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评价重组蛋白在华支睾吸虫病诊断上的价值,探索以重组蛋白替代天然抗原用于ELISA等血清学方法诊断华支睾吸虫感染的可能性。方法 分别使用重组华支睾吸虫半胱氨酸蛋白酶(CysB)与华支睾吸虫成虫可溶性抗原(CAA),以ABC-ELISA检测华支睾吸虫病、其它寄生虫感染及健康人血清特异性IgG.比较两种抗原用于检测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 共检测了112份华支睾吸虫感染血清,使用重组抗原CysB与成虫粗抗原CAA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2.9%(104/112)及94.6%(106/112);分别检测健康人血清56例、日本血吸虫病血清20例及肺吸虫病血清10例.对于两种抗原,华支睾吸虫特异性IgG检测阴性率均相同.上述三类血清的阴性率分别为96.5%(54/56)、95%(19/20)及90%(9/10)。结论 华支睾吸虫重组蛋白CysB用于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与成虫可溶性抗原(CAA)的诊断应用价值相近,有望成为应用于华支睾吸虫病诊断的替代抗原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噬菌体12肽库中筛选华支睾吸虫模拟抗原表位。方法应用噬菌体随机12肽库亲和筛选华支睾吸虫病患者混合血清IgG,经过3轮的淘筛,随机挑取蓝色噬菌斑进行扩增,以ELISA检测其免疫活性,挑选免疫活性较高的克隆进行序列分析及免疫学鉴定。结果8个阳性克隆测得6个DNA序列,Western-bloting显示6个单克隆噬菌体均可与华支睾吸虫患者血清反应,斑点免疫金银染色法有3个克隆可被华支睾吸虫患者血清识别。结论应用噬菌体肽库筛选技术可以获得华支睾吸虫模拟抗原表位。  相似文献   

3.
华支睾吸虫成虫特异性诊断抗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找诊断华支睾吸虫病的特异性抗原.方法:应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对华支睾吸虫成虫可溶性抗原中的蛋白组分进行分析,试验血清包括旋毛虫感染的大鼠和小鼠血清,正常大鼠和小鼠血清,旋毛虫病、华支睾吸虫病、并殖吸虫病、日本血吸虫病及囊虫病患者血清,斯氏狸殖吸虫感染的大鼠血清和正常人血清.结果:华支睾吸虫成虫可溶性抗原蛋白经SDS-PAGE后显示17条蛋白带,其中相对分子质量为65 000、54 000、31 000、25 000、13 000的为主带.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相对分子质量为108 000、94 000、71 000、65 000、56 000、53 000、43 000的蛋白带可被华支睾吸虫病患者血清识别,108 000、71 000、65 000、63 000、53 000的蛋白带可被并殖吸虫病患者血清识别,108 000、94 000、71 000可被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旋毛虫感染的大鼠血清及旋毛虫病患者血清识别;56 000的蛋白组分只能被华支睾吸虫病患者血清识别,而不与其他试验血清发生交叉反应.结论:华支睾吸虫成虫可溶性抗原中相对分子质量为56 000的蛋白组分为华支睾吸虫成虫的特异性抗原.  相似文献   

4.
华支睾吸虫病是我区主要寄生虫病之一。以往诊断此病主要依靠粪检,近年来,血清学检测技术已应用于华支睾吸虫病的诊断。为了评价各类免疫球蛋白在华支睾吸虫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1990年5月,我们应用ELISA法同时检测华支睾吸虫病人血清中的特异性IgG、IgM和IgA抗体.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方法和结果一、可溶性蛋白抗原的制备:从实验感染的家兔肝胆管内获取华支睾吸虫成虫,用  相似文献   

