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初步探讨DWI检查时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局限于宫腔的子宫内膜癌与常见宫腔良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局限于宫腔的子宫内膜癌和19例经分段诊刮病理检查证实为宫腔的良性病变(内膜增生l2例、内膜息肉7例)的患者行常规MRI和DWI检查(b=1000s/mm2),经后处理获得ADC图,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慢性颈髓损伤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的特点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诊断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38例(CSM组)、急性颈髓外伤患者16例(外伤组)以及正常健康志愿者15例(对照组)采用单次激发自旋回波-平面回波序列行颈髄DWI检查,分析各例DWI图像特点,测量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结果 CSM组:38例中T2WI颈髓出现高信号者20例,颈髓受压部位ADC值表现异常者30例(78.9%),其中27例ADC值高于正常组ADC值,3例ADC值降低,DWI图像表现为低信号或等信号;外伤组16例中ADC值表现异常者为14例(87.5%),10例常规T2WI颈髓受伤部位出现局限性异常信号,呈高信号或混杂信号,损伤部位ADC值有明显降低,DWI表现为高或混杂信号,6例T2WI及DWI信号无改变者,4例损伤部位ADC值降低。两组ADC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CSM组和外伤组DWI成像ADC值有不同变化,判断脊髓病变较常规T2WI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对临床诊断及预后判断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卵巢良、恶性病变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的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117个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良、恶性病灶的影像资料,测量b值=50、400、800 s/mm2 时良、恶性病变软组织成分的信号强度, 比较对比噪声比(CNR)和ADC值,分析不同囊性成分常规图像、DWI特征及ADC值均值.结果 显示病变最佳b值=800 s/mm2.恶性病变软组织成分b值=800 s/mm2对比噪声比(CNR)高于良性病变,ADC值低于良性病变.ADC值可以预测但不能确定囊性成分性质.结论 结合常规MRI,DWI有助于卵巢良、恶性小病灶显示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诊断卵巢恶性肿瘤中的价值。方法56例经病理证实的卵巢肿瘤患者(33例卵巢恶性肿瘤,23例卵巢良性肿瘤)行M RI及DWI检查,测量良恶性肿瘤的囊、实性部分的ADC值并进行分析。结果卵巢恶性肿瘤实性部分ADC值[(1.68±0.37)×10-3 mm2/s]明显低于卵巢良性肿瘤实性部分[(3.51±0.53)×10-3 mm2/s](P<0.05);而卵巢恶性肿瘤囊性部分ADC值[(5.34±0.54)×10-3 mm2/s]与卵巢良性肿瘤囊性部分[(5.89±0.37)×10-3 mm2/s]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磁共振DWI的定量分析有助于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MR扩散加权成像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前列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40例前列腺疾病中17例前列腺癌及23例前列腺增生.所有病例行MR DWI扫描,b值为800 s/mm2.分析各病例的DWI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图表现,并分别测量癌区、前列腺增生组织以及膀胱内尿液的ADC值,统计分析组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17例前列腺癌中15例在DWI上呈明显高信号,ADC图呈低信号,能直观显示肿瘤的范围.前列腺癌组织的平均ADC值为(1.03±0.32)×10-3 mm2/s,前列腺增生组织的平均ADC值为(1.62±0.16)×10-3 mm2/s,两者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02);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的膀胱内尿液的平均ADC值分别为(3.24±0.30)×10-3 mm2/s、(3.25±0.29)×10-3 mm2/s,两者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834).结论 DWI可显示前列腺癌的位置和侵犯范围;根据DWI信号特点以及ADC值可以提高前列腺癌的诊断准确率,对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眼眶肿块的MR扩散加权成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表现扩散系数(ADC)值对眼眶不同类型肿块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 资料与方法 65例眶内肿块病例行常规MRI及扩散加权成像(DWI)扫描.分别测量病变兴趣区及对侧颞叶脑白质ADC值,比较不同类型眼眶病变ADC差别. 结果 65例眶内肿块的ADCM为(1.38±0.55) ×10-3 mm2/ s,ADCw为(0.85±0.07) ×10-3 mm2/ s.其中淋巴造血系肿瘤ADCM为(0.76±0.12)×10-3 mm2/ s;癌ADCM为(1.36±0.39)×10-3 mm2/ s;良性实性肿块ADCM为(1.35±0.54)×10-3 mm2/ s;脉管性肿块ADCM为(1.50±0.30)×10-3 mm2/ s;囊性肿块ADCM为(1.92±0.99)×10-3 mm2/ s.