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慢性胃炎是多种胃粘膜炎性疾病的总称,俗称胃气痛,系消化道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慢性胃炎属于中医的胃脘痛,反复发作.治疗时应采取综合疗法,如以药物疗法为主,配合情志、饮食、体育、按摩针灸等疗法,或饮食疗法与体育疗法并举等,往往有一定疗效.慢性胃炎的用药,如何选择药物,合理配伍组方,是提高疗效的重要因素.目前对本病尚缺乏特殊疗法,治疗时须合理选择药物,这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很重要.  相似文献   

2.
慢性胃炎是多种胃粘膜炎性疾病的总称,俗称胃气痛,系消化道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慢性胃炎属于中医的胃脘痛,反复发作.治疗时应采取综合疗法,如以药物疗法为主,配合情志、饮食、体育、按摩针灸等疗法,或饮食疗法与体育疗法并举等,往往有一定疗效.慢性胃炎的用药,如何选择药物,合理配伍组方,是提高疗效的重要因素.目前对本病尚缺乏特殊疗法,治疗时须合理选择药物,这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很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医针灸外治法治疗慢性胃炎与中西医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择我科就诊的440例慢性胃炎患者(包括门诊患者),其中398例患者完成整个研究过程,未完成脱失病例42例,无易0除病例,对照组186例采用西医药物加用中药汤剂治疗,治疗组212例采用西医药物加用中医针灸外治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3%,对照组总有效率82.7%,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针灸外治法治疗慢性胃炎可显著改善其症状。  相似文献   

4.
慢性胃炎是一种病因病机复杂,见证多端的消化道疾病,临床上多用药物进行治疗,近年来针灸治疗本病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文拟就其临床和实验研究近况作一介绍。一、临床常用治法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取穴,以及子午流注逢时开穴法在临床最为多见,治疗方法涉及  相似文献   

5.
慢性胃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的慢性炎性反应,该病症状易反复发作,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临床中大量慢性胃炎患者均伴随有焦虑状态,中医认为本病病位在胃,与肝、脾两脏关系密切,治疗上可通过药物及饮食控制、心理调摄等多种方法进行综合调治。吾师基于脑肠轴理论及中医整体观,常运用中药及益生菌通过调节肠道微生态治疗慢性胃炎伴焦虑,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范郁山 《广西中医药》2000,23(2):54-56,61
肿瘤是目前威胁人类生命最主要疾病之一 ,是医学正在研究攻克的难题。近 5 0年来 ,其治疗方法有外科手术、化学药物疗法、放射疗法、生物疗法、中药疗法等多种治疗手段 ,取得了一定成果。目前 ,针灸对肿瘤的治疗研究也颇有建树 ,在缓解疼痛 ,减少化学药物治疗中的毒副反应及杀灭癌细胞、缩小肿瘤瘤体 ,提高机体免疫力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现将 1 993~1 999年有关针灸治疗肿瘤的现代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临床研究1 .1 缓解肿瘤疼痛 针灸在缓解肿瘤疼痛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如徐淑英〔1〕针刺足三里穴治疗胃癌胃痛 42例 ,采用提、插、捻…  相似文献   

7.
罗会  罗陈  钟钊洪 《四川中医》2013,(7):132-133
目的:寻找非药物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最佳方法,提高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针灸、超短波、PNF技术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80例,并同针灸药物治疗的120例进行比较。结果:针灸、超短波、PNF技术综合疗法效果明显优于针灸药物疗法,且针灸药物治疗组疗程长、部分药物副反应大。结论:采用针灸、超短波、PNF技术等综合治疗,具有方法简便、疗效显著、疗程短、患者无痛苦及易接受等特点,并避免了药物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近 1 0年来针灸治疗慢性胃炎概况进行了综合分析与归纳 ,并对针灸治疗本病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针灸治疗规律及针灸临床研究重点进行了分析 ,以期为临床更好地治疗慢性胃炎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近5年针灸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进行概述。方法以"针灸、慢性胃炎"为检索词,检索CNKI中文数据库中运用针灸疗法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针灸治疗慢性胃炎的方法众多,主要通过针刺、电针、火针、灸法、穴位埋线、穴位敷贴及综合疗法治疗,选穴大多分布在与胃相同或相近的神经节段支配区内。结论针灸治疗慢性胃炎确有疗效,尤其在改善症状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慢性腹泻是临床上较常见且病因复杂而又缠绵难愈的消化道疾病,中医针灸疗法作为传统中医疗法之一,以其价格低廉、简便易行、安全有效、无药物不良反应等优势,在治疗慢性腹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近年来中医针灸治疗慢性腹泻方法做简要总结,以便今后更好地指导慢性腹泻的临床针灸治疗,也为今后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