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胃肠道间质瘤是一组独立源自于胃肠道原始间叶组织的肿瘤,伴随近几年内病理学的不断发展、免疫组化以及超微结构的日益深入,人们对于胃肠道间质瘤的认识渐渐趋向统一,诊断不断地增加,本文就胃肠道间质瘤的螺旋CT诊断价值进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14年1月-2016年1月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医院收治的35例经病理诊断确诊为胃肠道间质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以飞利浦briallance 16排螺旋CT行腹盆腔常规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CT数据经工作站后处理重建出血管三维立体影像,观察病变部位形态。结果:35例患者均为单发病灶,食道1例(2.88%)、胃17例(48.57%)、十二指肠5例(14.29%)、空肠5例(14.29%)、回肠4例(11.43%)、结肠3例(8.57%)。良性病变者8例(22.85%),强化密度均匀;肿瘤恶性病变者19例(54.29%),强化密度不均匀,以边缘不规则强化,内部囊变坏死区不强化居多;潜在恶性病变者8例(22.85%),6例强化密度不均匀,2例比较均匀。瘤体内可见点条状强化血管,瘤体旁可见成簇细小血管。结论:以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胃肠道间质瘤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为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病情判断提供准确的数据依据.方法:选用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医院进行治疗的3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3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3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CT诊断结果情况.结果:3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中恶性肿瘤为16例、良性肿瘤为14例,检出率为53%,发病部位为小肠处、胃部、直肠部、食管部、肠系膜,分别为10例、8例、3例、5例、4例;CT诊断为肿块直径超过5cm、瘤体内伴低密度坏死现象、肿瘤边缘出现分叶、CT值超过40Hu、瘤体内出现簇状血管、肿块直径低于5cm,例数分别为9例、5例、3例、3例、4例、6例.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极高,能够清晰的显示出患者体内的胃肠道间质瘤的病况,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有利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对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实施多排螺旋CT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取2015年2月到2017年2月间本院收治的45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进行研究,对所有患者均实施多排螺旋CT检查,并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去分析患者实施多排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良恶性的诊断效果。结果患者实施手术病理检查确诊良性患者6例,潜在恶性10例,肯定恶性29例。潜在恶性及恶性患者肿瘤直径﹥5cm、边界模糊、强化不均匀、周边脏器转移发生率与良性患者相比明显较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实施多排螺旋CT检查诊断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诊断横结肠系膜起源的老年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本院64例老年胃肠道间质瘤患者,按诊断方式的不同将其平分为常规组、研究组,每组32例。常规组患者进行X射线诊断,研究组则进行多层螺旋CT诊断,并将两组胃肠道间质瘤检出率及检出部位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胃肠道间质瘤检出率为93.75%,常规组患者为53.13%,研究组胃肠道间质瘤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胃部、横结肠系膜等部位胃肠道间质瘤检出率分别为50.0%、37.50%;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的28.13%、21.87%,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多层螺旋CT对横结肠系膜起源的老年胃肠道间质瘤进行诊断,可进一步提升胃肠道间质瘤检出率,同时提升诊断准确率,具有临床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诊断横结肠系膜起源的老年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本院64例老年胃肠道间质瘤患者,按诊断方式的不同将其平分为常规组、研究组,每组32例。常规组患者进行X射线诊断,研究组则进行多层螺旋CT诊断,并将两组胃肠道间质瘤检出率及检出部位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胃肠道间质瘤检出率为93.75%,常规组患者为53.13%,研究组胃肠道间质瘤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胃部、横结肠系膜等部位胃肠道间质瘤检出率分别为50.0%、37.50%;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的28.13%、21.87%,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多层螺旋CT对横结肠系膜起源的老年胃肠道间质瘤进行诊断,可进一步提升胃肠道间质瘤检出率,同时提升诊断准确率,具有临床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64排螺旋CT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以本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治疗的5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先采用常规症状诊断,再进行64排螺旋CT扫描。