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国大陆钉螺种群内螺壳形态数量性状变异的空间分布特点.方法采集21个现场螺点的钉螺种群标本,分析形态多样性指数和钉螺种群内个体间的欧氏距离在空间上的分布.结果形态多样性指数和钉螺种群内个体间的欧氏距离均与经度明显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19(P<0.01)和0.662(P<0.01),而与纬度均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当纬度>29°时,这两个指标都随着经度的增加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当经度为117°时达到高峰,以后又迅速下降.结论中国大陆钉螺种群内螺壳形态数量性状变异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国大陆钉螺种群内螺壳形态数量性状变异的空间分布特点.方法采集21个现场螺点的钉螺种群标本,分析形态多样性指数和钉螺种群内个体间的欧氏距离在空间上的分布.结果形态多样性指数和钉螺种群内个体间的欧氏距离均与经度明显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19(P<0.01)和0.662(P<0.01),而与纬度均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当纬度>29°时,这两个指标都随着经度的增加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当经度为117°时达到高峰,以后又迅速下降.结论中国大陆钉螺种群内螺壳形态数量性状变异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湖北钉螺数量性状遗传变异信息的可靠性与样本量的关系。方法 从云南大理和湖南岳阳两地区随机抽取钉螺各6 0只,分别对钉螺壳形态数量性状进行测量,计算各数量性状指标的变异系数(CV)、组间变异百分比和多样性指数。结果 CV以外唇缘厚度变异最大,肋壳钉螺达到了2 0 .5 7% ,光壳钉螺为14 .14 % ,其次是次螺层长度,分别12 .98%和11.4 9% ;肋壳钉螺有近四分之三的性状指标CV大于光壳钉螺的,且平均CV9.35 %也大于光壳钉螺的7.83% ;肋壳钉螺的平均多样性指数为1.5 4 1,高于光壳钉螺的1.2 2 0 ;当样本量<30 ,所得到的遗传变异的结果极不可靠,随着样本量的增加遗传变异信息的可靠性也增加,当样本量>5 5时,所得到的遗传变异的结果趋于稳定。结论 在湖北钉螺形态数量性状的遗传变异研究中,每个钉螺种群以分析不少于5 5个钉螺标本为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湖北钉螺指名亚种与滇川亚种对低温的适应性差异。方法 野外分别采集江西省星子县新池乡的湖北钉螺指名亚种和四川省天全县新华乡的滇川亚种钉螺,选取经逸蚴法检测为阴性且活力好的成体螺为研究对象,在冬季将其置于人工气候箱中饲养,起始饲养温度为13 ℃,按1 ℃/2 d的速率逐渐降低饲养温度,直至0 ℃。饲养温度每降低1 ℃,各取出一组钉螺测定其冬眠率及死亡率;另以湖北钉螺指名亚种为对象,用上述方法,在次年夏季重复实验。采用Probit回归分析方法分别计算两亚种、冬夏两季的半数冬眠温度(ET50 )并对其差异性进行比较。结果 四川省天全县的湖北钉螺滇川亚种与江西省星子县的湖北钉螺指名亚种的ET50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0.483 ℃(-0.440 ℃~1.332 ℃)和2.435 ℃(1.695 ℃~3.146 ℃),两亚种ET50的95%的可信区间无重叠,有统计学差异;江西省星子县的湖北钉螺指名亚种在夏季和冬季的ET50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2.046 ℃(1.331 ℃~2.745 ℃)和2.780 ℃(2.094℃~3.532 ℃),两者ET50的95%可信区间有重叠,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湖北钉螺滇川亚种与指名亚种的ET50存在差异,湖北钉螺指名亚种夏季与冬季的ET50无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湖北钉螺滇川亚种在垸内水网地区生存繁殖的可能性和期望生存时间。方法采用笼养法,将采自四川省丹棱县的湖北钉螺滇川亚种、湖北省江陵县实验区内的湖北钉螺指名亚种进行雌雄鉴定分离,分别以雌雄比1∶1配对后,放养在江陵县实验区的螺笼内,分别于3、6个月和9个月后,定期观察其生存和繁殖情况。将采集的滇川亚种钉螺采用室内瓷盘饲养法饲养,采用动物生存寿命表法计算滇川亚种钉螺在脱离原孳生环境后的期望生存时间。结果滇川亚种钉螺在同种及混合现场放养状态下,经过3个月和6个月后,存活率〉75%,至9个月后仍有20%以上的存活率。两个亚种钉螺3个月的存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χ个月=38.641,P〈0.05),同一亚种雌螺与不同亚种雄螺放养后,雌螺存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aχf=13.255,P〈0.05;2cχg=4.882,P〈0.05);9个月后各组均可查获数量不等的子代钉螺。室内实验推算滇川亚种钉螺和指名亚种钉螺的期望生存时间分别为35.84 d和41.16 d。结论滇川亚种钉螺离开原孳生环境后有足够的存活时间完成远距离被动迁移;迁入水网地区后能够继续生存繁殖,并能产生子代。  相似文献   

6.
