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了解上海市闵行区29起水痘爆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流行株的基因型别。方法根据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疾病监测点进行实时流行病学调查,收集数据并统计分析;同时对部分临床诊断水痘病例采集疱疹液标本,采用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 Cell)和Vero-E6细胞进行VZV分离,从致细胞病变的培养上清液提取脱氧核糖核酸进行聚合酶链反应,并对扩增产物测序,分析其基因型别。结果2007年11月~2008年4月,上海市闵行区共发生29起水痘爆发疫情,罹患271例,平均罹患率0.42%;有水痘减毒活疫苗(Varicella Attenuated Live Vaccine,VarV)接种史患者37例,占病例总数的13.65%。以2007年11、12月病例数最多,有明显的地区聚集趋势,人口流动大的地区罹患率高。2例患者VZV分离阳性,均为J基因型。结论上海市闵行区冬春季水痘疫情严峻,VZV基因型别与VarV Oka株一致。应加强中、小学及托幼机构易感人群的VarV接种,预防控制水痘疫情。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浙江省宁波市2009-2010年水痘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水痘-带状疱疹毒流行株基因分型特征,为预防控制水痘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宁波市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系统的水痘发病资料,收集数据并统计分析;同时对部分临床诊断水痘病例采集疱疹液标本,采用MRC-5细胞进行VZV分离,并提取脱氧核糖核酸进行聚合酶链反应,并对扩增产物测序,分析其基因型别.结果 宁波市2009、2010年水痘报告发病率分别为23.33/10万和26.24/10万,各县(市)区均有病例报告,发病年龄组以7~12岁儿童发病率最高(245.21/10万),存在2个发病时间高峰,分别为5~6月份和11~12月份.15例患者水痘病毒核酸检测阳性,13例患者VZV为J型毒株,2例为M1型.结论 宁波市水痘病例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主要以7~12岁及学龄儿童为主,J型毒株目前为本市流行主要毒株,但也有M1型毒株的局部流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选取狂犬病毒糖蛋白富集表位基因片段进行克隆、表达和纯化,以期获得能应用于血清学诊断的纯化重组蛋白。[方法]从狂犬病毒感染的Vero细胞上清液中提取病毒RNA,通过RT-PCR扩增CTN株糖蛋白表位富集区基因片段,与表达载体pPROEX HTb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载体,在BL21(DE3)中表达,重组蛋白经Western blot鉴定活性,最后用电洗脱法纯化重组蛋白。[结果]重组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高产量的重组蛋白,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重组蛋白具有免疫活性,用电洗脱法纯化后的重组蛋白具有较高的纯度,测定蛋白含量为1.07 mg/ml。[结论]狂犬病毒糖蛋白富集表位基因片段能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重组蛋白具有免疫活性,并可通过电洗脱法纯化,为狂犬病疫苗免疫血清抗体检测试剂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贵州省20例水痘患者流行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主要基因型别,为水痘疫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20份临床诊断水痘患者血清标本、咽拭子或水疱液标本,分别用ELISA法检测VZV IgM抗体、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VZV特异性核酸、普通PCR扩增VZV开放阅读框(ORF)22核酸片段,用BioEdit和MEGA 4软件分析测序结果,并与Genbank上VZV参考株序列比较,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 结果 20份临床诊断病例VZV IgM抗体检测均为阳性,其中7份咽拭子或水疱液标本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为阳性,3例标本的PCR产物在约447bp处有明显目的条带,测序证实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ORF22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析显示,GZVZV001和GZVZV007核酸片段完全一致,GZVZV002序列在37922位点出现R碱基取代G碱基。3株分离株序列与J基因型参考株p-OKa序列比较,一致性为99%~100%,与E基因型参考株DUMAS序列比较,在6个关键位点上有4个碱基不一致,与M1基因型参考株CA123比较,6个关键位点上有3个碱基不一致。提示3株分离株为VZV J基因型。 结论 贵州省目前VZV流行的野毒株型别中存在J基因型,加强VZV疫苗的接种能有效防止水痘的爆发流行。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基因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辽宁省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基因型别。方法选取水痘患者临床确诊病例7例,采集血清和咽拭子标本,分别检测VZV IgM抗体、扩增ORF22基因VZV核酸片断,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分析,测序结果与GenBank的VZV参考株基因序列进行比较。结果 7例临床确诊病例VZV IgM抗体均阳性(编号为VZV001~VZV007);其中3例的咽拭子标本扩增到目的片段(VZV001、VZV-002、VZV-005),测序结果证实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ORF22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析显示,VZV-002与VZV-005基因序列完全一致,且在同一位点的碱基由C代替了A;VZV-001序列2个位点出现碱基代替,提示其基因可能发生点突变;与Dumas株序列比较,3株分离株在6个关键位点上有4个核苷酸不同,与P-Oka株则完全一致,3株VZV分离株的ORF22基因均鉴定为J基因型,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P-Oka株的同源性为99.56%~99.78%。结论辽宁省检测到的3株VZV基因型均为J型。  相似文献   

6.
