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青年中低度近视患者角膜地形图眼前节参数之间的差异。方法在18-28岁近视患者中随机抽取中度近视患者25例(41眼),低度近视患者18例(24眼)。应用Orbscan-Ⅱ角膜地形图测量角膜中央厚度(CCT)、前房深度(ACD)、瞳孔直径及kappa角。使用SPSS16.0软件对两组参数行两独立样本比较的t检验。结果中度近视组和低度近视组CCT分别为(526.244±29.629)μm和(523.832±39.446)μm;ACD分别为(3.588±0.197)mm和(3.710±0.172)mm;瞳孔直径分别为(4.568±0.857)mm和(5.567±1.061)mm;kappa角分别为(4.453±1.302)和(5.028±3.033)。两组的瞳孔直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的CCT、ACD、kappa角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年中度近视组的瞳孔直径小于低度近视组,而两组的CCT、ACD和kappa角相似。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近视患者在波前像差引导个体化LASEK手术前后角膜厚度的变化,对有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用DGH 4000型角膜测厚仪测量,在施行LASEK手术前后分别测量角膜中央厚度差异,用电脑验光仪检测术前及术后角膜曲率和屈光度.结果 近视患者158例(316眼),术后平均角膜中央厚度为(517.38±34.19)μm,左右眼、性别、年龄间平均角膜中央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术前比较,术后平均眼压下降(3.90±0.55) mmHg,角膜中央厚度下降(97.92±7.22)μm,屈光度下降(-8.22±3.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角膜曲率虽有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角膜中央厚度与屈光度和眼内压呈正相关,与角膜曲率无相关性.结论 术后近视患者角膜中央厚度变化与屈光度、眼内压等因素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近视眼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与中央角膜厚度(CCT)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91例眼科门诊近视患者(91眼),其中低度近视(等效球镜度数[SE]>-3.0D)28例(28眼),中度近视(SE-0.3D~-6.0D)33例(33眼),高度近视(SE<-6.0D)30例(30眼).均接受包括眼压、验光、裂隙灯、眼底等常规眼部检查,排除除屈光不正以外其他眼部疾病.利用RTVue Fourior OCT(Optovue Inc,USA)测量视盘周围RNFL厚度;利用CAM-L模块测量CCT.结果 近视眼患者RNFL厚度是(108.5±10.1)μm,CCT是(524.7±36.8)μm,在低中高近视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相关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颞侧(tl1,tu1)RNFL厚度与CCT呈正相关(tl1单因素及多因素r=0.281,0.093;tu1单因素及多因素r=0.352,0.163;P<0.05);鼻侧(nl2,nu2)和下方偏鼻侧(in2,in1)区域RNFL厚度与SE呈正相关(P<0.05);下方偏颞侧(it2)RNFL厚度与SE呈负相关(P<0.05);其他部位RNFL厚度与CCT、SE无相关(P>0.05).结论 近视眼视盘周围局部区域RNFL厚度与CCT存在相关性,表明中央角膜厚度与青光眼视神经病变敏感结构指标具有一定关系,对青光眼诊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对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视野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9月本院门诊收治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75例(75眼),根据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合并糖尿病组43例,单纯青光眼组32例。记录两组患者视野缺损和光敏度;三维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检测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非接触式眼压计测量眼压。结果合并糖尿病组视野缺损为(16.14±5.94)d B,明显高于单纯青光眼组的(12.54±5.86)d B;合并糖尿病组视野光敏度为(15.38±6.24)d B,明显低于单纯青光眼组的(17.27±6.61)d 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合并糖尿病组视盘旁上方、下方的视网膜纤维层厚度分别为(119.75±13.46)、(121.62±14.94)μm,均明显低于单纯青光眼组的(125.53±17.37)、(135.67±12.40)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合并糖尿病组患者眼压为(21.75±4.33)mm Hg,明显高于单纯青光眼组患者眼压(20.25±2.63)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可加重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前、术后角膜厚度与眼压间变化的关系。方法242例(484只眼)分别于LASIK术前、术后测量角膜厚度、眼压,并比较角膜中央厚度改变与眼压计读数差异间的关系。对所有数据进行t检验和相关分析。结果LASIK术前角膜中央厚度为(542.13±30.36)μm,术后为(462.73±33.28)μm,减少了(79.40±29.07)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051;p<0.001)。LASIK术前眼压为(14.72±2.67)mmHg(1 mmHg=0.133kPa),术后为(10.63±2.56)mmHg,其差值为(4.09±2.82)mmHg,有统计学意义(t=18.003;p<0.001)。LASIK术前、术后角膜中央厚度与眼压测量值均呈高度正相关(r=0.336,p<0.01;r=0.262,p<0.01),即角膜厚度变薄,眼压测量值降低。结论LASIK术后眼压测量值随角膜中央厚度的减少而降低。角膜中央厚度的改变是眼压值下降的主要因素。接受LASIK手术者中部份可能存在有青光眼因素,故应关注此类术后眼压"正常"者,以避免对青光眼的漏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夜间眼低灌注压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相关性。方法对21名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POAG)患者(POAG组)和性别、年龄等相匹配的22名健康人(正常组)进行24 h眼压和血压监测。24 h眼压和血压监测从第1天8:00 am至第2天8:00 am,间隔2 h测量1次。根据平均眼压和血压计算平均灌注压。比较两组白天及夜间眼压、平均血压、平均眼灌注压。