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组湿热型用大蓟、小蓟、车前子、泽泻、赤茯苓各10g,扁蓄、凤尾草、紫珠草各12g,白茅根30g;风水型用麻黄6g,杏仁、金银花、连翘、车前子各10g,白茅根30g;脾虚型用焦白术、猪苓、茯苓、泽泻各10g,生黄芪12g,玉米须15g,陈皮8g。此剂量为6~9岁用量,>9岁加1/3量,<6岁减1/3量。每日1剂水煎分2~4次服。与对照组SO例,急性期卧床休息,无盐或低盐饮食;血压明显升高用利血平,首次0.07mg/kg,1次肌注,以后0.02mg/kg/日分2~3次口服;浮肿明显用双氢克尿塞l~2mg/kg/日分2~3次口服;并发症对症处理。结果:两组分别痊愈74(72.5%)、27(54.0%)例,好转28(27.5%)、21(42.0%)例,无效0.2(40%)例,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本组浮肿消退、高血压恢复正常及肉眼血尿消失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发生并发症分别为1、5例(P<0.05)。随访1~3年57、27例,均健康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左氧氟沙星在治疗幽门螺杆菌中的意义和价值。方法 选择胃镜检查HP阳性患者60例,随机分成研究1组、研究2组和对照组。研究1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片(20mg,每日2次)、(甲磺酸左氧沙星,0.2g,每日2次)、甲硝唑(0.4g,每日2次),疗程1周;研究2组给予奥美拉唑(20mg,每日2次)、利复星(0.2g,每日2次)、甲硝唑(0.4g,每日2次),疗程2周;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20mg,每日2次)、阿莫西林(1.0g,每日2次)、甲硝唑(0.4g,每日2次),疗程2周。停药4周后复查^14C呼气实验。结果研究1组根除率为90%,研究2组为95%,对照组为80%。各组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左氧氟沙星三联抗幽门螺杆菌1周疗法根除率可达到90%,且消费低,不良反应较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笔者运用当归芍药散治疗慢性肾病数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资料完整的2例报道如下。例1.罗某,男,37岁,已婚,工人。因全身浮肿18天,于1986年5月13日入院。患者于1986年4月25日劳动后感全身乏力,次日早起发现颜面及四肢浮肿,伴头晕、目眩、腰痛。既往有“慢性肝炎”、“胆囊炎”病史。入院体查:T36.3℃,P70次/分钟,BP120/88mmHg,颈胸部可见数个蜘蛛痣及出血点,心肺无异常,肝在右肋下1.0cm,剑突下3.0cm,质中等,无触痛,脾未扪及,颜面及双下肢轻度浮肿。尿蛋白定性(++++),红细胞0~1/HP,白细胞0~1/HP;血液化验:总蛋白7.4g%,白蛋白2.9g%,球蛋白4.5g%,白、球蛋白比值为0.64:1,胆固醇440mg%,甘油三脂600mg%,肾功能检查正常。西医诊断:“慢性肾炎”(肾病型)。给予青霉素、强的松、环磷酰胺等治疗6个月,病情逐渐加重。进而出现恶心、呕吐,不思饮食,全身倦怠,腹中拘急作痛,双下肿浮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运脾泻肺化痰汤对哮喘模型大鼠肺组织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卵白蛋白诱导复制哮喘大鼠模型,将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运脾泻肺化痰汤高剂量组(0.020 mL/g)、运脾泻肺化痰汤中剂量组(0.010 mL/g)、运脾泻肺化痰汤低剂量组(0.005 mL/g)、西药组(0.010 mL/g)、联合组(中药0.010 mL/g+西药0.010 mL/g),每组各10只,共7组。分别在第1天和第8天腹腔注射1 mL混悬液[含卵白蛋白100 mg+Al(OH)3100 mg/mL]致敏。第15天开始,用1%卵白蛋白激发,隔日1次,共激发7次,第16天开始灌服治疗,连续4周后采集大鼠肺泡灌洗液及肺组织。行瑞氏-吉姆萨染色观察大鼠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计数及细胞分类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肺组织Iκκ-α、Iκκ-β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酶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大鼠肺组织中Iκκ-α、Iκκ-β、IκBα、IκBβ mRNA表达。结果 模型组白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占比、中性粒细胞占比较正常组高,单核细胞占比较正常组低(P <0.05);运脾泻肺化...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25岁。因面色苍白、乏力4个月余,皮肤淤点3d于2005年9月15日收入院。4月余前患者自觉面色苍白,活动后易疲劳。于2005年6月21日查血常规,血红蛋白48g/L,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分别为51.5 fl、14.3pg、279g/L,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白细胞及血小板正常;血清铁2.0μmol/L,铁蛋白9μg/L,总铁结合力(TIBC)77.1μmol/L,转铁蛋白饱和度(ISat)2%,符合缺铁性贫血(IDA)诊断。自2005年8月4日始口服右旋糖酐铁25mg,3次/d,共半个月,血红蛋白无变化,改为100mg肌注,1次/2d,共8次(至入院前);同时用中药汤剂治疗。服汤剂至第14天(入院前3d),发现双下肢皮肤散在出血点。发病后纳差,无牙龈出血、血尿、黑便,月经量不多,无发热及其他不适。体重减少15kg。既往史和家族史无特殊。  相似文献   

6.
