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吡喹酮合并阿苯达唑治疗华支睾吸虫病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吡喹酮180mg/kg、阿苯达唑90mg/kg及吡喹酮90mg/kg合并阿苯达唑45mg/kg,3d分服,每日3次,分别治疗华支睾吸虫病患者66例、62例和74例,治后1个月粪检虫卵阴转率依次为98.5%(65/66),61.3%(38/62)和87.8%(65/74);未转阴者的虫卵减少率分别为99.7%,65.0%和97.3%。吡喹酮合并阿苯达唑治疗组的疗效虽稍逊于吡喹酮治疗组,但其对轻、中度感染者的疗效仍较满意,且药物副反应少而轻,对合并感染钩虫、蛔虫和鞭虫等肠道线虫的患者亦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甲苯达唑糖片驱除肠道线虫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用甲苯达唑糖片以含药量100mg顿服驱除蛲虫,300mg2d分服驱除蛔虫,效果均很满意,排虫高峰分别于服药后的第2-3d和第4-5d,治毕3wk复查,虫卵阴转率分别为100%和98%-100%。采用300mg或400mg2d分服驱除钩虫和鞭虫,亦取得较好的疗效,排虫高峰分别于服药后的第2-4d和第4-6d,但从虫卵阴转率来看,药物剂量尚属偏低。该药糖片服用方便,效果确实,成本低廉,很受群众欢迎,儿  相似文献   

3.
用甲苯达唑糖片以含药量10Omg顿服驱除蛲虫,300mg2d分服驱除蛔虫,效果均很满意,排虫高峰分别于服药后的第2~3d和第4~5d,治毕3wk复查,虫卵阴转率分别为100%和98%~100%。采用300mg或400mg2d分服驱除钩虫和鞭虫,亦取得较好的疗效,排虫高峰分别于服药后的第2~4d和第4~6d,但从虫卵阴转率来看,药物剂量尚属偏低。该药糖片服用方便,效果确实,成本低廉,很受群众欢迎,儿童尤为喜欢,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阿苯达唑糖片驱除肠道线虫的现场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蛲虫感染者顿服阿苯达唑糖片100mg135例、200mg,2d分服321例,治后3wk复查肛周虫卵全部阴转。蛔虫、钩虫和鞭虫感染者分别服用该药300mg和400mg两个剂量组的虫卵阴转率依次为蛔虫99.4%(466/469)和99.8%(487/488)、钩虫96.8%(91/94)和94.3%(99/105)及鞭虫53.4%(228/427)和76.3%(370/486)。排出蛲虫、蛔虫和钩虫成虫最多的依次为194条、88条和588条。其排虫高峰时间依次为d2-3、d3-5和d2-4,而鞭虫排虫较少,平均排出虫体仅4.3条。表明该药对蛲虫、蛔虫和钩虫的疗效均佳,而对鞭虫的效果较差。本品副反应轻微,不需特殊处理,味道甜,服用方便,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5.
对感染了继发性细粒棘球蚴的小鼠,于吡喹酮(Pra)500mg/kg/d、甲苯达唑(Meb)25mg/kg/d或阿苯达唑(Alb)300mykg/d治疗14天后,取包囊液测定了其中18种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发现吡喹酮组小鼠囊液中有2种氨基酸的浓度高于对照组,有3种氨基酸的浓度低于对照组。而甲苯达唑组和阿苯达唑组囊液中的氨基酸浓度均低于对照组,其中各有14种和13种氨基酸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甲苯达唑和阿苯达唑可干扰细粒棘球蚴囊的氨基酸代谢。  相似文献   

6.
不同剂量吡喹酮治疗埃及血吸虫病1627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在马里共和国某医院工作期间,采用不同剂量吡喹酮治疗1627例埃及血吸虫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甲组1187例,给以40mg/k,顿服;乙组321例,给以10mg/kg,日服3次,连服2d;丙组119例,给以50mg/kg,顿服。治疗后3个月,镜检尿内虫卵,3组比较,以乙组疗法的疗效为最佳,虫卵阴转率达96.6%,表明吡喹酮分次给药的方案较单次顿服为佳,且无药物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藐小棘隙吸虫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本文将75例感染藐小棘隙吸虫的小学生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吡喹酮和安慰剂5mg/kg顿服,治后5个月进行检查对比。结果吡喹酮和安慰剂组5项测量指标中4项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故初步认为藐小棘隙吸虫感染对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尚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环孢菌素A和吡喹酮联合应用对小鼠血吸虫性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感染第5wk末给药,吡喹酮800mg/kg1次喂服及环孢菌素A30mg/kg皮下注射,每日1次,连续5日。结果:联合用药组血清游离羟脯氨酸水平在9、12、15wk分别为7.91±0.21、9.03±1.66、9.69±1.23μmol/L,显著低于单独应用吡喹酮组的10.13±1.45、11.23±1.34和11.89±1.62μmol/L(P<0.01或P<0.05);第9wk时肝脏虫卵肉芽肿面积(1.08×105μm2)和其中胶原纤维的百分含量(18.91%±7.82%),分别显著小于单独应用吡喹酮组(1.72×105μm2和29.41%±13.09%)(P均<0.05)。结论:联合用药组的肝脏纤维化程度较单独用吡喹酮者为轻。  相似文献   