钉螺最早是在我国湖北省武昌发现的,1881年由Gredler定名为湖北钉螺(Oncomelanm hupensis),此后,陆续在长江流域及以南的12个省、市、自治区发现。由于钉螺的形态变异大、孳生环境复杂等,曾引起钉螺命名的混乱。1981年刘月英等将我国大陆分布的钉螺分为5个亚种,即指名亚种、丘陵亚种、滇川亚种、广西亚种和福建亚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采自江西省的湖北钉螺指名亚种与四川省的湖北钉螺滇川亚种,共4个地域株的雌、雄螺及携带日本血吸虫阴、阳性螺间的趋光性差异。方法 野外采集江西省日本血吸虫流行区星子县和玉山县、四川省日本血吸虫流行区天全县和彭山县的钉螺,逸蚴法筛选出阴、阳性钉螺,人工方法分离雌、雄螺,利用自制的趋光性实验暗箱,以白色光为光源,最适宜光照强度下分别对4个地域株的雌、雄螺及阴、阳性螺进行趋光性实验。结果 在1 500Lux的光照强度下,30 min实验时间内,8个阴性螺实验组均表现出明显的趋光性;经统计分析,雌、雄钉螺间趋光指数无显著性差异;同一亚种的不同地域株钉螺之间的趋光指数无显著性差异;2个亚种间的钉螺在5、10、15、20、25 min时趋光指数无显著性差异;在30 min时2个亚种间的趋光指数具有显著性差异,且指名亚种高于滇川亚种;日本血吸虫阳性钉螺在30 min的趋光性显著低于阴性螺。结论湖北钉螺不同亚种间的趋光性存在差异性,而同一亚种内的所有阴性钉螺间的趋光性相同,当其感染了日本血吸虫后趋光性降低。  相似文献   

8.
研究云南省钉螺螺壳形态学变异,为钉螺遗传进化研究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在云南省现有钉螺分布区,综合考虑钉螺密度、地理位置、海拔、水系、环境类型等多个因素后,选取3个州(市)10个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12个行政村作为钉螺采集点。2021年12月至2022年1月,在每个采集点采集约200只钉螺,随机选取其中30只成年钉螺(螺旋数6~7个),对钉螺的11个螺壳形态学性状指标进行测量,并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 12个钉螺样本群中,壳高最长的钉螺样本采自洱源县永乐村,为7.33 mm;最短的样本采自古城区东元村,为4.68 mm。壳顶角度最大的样本采自弥渡县蔡庄村,为59.47°;角度最小的样本采自洱源县前甸村,为41.40°;12个钉螺样本群的螺壳形态学性状平均变异系数为9.075%,其中以外唇缘厚度变异系数最大,达29.809%。12个钉螺样本群间平均欧式距离为2.26,其中以洱源县前甸村和大理市五星村两地钉螺样本群间欧式距离最小(0.26),以弥渡县蔡庄村和楚雄县苍岭村两地样本群间欧式距离最大(8.17)。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均将12个钉螺样本群划分为3类:弥渡县蔡庄村钉螺样本群,楚雄县苍岭村钉螺样本群,洱源县前甸村、大理市五星村、永胜县杨伍村、祥云县小桥村、洱源县永乐村、大理市小岑村、南涧县安定村、古城区东元村、鹤庆县莲义村、巍山县甸中村钉螺样本群;3类样本群差异主要体现在与壳顶角度和外唇缘厚度相关的主成分2上。结论 随采集点纬度逐渐减小,云南省12个钉螺样本群螺壳形态指标欧式距离及螺壳形态变异程度逐渐增加,壳顶角度可作为反映螺层成长过程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湖北肋壳钉螺与云南大理光壳钉螺的外形有显著差异,交互感染实验结果也有差异。郭源华等(1963)认为它们分别属于不同的组。刘月英等(1974)将它们列为“湖北钉螺”与“光钉螺”两个独立的种,1979年又改为“钉螺指名亚种”与“钉螺滇川亚种”。本文用从它们逸出的尾蚴对实验感染小鼠的致病力及虫体在鼠体内发育的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庙河地区钉螺细胞色素C氧化酶1基因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目的 比较湖北省庙河沿岸地区钉螺CO1基因序列的差异 ,探讨光壳螺与肋壳螺差异的原因。