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五十年代低血压麻醉应用较广,经改进后亦应用于颅内动脉瘤手术,开始应用动脉切开放血降血压,后很快改用药物降血压方法,常用药物有trimetaphane和halothane,并应用在手术关键时刻,较短时间的深度控制性低血压麻醉,代替长时间的低血压麻醉。作者应用深度控制性低血压方法,为200例颅内动脉瘤病人,进行动脉瘤直接手术,并对其优点、缺点、合并症发生原因及预防方法等进行分析。手术方法:237例均行脑血管造影检查证实为颅内动脉瘤,全部行动脉瘤直接闭塞手术,200例在术中用短时间深度控制性低血压麻醉,37例在正常血压下手术做为对照。根据动脉瘤破裂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手术时间,分为早期和晚期二组,因为根据同位素检查,约在出血后第二周中随着脑水肿和血管痉挛的好转,多数病例血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三步下床法预防腰椎术后患者直立性低血压的效果。方法将腰椎手术患者26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32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护士指导和协助下按照改良三步下床法完成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比较两组直立性低血压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直立性低血压发生率显著高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腰椎术后患者首次下床时采用改良三步下床法,可有效预防直立性低血压发生,避免护理不良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硬膜外血肿清除术中低血压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我院1998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的8例急性硬膜外血肿清除术中低血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病人中7例术前接受脱水药治疗,术中收缩压最低时平均8(0~12)kPa,舒张压最低时平均4(O~8)kPa,术中平均出血量为950(800~2000)ml,术中采用大量快速补液、输血等方法治疗;痊愈3例,存在不同程度神经功能障碍4例,死亡1例。结论:术前强力脱水致血容量不足、术中出血过多是造成术中低血压的原因。尽量缩短术前准备时间以减少脱水药用量、术中足量补液以及正确的手术方法是减少术中低血压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低血压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PCI术后低血压情况记录表收集140例PCI患者术后血压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运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PCI术后低血压相关因素。结果140例患者中,35例发生低血压,发生率为25.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CI术后患者低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有术后血流分级和术后使用替罗非班,保护因素有胸痛到梗死相关动脉(IRA)开通时间和右冠状动脉病变(P0.05,P0.01)。结论PCI术后易并发低血压,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医护人员应有效控制危险因素,更好地防治PCI术后低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颈髓损伤患者术后直立性低血压的影响。方法将129例颈髓损伤患者按住院号单双数分为对照组(63例)和干预组(66例),均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弹力绷带、腹带、吹气球和体位练习的早期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术后直立性低血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颈髓损伤患者早期使用弹力绷带、腹带并进行吹气球、体位练习,能有效减少直立性低血压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6.
亢君  李海燕 《护理学杂志》2006,21(11):30-31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并发低血压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25例行PCI患者术后并发低血压的原因、处理方法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PCI术后低血压发生率6.1%;其原因为并发心力衰竭5例、心源性休克1例、冠状动脉穿孔发生延迟心脏压塞2例、严重股动脉穿刺处出血1例、拔出股动脉鞘管诱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10例、血容量不足应用血管扩张剂6例.结论低血压是PCI术后并发症的常见临床表现,及时发现和查找低血压的原因并进行相应处理,对预防PCI术后严重并发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术后低血压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TURP术后低血压的预防对策。方法对重庆永荣矿业公司总医院61例TURP术后发生低血压患者与86例未发生低血压患者的年龄、手术总时间、前列腺切除重量、包膜切穿后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血钠浓度、术后体温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统计结果显示,包膜切穿后手术时间长、失血量大、术后血钠浓度低、术后体温低是术后低血压的危险因素,而患者年龄、手术总时间、前列腺切除重量与术后低血压不相关。结论 TURP术中应采取各种措施避免切穿前列腺包膜、减少水吸收、减少失血量,提高手术技巧、膀胱造瘘术、加热膀胱冲洗液能够有效预防术后低血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颈髓损伤患者术后直立性低血压的影响.方法 将129例颈髓损伤患者按住院号单双数分为对照组(63例)和干预组(66例),均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弹力绷带、腹带、吹气球和体住练习的早期护理干预.结果 两组术后直立性低血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颈髓损伤患者早期使用弹力绷带、腹带并进行吹气球、体位练习,能有效减少直立性低血压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并发低血压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25例行PCI患者术后并发低血压的原因、处理方法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PCI术后低血压发生率6.1%;其原因为并发心力衰竭5例、心源性休克1例、冠状动脉穿孔发生延迟心脏压塞2例、严重股动脉穿刺处出血1例、拔出股动脉鞘管诱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10例、血容量不足应用血管扩张剂6例。结论低血压是PCI术后并发症的常见临床表现,及时发现和查找低血压的原因并进行相应处理,对预防PCI术后严重并发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中症状性低血压的作用.方法:我们选择30例在本院做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较稳定性的病人,采取自身实验前后对照方法,对照组就按血液透析护理常规护理,而实验纽是在此护理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的,比较两组病人症状性低血压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在血液透析中发生低血压的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血液透析中症状性低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留置尿管时间对妇科术后病人体位性低血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留置尿管时间对妇科术后病人体位性低血压的影响,将300例妇科手术后导尿的病人随机分为甲、乙、丙三组各100例,分别于术后24、48、72 h拔除尿管,比较三组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率.