出段间未行侧侧吻合。手术方法 :经胸部左后外侧切口切开膈肌观察残胃容积平均约500~700ml,游离残胃及食管 ,距肿物上、下缘3~5cm处切断食管及胃体 ,切除肿瘤后残胃体积约250~300ml,吻合完成后约150~200ml。于靠近腹腔动脉起始部切断…  相似文献   

8.
残胃癌     
残胃癌系指胃及十二指肠良性疾病行胃大部切除后残胃所发生的癌肿。其发病率约占胃大部切除患的0.8~1%。我院统计759例行胃大部切除患,有7例残胃癌约占0.9%。残胃癌发生时.距首次胃大部切除时间,最短9年,最长25年.平均17年,  相似文献   

9.
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胰胆瘘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奕中  朱少立 《癌症》1995,14(2):118-119
我院1968年8月至1993年7月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Whipple)35例,发生胰瘘1例,胆瘘4例,发生率为14.3%。为了防止胰胆瘘的发生,采取改进消化道的重建方法;胰空肠端侧吻合法改为胰空肠端端吻合法;保留幽门胰胃端侧套入荷包缝合法改为胃远端切除胰胃端侧套入荷包缝合法。远期疗效相对5年生存率为50%,绝对5年生存率为55%。  相似文献   

10.
老年人胃癌穿孔(附39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我院1976~1993年期间收治老年人胃癌急性穿孔39例,大都于发病后24小时内就诊。均为急诊手术,除8例行胃大部切除外,余均行胃癌穿孔修补术或修补加捷径手术,出院后随访25例,行胃切除7例,平均生存39月;示经胃大部切除18例,平均生存12个月。我们认为,胃癌穿孔者,如病情允许下,最好选择胃癌根治性或姑息性切除术,本组一例,切除后存活7年。也可在修补后选择Ⅱ期手术,本组2例,分别于术后一个月、三个月后行Ⅱ期手术,前者行上半胃切除,后者行全胃切除,分别存活3年、2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不同术式治疗胃底贲门癌的远期疗效.方法 对58例胃底贲门癌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其中全胃切除术29例,近端胃大部切除术29例.分析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和5年生存率.结果 全胃切除术和近端胃大部切除术患者3年生存率分别为62.07%和44.83%(P>0.05),5年生存率为48.28%和20.69%(P<0.05).近端大部切除组的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为75.86%,高于全胃切除组的34.48%(P<0.05);2组患者的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肿瘤>3.0 cm和淋巴结转移患者全胃切除后5年生存率高于近端大部切除组(P<0.05),其他情况2组的生存率比较无差异.结论 对胃底贲门癌患者实施全胃切除术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尤其是对于肿瘤>3.0 cm和出现淋巴结转移的患者.  相似文献   

12.
10例胃间质瘤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 ,许多学者通过免疫组化及超微结构对胃肠间质瘤 (gastriointestinalstromaltumor,GIST)进行研究。我院近两年来收治 10例胃间质瘤 ,现将其临床病理特点分析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 10例中 ,男性 5例 ,女性 5例 ,年龄 4 0~ 75岁。主要症状为上腹隐痛伴黑便 ,体征以上腹部包块为主。术前胃镜检查多数诊断为胃癌或胃平滑肌 (肉 )瘤 ,活检多为黏膜慢性炎症。术前CT诊断为腹腔肿物或胃壁内占位病变。 10例均行手术切除。其中全胃切除 3例 ,近端胃大部切除 4例 ,远端胃大部切除 2例 ,局部切除 1例。术后病理诊断为胃间质瘤平滑肌瘤…  相似文献   

13.
胃癌切除术后切端残留癌13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1~1985年我院外科治疗胃癌患者100例,其中有54例,术者认为做了根治性切除术(远侧胃大部切除48例,近侧胃大部切除1例,全胃切除5例),组织切片检查发现13例切端残留癌组织。作者就切端残留癌分析讨论如下。 临床资料 一、性别,年龄:男11例,女2例,<40岁2例,40~49岁2例,50~59岁8例,60岁以上1例。  相似文献   

