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儿脑性瘫痪 (简称脑瘫 )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严重致残的疾病 ,治疗比较困难。1996年 6月至 2 0 0 2年 6月 ,我们共收治脑瘫患儿 2 0例。现将治疗及观察情况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脑性瘫痪患儿 2 0例 ,男 13例 ,女 7例 ;年龄<6个月 2例 ,~ 1岁 10例 ,~ 3岁 7例 ,4例 1岁。其中痉挛性 12例、手足徐动型 3例、强直型 2例、混合型 (痉挛性 +手足徐动型 ) 3例。行颅脑 CT检查 5例 ,示大脑皮质萎缩 ,脑回变窄 ,脑沟增宽 3例 ,皮质下囊性改变 1例 ,改变不明显 1例。行头颅 MRI检查 1例示苍白球及视丘部脱髓鞘变化。脑电图检查 8例 :有 5例出现癫…  相似文献   

2.
国内学者于1991年开始应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SPR)治疗脑性瘫痪,其中常用Peacock术式,该术式的应用虽可使脑性瘫痪患者的症状得到一定程度改善,但因手术破坏性大,术后常导致脊柱不稳和其他并发症,因此,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为此,我们对P...  相似文献   

3.
脑性瘫痪     
脑性瘫痪是在出生前或婴儿期发病、各种原因引起的脑部非进行性损害的综合征,其表现为运动活动障碍。一、诊断首先应详细询问病史,包括母亲妊娠早期是否患病毒感染,流行性感冒、风疹、疱疹、弓状体病等。本病为胎儿神经系统受到损害而  相似文献   

4.
悬吊训练治疗脑性瘫痪患儿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悬吊训练(S-E-T)在脑性瘫痪患儿治疗中的疗效。方法我院2007年1月—2009年9月收治的脑性瘫痪患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采用神经发育疗法(Vojta法,Bobath法);S-E-T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S-E-T,根据评价结果和婴幼儿发育情况制定S-E-T方案,由有经验的康复师施行,家长参与训练,两组均采用《婴幼儿脑瘫运动功能量表》进行评价。结果运动功能评估量表得分,S-E-T组明显高于对照组(≤2岁:P<0.01;>2岁:P<0.05)。结论在传统神经运动疗法的基础上运用S-E-T,能有效提高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可明显地提高康复疗效。  相似文献   

5.
激活传导术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激活传导术(ACSIMS)治疗儿童痉挛性脑瘫,并探讨脑瘫患儿神经抑制与激活传导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ACSIMS治疗儿童痉挛性脑瘫96例,并与常规疗法(SPR)法进行比较.结果 ACSIMS治疗儿童痉挛性脑瘫疗效肯定,总有效率100.0%,与SPR法相比,两组在术后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CSIMS治疗儿童痉挛性脑瘫创伤小,疗效显著,副反应小,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 我国应用间接血凝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对83例脑性瘫痪(下称脑瘫)患儿进行弓形虫血清学调查,并与40例正常儿童对照,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7.
张进华 《山东医药》2009,49(47):110-111
流涎是指唾液在无警觉状态下不知不觉从口的前部外流,在健康婴幼儿中常见,但随着口运动功能及口感觉功能提高,流涎会逐渐消失,若4岁以后在清醒状态下仍流涎则视为异常。流涎是脑性瘫痪(脑瘫)儿童的常见症状,Sochaniwskyi等发现,伴流涎的脑瘫儿童下意识吞咽频率是正常儿童的45%,且吞咽运动常无效和不协调,口唇闭合缺乏同步性。Weiss.Lanlbrou等认为,脑瘫儿童由于口腔感觉缺陷,对流涎没有足够的警觉可能是流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儿脑性瘫痪(脑瘫)的早期运动康复与手术治疗联合干预策略的效果。方法对符合脑瘫诊断标准的230例患儿进行康复与手术联合治疗,其中男160例,女70例。根据患儿实际发育水平,按照正常婴幼儿发育各个阶段顺序进行抬头、翻身、坐、爬、跪、站立、行走等各项训练,对已出现畸形的患儿采取神经外科或矫形手术。结果230例脑瘫患儿中,显效80例,有效120例,无效30例,无效的原因主要是经济困难及家属没有治疗信心。80~d130例患儿中,显效60例,有效50例,1~3岁患儿中,显效20例,有效70例。结论早期运动康复与手术治疗联合干预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对脑瘫准确分型、分阶段及正确选择联合干预措施对于提高患儿整体康复、减轻残疾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分型联合振动疗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月我院66例脑性瘫痪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康复训练及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振动疗法联合中医辨证分型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2个月。治疗前后两组患儿行经颅彩色多普勒(TCD)检查脑血流变化,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粗大运动功能(GMFM)量表和精细运动功能(FMFM)量表评分以及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76%,低于观察组的93.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儿GMFM量表评分、FMFM量表评分及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GMFM量表评分、FMFM量表评分、ACA、MCA、PCA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医分型辨证治疗联合振动疗法可以提高小儿脑性瘫痪的治疗效果,改善运动功能和脑微循环。  相似文献   