结果乙、丙组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均显著低于甲组,乙组、丙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三组均无1例发生泌尿系感染.提示妇科手术后48 h拔除尿管较合适.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产妇麻醉前变换体位引起的血压变化预测腰麻后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HS)的发生情况。方法 ASAⅠ或Ⅱ级正常足月妊娠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58例,麻醉前测仰卧位和侧卧位MAP,计算两者血压差值,观察麻醉后1、3、5 min MAP和HR的变化,MAP差值的大小与低血压发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引起术中发生低血压的麻醉前仰卧位和侧卧位MAP平均差值为11.2 mm Hg,低血压平均发生率为39.9%。差值越大术中低血压的发生率越高(P<0.05)。结论体位引起的MAP差值越大,术中发生低血压的风险越高,为麻醉医师术中有效预防SHS的发生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开颅术后严重脑膨出的原因及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开颅术后并发严重脑膨出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15例开颅术后并发严重脑膨出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患者,12例治愈出院,3例因并发肺部严重感染而死亡。结论:开颅术并发严重脑膨出的原因主要是脑水肿、脑积水和颅内感染。 运用药物和采取各项措施减轻脑水肿,解除脑积水,预防感染是解决开颅术后并发顽固性脑膨出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与体位有关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3月至2005年5月122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术中体位安置的体会。结果:均顺利完成手术,仅于腹腔镜手术开展初期出现术后肩部疼痛4例,神经损伤2例,体位性低血压2例。采取预防措施后90例手术未发生由于体位护理不当导致的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病例。结论:术中合理安置患者体位,可有效减少与体位有关的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和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术中发生难治性低血压的危险因素。
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患者649例的临床资料,男382例,女267例,年龄18~90岁,ASA Ⅰ—Ⅳ级。难治性低血压定义为术中SBP<90 mmHg或SBP降低幅度超过基础值的20%,且经过相应升血压处理,低血压累计时间超过30 min,或术中需要血管活性药持续泵注。根据术中是否发生难治性低血压将患者分为两组:低血压组和非低血压组。收集并整理患者术前和术中相关临床指标,分别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术中发生难治性低血压的危险因素。
结果 有276例(42.53%)患者发生术中难治性低血压。与非低血压组比较,低血压组患者年龄明显增大,ASA分级明显增加,高血压比例明显升高,术前白蛋白浓度明显降低,手术时间明显延长,总入量、总入超量、出血量明显增多,乳酸(Lac)浓度明显升高,血糖均值(Glumean)和血糖变异系数(GluCV)明显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SA分级增加(每增加一级OR=1.748,95%CI 1.163~2.628)、高血压病史(OR=1.555,95%CI 1.071~2.256)、GluCV(每增加1OR=1.106,95%CI 1.080~1.133)和出血量增加(每增加500 ml,OR=2.050,95%CI 1.482~2.836)是术中难治性低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ASA分级增加、高血压病史、血糖变异系数和出血量增加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发生难治性低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运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减少心脏介入术后患者低血压发生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8月我科152例心脏介入术后患者采用循证护理的工作方法预防护理术后并发低血压的效果.结果:152例患者,并发低血压的5例,均未发生恶性心脏事件.结论:通过运用循证护理的工作方法,减少了心脏介入术后患者低血压的发生,提高了护士的判断能力、现察力、理解力、科研能力以及工作技能,促使护士养威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态度,使整体护理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对120例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对策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迟发血肿65例,其中同侧脑内血肿10例,硬膜外血肿8例,对侧硬膜外血肿21例,硬膜下血肿10例,脑内血肿9例,大脑纵裂血肿7例;(2)急性弥漫性脑肿胀40例;(3)外伤性大面积脑梗死15例;(4)复合伤患者有30例。合并胸部、腹部及四肢骨折,有明显的低血压和低血氧症状;(5)术中操作不当,误诊误治10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原因有迟发性颅内血肿,弥漫性脑肿胀,严重脑水肿,广泛脑梗死,术中操作不当,对病情的误诊误治,麻醉问题等。根据不同的原因进行正确处理,可以降低急性脑膨出的重残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保护装置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中的价值。方法自2000年10月至2006年8月对65例颈动脉狭窄患者实施了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共植入支架75个,其中颈内动脉支架68个,颈总动脉支架2个,同时植入锁骨下动脉支架2个,椎动脉支架3个,4例术前安装了临时起搏器。结果65例中2例脑保护装置置放失败,63例成功。63例脑保护装置中26例可见斑块碎片,1例术中出现一过性脑缺血,1例同时置入椎动脉支架后发生椎动脉血栓形成;9例术中出现一过性低血压、心动过缓,4例术前安装临时起搏器者未发生术中低血压。5例出现术后低血压,1例术后原有神经系统症状加重。1例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后出现高血压。结论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有效手段,在有脑保护装置的条件下,正规熟练的操作和严格的预防措施能有效提高安全性,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及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18例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术后再出血病人的临床特点,放射资料,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硬膜外血肿10例,脑内血肿6例,硬膜下血肿2例。血肿位于脑挫伤及颅骨骨折处12例,手术止血不仔细4例,术中出现低血压12例,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4例,术后血压不稳躁动8例。本组手术16例,死亡7例。结论:手术减压引起颅压下降为外伤性急性颅内血肿再出血的主要原因,以硬膜外及脑内血肿多见。脑挫伤及骨折的存在是再出血的潜在危险,术中急性脑膨出是再出血的表现形式,手术操作不规范,术中低血压及术后躁动构成了再出血的其它因素。全面彻底准确的手术操作,维持术中术后稳定的血压是防止再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管通治疗血液透析中的低血压疗效.方法:观察左卡尼汀联合管通治疗12周,对30例透析性顽固性低血压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后透析过程中血压下降幅度明显减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左卡尼汀联合管通对透析性顽固性低血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