方法 在该地区选 7个点 (上游 4个点 ,下游 3个点 )采集钉螺 ,用CTAB法提取钉螺基因组DNA ,PCR方法扩增CO1基因 ,纯化后测序 ,运用ESEE软件排序并比较变异位点 ,观察各点钉螺的CO1基因单倍体型 ,运用PHYLIP软件计算遗传距离 ,绘制基因进化树。结果 获得CO1基因大小为 638bp ,上游和下游累积变异位点数分别为 2 9和 46,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 ;各采集点内钉螺按变异位点多少可分为两组 ;各采集点间存在有相同的基因单倍体型 ;上游和下游螺群之间的遗传距离为 0 0 2 2 1± 0 0 10 5 ;在FITCH绘制的基因进化树上 ,上游和下游地区钉螺交错分布在同一亚种不同的两个分支中。结论 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下 ,下游地区钉螺CO1基因的变异强度比上游大 ;庙河各采集点螺群间存在一定的基因流动 ;庙河地区螺群属湖北钉螺湖北亚种 (O h hupensis) ,可能存在着两种不同进化速率的螺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湖北松滋地区湖北钉螺小尺度景观群体的遗传结构。方法 选择T6-17、P101、D11、B14、T4-33和C22等6对微卫星位点对松滋地区10个生境的湖北钉螺群体进行基因扫描,计算各群体的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数(Ne)、期望杂合度(He)、观察杂合度(Ho)、 多态信息含量(PIC)、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FST)和遗传距离,根据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并进行分子变异方差分析(AMOVA)。结果 10个钉螺群体经鉴定螺壳分为光壳和肋壳(包括浅肋和深肋),10个群体共检测到141个等位基因,各位点20-34个不等,平均每个位点检测到23.5个;6个微卫星位点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575,各位点的有效等位基因数并不平衡,且数值差异较大,范围从0.445至3.060。群体的平均Ho范围为0.438-0.698,在光壳的团山村群体中最低,在深肋型的马木口村群体中最高;群体的平均He范围为0.589-0.892,在浅肋型的德胜村群体中最低,在深肋型的马木口村群体中最高;成对群体间的Fst为-0.01564-0.25247,各群体的PIC为0.528-0.857,显示出高度多态性;AMOVA 分析结果显示,变异主要存在于个体间,占总变异的88.4%;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肋壳的马木口村、横堤村、义兴村三个群体与光壳的马狮子咀村、民主村、土桥村三个群体先聚为一支后,与浅肋的德胜村、木天河村两个群体与光壳的团山村、夹马槽村聚的一支合聚。结论 松滋地区不同景观环境下湖北钉螺呈现不同螺壳形态,尽管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但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个体间,不同螺壳形态的湖北钉螺群体间并未体现出明显的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湖北钉螺外形地域分布数据库并探讨其应用价值,为钉螺分类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1950年代及1998年以后收集的钉螺标本,测量其螺层、壳高、壳宽、次螺层体长及外唇;观察螺壳表面纵肋有无及粗细程度,螺顶为粉红色及螺顶磨损情况,并按照地区以县为单位归类,建立外形地域分布数据库。对该数据库进行钉螺外形特征分类,并进行部分区域的钉螺50年前后外形对比;检索与姚氏钉螺相关具红色螺顶特征的钉螺分布区域;检索与湖北大口钉螺相关具螺顶磨损特征的钉螺分布区域。结果建立了湖北钉螺外形地域分布数据库和50年前后外形对比数据库;具螺顶磨损特征的钉螺除湖北大口外尚有其他2个分布区域;螺顶泛红的湖北钉螺除广西宾阳及其周边的两个县(市)外尚有其他9个分布区域。结论根据钉螺纵肋形态可分为4类:光壳、细肋、肋壳、粗肋;钉螺外形在50年内未发生明显变异。大口钉螺螺顶磨损现象罕见。螺顶泛红是广西宾阳、武鸣、忻城三地钉螺极重要的特征,但并非惟该地区所拥有。  相似文献   