结果 POAG组夜间眼压(t=3.740,P0.05)及眼压波动(t=14.637,P0.05)均明显高于正常组;两组夜间平均血压、夜间平均眼灌注压均有所下降,但POAG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17,P0.05;t=-12.814,P0.05)。结论 POAG组眼灌注压低,夜间平均眼灌注压下降明显,提示眼灌注压不足可能是POAG发病的一个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眼压与选择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之间的关系。方法分析我院62例POAG患者(共69眼),其中药物治疗30例共32眼、手术治疗32共37眼;记录每只青光眼治疗前的眼内压、随访5个月后的眼内压,同时随访患者5个月后视力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药物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患者治疗前眼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9±3.4)、(38.2±2.8)mm Hg〕(P0.01),其中以手术组的眼压值最大,说明两组患者的眼压基线值是不同的;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眼压值均显著下降〔(15.5±3.1)、(16.1±2.7)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证明两种治疗方法均可有效降低POAG患者的眼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眼压值,发现治疗后的眼压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种治疗方法对两组POAG患者的治疗效果基本一致。比较两组患者视力恶化结果(5例,3例),发现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两种治疗方法均可以改善POAG患者视力,治疗效果基本一致;然而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2例,10例),发现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手术治疗更易引起并发症。结论眼压较低的POAG患者多倾向于药物治疗,而眼压较高者多倾向于手术治疗,因此临床上在选择POAG治疗方法时眼压也许可以作为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使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0CT)评估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病程中的变化趋势。方法:应用OCT检查技术分别对67例(126只眼)的POAG患者的RNFI进行检测,数据包括鼻侧(NAS)、上方(SUP)、颞侧(TEMP)、下方(INF)RNFL厚度以及平均RNFI厚度。按青光眼诊断标准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3组,分析3组的RNFI变化趋势。结果: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早期、中期和晚期3组之间RNFI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各个时期中RNFL厚度逐渐变薄。青光眼的病程发展可通过RNFI的减少变化来反映。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傅里叶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fourier-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FD-OCT)测量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视乳头旁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厚度。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7年1在我院就诊的POAG患者30例(45眼),其中中晚期POAG患者(中晚期POAG组)15例,早期POAG患者(早期POAG组)15例;另选取本院健康无眼疾的体检者25例(25眼)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OCT检测三组受试者的)视乳头旁RNFL厚度,并采用全自动电脑视野分析仪检测三组受试者的视野缺损情况。结果:中晚期POAG组视乳头旁RNFL厚度小于早期POAG组视乳头旁RNFL厚度,早期POAG组视乳头旁RNFL厚度小于正常对照组视乳头旁RNFL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中晚期POAG组视野缺损值大于早期POAG组,早期POAG组大于正常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视乳头旁RNFL厚度与相应视野内的视野缺损程度呈负相关关系。结论:OCT检测能够反映POAG患者RNFL厚度的改变情况,且其厚度与视野缺损情况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史强  王青  罗一青  张宇宏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9):5081-5082,5085
目的 比较Orbscan眼前节分析系统与超声对近视患者角膜中央厚度测量值.方法 选取某院2008年1月~2012年1月间入院治疗的1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相关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 Orbscan方法结果介于451~603 μm之间,平均值为(518.36±31.54)μm;超生侧厚方法结果介于478~614 μm之间,平均值为(538.12±23.11)μm.两组方法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结果按照中央厚度区间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结果按照屈光度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近视患者角膜中央厚度进行测量的过程中,要注意区别不同的检测方法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人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厚度随近视屈光度变化的特点及对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3年6月62例(106眼)近视眼患者,分为低、中、高度3组和对照组25例33眼,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进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测量,研究近视眼平均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与屈光度的相关性,并比较各近视组与正常组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差别,及鼻、上、颞、下4个象限的分区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特点。