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肿瘤患者长时间输注化疗药中的应用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该院2011年5月—2013年4月行PICC的肿瘤患者85例纳入该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加强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在PICC导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对照组患者PICC导管留置时间(95.25±20.38)d,置管期间发生并发症10例。观察组患者PICC导管留置时间(112.54±25.63)d,置管期间发生并发症2例。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患者PICC导管留置时间较长,组间差异经t检验后发现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组间差异经χ2检验后发现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肿瘤患者长时间输注化疗药中应用PICC技术可减轻患者痛苦,置管期间加强健康教育有助于延长导管留置时间,减少并发症,对改善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前臂静脉留置针在乳腺癌静脉化疗中应用效果比较。方法:将66例乳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33例(PICC置管组),对照组33例(前臂静脉留置针组),观察并记录静脉炎、疼痛及主要并发症发生情况、留置时间及日常生活处理能力。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9%,疼痛率6%,导管并发症率9%,留置时间30~320d,日常生活处理能力正常;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45%,疼痛率36%,留置针并发症率39%,留置时间1~8d,日常生活需人照顾。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乳腺癌静脉化疗中,选用PICC中心静脉置管效果明显优于前臂静脉留置针,能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新方法对静脉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新式置管法和传统式置管法对比,每组各30例。新式置管成功后采用新方法做好护理。传统置管组按照PICC使用指南留置及固定导管。结果新式置管组有效预防静脉炎发生的效果评价为93.3%(28/30),2组PICC置管预防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6,P<0.05),新式置管组预防静脉炎发生的效果评价明显高于传统置管组。结论新式置管法能有效降低静脉炎的发生,对延长PICC留置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保护血管,避免化疗药物外渗,防止静脉炎发生,减少患者痛苦.方法 将我院2006年10月~2008年2月共72例乳腺肿瘤患者健侧肢体实施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并观察置管的一次成功率,静脉炎、药物外渗主要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留置时间.结果 置管成功率为94.7%;留置时间38~159天(平均122天);静脉炎发生率6%;药物外渗率0%;其它并发症发生率4.8%.结论 PICC穿刺方法 简单、易操作、保留时间长、既能保证病人按时化疗,又可减少化疗导致的静脉炎及渗漏性损伤的发生,是减轻病人痛苦提高护理质量的好方法 .  相似文献   

5.
目的 保证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长时间治疗的静脉通路,减少反复穿刺带来痛苦,避免药物反复刺激及外渗引起静脉炎、静脉硬化、减少局部出血等.方法 通过对73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PICC置管观察及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进行导管维护.结果 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使用PICC置管顺利度过长时间的治疗,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结论 PICC置管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可避免反复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减少药物外渗所致的静脉炎、静脉硬化,给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的静脉途径,显著提高了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经颞浅静脉留置PICC导管的效果.方法:将79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9例经颞浅静脉留置PICC导管,对照组40例经贵要静脉留置PICC导管,比较两组患儿导管的留置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1次穿刺成功率为97.4%,对照组1次穿刺成功率为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7.7%,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穿刺部位出血量、导管异位率、导管使用时间、液体外渗和导管相关感染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极低出生体重儿进行PICC置管评估时颞浅静脉应作为备选静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连续护理方法对肿瘤患者携带PICC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医院诊治的携带PICC的肿瘤患者中抽取82例作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41),观察组采取连续护理干预,对照组应用PICC置管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PICC导管留置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7.32%,平均置管时间是(1 93.52±2.41)d;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95%,对平均置管时间是(155.72±2.05)d。上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携带PICC的肿瘤患者应用连续护理方法的效果明显,其有助于延长患者的置管时间.并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入住天津市人民医院的PICC置管肿瘤患者共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行循证护理,观察比较循证护理与常规护理的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导管留置时间为(180.95±28.36)d,明显长于对照组的(121.37±29.1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非计划拔管率为1.9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穿刺部位出血、静脉炎、导管相关性感染、导管堵塞、导管脱出各PICC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96.15%,高于对照组的8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PICC置管肿瘤患者中可提高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延长导管留置时间,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PICC导管临床应用及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ICC导管(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在肿瘤患者使用,此种穿刺方法简单、易操作、保留时间长、留置管通畅无回血及血栓形成,既能保证病人按时化疗,又可减少化疗导致的静脉炎及渗漏性损伤的发生,是减轻病人痛苦提高护理质量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PICC导管(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在肿瘤患者使用,此种穿刺方法简单、易操作、保留时间长、留置管通畅无回血及血栓形成,既能保证病人按时化疗,又可减少化疗导致的静脉炎及渗漏性损伤的发生,是减轻病人痛苦提高护理质量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陈芸娇 《医疗装备》2023,(23):110-113
目的 探究基于评判性思维的细节护理对甲乳外科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医院甲乳外科收治的6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2例)。两组均行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基于评判性思维的细节护理。比较两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护理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和导管留置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基础护理、置管护理、并发症护理、健康宣教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穿刺部位出血、静脉炎、导管滑脱、导管移位、导管堵塞、导管感染、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评判性思维的细节护理对甲乳外科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患者的效果显著,对于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缩短留置导管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满意率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苏丽娟 《药物与人》2014,(12):184-184
目的:研究探讨肿瘤患者PICC置管化疗护理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采用PICC置管化疗的肿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及护理的方法,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可能引发的并发症及经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全方位的护理,60例PICC置管化疗的肿瘤患者均顺利穿刺置管,治疗过程中,出现导管渗液1例、导管阻塞2例、导管脱位1例、静脉炎1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3%.结论:PICC置管化疗具有留置时间长,操作快捷、安全有效的优点,通过围置管期的科学合理护理干预能有效避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薄泡沫合成敷料预防PICC术后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120例PICC置管的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于PICC置管术后24小时给予超薄泡沫合成敷料(爱立敷)外贴穿刺点上方10cm,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分别观察两组病人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3.3%,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21.6%,且程度明显减轻,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置管术后24小时给予超薄泡沫合成敷料干预可明显降低静脉炎的发生,减轻因发生静脉炎带给病人的痛苦,提高患者依从性,延长置管时间。  相似文献   