13.
不同地域株湖北钉螺CO1基因的差异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研究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不同地域株湖北钉螺CO1基因的差异,为湖北钉螺种下分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13个地域株的湖北钉螺,高盐法抽提细胞内全部DNA ,PCR法扩增线粒体CO1基因,纯化并测序。将测序结果输入MEGA2程序,Kimura双参数法计算遗传距离,并分别用UPGMA法和最小进化法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PCR扩增获得CO1基因大小约70 0bp(含两侧引物)。遗传距离显示:13个地域株明显被分为两组,其中四川株和云南株为一组,组内遗传距离为0 .0 35 ,其余为另一组,组内平均遗传距离为0 .0 14。而两组间的遗传距离为0 .12 9。两种方法构建的进化树拓扑结构基本一致。进化树分两大支,四川株和云南株位于一支,其它地域株位于另一支。结论13个自然隔离株湖北钉螺CO1基因总体差异不大,显示为一个种,其中四川、云南株与其它地域株差异显著,支持以往滇川亚种的结论,长江中下游各地域株CO1基因非常相近,支持指名(或湖北)亚种的分类方法。福建株、台湾株的分类地位有待进一步探讨。光壳和肋壳钉螺CO1基因无差异。  相似文献   

14.
本项工作对湖北钉螺指名亚种三个地理种群的酯酶等8种酶进行了等位基因电泳图象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8种酶系统在钉螺三个地理种群内均具有活性,表现11个基因位点。三种群间遗传距离(D)分别为0.005432,0.015428和0.005686。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大陆钉螺种群遗传学研究 Ⅰ.种群遗传变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采自34个现场螺点的钉螺进行水平淀粉凝胶电泳,并进行13种酶系统染色.结果17个等位基因中,7个为多态基因位点.种群间遗传距离的变化范围0.03—0.27.UPGMA、Fitch-Mar-golish最小方差法、最大相似性聚类分析图显示,聚类的组别与形态学或/和地理分布相一致.各分析指标提示,肋壳钉螺种群显著地不同于光亮钉螺种群,两组间的遗传距离为0.15.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中国2l株湖北钉螺细胞色素氧化酶I(cytochrome oxidase I,COI)基因序列差异和各地域株的亚种分化。方法收集中国4省7地湖北钉螺标本,提取基因组DNA后,PCR扩增COI基因部分片段并进行序列测定。加入原有14株钉螺COI序列,用ClustalX进行序列比对后输入MEGA软件计算遗传距离,并分析序列集变异情况。采用距离法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所有21株标本经过序列比对得到一致性长度为611bp。序列集中变异位点为19.3%。编码的203个氨基酸中仅有1个氨基酸的差异。21株钉螺平均遗传距离为0.0526,其中四川、云南株与其他地域株之间差异较大,为0.1296~0.1572,其余两两之间的距离均〈0.06。采用邻接法和非加权组平均法两种方法构建系统进化树,拓扑结构基本一致,四川、云南株聚为一支,其余株位于另外分支,且湖北赤壁株及湖北远安、钟祥株显示出特异性。结论中国湖北钉螺COI基因存在差异。原有分类中滇川、福建、指名、广西亚种成立。湖北赤壁株似为独立亚种。  相似文献   

17.
