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恙虫病1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恙虫病又称丛林斑疹伤寒,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亦称东方立克次体)所致的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本病流行有明显季节性与地区性,南方多见于5~11月.本病多为散发,偶见局部流行.近日笔者所在医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恙虫病立克次体肺炎5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恙虫病立克次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52例恙虫病立克次体肺炎进行分析.结果52例恙虫病立克次体肺炎病例具备恙虫病四大临床特征(高热、皮疹、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除此以外,均符合肺炎的临床表现,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及肺部啰音等,外周血白细胞数多数正常,少数升高或降低,血清外斐反应OXkl:160~1:2560不等,病原体分离5例获恙虫病立克次体,胸部X线检查显示两肺弥漫性或局限性浸润,少数合并有少量胸腔积液;单用氯霉素或氧氟沙星治疗有特效.结论恙虫病立克次体肺炎临床表现特殊,用氯霉素或氧氟沙星治疗有特效.  相似文献   

3.
我国南海某群岛320例恙虫病并发多脏器损害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恙虫病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所致的急性传染病.本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在我国东南、西南地区的沿海岛屿发病率较高.鼠类是主要传染源,通过恙虫叮咬而传播给人.发病季节多见于7~11月,凡在自然疫源地随意坐卧或接触带恙虫的农作物均可受染[1].  相似文献   

4.
恙虫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在我国东南沿海省份如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及云南、四川、西藏等地区都有地方性或散在病例发现。其病原体为东方立克次体或恙虫病立克次体。恙虫是传染本病的媒介。恙虫病临床易误诊 ,应引起临床医师重视。现把我院自 1997年 7月~ 2 0 0 0年 9月收治的 2 0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 15例 ,女 5例 ,男女之比为 3∶1。其中 3岁2例 ,~ 7岁 10例 ,~ 14岁 8例。 2 0例患儿病后 5~ 2 5天就诊 ,其中 11天 15例 ,占 75 %。 17例确诊前经青霉素、氨苄青霉素 ,头孢唑啉钠、头孢拉定及磺胺嘧啶治…  相似文献   

5.
恙虫病一例报告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何海屏恙虫病是一种由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急性自然疫源性疾病,上海市区罕见本病。我院曾收治一例,特将此报告如下。患者男,49岁。因持续高热一周入院。体温持续39°~40.5℃,伴有畏寒、干咳。病程第十天出现黑红色血性水...  相似文献   

6.
恙虫病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我院曾诊治恙虫病共 44例 ,首诊误诊 16例 ,误诊率 36 .4%。1 临床资料本组男 7例 ,女 9例 ,年龄 3~ 5 2岁 ,散在形式发病。分别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心肌炎、急性肾炎、支气管肺炎、钩端螺旋体病。2 讨论2 .1误诊原因 ①对本病认识不足 ,只注意到该病的并发症。②忽视了特征性焦痂和 /或溃疡的存在。③诊断思路狭窄 ,对不典型病例缺乏认识。2 .2有下列情况时应疑及本病 ①在流行季节 (5~ 11月 ) ,急性发热、伴皮肤焦痂和 /或溃疡 ;②在发热过程中 ,伴局部淋巴结肿痛 ,用一般抗生素…  相似文献   

7.
恙虫病是以携带恙虫立克次体的恙螨幼虫为媒介传播的急性传染病.据报道,该病极易误诊.近年南宁市发病有上升趋势.我院自1996~1999年共收治18 例,为提高对本病认识,现综合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恙虫病又名丛林斑疹伤寒,是立克次体所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本病是恙虫叮咬局部引起局部溃疡或焦痂,病原体和毒素进入血液引起毒血症和全身多脏器损害。近年来,我们共收治恙虫病29例,现将肺部X线表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全部来源于1995年...  相似文献   

9.
周慧 《攀枝花医药》2001,23(1):22-23
恙虫病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常见急性传染病,系一种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恙螨幼虫为传播媒介。在我国东南沿海各省及西南地区有本病流行。现将我院1995年5月~2000年11月收治的40例典型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妊娠合并恙虫病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萍 《广西医学》2002,24(3):439-440
恙虫病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所致的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焦痂、淋巴结肿大及皮疹为特征〔1〕 。其主要流行于亚太地区 ,多发生于夏秋季。我国南方各省有本病流行 ,但妊娠合并恙虫病极少报道。现将我院 1997年以来收治的 4例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例 1  2 8岁 ,农民。因停经 37-4周 ,畏寒、发热4天于 1997年 7月 8日入院。发病前一直从事田间劳动。查体 :T39~ 4 0°C ,急性重病容 ,两肺闻湿罗音 ,左上腹肋弓处见一焦痂 ,左腋窝扪及一肿大淋巴结 ,肝脾触及不满意 ,子宫增大与停经相符 ,胎心音正常。血象WBC 10 1× 10 9…  相似文献   

11.
恙虫病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表现为急性起病,体温在1~2 d内升至39~40℃,多为持续高热或弛张热。可引起全身多系统损害,常易漏诊、误诊。现将近3年来西沙某海岛卫生所就诊的21例恙虫病病例分析如下。1病例资料1.1一般资料21例恙虫病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8~32岁。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发病前3周有野外训练史,有高热伴特征性焦痂,淋巴结肿大,红色丘疹,头痛。1.2临床表现患者就诊时均有高热,体温最高40.5℃,呈  相似文献   