患,女,25岁,因上腹疼痛.腹泻,下肢浮肿半年就诊。上腹痛无规律性,伴返酸烧心,腹泻每天3~5次,黄稀便无脓血,病情逐渐加重。入院检查:贫血貌,腹部柔软肝脾未触及,双下肢凹陷性浮肿。实验室检查Hb 7g/L,WBC8.8×10^5/L,分类N51%,L46%,E2%,M1%,T489g/L,A333g/L,G156g/L,尿常规正常,胸部X线片心肺无异常,肝功能正常,HBsAg(-),胃肠钡餐透视胃粘膜皱襞粗大,紧张度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以莫西沙星为基础的三联疗法作为老年人抗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二线治疗的临床疗效和耐受性。方法:选取Hp感染老年患者82例,接受含PPI三联疗法治疗后均告失败。82例随机分两组,接受随后7天的治疗。治疗组予以莫西沙星,1次400mg,1天1次;埃索关拉唑,1次20mg,1天2次;阿莫西林,1次1g,1天2次,均口服。对照组予以枸橼酸铋钾,1次220mg,1天2次;埃索美拉唑,1次20mg,1天2次;阿莫西林,1次1g,1天2次;呋喃唑酮,1次100mg,1天2次,均口服。停药4周后行HC呼气试验检测Hp感染是否治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Hp根治率分别为70.0%和64.3%(P〉0.05)。副作用发生率分别为7.5%和28.6%(P〈0.05);治疗组比对照组多支付医疗费用192.1元。结论:莫西沙星三联疗法虽然价格较高,但具有疗效理想、副作用少、依从性好的优点,可以作为老年人抗Hp感染二线治疗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中药制剂乙肝散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Ara-Amp)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乙肝散口服9g/次,3次/d,连服3个月;Ara-Amp第1-10天肌注2次/d,200mg/次,第11-50天肌注1次/d,200mg/次,治疗组两药联用,对照组单用Ara-Amp。结果:血清病毒学指标方面,治疗组HBeAg阴转率51%,对照组38%,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HBV-DNA阴转率46%,对照组41%,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肝功能方面,两组均取得明显效果,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药制剂乙肝散联合Ara-Amp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能明显改善肝功能,并提高HBeAg阴转率。  相似文献   

9.
小剂量阿司匹林加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偏头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目的;观察小剂量阿司匹林加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偏头痛的疗效与安全性。(2)方法:偏头痛患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阿司匹林组(A组),口服阿司匹林75mg(首剂0.5g),1次/d,连服2个月,星状神经节阻滞组(B组),1%利多卡因10ml 维生素B12500μg行患侧星状神经节阻滞(双侧交替阻滞),每周3次,2周为一疗程,隔1周行下1疗程,共3疗程;联合组(C组),用A、B组两种方法联合治疗。每例患用上述方法首次治疗后门诊留置3h,观察头痛,恶心,呕吐缓解情况。治疗开始后每隔2周查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1次。全部治疗结束后随访1年,观察复发情况。(3)结果:首次治疗3h后,A、B不痛缓解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0.0%和66.7%,与C组的93.3%相比,差异均非常显(P<0.05);90例患PT均未超出正常范围;全部治疗结束后1年内,C组预防复发的总有效率为90.0%,与A组的53.3%相比,差异非常显(P<0.01),与B组的63.3%相比,差异显(P<0.05)。(4)结论: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偏头痛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0.
