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国血站系统检验室室间质控调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血站系统供血者的血液筛选是安全输血的重要措施.为了提高全国血站检验室的检验水平,确保供血及各类血液制品的质量,笔者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及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合作,从1992年起开展了全国血站和单采浆点检验室室间质控的调查.调查内容为血液常规筛选中的ALT、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等5项检测.现将7年来共15次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2000年~2002年广东省血站系统室间质评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了加强广东省血站系统的管理,提高检验质量,保证各实验室检验结果具有可比性,广东省临床检验中心自1998年第二季度开始,开展了血站系统HBsAg、抗-HCV、梅毒抗体和抗-HIV检验室间质量评价活动。通过对2000年~2002年度室间质评总结,可以看出:随着试剂质量的提高、每次质评后的小结以及对室内质量控制的重视,各项  相似文献   

3.
为加强广东省血站系统的管理,提高检验质量,保证各实验室检验结果具有可比性,广东省临床检验中心自1998年第2季度开始,开展血站系统HBsAg、抗-HCV、梅毒抗体和抗-HIV检验室间质量评价(简称室间质评)活动。同时,要求实验室回报每季度前30个连续HBsAg、抗-HCV的室内质控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必须做好各级血站实验室免疫学检验的室内全程质量控制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2  
1989年,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简称:检验中心)受卫生部医政司的委托,对全国血站系统实验室开展室间质量评价和室内质量控制的培训工作.在质评工作中,发现开展质控的实验室,质评的成绩呈稳定状态,反之呈好坏交替不稳定状态.鉴于国际上对免疫学检验的质控并无可借鉴的固定模式,又基于国内血站系统实验室的实际情况,检验中心推出以国际上生化质控的通用方法,结合免疫学检验特殊的"即刻法"质控,及以临界值为质控重点的血站实验室免疫学检验质控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采供血机构五项传染病标志物检测室间质量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受中国输血协会血液质量管理委员会的委托,上海市血液中心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及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合作,从1992年开始在全国血站系统开展检验室传染病标志物检测室间质量评价工作,现已形成一套较完善的室间质控网络与评价体系。室间质评工作促进了室间质控的开展,促进了检验人员的质控意识,提高了血站检验科的检验水平,为保证血液质量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笔者就2001~2003共5次质评工作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6.
全国医院血站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检验室间质量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预防和控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在我国的传播,根据卫生部医政司的要求,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于1996年进行了“全国医院血站系统血清HIV抗体检验开展情况调查”[1],了解到虽然国内许多医院和血站都已开展血清HIV抗体检验,但是检验水平相对较低,因此,开展HIV抗体检验室间质量评价工作有着重要意义。自1997年起,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在全国医院血站系统开展了血清HIV抗体检验的室间质量评价(简称质评),现将2年多来的室间质评结果总结如下。材料和方法  一、材料1质控样品:由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制备提供。2质控样品制备用试…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血站系统血液检验室室间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血液质量管理委员会对本省内血站、血库等单位的血液检验室HBsAg、抗-HCV、抗-HIV、梅毒、ALT五项检测指标进行室间质量评价(EQA),旨在了解各检验室检验结果的准确度,为各室之间提供评价资料,便于各室找出差距纠正不足.也为主管部门提供可靠数据,以便实施管理,为确保检验质量和输血安全提供保障.笔者统计了1999~2000年的室间质评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1998~2002年广东省血站系统HBsAg检测室内质控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本中心自1998年2季度开始在全省开展血站室间质量评价活动,从3季度起,要求各实验室如实回报HBsAg室内质控结果;2000年4月开始去现场调查部分实验室室内质控开展情况;2000年8月下发了《临床免疫学检验室间质控情况调查表》(简称《调查表》),进一步了解全省血站系统室内质控情况;同时通过电话联系方式随机了解实验室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 旨在帮助血站质量控制实验室利用Westgard西格玛规则选取适合的室内质控规则.方法 血站质量控制实验室的测量不精密度可以使用室内质控累积计算出的变异系数,把2020年室间质评(EQA)结果回报的偏倚值作为偏倚(Bias),允许总误差(TEa)采用我国卫生行业标准WS/T406-2012的评价指标,计算实验室血液...  相似文献   