12.
恙虫病是地方性斑疹伤寒的一种,病原体称为东方立克次体(R.tus—gamushi)。寄生在鼠类(田鼠或家鼠),借幼恙虫的媒介造成鼠与鼠间互相传染,人若被带有本病病原体的幼恙虫叮咬时,便能感染本病。恙虫病最早于1879年由Palm氏在日本发现,一向流行于日本秋田、新泻及山杉等县。我国古代医学书籍中在一千多年前,晋  相似文献   

13.
小儿恙虫病合并多脏器损害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霞 《中国热带医学》2007,7(10):1819-1819
恙虫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由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近年来发现本病临床表现多样化,多脏器损害多见,极易造成误诊、漏诊而延误治疗。为提高对恙虫病合并多脏器损害的认识,现将2000年1月~2007年1月共收治的小儿恙虫病63例,其中26例恙虫病合并多脏器损害病例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恙虫病是恙虫病立克次体所致的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其临床表现以发热、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及皮疹等为特征,表现多样、复杂,合并症较多,易造成误诊。我院近3年收治有20例恙虫病散发病例,其中误诊16例,误诊率达80%。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就其误诊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恙虫病是携带恙虫病立克次体(东方立克次体)的恙螨幼虫媒介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持续高热、毒血症症状、皮疹、焦痂、淋巴结肿大等。恙虫病立克次体呈球杆菌状,多成对分布,大小为0.3~0.5×0.8~2.0μm。病原体寄生于细胞质内,有向细胞核聚集的趋向,对热及化学消毒剂均很敏感,  相似文献   

16.
目的:阐明海南岛恙虫病立克次体的存在及其分布。方法:①恙虫病立克次体血清学调查用微量免疫荧光检测法(mIFA)。②恙虫病立克次体分离用小鼠接种法和L929细胞培养法,恙虫病立克次体鉴定用特异性抗体mIFA。③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NPCR)技术检测恙虫病立克次体特异性DNA。④DNA序列。结果:①35份不明原因发热患者血清中,10/35(28.57%)份血清呈IgG抗体阳性反应(滴度≥1:80)。收集自海南岛的东、西、南、北、中部地区的561份人群血清恙虫病立克次体IgG抗体阳性率为13.55%(76/561)。其中东部地区阳性率为8.69%(10/115),南部为7.22%(7/97),西部为28.83%(32/111),北部为11.76%(12/102),中部为11.03%(15/136)。②小白鼠接种分离法从疑似立克次体病患者血液中分离出3株恙虫病立克次体,L929细胞培养法从20份不明原因发热患者血液中分离出3株恙虫病立克次体。③应用PCR技术从9例疑似立克次体感染患者血液中检出4例恙虫病立克次体特异性DNA。用NPCR法从17组野鼠脾脏标本中检出3组恙虫病立克次体特异性DNA。④DNA序列已经分析清楚。结论:海南岛确有恙虫病存在,该岛的中、西部感染率较高,南、北部较低。海南岛恙虫病立克次体DNA序列已分析清楚。  相似文献   

17.
小儿恙虫病32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零庆珍 《广西医学》2004,26(4):573-574
恙虫病是由恙虫立克次体所致的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由于对本病认识不足,在首诊时易导致误诊。我科于1999年1月至2 0 0 2年12月共收治恙虫病患儿5 8例,其中院内外首诊时误诊为其他疾病32例。为吸取教训,探讨预防措施,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32例,其中男1  相似文献   

18.
周梅芳 《医学文选》2000,19(6):990-990
恙虫病是东方立克次体进入血液引起全身器官损害,病变以心、肺、肾最为显著,病情复杂多变,常有高热不退。此病由于不多见,临床认识不足,容易造成误诊,延误治疗,使病人身心遭受长时间痛苦,甚至招至严重后果。现就5例恙虫病患者的护理观察内容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5例患者中,男4例,女1例,年龄18~65岁,平均42.4岁。发病高峰6~9月,有野外活动史4例。1.2 临床表现 典型恙虫病具有四大临床特征:持续高热、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出现皮疹、虫咬溃疡或焦痂。本病多呈散发,以夏秋季发病率最高,多见于5~11月,以6~9月为高峰。…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海南岛立克次体的群别及其分布。方法:应用微量免疫荧光检测法(mIFA)对人群血清进行恙虫病、斑疹伤寒和斑点热3种立克次体IgM、IgC抗体检测。应用L929单层细胞进行立克次体分离培养。立克次体用特异性抗体进行mIFA鉴定。结果:恙虫病、斑疹伤寒和斑点热3种立克次体ISC抗体阳性率分别是13.55%(76/561),18.77%(101/538),30.83%(164/532)。其中IgM和IgC抗体均≥1:80者,斑疹伤寒为32.08%,斑点热为46.30%。立克次体分离培养结果,20份不明原因发热或疑似立克次体病患者血液标本分离出12株立克次体,免疫血清mIFA鉴定及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立克次体特异性DNA等方法鉴定出3株恙虫病立克次体、2株斑疹伤寒立克次体和7株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结论:海南岛确有恙虫病、斑疹伤寒、斑点热病存在,该岛的中、西部感染率较高,南、北部较低。  相似文献   

20.
用恙虫病立克次体感染小鼠使其产生腹水,取腹水原液与部分提纯的恙虫病立克次体悬液加或不加二甲基亚砜、采用四级或二级降温方法作液氮保存,并分别于保存1、3、6和12个月后取出作形态观察及感染小鼠能力测定。结果证明恙虫病立克次体经液氮保存1年后仍具有对小鼠的感染能力。其中以腹水原液,加二甲基亚砜,采用二级降温法作液氮保存效果较好。采用液氮保存恙虫病立克次体具有节时省物、可靠程度高的优点,为对恙虫病立克次体的生物特性和恙虫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作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