TaqMan-MGB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TaqMan-MGB探针技术,建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的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方法,用于临床标本VZV的检测。方法从GenBank上下载几十株VZV基因组序列,在IE62基因的保守区域设计引物与TaqMan-MGB探针,并对反应条件和体系进行优化,同时评价建立检测体系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利用已知拷贝数的质粒标准品的病毒脱氧核糖核酸(DNA),建立了VZV基因拷贝数定量分析模型。结果该方法与引起相似发病症状的肠道病毒71型,柯萨奇病毒A、B组以及腺病毒均无交叉反应,具有很高的特异性,且灵敏度达到102拷贝,优于常规PCR方法。采用该法对8份疑似水痘、带状疱疹患者疱疹液标本检测均为阳性,较病毒分离、常规PCR法更为简便、快速、敏感。结论该方法适合临床早期感染病例的确认以及水痘、带状疱疹爆发疫情的应急诊断。  相似文献   

7.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具有高的接触传染性,通过含病毒的飞沫在空气中传播或者通过含病毒的疱疹内容物或疱疹痂接触感染。初次感染该病毒后,引起水痘,多见于未感染过此病毒、无免疫力的易感人群,主要是小儿,尤其是6月龄以上的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患水痘后人体产生免疫力,一般不发生二次感染。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北京市2012年实施2剂次水痘疫苗免疫策略5年后的2017年健康人群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抗体水平及变化趋势,为科学评价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和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北京市8个区,分10个年龄段,共招募2 144名受试者,采集受试者血清标本,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VZV抗体,分析抗...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漯河地区健康人群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自然感染状况,为制定水痘和带状疱疹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1~70岁健康人群血清标本359份,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其抗体水平。[结果]漯河地区人群中血清VZV-IgG抗体总阳性率为72.42%,抗体阳性率1~7岁和60岁以上年龄组较低,21~35岁年龄组达到高峰,但仍有一定的阴性率,无性别和城乡差异。[结论]漯河地区健康人群VZV-IgG抗体阳性率不高,有必要加强水痘疫苗的预防接种,尤其是没有水痘史的儿童和成年人应作为重点接种对象,以减少该地人群水痘和带状疱疹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罗澜  董华  王静 《华南预防医学》2021,47(7):917-919
目的 调查公安县健康人群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抗体水平,了解水痘易感人群特征,为水痘、带状疱疹预防控制措施调整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9年8—9月在公安县随机抽选4个乡镇,每个乡镇随机调查400~500名健康人群(参与研究时未患有水痘或带状疱疹者)作为调查对象,采集静脉血进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IgG)抗体水平检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不同特征的健康人群VZV-IgG抗体水平进行分析。结果 本次调查的1 850人中,男性930人,女性920人;年龄最小1岁,最大83岁。户籍所在地以本地为主,占85.64%。检出VZV-IgG抗体阳性1 562份,抗体阳性率为84.43%,VZV-IgG抗体浓度几何均数为1 046.64 mIU/mL。女性、10~29岁、户籍所在地为本地、有水痘疫苗接史、有带状疱疹患病史及水痘患病史的健康人群血清VZV-IgG抗体阳性率较高。结论 公安县健康人群VZV-IgG抗体阳性率及抗体水平维持在较高水平,不同性别、年龄、户籍所在地、水痘疫苗接种史、带状疱疹患病史、水痘患病史的健康人群血清VZV-IgG抗体阳性率存在差异,针对防疫年龄人群,加强防疫宣教,提高防疫意识,同时增强老年人群身体素质对降低水痘、带状疱疹患病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Epstein-Barr病毒(EB病毒)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继发性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和鼻咽癌等相关,是重要的肿瘤相关病毒.EBERs是EB病毒潜伏感染的细胞内数量最多的病毒转录产物,可能在潜伏感染及细胞转化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此文综述了EBER基因变异及EBERs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表达2型单纯疱疹病毒(HSV-2)糖蛋白G免疫优势片段gG321-580,探讨重组gG321-580作为检测HSV-2特异性IgG诊断抗原的可行性,为进一步开发诊断试剂盒奠定基础.