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建省室内蜚蠊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0—1985年在59.7%的市县进行室内蜚蠊调查。采集160,523只成虫,有14种蜚蠊,定种的蜚蠊隶属于4个科、5个属、8种。美洲大蠊、黑胸大蠊、褐斑大蠊和澳洲大蠊是福建的广布优势种。种的分布随海拔的升高而减少。黑胸大蠊种群比重及分布范围,随年均气温的下降,北纬度的增加而上升;而澳洲大蠊则与其截然相反。蜚蠊的密度高峰在5—9月,其中成虫呈单峰型,若虫呈双峰型的季节消长。用瓶诱法捕捉蜚蠊,6—8月份成虫多于若虫。蜚蠊对住家的侵害率达97%以上,同时又是多种病原体的携带者,而其活动时间主要在夜间21—23时,危害性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因此应引起对杀灭蜚蠊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海口港区九个不同单位蜚蠊的初步调查,港区蜚蠊经鉴定有七种。美洲大蠊不仅是港区室内的优势种,而且是本港小型船舶上的优势种:以船舶蜚蠊密度最高,黑胸大蠊和德国小蠊只有在船舶上捕获:调查发现若虫多于成虫,雌虫多于雄虫。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1997年3月—1998年2月北海口岸蜚蠊种群密度及其季节消长的情况,本次调查共发现蜚蠊有2科3属6种,以美洲大蠊为优势种,占89.63%。全年均有蜚蠊活动,蜚蠊的月平均密度为0.96只/盒,以夏秋季较高,冬春季较低,7、8月份为高峰期。蜚蠊密度消长与气温的高低有密切的相关关系(r=0.858 tr=5.828 p<0.001)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来往于梧州港至港澳的小型船舶携带蜚蠊情况。蜚蠊侵害率达83.33%;品种有美洲大蠊,褐斑大蠊,澳洲大蠊、德国小蠊和未定名一种,优势种为美洲大蠊;栖息场所以餐厅、厨房和宿仓为主。蠊蜚侵害率较高的是经常装载糖、粮食、土畜产类船舶。因而明确了重点防制对象。  相似文献   

5.
目前常用防制蜚蠊的方法仅针对若虫和成虫,尚无处理卵荚的办法。黑胸大蠊一生产卵荚14枚,每枚卵荚孵出若虫大约20只,繁殖力强。本文介绍了近年来我们利用啮小蜂实验室内饲养繁殖再放蜂,使蜚蠊卵荚内寄生蜂寄生率达90%。卵荚出蜚蠊孵化率下降到10%,每枚卵荚孵出的若虫数减少,放蜂区住户小若虫显  相似文献   

6.
邹钦 《医学动物防制》1993,9(2):115-118
<正> 蜚蠊又名蟑螂,全世界已知7000余种,室内蜚蠊仅30多种。我国已记录168种,室内有18种。生活在室内的蜚蠊不仅咬食和破坏食品、药材、纤维织物、纸张、文物珍藏品,而且还能机械传播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沙门氏菌、Eltor弧菌、脊髓灰质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和寄生虫卵多种病原体,是一类重要的潜在传病媒介。有关室内蜚蠊的研究与防治,各国昆虫学家和我国医学昆虫工作者从分类学、生物学、生态学、毒理学及防治上做了大量工作,现将国内外研究现状及防治进展简述如下: 1 分类研究及本底调查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通州地区蚊虫的调查,室内有蚊科4属6种,其中淡色库蚊为优势种,三带喙库蚊次之。调查结果证实了本地区虫媒病的季节分布与室内蚊虫季节消长相一致。实验结果表明:5%奋斗呐可湿性粉剂室内滞留喷洒持效期达60天后,蚊虫出度下降率仍达94.23%,并有实际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芜湖市某校教师办公室内蜚蠊侵害状况,为蜚蠊的有效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蜚镰栖息活动的场所,参照国家标准《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蜚蠊》规定的目测法和药激法进行调查。结果共捕获蜚蠊316只,分类鉴定为德国小蠊、美洲大蠊和黑胸大蠊,其中德国小蠊为优势种,占调查总数的71.84%。办公室内各栖息场所均有蜚蠊孳生繁衍,水槽中蜚蠊侵害最为普遍,侵害率为100.00%;柜橱内共检出蜚蠊206只,其中德国小蠊孳生最为严重。结论芜湖市某校教师办公室内蜚蠊侵害状况较为普遍,其中办公室水槽、缝隙和柜橱内蜚蠊侵害严重,蜚蠊防制工作十分紧迫。  相似文献   