计量资料用采用t检验。近视眼平均神经纤维层厚度与屈光度之间关系采用直线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低、中、高度近视组平均RNFL厚度测量值分别为(116.52±9.60)、(116.96±7.89)、(102.13±12.54)μm,对照组平均RNFL厚度测量值为(109.45±8.29)μm。高度近视组平均RNFL厚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视眼平均神经纤维层厚度与屈光度成负相关关系(r=-0.534,P<0.05)。低度近视组只有鼻侧RNFL厚度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近视组鼻侧RNFL厚度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下方也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近视组上方、下方及鼻侧RNFL厚度均变薄,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近视组上方、下方和鼻侧RNFL厚度分别与中度近视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近视眼平均RNFL厚度随屈光度的增加而减少,分区分析可以发现:除颞侧外,上、下及鼻侧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变化与平均相一致。对近视眼患者应采用不同的指标结合RNFL厚度下降辅助诊断早期青光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中央角膜厚度与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的临床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5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76例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同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为健康对照组,使用A超检查仪和裂隙灯显微镜为受试者进行中央角膜厚度测量工作,比较不同病情程度,健康者与患者之间的差异性。结果:轻度患者的眼角膜厚度在标准范围之内,中度患者的中央角膜厚度较薄,而重度患者的中央眼角膜厚度增加,两者存在临床相关性,为负相关。和病例组相比,健康对照组的中央角膜厚度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健康者相比,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患者的中央角膜厚度不存在明显差异,其厚度增长与病变严重程度关联性密切,该指标可作为诊断患者病变程度标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SLT)治疗多种类型开角型青光眼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不同类型开角型青光眼、高眼压症38例43眼,经SLT治疗,随诊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眼压、眼部反应、视力、视野等改变.结果 激光治疗前平均眼压(27.7±4.7)mm Hg(1 mm Hg=0.133 kPa),治疗后1 d、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平均眼压分别为(22.5±4.4)、(20.1±3.9)、(19.9±3.3)、(19.6±3.1)、(20.1±3.3)mm Hg,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结膜充血及前房内少量浮游细胸均为一过性,1~3 d消失.结论 SLT治疗多种类型开角型青光眼安全有效,长期疗效及重复治疗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维吾尔族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患者房水中β淀粉样蛋白(Aβ)1-40及Aβ1-42与同族白内障对照组及汉族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对照组含量上有无差异,从而对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的发病机制进行探讨。方法维吾尔族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患者37例,维吾尔族白内障对照组患者40例,汉族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对照组患者40例。3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 IA)分别测量房水中Aβ1-40和Aβ1-42的含量。结果维吾尔族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组房水中Aβ1-40和Aβ1-42含量分别为(3.044±1.326)pg.m l-1和(3.302±1.087)pg.m l-1,维吾尔族白内障对照组含量为(5.214±2.355)pg.m l-1和(2.541±1.129)pg.m l-1。汉族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对照组含量为(2.975±1.168)pg.m l-1和(3.136±1.452)pg.m l-1。维吾尔族2组Aβ1-40和Aβ1-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汉2组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的Aβ1-40和Aβ1-4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吾尔族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患者房水中Aβ1-40和Aβ1-42含量高于同族白内障对照组,但维汉两组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患者房水中Aβ1-40和Aβ1-42含量在种族因素上无明显差异,提示神经变性性疾病可能在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发病机制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孙文  陈海波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8):4914-4915,4918