10.
神经节苷脂治疗小儿脑性瘫痪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红怡 《山东医药》2009,49(33):95-96
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指患儿出生前到生后1个月内因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及姿势异常,常伴有智力低下、语言障碍、癫痫等。2005年1月-2008年12月,我们对60例脑瘫患儿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辅以静滴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造成小儿运动功能伤害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就其病因的探讨有了新的进展,引起了广泛关注。 1 脑瘫的定义 脑瘫是脑的早期损伤所造成的一系列临床表现,我国将其定义为“出生前到生后1个月以内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与国际通用的脑瘫定义一致。主要表现为婴儿时期出现症状,脑损伤为非进行性。目前没有发现脑瘫的特异性影像学表现。CT、MRI对判断脑瘫的病因及预后有帮助,但不能以此做出肯定或否定诊断。  相似文献   

12.
小儿脑性瘫痪(下简称脑瘫)是出生前到生后1个月内由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症状在婴儿期出现,可伴有(或)不伴有智力低下、癫痫、行为异常和感知觉障碍。小儿脑瘫发生率在我国约为3‰~5‰,而在发达国家平均为1.5‰~2‰。小儿脑瘫病因及临床类型多种多样,且大多数在1~2岁症状明显  相似文献   

13.
蔡小兰  孙群英 《山东医药》2020,60(32):104-107
脑性瘫痪是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症候群。在脑性瘫痪流行病学的研究中,脑性瘫痪病因学的研究至关重要。产前感染、胎盘异常、先天性异常、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多胎妊娠、胆红素脑病、脑卒中等是脑性瘫痪主要的非遗传因素,基因的拷贝数变异、易感基因变异、单基因变异等遗传学因素的研究进展也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14.
我院自1988年3~6月采用同种异体胚胎脑组织移植手术治疗遗传性小脑性运动失调Marie型病人9例,近期疗效满意。1.临床资料:病人均为男性,年龄28~42岁,其家系调查均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点,并呈延迟显性。主要临床表现为站立行走不稳、醉酒步态、语言不清、进食咳呛、  相似文献   

15.
我们对48例痉挛型脑性瘫痪儿实施舌拮抗法及呼吸介助等语言康复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30例,女18例;年龄2~5岁。均符合1988年全国小儿脑瘫座谈会制定的痉挛型脑瘫诊断标准。语言障碍评价标准:①儿童语言发育水平评价标准:采用CR...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联合西比灵治疗脑动脉硬化性头晕的疗效。方法选取2004年10月—2011年10月到我社区卫生院就诊的脑动脉硬化性头晕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西比灵治疗,观察组采用养血清脑颗粒联合西比灵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变化及经颅多普勒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0%;对照组总有效率81.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颅多普勒指标中左侧大脑中动脉、右侧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联合西比灵治疗脑动脉硬化性头晕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脑血管病性瘫痪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上常见,严重影响患者瘫痪肢体的功能康复。2003年5月至2004年1月,我院对53例脑血管病性瘫痪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采用七叶皂苷钠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丹参注射液联合骨髓干细胞(MSC)移植治疗脑梗死肢体瘫痪的疗效.方法 将30例脑梗死肢体瘫痪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丹参注射液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丹参注射液常规基础上加用MSC治疗.结果 丹参联合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后14d及28d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丹参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注射液联合MSC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9.
小儿脑性瘫痪脑血流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小儿脑性瘫痪(脑瘫)脑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规律.方法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对347例脑瘫患儿与30例正常健康儿脑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对照检测.结果脑瘫患儿的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的平均血流较同年龄段的正常小儿显著下降(P<0.05),而脑血管阻力指数则显著增高(P<0.05).小于1岁年龄组的平均流速下降及脑血管阻力指数增高较其他年龄组更显著(P<0.05).结论脑瘫患儿存在脑血流动力学的高阻力、低灌注障碍,早期应用改善脑微循环治疗对于小儿脑瘫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孙群英  杨帝 《山东医药》2021,26(1):110-113
脑性瘫痪(脑瘫)是由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所致的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症候群,常有吞咽障碍和行为异常等,也可发生继发性肌肉萎缩、挛缩和骨、关节的变形或脱位等损伤.多种因素引起的口咽功能障碍和喂养困难导致摄入不足,加上胃肠功能紊乱、疾病本身的消耗过多,脑瘫患儿的营养问题突出.研究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