9.
<正> 蜚蠊俗称蟑螂,是一种常见的卫生害虫,它除能污染食物,损害衣物等造成经济损失外,更主要的是它能传播疾病。近年来我国各地已从蜚蠊体内外分离出多种的细菌、病毒、寄生虫卵等,从而更进一步的证实了蜚蠊与人体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全世界已知蜚蠊有4000种左右,其中大多数营野栖生活,仅少数种类栖息于室内(包括各类建筑物)。我省近年来对室内栖息的蜚蠊做了初步调查,到目前为止发  相似文献   

10.
国内蜚蠊种类包括5科21种,主要种类6种:德国小蠊、美洲大蠊、黑胸大蠊、褐斑大蠊、澳洲大蠊、日本大蠊;其中德国小蠊和美洲大蠊危害极为严重;蜚蠊防制目前的主要方法为化学防制,其次为物理防制,生物防制正逐步兴起。本文综述我国卫生害虫蜚蠊的种类、分布、危害及其防制的研究进展。德国小蠊可能成为国内各地的主要优势种类;未来的研究趋势是蜚蠊生理学、生物学和生态学的研究;蜚蠊的防制必须走综合防制途径,加强采取法制防制和环境防制措施,合理利用化学防制控制害虫。提高国内室内卫生害虫蜚蠊的综合防制水平。  相似文献   

11.
我国室内蜚蠊种群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蜚蠊(俗称蟑螂),是室内常见的昆虫,由于蜚蠊侵害广泛,涉及千家万户,其危害性日趋严重,因此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1980年由中央爱卫办主持成立了全国防制蟑螂科研协作组,自协作组成立以来,全国各协作单位(主要是卫生防疫部门)对室内蜚蠊的种群分布、生态习性、传病关系及防制方法等内容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其中关于蜚蠊的种群分布已基本摸清,根据各地区调查发现的室内蜚蠊已有二十种左右,目前已定名的有以下十七种: 黑胸大蠊 Periplaneta fuliginosa Serville,1839 美洲大蠊 Periplaneta americana Linne,1758 德国小蠊 Blattella germanica  相似文献   

12.
蜚蠊(Blatta)是蟑螂的学名,在分类学上属于节肢动物门(Phynm Arthropocla)昆虫纲(Insecta)蜚蠊目(Blattaria)而蟑螂是蜚蠊的俗称。在昆虫中,蜚蠊是一种比较古老的昆虫,据考证蜚蠊在3亿5千万年以前已经在地球上出现了。种类也有3500种之多,并且遍布世界各地,成为世界性的害虫。绝大多数营野栖生活,只少数种类栖于室内,对外环境有极强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3.
<正> 蜚蠊栖息于各种较大型交通运输工具,危害生产,传染疾病,已为人们所熟知,近几年我国对蜚蠊做为病媒昆虫的研究,已从蜚蠊体内分离出多种病毒,致病菌、寄生虫卵,从而更进一步的证实了蜚蠊在流行病学上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医学昆虫。我市塘沽区卫生防疫站1979年调查报导,新港港口工作船,沿海渔船,市区住宅及食品行业有德国小蠊,日本大蠊,淡缘拟刺板蠊栖息,住宅侵害率达22%。天津是首都的东大门,天津  相似文献   