5.
重组华支睾吸虫26kDaGST蛋白用于检测特异抗体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重组华支睾吸虫26kDaGST蛋白(rCs26GST)在华支睾吸虫病血清学诊断上的价值。方法使用rCs26GST抗原,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免疫增强化学发光法(immuno-enhanced chemilmninescence,immuno-ECL)检测华支睾吸虫病者、其它寄生虫感染者及健康人血清特异性IgG和IgE抗体,分析rCs26GST抗原用于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使用rCs26GST抗原,ELISA法检测了30份华支睾吸虫感染者血清、肺吸虫病人血清15份、日本血吸虫病人血清20份、无寄生虫感染的健康人血清40份,华支睾吸虫感染者血清IgG的阳性检出率为73.3%(22/30),健康人、肺吸虫病和日本血吸虫病人的阴性率分别为92.5%(37/40)、80.0%(12/15)、85.0%(17/20)。hnmuno-ECL法检测华支睾吸虫感染者血清rCs26GST-特异性IgE的阳性检出率为867%(26/30),肺吸虫病为26.7%(4/15),日本血吸虫病人和阴性对照组的血清未测出,此法的特异度是95.5%。结论 rCs26GST蛋白用于血清特异性IgG和IgE抗体的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用于华支睾吸虫病的血清学诊断,组合成“鸡尾酒”式的复合诊断抗原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华支睾吸虫LAP2全长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并将该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进行表达、纯化,为进一步研究LAP2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相关软件,分析华支睾吸虫LAP2基因及其蛋白的结构、生物学和免疫学功能特征。针对LAP2的EST序列的编码区设计引物,从华支睾吸虫囊蚴cDNA质粒中扩增目的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质粒pET-28a(+)中,经PCR、双酶切及DNA测序鉴定的阳性克隆诱导目的蛋白表达、亲和层析纯化、免疫印迹鉴定及组化定位。结果华支睾吸虫LAP2基因全长为1761bp,其编码序列长度为1662bp,编码553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是59696.5Da,与人的该基因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26.7%,一致性仅为15.4%。该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可被高效表达,纯化的重组蛋白能被感染华支睾吸虫的大鼠血清识别,免疫组化结果表明该重组蛋白定位于华支睾吸虫成虫的肠支及表膜。结论华支睾吸虫LAP2在大肠杆菌中呈高效的可溶性表达,具有良好的抗原活性,可能为华支睾吸虫成虫分泌排泄抗原的组份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江门市新会区华支睾吸虫病的流行现状,确定华支睾吸虫病的高危人群,提供当地华支睾吸虫病感染因素的线索.方法 采用免疫酶联吸附法检测血清中华支睾吸虫特异性抗体;采用改良加藤氏法检测粪便虫卵;采用消化法检测淡水鱼中华支睾吸虫囊蚴;进行问卷调查华支睾吸虫感染相关的生活和行为方式;同时采用病例对照方法分析影响华支睾吸虫感染的相关流行因素.结果 共调查1 720人,华支睾吸虫平均感染率为18.14%,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P<0.001).各年龄组均有感染,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共调查常见淡水鱼6种共273尾,6种淡水鱼体内均查到华支睾吸虫囊蚴.病例对照研究显示,吃半熟鱼习惯及外出饮食等行为是最重要的危险因子.结论 新会区华支睾吸虫病流行范围广,感染率高,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应积极开展综合性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了IHA和SPA-ELISA在实验室和现场同时检测华支睾吸虫病效果的比较。26份正常人和11份华支睾吸虫病人血清,IHA的阴性及阳性符合率分别为100%和90.9%;SPA—ELISA分别为92.3%和90.9%,两者符合率无显著差别。现场对比研究表明,IHA与粪检的阳性及阴性符合率分别为85.88%和70.58%;SPA-ELISA分别为90.6%和79.3%,两者阳性符合率无显著性差别,而阴性符合率的差别有高度显著性,提示SPA-ELISA现场诊断华支睾吸虫病比IHA更具有可信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简便的斯氏狸殖吸虫病Dipstick快速诊断法。方法 以纯化的斯氏狸殖吸虫成虫可溶性抗原22kD为诊断抗原,胶体金标记的羊抗人IgC为显色剂,建立Dipstick快速诊断方法;检测斯氏狸殖吸虫病患者血清58例,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32例。华支睾吸虫病患者血清23例,健康者血清28例。结果 检测58例斯氏狸殖吸虫病患者血清IgG抗体.其阳性率为98、3%(57/58),分别检测健康者血清28例、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32倒和华支睾吸虫病患者血清23例,前者均为阴性,后两者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3.1%(1/32)和0%(0/23)。结论 斯氏狸殖吸虫成虫可溶性抗原22kD Dipstick快速诊断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简便快捷,勿须特殊仪器设备,是一种检测斯氏狸殖吸虫病患者血清IcG抗体较好的免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0.
应用免疫金银染色技术(IGSS)首次在国内报道诊断华支睾吸虫病的研究。初次探索方法时曾检测50份华支睾吸虫病人血清,46份阳性反应,阳性率92%,间接萤光抗体(IFAT)阳性率为74%。第2次适当改进方法,检测40份病人血清,阳性率为100%,40份正常人血清,假阳性率为0,可疑为2.5%,显示IGSS对华支睾吸虫病人血清的检测,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11.
卫氏肺吸虫重组抗原的制备及初步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纯化重组细菌Pw-1/pRSET B/BL21的表达产物肺吸虫重组抗原,复性后以ELISA法检测肺吸虫病患者、其他寄生虫病患者和正常人血清,评价其敏感性、特异性和应用前景。方法:通过分步洗涤及透析对细菌重组蛋白进行初步纯化.进一步做快速液相层析纯化,比较前后两法的纯化效果。初步纯化产物经氧化/还原型谷胱苷肽复性后即为重组蛋白抗原(以下简称重组抗原)。用该重组抗原,以ELISA法检测肺吸虫、血吸虫、肝吸虫、囊虫和包虫病患者以及正常人血清中相应抗体,并与卫氏肺吸虫粗抗原做比较。结果:经分步洗涤及透析纯化后的重组抗原纯度已较高,快速液相层析进一步纯化效果不明显。以初步纯化后经复性的重组抗原进行ELISA法检测肺吸虫病患者血清,敏感性为91.07%,与其他寄生虫病患者和正常人血清均无交叉反应;粗抗原检测肺吸虫病患者血清敏感性虽为100%,但与其他寄生虫病患者和正常人血清交叉反应率分别为:血吸虫病11.43%,肝吸虫病4.84%,囊虫病3.22%,包虫病5.88%,正常人为2.5%。结论:研究制备的重组抗原应用于肺吸虫病的免疫诊断特异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旋毛虫肌蚴可溶性抗原与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的交叉反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应用ELIB技术观察旋毛虫肌蚴抗原(TsMLSA)与6种寄生虫病人血清的交叉反应,结果表明:TsMLSA中31~100KDa,内的蛋白大部分被急性血吸虫颊人血清所识别,而慢性血吸虫病人血清仅识别其中的44/45,51/53,62/64及100KDa蛋白,小于60KDa者可与丝虫病,钩虫病,蛔虫病和肝吸虫病人血清呈不同程度的交叉反应,以前三者为最明显,45KDa蛋白可被部分正常人血清识别,提示,旋毛  相似文献   