统计2种诊断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常规临床病症诊断准确率为78.0%,64排螺旋CT诊断准确率为96.0%(P<0.05)。结论:采用64排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在16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的螺旋CT表现。结果:25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主要CT表现:向胃肠道腔内、外生长或跨胃肠道壁生长的软组织肿,肿块密度均匀或混杂。增强后,良性肿块密度均匀,强化显著,恶性肿块,周边强化,内见液化坏死及囊边区域,部分可见溃疡形成。结论:16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能够反映肿瘤的特点,有助于胃肠道间质瘤的准确定位,能够反映肿瘤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孙万龙 《医疗装备》2015,(16):35-36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CT扫描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结果:肿瘤位于胃部患者为5例,肠系膜2例,小肠2例,其中良性3例,潜在恶性2例,恶性4例。肿块形态多表现为圆形或是类圆形,可发生囊性变或是坏死。经过增强后良性及潜在恶性肿瘤实质部分中得到显著强化。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及良性鉴别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张涛  傅爱燕 《工企医刊》2008,21(3):14-16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IST的CT表现。结果:肿瘤发生于胃部10例,十二指肠4例,小肠4例,肠系膜1例,大网膜1例。恶性16例,良性4例。主要CT表现为:肿瘤以向腔外生长为主(14/20),类圆形或椭圆形居多(15/20),绝大多数境界清楚(17/20);良性GIST相对较小,平均大小3.3cm×4.2cm,平扫时密度均匀,增强后轻一中度均匀强化,CT净值平均增18Hu;恶性GIST体积较大,平均大小7.2cm×6.6cm,大部分密度不均匀(15/16),瘤中间坏死多见,增强后明显到显著强化,CT值平均净增加52Hu。2例恶性GIST及1例良性GIST发生不规则斑片状钙化。3例恶性GIST瘤体旁可见成簌状或线状排列血管影,2例侵犯周围组织,1例发生肝脏转移。结论:CT检查能够确定GIST的存在,并能估计良恶性,对治疗起着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征象对诊断胃肠道间质瘤良恶性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经手术及病理结合免疫组化确诊的GISTs的MSCT征象,并将CT征象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48例GISTs,良性12例,交界性13例,恶性23例;所有周围组织侵犯或转移病例均为恶性病例.肿瘤大小、生长方式及其强化程度对鉴别良性、(交界性及恶性)有统计学差异(P<0.05).肿瘤密度对鉴别(良性及交界性)、恶性有统计学差异(P<0.05);肿瘤供血动脉增粗改变对鉴别良性、交界性、恶性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SCT征象对诊断GISTs的良恶性有重要价值;结合MSCT的MPR,MIP及腹部血管CTA等后重建技术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是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及手术方式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胃肠道间质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7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所有患者经64排螺旋CT检查,对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界以及增强扫描后肿瘤的强化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57例患者中,分布情况:胃部25例、小肠16例、结肠9例、肠系膜7例;病理结果 :恶性38例,良性16例,潜在恶性3例;影像特点:恶性肿瘤平均直径5cm,呈类圆形或分叶样,边缘不清、密度不均匀、多伴有瘤体中心液化(坏死),增强扫描后不均匀强化、延迟扫描强化更明显;良性肿瘤平均直径5cm,呈类圆形、边界清晰、密度较均匀、增强后多均匀强化;潜在恶性肿瘤密度较均匀。结论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诊断中应用64排螺旋CT,可以清晰显示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及内部结构,通过动态增强检查在胃肠道间质瘤的定位、定性诊断中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胃肠道间质瘤的CT特征观察,分析CT对间质瘤的诊断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自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4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观察其CT影像资料,并与其大体病理加以对照。结果:4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中,胃间质瘤患者24例,食管间质瘤患者3例,回肠间质瘤3例,空肠间质瘤2例,十二指肠间质瘤5例,腹腔内肠道外间质瘤3例;良性患者9例,潜在恶性患者12例,恶性患者19例。通过CT诊断治疗,良性和潜在恶性肿瘤的实质部分得到了有效的强化,静脉其也得到加强。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表现具有一定特征,CT诊断对显示肿瘤位置、大小与形态等有重要的作用,对有效诊断肿瘤和鉴别肿瘤的良恶性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价值,值得大力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64排螺旋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8月~2012年8月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64排螺旋CT检查资料,观察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界以及增强扫描后肿瘤的强化特点。