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精神障碍与颅脑损伤的关系.方法 选取72例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病例,分析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受伤部位、文化程度、受伤方式等因素与精神障碍的关系.结果 本组病例痊愈34例,显效32例,好转4例,无效2例.精神障碍与人院时GCS无关,额颞叶损伤并发精神障碍多见,受教育程度与损伤后精神障碍的发生有关.结论 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的发生受病理、心理、社会等因素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探讨提高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护理水平的措施。方法:选取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的患者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传统组(n=32例)和干预组(n=32例),传统组采取传统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传统护理措施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NOSIE-30评分、MMSE量表评分和MoCA量表评分。结果:治疗4周后,干预组的NOSIE-30评分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4周,干预组的MoCA评分和MMSE评分均优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应积极加行护理干预措施,可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精神障碍与颅脑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72例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病例,分析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受伤部位、文化程度、受伤方式等因素与精神障碍的关系。结果本组病例痊愈34例,显效32例,好转4例,无效2例。精神障碍与入院时GCS无关,额颞叶损伤并发精神障碍多见,受教育程度与损伤后精神障碍的发生有关。结论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的发生受病理、心理、社会等因素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4.
192例重型颅脑损伤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方法,以降低死亡率和病残率。方法对192例病例进行分析,采用手术和非手术等综合治疗措施。结果存活138例,病残20例,病残率10.42%,死亡54例,死亡率28.13%。结论目该类损伤伤情重,变化快且复杂,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6.
7.
目的 对30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护理分析,探讨正确有效的护理方法,提高对重型颅脑损伤痛人的治愈率.方法 对300倒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行系统护理,早期头部泳敷.认真现察生命体征及病情,若有病情变化及时处理.结果 在300倒病例中,有45例病人出现过病情变化,及时发现报告医生,及时配合医生采取处理.结论 熟悉颅脑损伤护理... 相似文献
8.
重型颅腕损伤的特点包括病情危重,发展迅速,复杂多变,并发症多,救治困难,病死率高。并发症中以呼吸衰竭最为常见,也是重要的死亡原因。经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在治疗护理原发伤、保护和恢复脑功能的同时,特别加强对呼吸功能的监测和管理,挽救了许多危重患者的生命,使其顺利康复,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收集4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经有效护理均取得满意疗效.结论 做好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及健康教育,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积极护理,探讨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率及生存质量的方法。方法:选择128例颅脑损伤患者,加强病情观察,及时进行吸痰吸氧及相应术后护理。结果:128例患者存活93例(72.66%),死亡35例(27.34%)。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分秒必争的实施适当的抢救护理措施,是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在重型颅脑损伤中 ,早期呼吸道护理对降低病死率、残疾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院自 1999年 12月~ 2 0 0 2年 2月收治重型颅脑损伤 3 8例 ,现将护理经验与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 8例 ,其中男 3 5例 ,女性 3例 ,年龄在2 3~ 72岁之间 ,平均为 43岁。入院经颅脑CT检查其中脑挫伤2 2例 ,脑挫伤并硬膜外血肿 7例 ,脑挫伤并硬膜下血肿 5例 ,脑挫伤并脑内血肿 1人 ,脑挫伤并颅底骨折 3人。入院后哥拉斯格评分 <6分者 2 2人 ,其余 8~ 10分。1 2 结果 抢救成功 3 5例 ,2例死于中枢性呼吸衰竭 ,1例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12.
据有关研究报道,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肺炎发生率为13%~18%,因并发肺炎致死率达20%~50%[1]。因此,如何能在患者住院期间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维持稳定的动脉氧分压,促使患者脑功能尽快恢复,减少残障,提高患者日后的生活质量[2],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意义。2011年1月—2012年11月我院神经外科在传统护理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措施与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出院51例,死亡7例。结论加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有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02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对照研究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和预后情况,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和预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治疗组的患者疗效与预后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了手术治疗的有效性和临床价值.颅脑损伤的患者,入院明确诊断后,应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开颅手术,以达到减少伤残率,提高治愈率和生存质量的治疗目的 . 相似文献
15.
16.
重型颅脑损伤多因不同程度昏迷、发热、吞咽困难,易致水电解质紊乱,应尽早插胃管,从管内灌注流质食物、药物及水分,以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同时又可观察胃肠道有无出血情况。但若方法不当,会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损伤,必须引起重视。1 误入气管或加重病情 重型颅脑损伤均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插入胃管时应特别慎重,因病人无吞咽运动,胃管不易进入食管内,有时会误入气管。插管时两人协作,一人负责固定患者头部,另一人插管,插管时注意尽量避免使患者头部过分屈曲或剧烈运动,以免加重病情。插入后用注射器轻轻抽吸有无胃液或注入空气确定胃管位置,方可灌注食物或药物。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尼莫地平在救治重型颅脑损伤后脑损害、脑水肿及脑血管痉挛的基础理论、临床应用研究与作用机制、给药方法及临床用药护理要点等,指出正确使用尼莫地平,严密观察及做好心理护理是确保临床安全有效使用尼莫地平的保证。 相似文献
18.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低钠血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低钠血症的诊疗措施与预后关系。选择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低钠血症患者102例及对照组110例,对其血钠、血浆渗透压、ADH进行测定,并比较2组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结果表明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低钠血症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CSWS血浆ADH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SIADH血浆ADH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CSWS、SIADH血钠浓度及血浆渗透压均低于对照组。认为ADH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低钠血症中起重要作用,低钠血症的发生可加重颅脑损伤病情,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19.
正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其临床表现常因损伤的原理、性质、部位、程度以及病人的年龄、机体状况及心理状态等的差异而有所不同,脑外伤引起的情绪反应是心理反应的重要决定因素,尤其是病人病前人格及素质不健全时,这种情绪上的反应更为突出。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是临床医生经常遇到的难题之一,原因在于其影响因素多,发生率高,且发病机理不明确。本文回顾性分析颅脑外伤伴发精神障碍100例,重点探讨其发生机理及其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腹泻的相关因素及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08年3月~2009年10月期间本院收住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8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护理干预前后患者腹泻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应用广谱抗生素、输注肠内营养(EN)的量和速度及低蛋白血症是患者并发腹泻的主要相关因素。护理干预前腹泻发生率为56.1%,而护理干预后患者腹泻发生率为32.6%,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腹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者治疗期间,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患者腹泻发生率,缩短腹泻时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