马玉龙 《当代医学》2009,15(33):147-147
目的观察分析潘多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组:潘多拉唑40mg,每日1次,依托必利50mg,每日3次,硫糖铝0.5g每日3次;观察组:雷尼替丁150mg,每日2次,其余同观察组;6周为1疗程。并复查胃镜,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40例(68.96%),显效8例(13.79%),有效8例(13.79%),无效2例(3.44%),总有效率9656%(56/58);观察组治愈16例(27.58%),显效18例(31.03%),有效12例(20.68%),无效12例(20.68),总有效率79.52%(46/58)。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潘多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具有疗效高、副作用少等优点,是一种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1.
肾上腺糖类皮质激素在治疗多种肾小球疾病中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其副作用也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我院在应用激素治疗肾小球疾病出现的副作用2例报告如下;例1,女,32岁。皮肤红斑3年,尿检异常2年入院;面颊部皮肤反复出现红斑,水肿,血压正常,尿蛋白,无血尿及管型尿,查L.E细胞(+),拟诊为狼疮性肾炎。给地塞米松(6.75mg/日,1.5个月后减量),细胞毒药物治疗,病情一度缓解,尿蛋白转阴。经3个月出现腹泻后再次浮肿,腹水,少尿,Hb70g/L,血BuN21.4tTunol/L,改用激素冲击疗法(氢化可的松300mg+5%葡萄糖500mliv…  相似文献   

12.
林坚 《广东医学》2016,(Z1):240-240
患者,男,64岁,因发现血糖升高13年,反复心绞痛2年,颜面四肢浮肿3个月,加重伴活动后气促3 d于2014年11月6日来诊。既往有2型糖尿病、冠心病单支病变(2012年9月6日冠状动脉造影示LAD中间支近段70%狭窄)、高血压史。就诊当天心脏彩色B超示:左房39 mm,升主动脉36 mm,左室舒张末45 mm,二尖瓣反流,彩束面积2.5 cm2,主动脉瓣反流,彩束面积1.8 cm2,心包腔内见液性暗区:左室侧壁4.5 mm,左室射血分数62%。空腹血糖7.8 mmol/L,餐后2 h 血糖8.1 mmol/L,糖化血红蛋白6.3%。体格检查:血压146/72 mmHg,颜面、上下眼睑周围浮肿++、双下肢胫前凹陷性水肿++。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啰音。心率64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啰音。腹部体征正常,腹腔积液征阴性。西医诊断:(1)心包积液;(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单支血管);(3)2型糖尿病;(4)高血压3期(极高危组)。西药治疗包括:氯吡格雷片75 mg/次,1次/d;阿司匹林肠溶片0.1 g/次,1次/d;瑞舒伐他汀片10 mg/次,每晚1次;格列吡嗪控释片5 mg/次,2次/d;缬沙坦胶囊80 mg/次,1次/d;美托洛尔缓释片47.5 mg/次,1次/d;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次,1次/d。中医体格检查:舌质淡,苔白浊厚腻,脉沉弦细。中医诊断:心水、糖心病,辨证属气虚兼脾肾阳虚、水气凌心证。治法予健脾补气,温阳利水。方选真武汤合二陈汤加减。药用中草药颗粒剂:黄芪、白术、茯苓、制附子、赤芍、陈皮、半夏、鸡血藤、藿香、佩兰、泽泻、厚朴各1袋,开水冲服,2剂/d。连续服用上药3周后复诊,患者浮肿、活动后气促症状减轻,所服中药调整为1剂/d。其后患者坚持每周复诊,在原方基础上予随证加减,坚持每天服中药治疗,病情逐日改善。2015年3月10日复查心脏彩色B超:左房39 mm,升主动脉30 mm,左室舒张末46 mm,二尖瓣反流,彩束面积1.0 cm2,主动脉瓣反流,彩束面积1.0 cm2,未见心包积液,左室射血分数65%。复查血脂、血糖结果皆正常。复诊:浮肿减轻,已无活动后气促。体格检查:血压128/71 mmHg,颜面、上下眼睑周围浮肿±、双下肢浮肿±。舌淡红,苔薄白稍浊,脉沉弦稍细。因心包积液已愈,且因药费较贵,故患者决定停用中草药,继续原西药方案治疗。2015年7月20日再次复查心脏B超,心包积液亦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13.