目的 了解海南岛白内障人群的眼解剖参数,为患者准确评定角膜功能并为眼内手术和药物治疗提供评估的指标.方法 通过收集2009年6月~2010年6月海南白内障患者,共3 002例,并按年龄分为6组,A组40 ~49岁36例,B组50~59岁196例,C组60~69岁661例,D组70~79岁1 442例,E组80~89岁612例,F组90岁以上55例.采用SPSS 11.5 for Window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组的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和厚度分别为(16.56±0.563)mm Hg、(2 888.84±66.301) /mm2、(508.06±8.433) μm,B组分别为(15.11±0.244) mm Hg、(2 629.05±31.710) /mm2、(508.86±2.523) μm,C组分别为(15.09±0.144) mm Hg、(2 597.36±17.422)/mm2、(500.77±1.345) μm,D组分别为(14.46±0.111) mmHg、(2 574.10±19.237) /mm2、(497.34±0.898) μm,E组分别为(13.71±0.165) mmHg、(2 495.37±16.642) /mm2、(491.05±1.423) μm,F组分别为(13.28±0.630) mm Hg、(2 543.46±57.719) /mm2、(491.96±4.343)μm.结论 随着年龄增长,眼压逐渐减少,角膜内皮细胞数量逐渐减少,角膜厚度变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晶状体超声乳化+房角分离术运用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2021年6月-2022年1月纳入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40例,研究组采取晶状体超声乳化+房角分离术,对照组开展晶状体超声乳化+小梁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结果。结果 两组术前视力、眼压无差异(P>0.05);术后研究组视力高于对照组,但眼压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散光度、前房深度与角度无差异(P>0.05);术后研究组散光度低于对照组,但前房深度、前房角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角膜内皮细胞指标无差异(P>0.05);术后研究组平均细胞面积、角膜中心厚度、六角形细胞比率、细胞面积变异系数高出对照组,但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P<0.05)。结论 晶状体超声乳化+房角分离术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能够提升视力,减低眼压,改善角膜内皮细胞指标,减少并发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三联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2月至2011年5月在泰安市中医院眼科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小梁切除的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68例(70眼)。术后随访2~6个月,平均3.9个月,观察手术效果。结果术后50只眼随访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房角增宽;术前平均眼压(40.34±15.43)mmHg,术后平均眼压(12.33±4.31)mmHg;术前平均中央前房深度(2.04±0.15)mm,术后平均中央前房深度(2.97±0.28)mm。结论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三联手术的远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角膜内皮计、超声角膜测厚仪和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系统对角膜中央厚度(CCT)测量可靠性的分析。方法:选取眼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的正视和轻度远视患者56例(112眼)进行中央区角膜厚度的测量。三种不同的仪器设备对中央区角膜厚度(CCT)的测量结果分别是:角膜内皮计(543±28.3)um、超声角膜测厚仪(547±28.5)um、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系统(554±27.8)um。分析:角膜内皮计与超声角膜测厚仪两者之间测量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角膜测厚仪与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系统两者之间测量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内皮计与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系统两者之间测量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角膜内皮计、超声角膜测厚仪和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系统均对角膜中央厚度的测量安全,可靠。但需要进行多次测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的眼前节病变患者Nd:YAG激光治疗前后角膜内皮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方法 88例(102眼)后发性白内障、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其中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45例51眼,非糖尿病患者43例51眼)Nd:YAG激光治疗前1h及治疗后1个月观察角膜内皮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 2型糖尿病的眼前节病变患者Nd:YAG激光治疗前后内皮细胞密度分别为(2205.39±689.74)个/mm2和(1946.05±475.32)个/mm2,内皮细胞平均面积分别为(356.29±118.93)μm2和(383.64±175.92)μm2,内皮细胞面积变异系数分别为(33.83±4.20)%和(45.96±1.30)%,内皮细胞中六角形细胞比率分别为(51.23±13.82)%和(46.71±12.93)%,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糖尿病的眼前节病变患者Nd:YAG激光治疗前后角膜内皮细胞形态结构变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d:YAG激光治疗2型糖尿病的眼前节病变患者,虽然对角膜内皮细胞有一定的损伤性,但仍是眼前节病变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共焦显微镜测量角膜厚度结果与A超测量结果的一致性。方法在我院行准分子激光屈光性手术的患者,包括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和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LASEK)术前检查患者中随机抽样150人(296只眼),按近视程度分为4组,分别用非接触共焦显微镜及常规接触式A超角膜测厚仪测量。将测量结果进行分组比较。结果共焦显微镜测量角膜中央厚度均值为(535.58±36.34)μm,A超测量均值为(536.73±37.18)μm。结论共焦显微镜测量角膜中央厚度结果与A超比较差异细微,且无接触、无创伤。具有准确、无创、简捷的临床特点,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