不同组间眼眶肿块AD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淋巴造血系肿瘤ADCM显著低于癌、良性实性肿块、脉管性肿块、囊性肿块(P<0.01);癌、良性实性肿块ADCM显著低于囊性肿块(P<0.05);癌、良性实性肿块与脉管性肿块之间AD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脉管性肿块与囊性肿块AD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DWI可反映眼眶肿块的扩散特征,不同类型眶内肿块ADC值之间具有差异,有助于病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颈部淋巴结的MR扩散加权成像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评价颈部淋巴结MR扩散加权成像(DWI)的可行性,及其在鉴别正常淋巴结和转移性淋巴结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对34例鼻咽癌患者和14名健康志愿者进行颈部常规MR和DWI,比较两种成像技术对淋巴结的显示能力,并比较正常和转移性淋巴结ADC值差异的统计学意义。扫描采用基于敏感性编码(SENSE)技术的短恢复时间反转恢复(STIR)-平面回波成像序列(EPI)-DWI。结果DWI较常规MR能更敏感地显示淋巴结。正常淋巴结的ADC值为(0.975±0.179)×10^-3mm^2/s,转移性淋巴结的ADC值为(0.744±0.125)×10^-3mm^2/s,两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转移性淋巴结的ADC值明显低于正常淋巴结的ADC值。结论STIR-EPI-DWI能准确和敏感地显示颈部淋巴结,可作为淋巴结MR成像的一种新手段,并为正常淋巴结和转移性淋巴结的鉴别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临床常见的骨肿瘤进行MR灌注成像(PWI)和扩散加权成像(DWI)研究,探讨其在骨肿瘤定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恶性骨肿瘤18例,良性骨肿瘤21例,行MR PWI和MR DWI,应用Functool2软件分析,于灌注像上得到病灶时间-信号曲线(TIC)、首过期(FP)信号递减幅度、TIC最大线性斜率、两次稳态信号差值;于DWI上获得病灶表观扩散系数(ADC)值;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将从良、恶性骨肿瘤两组样本中获得的各种参数用成组设计的两样本均数进行t检验,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选择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的阈值,计算MR PWI和MR DWI诊断恶性骨肿瘤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MR PWI显示,17/21的良性骨肿瘤TIC表现为I型(平稳型)及II型(缓降缓升型),恶性骨肿瘤TIC表现为III型和IV型(速降型);良、恶性骨肿瘤之间的FP信号递减幅度、TIC最大线性斜率及两次稳态信号差值在良、恶性骨肿瘤之间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其据此诊断恶性骨肿瘤的准确度分别为82.1%、79.5%和87.2%;有4例良性骨肿瘤可根据其MR-PWI作定性判断,结果误诊为恶性肿瘤。MR DWI显示:b=300s/mm2时,良、恶性骨肿瘤的ADC值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若以ADC1.63×10-3mm2/s为恶性阈值,其诊断恶性骨肿瘤的准确度为79.5%。MR PWI和MR DWI诊断恶性骨肿瘤的准确度分别为89.7%和79.5%。结论MR PWI比MR DWI更有助于鉴别良、恶性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但恶性骨肿瘤与富血供良性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灌注参数存在重叠,此时结合MR DWI可以提高诊断准确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胃肠道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对69例胃肠道病变进行常规MR平扫和DWI,扩散敏感梯度(b值)分别为0和700s/mm^2,测量病变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其中29例同时续行增强扫描。结果59例恶性病变的平均ADC值为(0.96±0.11)×10^-3mm^2/s,10例良性病变的平均ADC值为(1.49±0.12)×10^-3mm^2/s,两组病变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将恶性病变ADC值95%可信区间上界1.16×100mm^2/s定位为良、恶性病变鉴别的界值,诊断敏感性为86.6%,特异性为95.8%。结论DWI有助于对胃肠道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颈部淋巴结病变DWI检查的可行性,并重点研究影响DWI图像质量的技术参数。方法:使用GE1.5T磁共振扫描仪及颈部相控阵线圈对30例单侧或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行常规SE序列扫描,其中16例为恶性肿瘤,14例为良性病变,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全部病例使用体线圈行SE-EPI DWI序列扫描,采用全方位扩散梯度及6个b值扫描。DWI扫描时间40~52s。结果:在DWI序列扫描中,恶性淋巴结和反应性增生性淋巴结均呈高信号,计算ADC值可以鉴别良性和恶性淋巴结,通过各种扫描参数的合理匹配,可使图像的信噪比达到最佳,并减少图像的几何变形。结论:DWI对于鉴别颈部良恶性淋巴结病变是一种快速可行并行之有效的技术,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MR扩散、灌注成像鉴别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MR扩散成像(DWI)和灌注成像(PWI)在鉴别前列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资料与方法 对临床诊断为前列腺疾病的70例患者,其中良性前列腺增生(BPH)42例,前列腺癌(PCa)28例分别进行MR弥散成像和灌注成像,测算病灶的表观扩散系数(ADCs);并对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分析病变的灌注曲线最大线性斜率(SSmax)、T2*弛豫率(ΔR2*peak)与免疫组织化学结果 (VEGF、MVD)的各自相关性. 