地塞米松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围手术期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新的术前准备方法。方法:术前用复方碘液10d,5-10滴/次,3次/d,第7d加用50g/L和100g/L葡萄糖注射液500ml加地塞米松500ml加地塞米松20mg,静脉滴注1次/d,连用3d后手术,观察应用地塞米松前及每次用药后24FT3、FT4的变化。结果:1次静脉滴注地塞米松20mg后FT3降为正常(3.7-9.5pmol/L),连用3d 后FT4亦降为正常(9.6-25.9pmol/L)。本组病例术中均无甲状腺危象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用地塞米松等综合用药对原发甲亢进行术前准备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患者潘××,男,16岁。浮肿4个月,腰痛、腹胀20天,1983年12月2日入院。检查:T37.9℃,R28次/分,P128次/分,Bp108/70mmHg,表浅淋巴结不大,心肺正常,蛙腹,面部和下肢显著浮肿,腹水征阳性。胸透、心电图正常。WBC7,500,RBC365万,Hb9g%,红细胞压积33%,MCV90μ~3,MCH24.6μμg,WCHC27.1%,尿:蛋白(++++)RBC20个,WBC5~10个,小圆上皮650个,颗粒管型0~2个。腹水:乳白色均匀混浊,无凝块,比重1.010,蛋白(+),WBC200个,淋巴细胞占99%,乳糜试验阳性,未找到微丝蚴及癌细胞。生化:血NPN44mg%,肌酐0.86mg%,胆固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69岁,因双眼睑肿块4年,眼干3年,颈部肿块4 个月于2013年11月5日入院。患者4年前出现双侧上眼睑肿块,3年前出现眼干,有肿胀感,有轻度口干,均未就诊。4个月前出现双侧下颌部肿块,查血常规:嗜酸性细胞计数0.76×109? L -1,嗜酸性细胞百分比12.5%;血沉90 mm/h;肝肾功能:球蛋白69 g/L;免疫8项:IgG 48.8 g/L;抗核抗体阴性(<1∶100);ENA 多肽抗体谱阴性;双侧腮腺 B 超:所见根据泪腺有同样改变考虑淋巴上皮病(米库列兹病)可能。唇黏膜活检提示:小涎腺组织,间质见2灶慢性淋巴细胞浸润,>50个淋巴细胞。外院诊断考虑为干燥综合征。为进一步诊治收住我科。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过敏性鼻炎病史9年,支气管哮喘病史4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病史3年。2011年曾因鼻息肉、鼻窦炎行手术治疗。10余年前曾行过敏原试验检查,对猪肉、牛肉、鱼虾等均过敏。入院后查血常规:嗜酸性细胞计数0.84×109? L -1,嗜酸性细胞百分比13.5%;免疫8项:IgG 58.90 g/L;肝肾功能:球蛋白60.5 g/L;血沉46 mm/h; IgE 299.43 IU/mL;ANA 滴度阴性;ANCA (-);尿常规、粪常规、TM 6项、甲功7项、心电图未见异常;颌下腺 B 超:双侧颌下腺肿大伴内部回声不均,考虑慢性炎症可能;双侧颌下淋巴结肿大。全身淋巴结 B 超:枕后、右侧腹股沟、右侧腋窝、双侧颌下腺区淋巴结肿大,双侧腮腺区淋巴结可见,双侧锁骨上窝未见异常。颌面部 CT:(1)双侧泪腺和颌下腺形态增大;(2)左颈内动脉混合型斑块形成伴血管明显狭窄。胸腹部 CT:(1)右肺多发结节,性质待定;两肺间质纤维化;双侧支气管壁增厚,原因待查;右侧肺门增大;(2)胸腹主动脉、髂总动脉、髂内动脉壁增厚,原因待查,动脉炎?壁内血肿?动脉夹层?(3)胰头密度改变,病变待排;胰尾部未见明显异常密度影;(4)双肾多发异常强化灶,性质待定;双侧精囊旁结节影,增大淋巴结?(5)腹膜后多发小淋巴结。患者至外院查 IgG456.80 g/L(正常值0.03~2 g/L)。综合患者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诊断为 IgG4相关性米库列兹病。治疗上给予甲泼尼龙40 mg/次,1次/d静脉滴注,1周后改为泼尼松20 mg,2次/d 口服,并予甲氨蝶呤10 mg 每周1次、雷公藤多甙片20 mg,2次/d 口服。经治疗后患者双侧上眼睑肿块,下颌部肿块明显缩小。复查血常规:嗜酸性细胞计数0.00×109? L -1,嗜酸性细胞百分比0%;肝肾功能:球蛋白30.7 g/L;ESR 25 mm/h;IgG 17.30 g/L,IgE 157.97 IU/mL。  相似文献   

16.