14.
残胃贲门癌是胃大部切除后的一种远期并发症 ,发生率在0 .3~ 11%左右 ,尤其BillrothⅡ式手术后更易发生 ,我科于 1990年 1月至 1998年 12月期间发现 6例残胃贲门癌。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共 6例 ,男 5例 ,女 1例 ,平均年龄 5 2岁 ,6例患者均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行BillrothⅡ式手术 ,术后发生残胃贲门癌的时间为 :8年 1例 ,10年 2例 ,11年 2例 ,12年 1例 ,本次手术方法行残胃贲门癌切除 ,食管胃吻合术 4例 ,全胃切除Roux Y式食管空肠吻合术 2例 ,经随访 :食管胃吻合患者生存时间分别为 :2 .5年 1例 ,3年 2例 …  相似文献   

15.
远侧残胃癌三例单吉贤,陈峻青,王舒宝,齐春莲,邢承忠,董怡民1978~1983年间行胃癌根治性近侧大部胃切除术33例,随访发现3例远侧残胃癌,现报告如下。3例均为男性,年龄在50~52岁间。因胃上部癌行根治性近侧大部胃切除术。病理学所见为Borrma...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探讨贲门癌全胃切除有效手术方法,改善术后生活质量。方法:我们对36例中晚期贲门癌患者施行了全胃切除、食管空腑端侧吻合、空肠侧侧吻合术,其中21例于空肠输出端附加人工幽门。结果:附加人工幽门者与未附加人工幽门者相比代胃的空肠随术后时间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程度的代偿性扩张,肠壁增厚、粘膜皱壁增粗。结论:该术式具有方法简单,术后生活质量高、生存时间长,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临床价值较大的附加手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在胃癌患者接受胃大部切除围手术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3年9月期间收治的84例接受胃大部切除术的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每组42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良率为95.2%,并发症发生率为2.4%,护理满意度为97.6%;对照组优良率为76.2%,并发症发生率为28.6%,护理满意度为78.6%。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接受胃大部切除的胃癌患者,围手术期采用加速外科康复护理干预的疗效显著,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残胃贲门癌是胃大部切除术后一种少见的晚期并发症,其发生率约1~5%左右。本组手术治疗6例,其中2例男性患者,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行胃次全切除术(BillrothⅡ式),分别于术后8年、12年发生残胃贲门癌,经手术切除后行食管胃段对端吻合术、均痊愈出院,随访2年和2个月健在。残胃贲门癌经手术治疗,病人可生存长达11~14年,即使行姑息性切除,亦能改善病人生存情况。因此,残胃贲门癌一旦明确诊断只要无特殊禁  相似文献   

19.
食管、胃同时性多原发癌临床确诊时多属晚期,根治手术几无可能。我院曾手术治疗1例。病例摘要患者男、50岁。因上腹部阵发性疼痛半月于1986年10月15日拟诊为急性胆囊炎、胃炎入院。检查:T38℃,P80,BP90/60,巩膜无黄染,两锁骨上淋巴结(一)。腹软,剑突下及胆囊区压痛(-)。两次“B”超检查,胆囊及胆道未见明显异常。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发现中段粘膜破坏,局部管腔不完整。胃窦小弯侧可见约1.0×0.5cm之龛影,其周围有不规则充盈缺损,局部粘膜破坏,蠕动消失,幽门管能开放。印象为1.食管中段癌;2.胃窦区小弯侧溃疡型癌。又行纤维胃镜检查证实两处确有病变,分别取活检。病理报告,食管中段低分化鳞癌;胃窦部腺癌。于1986年11月25日行食管、胃同时性多原发癌切除术,1.上腹正中切口,网膜、肝脏等未见转移灶,胃窦小弯侧6×4×4cm癌瘤,遂行胃大部切除,胃-空肠端侧吻合;2.非经胸食管内翻拔脱,左颈部食管切除;再行横结肠,与颈部食管及残胃端端、端侧吻合;升、降结肠行  相似文献   

20.
自1980—1985年3月共收治胃癌808例,行全胃切除根治术为60例(7.4%),全胃合并其他脏器切除12例,术后并发症4例,无一例死亡,随访率95%,三年存活率64.33%,五年存活率35.25%。 本文阐述了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比胃大部切除预后为好的三种理由,并介绍了我院常用的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的五种类型,经短期临床观察,以空肠插入代胃法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