方法 整合有gG321-580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接种Sf9昆虫细胞,NTA-Ni2+纯化表达His-gG321-580融合蛋白.应用HSV-2感染Vero细胞,制备HSV-2病毒抗原.将gG321-580蛋白和HSV-2病毒抗原分别作为包被抗原,建立间接ELISA法(gG321-580-ELISA和病毒抗原-ELJSA).分别用gG321-580-ELISA和病毒抗原-ELISA检测105份临床样本,两者的检测结果以HerpeSelect 2 ELISA IgG试剂盒作为金标准,在特异性、灵敏性和符合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SDS-PAGE和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表达的gG321-580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60000,具有良好的免疫学活性.与HerpeSelect 2 ELISA IgG试剂盒相比,gC321-580-ELISA的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分别为83.3%、81.8%、82.9%,病毒抗原-ELISA的灵敏度、特异性和符合率分别为20.8%、93.9%、43.8%.gG321-580-ELISA敏感度和符合率高于病毒抗原-ELISA.结论 表达的HSV-2重组gG321-580蛋白作为包被抗原的ELISA法是一种敏感、特异的方法,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儿童哮喘外周血Tim家族基因表达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随机选取于2008年6月至2009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哮喘患儿纳入哮喘组,哮喘诊断全部符合2003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修订的《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共计47例。同时,选取性别和年龄与哮喘组匹配的健康查体儿童51例作为对照组。收集外周静脉全血,抽提总RNA,采用RT—PCR检测Tim-1 mRNA和Tim-3 mRNA的相对表达量.比较两组之间Tim-1 mRNA、Tim-3 mRNA相对表达量的差异。结果哮喘组外周血细胞中Tim-1 mRNA相对表达值(0.104±0.009)显著高于对照组(0.066±0.011)(P〈0.01),哮喘组外周血细胞中Tim-3 mRNA相对表达值(0.250±0.042)显著高于对照组(0.109±0.014)(P〈0.01)。结论哮喘患儿外周血Tim家族基因过度表达,Tim家族基因参与儿童哮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化抗原9(CD9)在个旧矿粉诱导永生化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恶性转化为肺癌细胞过程中的异常表达和基因突变。方法以BEAS-2B为对照组(20瓶),以个旧矿粉体外诱导BEAS-2B所产生的恶性转化细胞为实验组(20瓶)。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CD9蛋白在BEAS-2B和恶性转化细胞中的表达。采用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CD9mRNA在BEA-2B和恶性转化细胞中的表达;并对其RT-PCR产物进行DNA序列测定。结果CD9蛋白在BEAS-2B中的表达率(100%,20/20)与其在恶性转化细胞中的表达率(35%,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9mRNA在BEAS-2B中的表达强度(0.91±0.09)明显高于其在恶性转化细胞中的表达强度(0.34±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NA序列测定显示,在BEAS-B的恶性转化细胞中CD9基因存在2处点突变,在第231位置发生G—T转换;在第119位置发生T→A转换,而且这2处的替代引起的错译突变均导致了编码氨基酸的改变,第40位氨基酸由谷胺酰胺(Gin,Q)变为组氨酸(His,H);第3位氨基酸由缬氨酸(Va1,V)变为天冬氨酸(Asp,D)。结论CD9的表达缺失或下调以及基因突变在个旧矿粉诱导BEAS.2B恶性转化为肺癌细胞的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gD,并在体外COS-7细胞中进行表达。方法:体外PCR扩增出gD糖蛋白基因,克隆入真核表达质粒pcDNA3中。PCR、酶切和测序证实插入的gD基因正确后,转染COS-7细胞,用原位ELISA鉴定表达蛋白。结果:构建了pcDNA3/gD真核表达质粒,经原位ELISA证实,转染COS-7细胞表达的gD蛋白能和gD单克隆抗体ID3和DL11结合,证明该蛋白具有天然gD蛋白的抗原性。