邓某,男,8岁。因全身反复浮肿伴少尿10个月,于1985年12月11日第4次入院。尿:蛋白(?),每视野白细胞(?)、红细胞1—2个、颗粒管型0—1个。血浆白蛋白1.5g,球蛋白1.9g,血清胆固醇280mg/dl,三酸甘油脂245mg/dl。肾功正常。诊断:肾病综合征。患儿已服强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泰必利、西比灵,阿司匹林(ASA)联用治疗颈性偏头痛的效果。方法:泰必利0.1g,每日1~3次;西比灵胶囊5mg,睡前1次;ASA0.3,每日1~3次。结果:总有效率98.9%。结论:三药联用治疗颈性偏头痛安全一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50例过期流产孕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行药物流产,观察其流产率。方法 收集2003年5月~2004年12月在我院收住过期流产50例(停经5月-40^+天)进行观察。B超确定为宫内孕、胚胎停育或胎死宫内,血常规、心电图、肝功能正常范围,第一组研究对象第一天白服米非司酮150mg。第三天空腹服米索前列醇600μg;第二组,第1~2天均口服米非司酮25mg,6h1次(总量150mg),服最后一片药2h后顿服米索前列醇600μg。结果 两组用药剂量相同,用药时间不同,两者的完全流产率、不全流产率、失败率分别为80%、16%、4%和88%、12%、0%,两者的流产结果虽有一定差异,但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过期流产,已成为一种较安全有效的药流方法。不受孕周及时间的限制。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34岁,维吾尔族,住院号39396,主诉乏力、厌食、双下肢浮肿1周,于1996年7月8日入院。7年前患“急性甲型黄疽型肝炎”,治愈。有间断注射吸毒史6年,否认有冶游史。入院查体;体温、脉搏、血压正常,呼吸21次/分,面色萎黄,体质消瘦,是慢性病容,左颈部及双侧腹股沟可触及数个黄豆大淋巴结,质中等,活动,有轻度压痛.心肺征(一),肝助下1.scm,刻下2scm,质轨,轻度地痛,牌助下1cm,双下肢可见凹陷性浮肿,并见有皮肤剥脱,色素沉着。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llog/L,白细胞54.4X10‘/L,淋巴2%,中性20%,杆状核…  相似文献   

20.
目的:定量测定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含量并探讨其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双位点免疫放射测定法(IRMA)对81例前列腺癌,55例前列腺增生(BPH),32例泌尿系统肿瘤患者及84例正常男性对照血清IGF-1进行检测,并对38例BPH患者IGF-1和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含量进行为期1年定期随访检测。结果:IRMA检测IGF-1在8-1000mg/L内线性良好(r=0.98),最低检测限为2mg/L,平均回收率94.5%;IGF-1高值(382.4mg/L), 低值(32.5mg/L),批内重复性测定的CV分别为7.2%和4.2%,胰岛素,生长激素及IGF-2不干扰该方法对IGF-1的测定(<3mg/L);前列腺癌患者的IGF-1含量较正常对照组,BPH及泌尿系统肿瘤患者显著增高(P<0.05),比数比和其95%的可性限分别为2.86和1.38-5.34,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0.68和0.58,而且IGF-1在前列腺癌的发生过程中有呈进行性增高趋势。结论:IGF-1可望成为诊断和预测前列腺癌的一个重要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