10.
血站采用的得分比值(SI)评分法,虽然能较好地反映参评实验室成绩在该次血站间质量评价(EQA)中的相对位置,但也只能反映参评实验室在当次质评中的相对水平,不能确切反映该室符合率和可信限.笔者提出一种血站EQA的新的评分法,即百分制评分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全国血站系统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室间质量评价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自1989年开展血站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室间质量评价工作以来已有十年的历史,对推动室内质控的开展,提高该项目的检测水平,保证血液质量起到了的积极作用. 本文就十年来的总体情况、检测水平、试剂的临床使用评价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12.
本站质控科1999年1月-2001年12月对血站采血室、机采室、采血车、化验室等的各项消毒工作进行质量检测,结果表明合格率逐年上升,现将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血站质量管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站的质量管理是将技术、行政和统计学有机结合而形成的技术方法和质量管理体系.三年来(1996.4~1999.4),本站通过质量控制和管理,向临床供血2800L,无一起质量事故,1998年获湖南省采供血机构综合管理一等奖,室间质评优胜单位,笔者的体会见下.  相似文献   

14.
《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与ISO 15189的整合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强血站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确保血液安全,2001年卫生部决定引入世界卫生组织输血服务机构质量管理项目(QMP),经过数年的实施和推进,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血站质量管理能力明显提升[1].2006年,卫生部下发了<血站质量管理规范>和<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规定了与采供血机构特点相适应、针对性更强的质量管理体系模式.根据2个"规范",血站实验室要在血站质量方针和总质量目标的框架下编制实验室质量体系文件,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标准操作规程和记录,覆盖检测前、检测和检测后整个过程,确保实验室检测工作质量和检测活动的可追溯性.同时,为了提升血站实验室检测能力,逐步实现与世界先进国家血液检测水平接轨,血站实验室通过"实验室认可"应该是今后血站实验室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掌握血站消毒质量现状,提出改进措施。方法采取现场调查及采样检测方法 ,对血站固定采血点、流动采血车和成分分离室物体表面和工作人员手消毒质量进行评估。结果固定采血点、成分分离室空气和物体表面合格率均为100%;流动采血点空气和物体表面合格率分别为95.1%和96.6%;各采样点工作人员手合格率均为100%。结论血站总体消毒质量较好,但流动采血车消毒质量存在一定问题,应特别引起重视,采取改进措施,提高消毒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全面了解分析血站血液检验室间质量评价结果.方法 对2003~2010年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梅毒抗体(抗-TP)的室间质量评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所检验的4项传染病标志物结果总符合率达98%.结论 室间质评有助于提高检验质量,其结果与建立室内质控、操作者责任心、检测试剂质量以及严格执行标准操作规程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建立血站血液检验质量控制体系,保证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在实验室内正确应用。方法对本血站实验室常规试验的每次室内质控规范化,定期分析室内质控曲线;并积极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全国临床检验室间质量评价、安徽省采供血系统检测能力验证、安徽省临床检验中心及中国国际输血感染预防和控制中心(CITIC)室间质评。结果 2016年本室血液检验室内质控结果全部在控制范围内;参加的安徽省临检中心室间质评2次结果为合格、安徽省采供血系统检测能力验证结果定性结果满分、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全国临床检验室间质量评价3次全部满意或100%、中国国际输血感染预防和控制(CITIC)室间质评3次全部合格。结论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能够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同时根据室间质评反馈的结果可以有效评价本检测实验室有无系统性误差的存在,对于提高血液检测水平,保证检测结果的科学、有效,保障临床用血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必须加强献血者筛查检验和质量保证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一、献血者筛查检验工作的发展和现况1 乙型肝炎 (乙肝 )表面抗原 (HBsAg)的检验与质量控制 (质控 )。 1989年 ,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受卫生部医政司委托 ,对全国血站系统开展HBsAg室内质控和室间质量评价工作。参照英国的质控理论 ,我们将Levey Jennings质控图法和“Grubb异常值取舍法 (即刻性质控统计方法 )” ,引入我国血站免疫学定性实验常规质控工作中 ,提出以临界值血清为室内质控重点 ,在血站实验室开展了室内质控工作 ;同时参照英国国家质控中心开展乙肝检验室间质评的原则 ,制订了我国血站实验室乙肝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掌握和提高全国医院及血站实验室对抗-HCV的检验质量。方法将1993~1994年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抗-HCV血清学检验室间质量评价(质评)的回报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1994年全国有243家医院及74个血站参加抗-HCV室间质评活动,同1993年相比质评成绩有明显提高。血站系统对1994年所发4份抗-HCV弱阳性样本的平均检出率为81.9%。对使用单位(包括医院和血站)在10家以上的抗-HCV试剂盒进行临床使用评价,9个生产单位的抗-HCV试剂盒符合率在90.0%以上,其中5个在95.0%以上。结论医院系统的质评成绩受所选用的试剂盒质量影响比较大,血站系统对弱阳性样本的检出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0.
过去,血站的管理是依照法律法规,采用制度和岗位职责的粗线条经验管理,对血液质量的控制采用抽检、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衡量,无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随着我国政府中西部国债项目实施,各级血站硬件建设得到加强,人们对血液质量和输血安全需要的提高,使得如何提高血站科学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