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护士疼痛知识培训对提高护士疼痛管理水平以及教学效果的观察。方法将混合式教学模式运用于护理疼痛知识培训中,选取本院五官片100名护士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所有护士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50人,对照组50人,对照组进行常规传统模式的疼痛知识培训,干预组接受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疼痛知识培训。通过调查问卷,比较两组疼痛知识培训后护士对疼痛知识和态度问卷(KASRP)中文版以及两组对教学模式满意度评价。结果干预组培训后护士对疼痛知识的掌握度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对教学模式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对护士进行疼痛知识培训有助于提高护士的疼痛管理水平,对提高患者疼痛护理的满意度,改善护理质量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实习护士外科疼痛管理培训路径及实施效果。[方法]将我科2015年3月—2016年2月的实习护士设为对照组,2016年3月—2017年2月的实习护士设为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基于提高实习护士基本理论及临床实践能力的常规培训,观察组在常规培训的基础上,增加为期4周的外科疼痛管理培训路径内容。[结果]实施外科疼痛管理培训路径后,观察组实习护士的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调查(KASRP)中文版问卷(2008)总分明显高于培训前及对照组,观察组实习护士的出科疼痛管理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制定实习护士外科疼痛管理培训路径,使疼痛培训规范化、流程化、常态化,可有效提高实习护士的疼痛管理认知和能力,为其走上护理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形成性评价对新护士核心胜任力的影响。[方法]将100名新护士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名。观察组在岗前培训中采用形成性评价,对照组则采用终结性评价,在岗前培训结束后采用护士核心胜任力评价量表对两组新护士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核心胜任力测评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新护士岗前培训中采用形成性评价可提高护士的核心胜任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强化知识培训对普外科护士管理结直肠癌患者疼痛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9~12月在我院普外科工作的25名护理人员进行强化癌性疼痛知识培训,采用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问卷(KASRP)和随机病历抽查的方式调查普外科护士对结直肠癌患者疼痛管理能力的效果。结果:普外科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后KASRP平均分和KASRP合格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癌性疼痛知识强化培训能够规范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提高护理人员疼痛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刘晶  姚敏红 《全科护理》2016,(23):2450-2451
[目的]运用情景模拟训练提升新护士的沟通能力。[方法]将2013年8月招聘的新护士37人作为观察组,将2012年8月招聘的新护士32人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讲课方法,观察组除了传统讲课之外,运用情景模拟训练方法进行培训,培训后3个月采用自制的沟通能力测评量表对两组新护士的培训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培训后观察组新护士沟通能力总分为87.41分±6.5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75分±7.19分(P0.01)。[结论]情景模拟训练有助于提高精神科新护士的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血液内科护理人员疼痛管理知识水平和态度现状,探讨疼痛管理知识水平和态度的影响因素。[方法]运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348名血液内科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使用自制的一般情况问卷、(2008)中文版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问卷(KASRP)进行调查。[结果]KASRP(2008)中文版问卷答对率为(44.5±9.7)%;不同学历、岗位、是否为专科护士对KASRP(2008)中文版问卷答对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内科护理人员疼痛管理知识水平有待提高,需通过针对性的继续教育等多种培训形式提高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同伴教育在产科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4月—2012年9月进入产科的新护士15人设为对照组,将2013年4月—2013年9月进入产科的新护士15人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培训方法进行培训,观察组在传统的培训基础上采用同伴教育法进行培训,比较两组护士在知识、技能、综合能力方面的得分。[结果]观察组护士的知识、技能、综合能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同伴教育培训有助于提高产科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于临床需求的典型案例教学法(CBL)在传染病医院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1名新入职护士为观察组,2014年20名新入职护士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方法,观察组采用典型CBL进行培训。培训周期均为3周,以规范化培训计划中的考核模块为依据对两组护士进行临床综合能力考核及问卷调查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分析培训效果。[结果]两组培训后总均成绩、临床护士思维、病情观察评估能力和专业知识点掌握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培训认可度高于对照组。[结论]以典型案例教学法培训有助于提高新入职护士的岗位胜任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新护士培训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某三级甲等医院2015年7月入职的新护士78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9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培训方法,观察组在传统教学培训方法的指引下结合多元智能的教学理念进行临床培训,比较两组培训效果。[结果]观察组理论成绩、专科操作考核评分、科室满意度及病人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合多元智能理论对新护士进行培训有助于增强培训效果,利于新护士掌握专科护理技能,提高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教考结合法在新护士心肺复苏(CPR)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6年11月观察组采用教考结合法对100名新护士进行CPR培训,即采用传统的课堂授课法的基础上增加课堂随机技能考核和纠错环节+观看CPR录像;于2015年10月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课堂授课法(教师多媒体讲解—示范—学生练习)对102名新护士进行CPR培训。两组新护士均于1周后进行CPR相关理论及双人CPR操作考核,比较两组教学方法对CPR相关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的掌握情况。[结果]培训后观察组CPR理论考核成绩、技术操作考核成绩、一次性通过理论考核优良率和一次性通过技术操作考核优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采用教考结合法可以更好地提高新护士掌握CPR的理论及技术操作水平,一次性通过优良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