9.
兔重复感染血吸虫尾蚴的蒿甲醚和吡喹酮早期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兔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48-52条,每wk1次,共6次,并于第1次感染后d7ig1次蒿甲醚(Art)10mg.kg^-^1,然后每1或2wk重复ig1次相同剂量的Art,连给8或4次时,减♀虫率各为97.8%和88.9%,上述兔于第1次感染后d21ig1次吡喹酮(Pra)40mg.kg^-^1,然后每1或2wk重复ig1次相同剂量的Pra,连给7或4次的♀虫率减少率为100%。兔每隔1d感染1次血吸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寻找一种安全、方便、有效的治疗微小膜壳绦虫病的药物和方法,将 105 例微小膜壳绦虫感染者随机分为5 组(包括对照组),分别用吡喹酮 60 m g/kg 顿服、吡喹酮 15 m g/kg 顿服同时伍用阿苯达唑100 m g/d×3d、阿苯达唑200 m g/d×3 d 和吡喹酮15 m g/kg 顿服4 种方法进行治疗。各治疗组的阴转率和对照组的自然阴转率在治疗后 1 周分别为 90.48% 、95.00% 、40.00% 、100% 和 12.5% ;治疗后 1 个月分别为 95.24% 、95.00% 、35.00% 、84.21% 和 20.00% ;治疗后半年为 76.19% 、63.16% 、46.15% 和62.50% (无对照组)。结果表明,小剂量与大剂量吡喹酮治疗的效果均很明显,集体驱虫防治微小膜壳绦虫病以15 m g/kg 为宜。阿苯达唑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协同增效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测定能用于血吸虫病诊断及疗效考核的噬菌体展示肽基因序列,研究合成多肽抗原的血吸虫病诊断价值.方法扩增目的噬菌体,制备和纯化噬菌体DNA,对目的噬菌体中外源性肽的基因序列进行测定和演绎氨基酸序列分析.根据血清反应强度和演绎氨基酸序列选择2个噬菌体的展示肽段进行人工多肽合成.以合成的多肽为抗原,建立血吸虫病诊断方法,检测急、慢性血吸虫病人血清,观察方法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同时检测治疗前及治愈后的血吸虫病人血清,观察该合成抗原的血吸虫病疗效考核价值.结果测定了14个噬菌体展示外源肽的基因序列,序列分析表明,其中有6个噬茵体的外源肽基因序列完全相同,其余8个噬菌体展示肽的基因序列不相同.分析演绎氨基酸序列,发现1个噬菌体展示肽中的3个连续的氨基酸(GVK)残基与血吸虫23 kDa分子氨基酸残基相同.合成多肽抗原检测急、慢性血吸虫病人血清,敏感性分别为92.3%和91.1%,与华支睾吸虫病人血清的交叉反应率为7.5%,检测健康人血清,特异性为95.5%.检测治愈后0.5年的同一病人血清,阴转率为55.3%,治愈后1年的病人血清中IgG抗体的阴转率为63.2%.结论 9个具有血吸虫病诊断价值的噬菌体展示表位的基因序列被确定,并证明了合成多肽抗原有较好的血吸虫病诊断及疗效考核价值.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内镜下Oddi括约肌测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观察胆石症、胆囊切除术后等胆系疾病及功能性消化不良(FD)、糖尿病胃轻瘫(DGP)等非胆系疾病Oddi括约肌(SO)功能变化,通过内镜采用灌注式高分辨多道胃肠功能测定仪,对15例胆系疾病患者、13例非胆系疾病患者进行Oddi括约肌测压。结果显示,胆系疾病组的胆总管压力、SO基础压及蠕动波振幅明显高于非胆系疾病组(6.86±0.63kPa与1.27±0.10kPa,P<0.01;7.31±0.95kPa与1.87±0.16kPa,P<0.01;32.00±1.2kPa与24.14±1.5kPa,P<0.05);同时,非胆系疾病组的十二指肠压、SO蠕动频率及间期较胆系疾病组明显降低、减慢及延长(1.42±0.26kPa与0.30±0.10kPa,P<0.01;3.6±1.2次/分与2.2±0.4次/分,P<0.05;7.4±1.2秒与11.0±1.8秒,P<0.05)。结果显示,无论是胆系疾病还是FD及DGP等非胆系疾病均有SO功能紊乱,但表现形式相反,对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7.
18.
钉螺3种酶的酶谱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用淀粉凝胶同工酶电泳法比较了安徽及云南两省的钉螺的酸性磷酸酶(AcP,EC3.1.3.2)、过氧化物酶(Po,EC1.11.1.7)及酯酶(Est,EC3.1.1.1)的电泳带型。AcP及Po的同工酶中AcP1、AcP2及Po1、Po2由单态位点编码。Est的同工酶由4个位点编码,其中Est3在安徽的钉螺中为1条电泳快带,相对迁移率(Rf)为0.362±0.027;在云南的钉螺中为1条电泳慢带,Rf为0.340±0.036。  相似文献   

19.
骨代谢指标测定在骨质疏松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妇女绝经前后骨代谢指标的变化,研究各指标在骨质疏松症治疗后的变化率,对各指标在骨质疏松症诊治中的应用作出初步评价。方法 48例绝经前妇女、48例绝经后妇女测定10项骨代谢指标.45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分别测定10项骨代谢指标,观察其变化率。12名绝经后妇女,每两个月测定10项骨代谢指标。共观察一年。结果 绝经后妇女骨代谢指标明显升高,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经抗吸收治疗后.大部分骨代谢指标明显降低,血清骨形成指标比尿骨吸收指标长期个体内的变异要小。结论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转换加快,部分血清骨代谢指标优于尿骨代谢指标,尤以血清骨形成指标N—mid骨钙素和血清骨吸收指标CTX为优。  相似文献   

20.
Measurable evolution occurs in laboratory populations of Drosophila under strong natural selection. The rate of adaptation to the experimental environment is significantly greater in populations with genetic variability increased by radiation than in the control, nonirradiated popul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