结论:构建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gD能够在COS-7细胞中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选取一个华支睾吸虫磷酸甘油酸激酶基因进行克隆表达、纯化,并鉴定该重组蛋白的分子特性及潜在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 根据Genbank中华支睾吸虫磷酸甘油酸激酶基因顺序(L 47982)设计引物,从华支睾吸虫成虫cDNA扩增特异性片段,与pTrcHis表达载体连接,重组质粒在大肠埃希菌DH5α中表达,使用亲合层析柱纯化重组蛋白.分别使用SDS-PAGE、Western blot及ELISA鉴定重组蛋白的一般分子特性和抗原活性,以免疫组化染色法探讨该抗原在成虫组织内的分布.结果 重组质粒在大肠埃希菌中成功表达,亲合层析获得高纯度的磷酸甘油酸激酶融合蛋白(rCsPGK),分子量约4.7×104.Western blot显示该重组抗原与华支睾吸虫感染阳性血清有较好的结合反应.ELISA结果 显示,rCsPGK用于检测特异性抗体在数值上可区分阴阳性血清,受检阳性与混合阴性血清A值之比(P/N)为1.22~1.86,明显低于使用全虫粗抗原的P/N值(4.24~8.21).免疫组化显示,针对rCsPGK的抗体与成虫体壁的上皮组织、卵黄腺及卵巢内虫卵有明显的染色反应.结论 该研究用pTrcHis原核表达系统成功克隆和表达了华支睾吸虫磷酸甘油酸激酶融合蛋白.使用亲合层析能获得高纯度、具有潜在诊断应用价值的rCsPGK抗原,但用于检测特异性抗体的敏感性低于全虫粗抗原.免疫组化表明,华支睾吸虫磷酸甘油酸激酶可能主要分布在成虫体壁的上皮组织、卵黄腺及卵巢内虫卵等组织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gD,并在体外COS-7细胞中进行表达。方法:体外PCR扩增出gD糖蛋白基因,克隆入真核表达质粒pcDNA3中。PCR、酶切和测序证实插入的gD基因正确后,转染COS-7细胞,用原位ELISA鉴定表达蛋白。结果:构建了pcDNA3/gD真核表达质粒,经原位ELISA证实,转染,COS-7细胞表达的gD蛋白能和gD单克隆抗体ID3和DL11结合,证明该蛋白具有天然gD蛋白的抗原性。结论:柯建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gD能够在COS-7细胞中表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某三甲医院一年来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的情况,分析常见病种的构成及临床特征,为EBV感染及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该院2015年10月~2016年9月采用荧光PCR法检测EBV核酸载量,并对检测结果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 313例血浆标本中EBV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阳性标本314例,总体阳性检出率为23.91%,其中女性患者的阳性检出率为21.60%,男性为25.27%,男女不同性别的阳性检出率无差异((口恶)2=2.26,P=0.133)。在不同年龄段的EBV-DNA阳性检出率出现两个高峰,分别为1~10岁和61~70岁。不同季节间的EBV阳性检出率也有不同,其中秋季最高为36.44%,冬季最低为13.00%。该院科室之间患者EBV的阳性检出率前五位的依次为:儿科(40.91%)、放疗科(39.30%)、血液科(18.50%)、感染科(16.98%)、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15.79%)。不同疾病的EBV阳性检出率不同。结论 EBV的阳性检出率与国内其他地区报道相似,有年龄、季节差异,无性别差异。EBV感染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一种能够对样本中的单纯疱疹病毒(Hsv)进行准确鉴定分型的方法,并从生殖器疱疹(GH)患者皮损的水疱液中分离出1株HSV-2.方法 从1例GH患者病变部位采集样本,样本接种Vero-E6细胞,待出现细胞病变后收获病毒感染物,提取病毒感染物的基因组.根据特异性PCR对分离出的病毒进行分型鉴定.结果 分离的毒株引起Vero-E6典型细胞病变,病变细胞圆缩、融合.型特异性PCR反应及l%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结果表明,扩增出的片段大小约为183 bp,与预期的HSV-2型特异性片段长度相符,且与数据库的比对结果显示相似性为100%.结论 通过细胞分离培养和特异性PCR分型鉴定,能够实现对样本中的HSV的准确分型鉴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OH)2D3]对大鼠脾辅助性T细胞(Th细胞)分化基因表达谱的影响.方法:采用近交系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以1,25(OH)2D3 1μg/(只·d)连续灌胃14 d;对照组以同等体积赋形剂代替,第15天腹腔注射致死剂量脂多糖(LPS) 10 mg/kg,6 h后处死,用功能分类Th1-Th2-Th3芯片检测脾Th细胞的基因表达谱.用Realtime-PCR法验证差异表达的相关基因的结果.结果:功能分类Th1-Th2-Th3芯片共有99条基因,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共有35条基因差异表达,占芯片基因总数的35.35%,其中12条基因上调,23条下调.差异表达的基因主要是细胞因子(受体)和调控Th细胞分化的转录因子.结论:1,25(OH)2D3抑制大鼠脾Th1型免疫反应,使免疫反应向Th2方向偏移.1,25(OH)2D3主要通过调节细胞因子基因和Th细胞分化信号通路中转录因子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