以采自中国湖北、江苏、四川省三地现场钉螺和饲养在泰国玛希伦大学实验室的菲律宾钉螺为研究种群,用水平淀粉凝胶电泳方法研究各种群间的遗传变异.实验共观察7个酶中的14个等位点,并以杂合子、多态位点百分比和每位点平均等位基因数衡量遗传变异,结果表明中国大陆钉螺种群的变异程度较高.湖北省钉螺与菲律宾钉螺间的遗传距离最大,为0.44,湖北省与江苏省钉螺间遗传距离最小,为0.03.以UPGMA相似性聚类分析而构建的分校图谱显示中国大陆钉螺存在多亚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钉螺子一代(F1)实验室钉螺群(湖北钉螺湖北亚种)内的遗传变异。 方法 实验室饲养的F1钉螺,单个抽提基因组DNA,PCR扩增细胞色素c氧化酶I(COI)、细胞色素b(Cytb)基因并测序,用GENETYX MACver.9软件进行同源排序、DNA和氨基酸序列分析,同时与GenBank相同基因序列比较。 结果 实验室螺群内,COI基因差异为12.2%,94个氨基酸发生变化。Cytb基因差异6.4%,有25个氨基酸发生变化。湖北亚种与滇川亚种COI基因序列差异率为 13 .5 %。与GenBank中湖北钉螺滇川亚种Cytb基因序列比较 ,差异为 13 .6% ,在 2 0 3个氨基酸中 6个氨基酸发生变化。 结论 F1实验室钉螺群内核苷酸与氨基酸序列均发生变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湖北钉螺滇川亚种在不同密度下种群繁殖规律.方法 在云南省大理市选择现场实验点,将钉螺低密度系列各组雌、雄配对,高密度系列各组随机分组,按每笼2、4、6、8、10、20、40、80和100、150、200、400、800、1000只的2个低、高密度系列投放,每个系列2笼,养殖一年后观察繁殖情况.结果 低密度组钉螺密度增加,10只/0.11m2的以上的组钉螺密度下降,投螺数越多降幅越大.螺口数增加最高的为6只/笼组,为原投放螺数的13.17倍,活螺数和投入螺数之比在低密度组大于1,在高密度组(10只/0.11m2以上)小于1并保持在较低水平.结论密度是制约钉螺种群大小的关键因素,经过一段时间后种群数量将趋向于相对平衡;其中低密度组钉螺的代偿最为活跃,繁殖力最强.将给制定有关钉螺的考核指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目的 应用形态与DNA条形码技术鉴别广西横县两种形态相似、 栖息生境相同的豆螺——硬豆螺 (Bithynia ro? busta) 与赤豆螺 (Bithynia fuchsiana)。方法 方法 在广西横县的河流、 沟渠和池塘等生境采集赤豆螺和硬豆螺, 观察两种豆 螺的外部形态并测量其主要参数, 比较螺的雄性生殖系统形态。此外, 应用基于COI基因的DNA条形码技术进行螺种鉴 别, 并构建系统树。结果 结果 共采获两种豆螺29个, 包括19个赤豆螺和10个硬豆螺。两种豆螺的个体外形基本一致, 其 壳高、 壳宽及形状相近, 雄性生殖系统形态相似。COI基因序列变异较小, 22条序列共有11个变异位点。经序列的整理 和剪切后, 22个个体的COI基因片段均为517 bp, 无插入、 缺失位点。基于COI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树表明两类群的个 体明显聚为一支。结论 结论 根据形态学和COI基因序列证据, 采自广西横县的赤豆螺与硬豆螺可能为同种异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