结果 (1)BPH组前列腺中央带增生结节、外周带的平均ADC值分别为:(1.783±0.282)×10-3 mm2/ s,(2.025±0.358)×10-3 mm2/ s;PCa组前列腺中央带、外周带癌灶平均ADC值分别为:(1.632±0.082)×10-3 mm2/ s,(0.267±0.07)×10-3 mm2/ s.PCa组外周带癌灶平均ADC值明显低于BPH组增生结节(P<0.05);(2)BPH组增生结节灌注曲线的SSmax及ΔR2*peak分别为:33.5±3.1、1.5±0.1;PCa组癌灶灌注曲线的SSmax及ΔR2*peak分别为:58.4±4.7, 3.14±0.5, 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BPH组VEGF阳性、阴性例数分别为9例和33例,MVD平均值为22.76±6.54;PCa组VEGF阳性、阴性例数分别为24例和4例,MVD平均值为71.38±9.17;PCa的VEGF和MVD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BPH(P<0.01),PCa、BPH的VEGF表达与MVD表达呈正相关性(P<0.01);灌注成像(PWI)参数SSmax、ΔR2*peak与VEGF、MVD具有相关性(P<0.01). 结论 DWI可对BPH与PCa的ADC值进行定量分析,PWI可反映前列腺良恶性疾病的血管生成情况,有助于鉴别前列腺良恶性病变.  相似文献   

12.
卵巢病变的MRI诊断(附10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敏方  赵英  张洁  袁云 《放射学实践》2005,20(8):686-689
目的:探讨卵巢病变的MRI特征以提高MRI在卵巢病变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分析10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病变患者MRI征象,其中卵巢囊肿5例,巧克力囊肿16例,囊腺瘤17例,卵巢癌35例,转移性肿瘤4例,畸胎瘤21例,其它2例。结果:卵巢囊肿、巧克力囊肿、囊腺瘤及畸胎瘤MRI的诊断符合率为96.67%。MRI对卵巢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大,但较难区分卵巢原发肿瘤与转移性肿瘤。MRI可提供卵巢癌分期所需的信息,增强扫描进一步提高了MRI对卵巢癌的诊断及分期的准确性。结论:MRI能准确判断卵巢病变的性质.评估卵巢癌分期及手术可行性,应列为术前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表现,结合表观扩散系数(ADC)探讨动态增强MRI(DCE-MRI)结合扩散加权成像(DWI)对乳腺病变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对236个乳腺良、恶性病灶的形态学表现、血流动力学表现及ADC值进行单变量及多变量分析,分析有意义的恶性征象,建立回归模型。结果对于肿块性病变,肿块边缘、内部增强特征、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ADC值及1min增强率在良、恶性病变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边缘不光滑、毛刺征、内部增强不均匀、廓清型曲线、ADC值<1.15×10-3mm2/s、1min增强率>105%为恶性征象。对于非肿块性病变,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ADC值及1min增强率在良、恶性病变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廓清型曲线、ADC值<1.35×10-3mm2/s、1min增强率>75%为恶性征象。肿块和非肿块性病变诊断模型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准确性分别为85.3%、84.6%、91.6%、74.6%、85.1%和82.0%、83.3%、91.1%、69.0%、82.4%。结论 DCE-MRI结合DWI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东  王志军  全勇 《放射学实践》2006,21(12):1240-1242
目的:评价MR扩散加权成像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有手术或穿刺病理结果的前列腺疾病患者15例,其中前列腺癌10例,前列腺炎5例。所有病例均行MR常规T1WI、T2WI及DWI扫描。回顾性分析各组病例的MR常规表现及DWI表现。结果:在MR扩散加权图像上,8例前列腺癌表现为外周带内局限性显著高信号,其余病变在扩散加权成像上为低信号或等信号。结论:MR扩散加权成像对前列腺癌有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对卵巢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5例卵巢良性肿瘤和20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影像资料,分别比较良恶性肿瘤的实性部分及囊性部分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卵巢良性肿瘤囊性部分ADC值(2.40±0.99)×10-3mm2/s与恶性肿瘤的囊性部分ADC值(2.46±0.87)×10-3mm2/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22>0.05)。而卵巢良性肿瘤实性部分ADC值(1.48±0.54)×10-3mm2/s与恶性肿瘤的实性部分ADC值(0.99±0.28)×10-3mm2/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0.05)。结论卵巢肿瘤实性部分DWI的定量分析有助于卵巢肿瘤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并研究乳腺癌患者病变ADC值与雌激素受体(ER)表达间的相关性.方法:经病理证实的32例女性患者(年龄29~61岁,平均45岁)纳入研究,其中恶性组17例,全部为乳腺癌.所有病例均使用Siemens Verio 3.0T超导磁共振成像仪,行常规MRI...  相似文献   

17.
