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惠旭 《中国医药指南》2013,(36):380-381
目的评价二维及彩色多普勒声像图特征在乳腺肿块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3例乳腺肿块的二维声像图特征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特点。结果123例乳腺肿块,超声检查肿块良性诊断准确率为96.55%(84/87),恶性诊断准确率为91.67%(33/36)。3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误诊为纤维腺瘤,3例纤维腺瘤误诊为乳腺癌。从肿块边界、边缘、形态、回声分布、后方回声衰减、高回声晕、钙化、纵横比、内部血流、腋窝可疑淋巴结方面鉴别,统计学检测良恶性肿块存在显著性差异衅0.01)。结论乳腺位置表浅,高频超声易于检查,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瘤的良恶性鉴别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韦月柳 《河北医药》2010,32(14):1885-1886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良恶性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对122例乳腺实质性肿块进行超声检查,二维超声检查肿块的形态、边界、内部回声、有无后方衰减及侧方声影,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肿块血流分布并测量峰值流速及血流阻力指数(RI),与术后病理结果做对比。结果超声诊断良性肿块51例,恶性肿块71例,经病理诊断良性肿块55例,恶性肿块67例,良、恶性肿块的超声检出率为100%,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94.36%和92.73%。良、恶性肿块在形态、有无包膜、回声、纵横比、内部及周边血流信号及RI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多普勒超声检查在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与病理诊断符合率高且方便无创,值得临床推。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良恶性乳腺肿物的应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04例乳腺疾病患者运用二维声像图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观察其肿瘤块状的大小、形状等,总结供血应用状况。结果104例患者中有60例良性肿块,符合率为96.7%,恶性肿块为44例,符合率为92%。按照Adler分级,良性乳腺肿块与恶性肿块在各级血流信号中存在较大的差异(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乳腺肿物的良、恶性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4.
66例乳腺肿块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检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束芳 《中国药业》2009,18(7):53-54
目的探讨乳腺肿块的高频彩色多普勒(CDFI)超声表现及其诊断、鉴别诊断特点。方法66例共82个乳腺肿块经手术及病理学检查证实,与术前高频声像图特征与CDFI表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肿块的边界及异常内部回声有一定特点,肿块内砂粒样钙化点对鉴别乳腺肿块的良恶性有诊断意义(P〈0.01);恶性肿块内部动脉血流速度均较良性肿块高,阻力指数(RI)也有显著差异(P〈0.01)。超声诊断与手术及病理学诊断符合率为92.68%,超声定位与手术符合率为100%。结论将病灶的二维声像图与血流动力学特征相结合,可大大提高乳腺癌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马久明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3):3437-3437
目的:利用彩色多普勒(CDEI)和二维超声并结合临床病理学检查对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直接接触扫查法。首先观察病灶的二维图像特征,然后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测定肿块内血流的峰值、速度、阻力指数(RI)。选择流速最高的一束血流脉冲多普勒参数。结果:103例患者经手术后病理证实为乳腺实质性肿块,其中良性72例,恶性31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结合二维声像图及RI值对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肿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6例乳腺肿块患者术前1周行常规乳腺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超声检查,总结分析其超声声像图的表现及血流情况。结果:超声检出41例良性乳腺肿块,主要为纤维腺瘤、乳腺腺病、炎性肿块、导管乳头状瘤。15例恶性肿块,主要为浸润性导管、单纯癌、原位癌、髓样癌、炎性乳癌。乳腺肿块良、恶性的超声声像图及CDFI表现不同。结论:二维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诊断乳腺肿块的良恶性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根据声像图的特征表现同时结合血流特征可以推断乳腺肿块的良恶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实性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 综合分析了2010年10月-2011年12月本院就诊经病理证实的65例乳腺实性结节肿块患者的二维超声(观察肿块的部位、形态、大小)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特点。结果 超声诊断乳腺癌22例中,术后病理证实19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6.4%,超声诊断乳腺良性肿块43例中,术后病理证实40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3.0%。;乳腺良性肿块43例中,超声血流检出率为58.1%(25/43).超声诊断乳腺恶性肿块22例中,超声血流检出率为86.4%(19/2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实性结节的检出准确、简便;二维超声结合CDFI有利于对乳腺良恶性肿物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二维超声的应用为乳腺疾病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但对部分良恶性肿块的鉴别尚存在一定困难.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分析乳腺肿块的血流信号和血流动力学改变,提高了良、恶性肿块的鉴别诊断能力.本文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乳腺肿块,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乳腺肿块进行二维超声检查,了解其形态、边界、边缘、内部回声、有无后方衰减及侧方声影等,然后进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检查,观察肿块内部及周边血流情况。结果在乳腺肿块声像图诊断中,以肿块边界回声特征最为重要,它是肿块良、恶性鉴别的关键,以高频彩色多普勒检查血流信号情况来确认肿块的良恶性。结论超声声像图及高频彩色多普勒特征,对乳腺肿瘤性质的判断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200例乳腺肿块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00例乳腺肿块进行超声检查,对肿块的部位、轮廓、大小、有无血流信号、血流分布部位、阻力指数、有无钙化等情况进行分析,将超声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恶性肿块组内部及周边见丰富彩色血流信号,以穿入及内部血流为主;良性肿块组彩色血流信号较少,恶性肿块组峰值流速及阻力指数均明显高于良性肿块组。