14.
两种不同途径中心静脉置管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常规途径中心静脉置管与经周围静脉中心静脉置管的优缺点。 方法 :按照不同途径中心静脉置管将病人分成两组 ,即NICC组 (常规途径中心静脉置管组 )和PICC组 (经周围静脉中心静脉置管组 )。比较第一穿刺部位穿刺成功率、穿刺所需时间、病人不适度、穿刺并发症及导管感染发生率。 结果 :PICC组与NICC组相比 ,穿刺成功率高 ,所需时间短 ,并发症发生率低。但导管感染发生率较高 ,穿刺部位局部刺激症状较重。 结论 :①PICC法操作简单、安全 ,并发症少。②PICC法易合并导管感染。严格无菌操作、定时更换导管、加强导管口的护理具有重要意义。③PICC法置管时 ,可导致表浅静脉炎及静脉闭塞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康复患者行中心静脉置管的最佳径路。方法:9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组31例,B组股静脉穿刺置管组34例,C组PICC穿刺置管组33例,分别从导管留置时间、穿刺成功率、置管并发症(导管引起的导管相关性感染、导管腔堵塞、意外拔管、深静脉血栓、静脉炎、局部血肿)、患者舒适度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结果:PICC组在导管留置时间、穿刺成功率、置管并发症及患者舒适度等方面都明显优于颈内静脉置管组和股静脉置管组(P〈0.05)。结论:PICC中心静脉脉管是脑卒中康复患者最理想的置管路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水胶体敷料对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于某院接受PICC的10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水胶体敷料进行PICC置管处护理)和对照组(给予湿热敷进行PICC置管处护理),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舒适度及护理操作时间。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4.0%(2/50)、22.0%(11/50),观察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等级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皮肤刺激、活动限制及肢体暴露发生率(分别为0、2.0%、0)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0.0%、14.0%、16.0%);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人员操作时间分别为(2.8±1.1)、(35.2±7.4)min,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水胶体敷料护理,可有效降低PICC置管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提高患者舒适度,减轻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17.
郝丽 《现代保健》2009,(19):107-108
目的减轻小儿血液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反复穿刺的痛苦,避免化疗药物对血管及周围组织的损害,保证化疗过程顺利地完成。方法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置入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结果应用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26例,插管成功率98%,留置时间28—550d,平均置管时间为168d。结论此种穿刺方法简单、易操作、保留时间长且并发症少,可以在患者身上留置1年左右,既能保证患者按时化疔,又可减少化疗导致的静脉炎及渗漏性损伤的发生,是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的好方法,显著提高了小儿血液病及肿瘤患儿在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深受患儿家属的欢迎。  相似文献   

18.
PICC是一种安全、方便、有效、创伤小的的置管技术.特别是能帮助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减轻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避免药物对外周静脉的破坏与刺激,有效降低静脉炎的发生,被肿瘤患者化疗广泛运用.但因PICC置管在人体内留置时间长,所以如何预防并发症对我们护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就我科发生1例PICC隧道型感染护理的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甘显娟 《现代医院》2005,5(9):97-98
目的延长颈内静脉置管的时间。方法对颈内静脉置管的病人加强护理,预防或减少穿刺口感染,管腔阻塞,导管脱出等并发症。结果无一例置管患者因并发症拔除颈内静脉管,留置时间最长的一例358天。结论加强颈内静脉置管的护理,可以延长颈内静脉留置的时间,减轻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20.
目的:综合探究循证护理在预防肿瘤患者PICC置管导管堵塞中的应用效果,为PICC置管患者提供科学护理依据.方法:以我院2015年8月到2016年8月收治的104例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以PICC置管导管堵塞的发生率、非计划拔管率、置留时间以及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为评价指标,并对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循证护理的观察组导管堵塞发生率和非计划拔管率明显比对照组低,观察组置留时间和患者满意程度也高于对照组.结论:在预防肿瘤患者PICC置管导管堵塞的临床护理中采用循证护理方式,能够有效减少PICC置管导管堵塞的发生率和非计划拔管率,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程度,对推动循证护理在临床应用中有着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