13.
Six kinds of antigens from the eggs and adult worms of schistosoma japonicum were isolated. They included adult microsomal antigen (JAMA), aqueous soluble egg antigen (SEA), urea-soluble egg antigen (JEU) and its further fractionated products (JECt-D. They were analyzed by sodium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SDS-PAGE), enzyme-linked immuno- electro-transfer blot (EITB) and kinetic-dependent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K-ELISA). They were quantitatively assayed by K-ELISA for specific antigenic activities against sera of 39 patients with schistosomiasis japonica. The sera of patients with diseases other than schistosomiasis and 10 healthy adults were tested simultaneously as control. JEC:} was antigenically more active (A A460/min X 10-j than other antigens. Determinatin of the specific antibody (IgG) levels of S. japonicum by using JEC:i, etc as diagnostic antigens in 30 chronic patients re- vealed that the level of anti-JEC:: antibody was the highest (11.7_0.7A A460/min X 10-j. EITB test showed tbat only JEC:; exhibited no cross reactivity with sera from patients with parago nimiasis and clonorchiasis sinensis, and that all posi- tive bands of JEC; disappeared in patients cured of chronic schistosomiasis.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JEC:; might become a more satisfactory antigen in the serodiagnosis of schistosomiasis japonica.  相似文献   

14.
斑点免疫金银染色法诊断华支睾吸虫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斑点免疫银染色法检测35例华支睾吸虫病人血清中抗体,同时检测35例正常人血清。血清稀释度1:20、1:40和1:80,35例病人血清阳性率100%,正常人血清均为阴性。10例血吸虫病人血清检测无交叉反应,但10例肺吸虫病人血清中4例为阳性反应。  相似文献   

15.
报告胰寄生虫病7例,其中胰钩虫病,胰蛔虫病各2例,临床均误诊为胰腺肿瘤;胰日本血吸虫病2例,胰华枝睾吸虫病1例,临床均漏诊。病理变化除胰华枝睾吸虫为胰管上皮增生外,其余6例胰寄生虫病均以形成虫卵性肉芽肿为特征。对不同虫卵的肉芽肿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对胰脏各处虫卵的来源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山东省华支睾吸虫病分布范围及流行趋势,为制定下一步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改良加滕厚涂片(Kato—Katz)法粪检华支睾吸虫卵。收集既往资料与现场调查数据作统计分析。结果1987年前全省107个县有华支睾吸虫病流行,受威胁的县为77%(107/139)。人群平均感染率1.5%,感染人数约113万。经40余年的综合防治,至2003年华支睾吸虫人群平均感染率下降为0.06%,下降了96.0%。流行县由原来的107降为51个,受威胁的县下降为36,7%,较前下降了52.3%。感染者由113万下降为5万人左右。轻度感染者由原来的63.7%上升为88.2%。结论山东省华支睾吸虫病流行范围呈逐渐缩小,受威胁人口数逐年下降;人群平均感染率降到历史最低水平,88.2%的感染者为轻度感染,基本达到控制传播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