彩色多普勒诊断乳腺恶性肿块敏感性92.3%,特异性94.6%,准确性94%。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鉴别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对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的价值,方法:对50例乳腺肿瘤患者(良性25例、恶性25例)行CDFI检查,首先经二维超声了解其形态、边界、纵横比、内部回声等,然后NCDFI检查,观察肿块内部及周边有无血流,并根据其血流程度分为0级、1级、2级、3级,记录血流分级及RI等血流参数。结果:临床怀疑乳腺肿块50例,超声检出乳腺肿物49例,良性组与恶性组肿物在血流分级上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频谱分析RI之间差异存住显著性(P〈0.001),结论:综合分析乳腺肿块二维图像及评价CDFI血流分级情况,肿块内血流速度及RI等值有助于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鉴别。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肿块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1月~2010年1月80例女性乳腺肿块患者行常规乳腺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超声检查的临床资料。结果:乳腺良性肿块表现为边界清晰、规则、光整,有纤维包膜;乳腺恶性肿块多表现为边界不规则,边缘粗糙,呈"毛刺"、"蟹足状",无包膜,内部回声不均,后方回声衰减,边缘有不规则的强回声晕。良恶性乳腺肿块的血流信号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肿块进行超声诊断时结合彩色多普勒的血流特征才能作出乳腺肿块的良恶性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乳腺良性肿块108例(良性组)和恶性肿瘤72例(恶性组)患者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声像图特征,并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乳腺恶性肿瘤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4.4%。乳腺良性肿块表现为境界清晰,形态规则,内部回声均匀,周边可见包膜;恶性肿块多表现为边界不清楚,形态不规则,边缘粗糙呈毛刺蟹足状,周边无包膜内部回声不均,后方回声衰减,边缘有不规则的强回声晕。恶性组血流分级程度高于良性组(P<0.05);良性组Vmax及RI范围小于恶性组(P<0.05)。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肿块良恶性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乳腺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观察249例乳腺肿瘤患者的声像图特征、彩色多普勒表现和血流阻力指数,并综合分析手术及病理结果.结果 良性肿瘤208例,占83.5%;恶性肿瘤41例,占16.4%.乳腺良恶性肿瘤的形态、边界、包膜、钙化、衰减、彩色血流信号及RI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良恶性肿瘤彩色血流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超声在乳腺肿瘤的诊断中起重要作用,采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为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技术对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85例女性乳腺肿块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二维声像图特征、肿块内部及周边血流进行观察和研究,并根据病理结果对比分析。结果各种乳腺肿块声像图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后方增强、衰减表现不一致,良恶性肿块血流特点差异较大。结论乳腺肿块应以超声二维图像为基础,同时与彩色多普勒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综合性指标相结合,特别是对乳腺恶性肿瘤诊断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6.
李梅 《上海医药》2014,(12):21-22
目的:评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乳腺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乳腺肿瘤患者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资料,比较乳腺良、恶性肿瘤声像图的表现特点,包括形态、边缘轮廓、包膜、内部回声、有无钙化、后方回声衰减、血流情况等,并与病理诊断结果。结果: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良性肿瘤的诊断符合率为93.02%(40/43),恶性肿瘤的诊断符合率为88.23%(15/17)。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彩色超声在乳腺小肿块中的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120例乳腺小肿块经手术病理确诊为良性75例和恶性45例,比较术前彩色超声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统计彩色超声对良恶性肿块诊断的准确率。对比良恶性乳腺小肿块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血流信号分布及血流动力学监测。结果经手术病理确诊的120例患者,术前彩色超声对良恶性小肿块诊断的正确率为81.67%,其中22例误诊的患者有18例属于直径<1cm的小肿块。血流信号比较,75例良性小肿块属于0~Ⅰ的占82.67%,属于Ⅱ~Ⅲ的17.33%,45例恶性小肿块属于0~Ⅰ的26.67%,属于Ⅱ~Ⅲ的占73.33%,良恶性肿块的血流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流动力学比较,恶性肿块的收缩期血流速峰值及阻力指数均高于良性肿块,二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超声对乳腺小肿块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对直径<1cm的微小肿块的诊断价值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3例乳腺肿块患者,其中良性68例,恶性115例.对两组的声像图表现进行对比分析,并对比观察肿块内部血流,频谱多普勒检测血流参数阻力指数(RI值).结果 良性组与恶性组在肿块形态、边界、后方衰减、纵横比、有无微钙化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块血流RI >0.7.38例恶性肿块伴同侧腋下淋巴结转移性肿大,9例良性肿块同侧腋下淋巴结为反应性增生.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有效鉴别良恶性乳腺肿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李才坤 《中国当代医药》2013,(33):107-108,112
目的 研究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乳癌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124例乳腺病患者,观察小乳腺肿瘤的彩色多普勒血流表现和二维声像图,并分析良恶性肿瘤的不同声像图改变.结果 乳腺良恶性小肿瘤在形态、包膜、边界、血流形态及微钙化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乳癌超声诊断需以二维声像图为基础,不能单凭有无血流或血流量多少对肿块性质进行判断,但血管形态变化对恶性病灶的诊断具有较高特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