14.
对福建省室内蜚蠊的调查结果,已发现四科、五属、十五种(已定的九种,未定的六1种).并就蜚蠊的种群分布,季节消长、活动规律、生态习性和蜚蠊与疾病关系以及诱捕、杀灭方法等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为进一步研究、防制蜚蠊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了解室内蜚蠊状况,探讨防制蜚蠊的方法,指导居民科学防制蜚蠊。方法:药激法调查蜚蠊种类密度及侵害率,采用药物喷洒和投放毒饵的方法控制蜚蠊。结果:本市蜚蠊侵害率为72.94%,平均密度11.4只/间,蜚蠊种类仅德国小蠊1种;采取药物喷洒与投放毒铒相结合的方法对蜚蠊取得较好的效果。结论:本市蜚蠊侵害严重,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德国小蠊侵害严重的场所采用药物喷洒与毒饵相结合是控制德国小蠊侵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地区医学节肢动物的分布情况。1999年3月下旬进行了蝇蚊蜚蠊调查。共捕蝇130只,经鉴定计2科5亚科5属5种,均为郑州地区常见种类。其中巨尾阿丽蝇为优势蝇种(91.54%)。本次调查未捕获蚊及蜚蠊。  相似文献   

17.
蜚蠊俗称蟑螂 ,为蜚蠊目 (Blaftaria)蜚蠊科 (Bxattidae)昆虫 ,在我国室内常见的有东言蜚蠊 (B .orientalis)、澳州蜚蠊(Periplanetaaustralasiae)、德国小蠊 (Blattellagermanica)、热带蠊 (SupellaSupellectiLum )及美洲大蠊 (P .americana) 5种[1] ,我国以东方蜚蠊分布最广、最为常见 ,现已进行人工饲养[2 ] ,因此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以东方蜚蠊作样本。我国民间对蜚蠊的应用在《本草纲目》中就已有记载[3 ] ,捕捉后用沸水烫死 ,晒…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掌握市区蜚蠊种群动态变化,以及城区范围区蜚蠊侵害及消长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定点、全年连续进行蜚蠊动态监测.结果 2004~2006年德国小蠊为优势种群,全年均有活动,平均密度0.95只/(盒·夜),7~9月份密度最高,幼虫成虫之比为1.761,雌虫雄虫之比为1.331.结论 集安市城区室内蜚蠊种群结构没有发生变化,但是由原来两种生境向不同生境进行扩散,种群密度增加了3倍.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开展鼠类、蝇类、蚊类和蜚蠊类等常见病媒生物生态学研究,为科学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不同生境分别采用夹夜法、捕蝇笼、CO2紫外线灯诱和粘蟑板诱捕法对鼠类、蝇类、蚊类和蜚蠊类进行全年连续性监测,将捕获的病媒生物鉴定分类,计算密度,从中发现其生态规律。结果调查发现,居民区和畜牧养殖厂主要分布褐家鼠和小家鼠,农田中主要以黑线姬鼠、小仓鼠和小家鼠为主,其构成比分别为58.3%、25.0%和16.7%。蝇类密度监测表明,该地区家蝇和丝光丽蝇为优势种类,与其它蝇类的构成比为70%以上,有明显季节高峰。蚊类结果显示,淡色库蚊占整个蚊种的90%以上,刺扰伊蚊、三带喙库蚊和中华按蚊也占有较大的比例,其它蚊种很少。蜚蠊类监测结果显示,本地区德国小蠊为优势种类,蜚蠊类的季节消长与气温关系密切,本地区全年均可发现蜚蠊,7~9月份为高峰季节。结论不同鼠类在不同生态环境发生量不同,这与鼠类的个体差异和生态习性有关。蝇类发生量与温度、湿度和降雨量密切相关,不同季节表现出不同种的蝇类优势种群。淡色库蚊为当地的优势种群,也是入室骚扰吸血的主要蚊种。德国小蠊为当地蜚蠊主要种类,在室内温度满足的条件下可以全年发生和活动。  相似文献   

20.
<正>蟑螂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蜚蠊目的昆虫,在我国室内常见的有5科、9属、19种,福建省室内以德国小蠊、美洲大蠊、褐斑大蠊、黑胸大蠊为优势种。蟑螂能携带细菌、寄生虫和病毒引起疾病的传播,它的危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注意。旅客列车流动性大、车厢内温度高、水源和食品充足,适应蟑螂的生长和繁殖。为保障旅客的身体健康及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