结果 21例患者中,位于胃部13例、小肠4例、结肠3例、肠系膜1例。其中,恶性12例,直径>5 cm,边缘分叶、密度不均、瘤体中心液化(坏死),增强扫描后不均匀强化、延迟扫描强化更明显;良性7例,直径﹤5 cm,类圆形、边界清晰、密度均匀、增强后均匀强化;交界性2例,瘤体密度多较均匀。结论 64排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对胃肠道间质瘤的定位及定性诊断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应用多排螺旋CT诊断胃肠道间质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的CT表现特征,评价多排螺旋CT(MS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切除、免疫组化证实的GIST患者的MSCT平扫和增强扫描图像。结果 肿瘤7例发生于胃,十二指肠3例,空肠4例,回肠3例,肠系膜1例,直肠2例。良性9例,肿块平均直径小于5cm,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多密度均匀,边界清楚,均匀强化;恶性10例,肿块平均直径大于5.5cm,多呈分叶状生长,密度多不均匀,显著强化,其中腹腔播散1例,肠系膜淋巴结转移2例。潜在恶性1例。结论 MSCT能准确显示GIST的部位、形态、大小、及其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对其定性及指导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严睿  万慧  刘力  张剑  丁薇  贺斌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9):5106-5108
目的 总结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CT表现特征,评价64排螺旋CT对该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2例外科切除术后GIST病例的临床、64排螺旋CT及病理资料.结果 本组GIST其中7例(占58.33%)发生在胃,2例(占16.67%)发生在肠系膜;CT显示低度危险性病灶密度均匀,轻中度强化,界面清楚,腔内生长;高度危险性病灶内见液化坏死、囊变、出血、钙化,瘤旁簇状血管及增粗供血动脉,无淋巴结转移.结论 64排螺旋CT对显示GIST内部结构、肿块与胃肠道关系和肿瘤血管情况等具有极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胃肠道间质瘤患者36例,CT设备采用Philips Brilliance16层螺旋CT机,行腹盆腔常规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于后处理工作站分析CT数据,全面观察病变的部位、数量、形态、边缘、密度、与周边结构的关系及强化方式.结果 36例患者胃肠道间质瘤均为单发,其中胃18例(50.0%),十二指肠4例(11.1%),空肠6例(16.7%),回肠5例(13.9%),结肠3例(8.3%).共有良性病变8例(22.2%),潜在恶性病变7例(19.4%),恶性病变21例(58.3%).8例良性病变CT平扫密度较均匀,并呈均匀性强化.7例潜在恶性病变中有3例(42.9%)平扫及双期强化CT表现为密度均匀肿块,4例(57.1%)强化后密度不均.21例恶性病变中有20例(95.2%)表现为不均匀强化,比例明显高于良性间质瘤(P<0.05).结论 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在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陈金才 《中国卫生产业》2012,9(15):79-79,81
目的研究各种影像学诊断方法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中的应用,提高其诊断价值。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17例GIST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8例行胃肠道钡餐造影,9例行CT检查并1例同时行MRI检查。结果①胃肠钡餐X线显示:1例食道中下段弧形压迹,正常粘膜推压移位,4例胃体呈类圆形充盈缺损,2例胃窦肿瘤呈不规则充盈缺损及腔内钡斑,粘膜破坏,1例仅见外压性改变;②CT显示:5例胃部及4例小肠肿瘤向腔内外生长,平扫均为等密度,边界清楚,发生于小肠的可见小肠推移。1例肿块内见不规则钙化斑;(3)MRI显示:1例胃内肿瘤于T1WI呈低、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双期增强扫描示肿瘤静脉期强化较动脉期显著。结论钡餐造影和CT是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胃间质瘤患者的CT诊断价值。方法对2010年12月—2011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50例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皆实现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50例胃间质瘤患者在实行螺旋CT后,主要的表现有:胃内出现软组织肿块的现象,肿块同时有向腔内或者胃腔内、外突出的趋势。在实施增强后,患者肿块强化相对明显,出现中心囊变及坏死的现象,周边强化明显。50例患者中,有20例为低度恶性胃间质瘤,有30例为高度恶性胃间质瘤。结论在胃间质瘤治疗中,螺旋CT的诊断价值比较高,可以准确地显示出患者胃间质瘤的具体部位及具体的形态,对患者疾病的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T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诊断价值。回顾性分析14例经免疫组织化学证实的GIST的CT表现。方法:14例GIST中,良性6例,恶性8例。位于胃8例,小肠4例,结肠1例,肠系膜1例。肿块直径约(11.2±2.6)cm。位于消化道的13例中,腔外生长者9例(69.2%),腔内、外生长者4例(30.8%)。结果:CT检查者中,肿块密度均匀5例,不均匀9例。增强后均匀强化4例,不均匀强化10例。6例影像学随访检出复发4例,其中3例经口服STI-571治疗患者中2例观察到肿瘤缩小和液化,1例肿瘤增大。结论:GIST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消化道来源的腔外生长肿块,伴有囊变、坏死或与消化道相通和增强后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应考虑GIST可能。CT在GIST诊断和随访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