联合DWI和常规MRI对非出血性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和常规MRI对非出血性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诊断价值以及推测非出血性DAI病灶表观扩散系数值(ADC)变化的病理基础.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经临床和影像证实的非出血性DAI患者的常规MRI和DWI资料,比较两者对非出血性DAI病灶的检出数目,并测量DWI所发现病灶的ADC值.结果 DWI和液体衰减翻转恢复(FLAIR)序列共发现各期非出血性DAI病灶121个,17例患者中15例胼胝体受累;其中DWI显示病灶但FLAIR显示为阴性的各期病灶总数为47个,而FLAIR显示病灶但DWI显示为阴性的各期病灶总数为25个;非出血性DAI病灶的ADC值可以降低、升高或者无变化.结论 对于急性期和亚急性期非出血性DAI病灶的显示,DWI比FALIR序列敏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DWI和FALIR可以提高非出血性DAI病灶的检出率,非出血性DAI病灶的ADC值的升高和降低反映了轴索损伤的程度不同,有助于临床准确评估病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b值DWI对前列腺癌和前列腺炎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26例经外科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疾病患者,其中前列腺癌15例,前列腺炎11例,所有患者于手术或穿刺前行MR扩散加权成像,b值选择1000、2000、3000s/mm2,观察对不同b值的扩散加权图像,比较不同b值对前列腺癌及前列腺炎的定性诊断准确率。结果 b值为1000s/mm2时,DWI诊断前列腺癌和前列腺炎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66.6%和63.6%;b值为2000s/mm2时,DWI诊断前列腺癌和前列腺炎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3.3%和90.9%;b值为3000s/mm2时,DWI诊断前列腺癌和前列腺炎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3.3%和100.0%。在b值为1000s/mm2时,DWI诊断前列腺癌和前列腺炎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均低于b值为2000、3000s/mm2(P<0.05)。结论选择较高b值,对前列腺癌和前列腺炎的鉴别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DWI可作为鉴别前列腺癌和前列腺炎的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19.
MR扩散、灌注成像在脑胶质瘤分级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MR扩散、灌注成像在脑胶质瘤病理分级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对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28例脑胶质瘤患者(19例高级别胶质瘤,9例低级别胶质瘤),术前行常规MR平扫,MR扩散成像、灌注成像和常规增强扫描,重建出表观扩散系数(ADC)彩图和相对脑血流容量(rCBV)彩图后,分别测量出肿瘤实质部分的最小ADC值和最大rCBV值.用两样本t检验分析肿瘤的ADC值、rCBV值与术后病理学分级间的关系,用线性回归分析ADC值与rCBV值间的关系.结果 19例高级别胶质瘤的平均最小ADC值为(0.95±0.29)×10-3 mm2/s;9例低级别胶质瘤的平均最小ADC值为(1.37±0.16)×10-3 mm2/s,两组间ADC值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t=4.09,P<0.001).高级别胶质瘤的平均最大rCBV值为5.49±1.87;低级别胶质瘤的平均最大rCBV值为1.70±0.73,两组间rCBV值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t=5.89,P<0.001).此外,ADC值与rCBV值间有统计学显著负线性相关性(r=-0.51,P<0.05).结论 MR扩散、灌注成像能提供常规MRI所不能获取的诊断信息,更低的ADC值和更高的rCBV值提示为高级别胶质瘤;更高的ADC值和更低的rCBV值提示为低级别胶质瘤,它们对脑胶质瘤的术前分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