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子支气管镜替代胸腔镜在恶性胸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牟江  何桂梅 《临床肺科杂志》2011,16(11):1738-1739
目的探讨电子支气管镜替代胸腔镜检查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及恶性胸腔积液在支气管镜直视下的胸膜改变。方法对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10月间,应用电子支气管镜(Olympus BF-260)替代胸腔镜检查并确诊的33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经胸腔积液细胞学、痰细胞学、支气管镜检查等仍不能确诊胸腔积液性质,行电子支气管镜替代胸腔镜检查,直视下观察胸膜变化,并对可疑组织行活检进行病理检查。结果 33例患者最终诊断:胸膜转移癌25例,其中肺鳞癌2例,肺腺癌19例,小细胞癌1例,消化道肿瘤转移1例,其他部位转移癌2例;恶性胸膜间皮瘤5例;不能明确的恶性肿瘤3例。结论恶性胸腔积液胸膜上有不同程度的病损;电子支气管镜替代胸腔镜检查是一项安全、有效、易操作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67例老年性恶性胸腔积液评价三种检查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老年性恶性胸腔积液的病因及临床特点,综合评价三种手段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7例老年性恶性胸腔积液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7例老年性恶性胸腔积液中有46例胸液脱落细胞学阳性,14例纤支镜阳性,3例经皮穿刺胸膜活检阳性,4例术中冷冻及术后常规证实。胸腔积液脱落细胞学检查、纤支镜检查、胸膜活检或肺穿刺活检的阳性率分别68.66%、66.67%、42.86%,三者联合阳性率为94.03%。结论呼级系统、乳腺肿瘤、消化系统、血液系统是恶性胸腔积液的主要原因,胸腔积液脱落细胞学检查、纤支镜检查、胸膜活检或肺穿刺活检对诊断恶性胸腔积液有重要价值,联合应用能提高阳性率。  相似文献   

3.
可弯曲电子内科胸腔镜在恶性胸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可弯曲电子内科胸腔镜在恶性胸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时机和指征。方法2005年7月至2007年7月,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应用尖端可弯曲电子内科胸腔镜(LTF-240型)检查并确诊的37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经胸腔积液细胞学、痰细胞学、支气管镜检查等仍不能确诊胸腔积液性质,临床上高度疑诊恶性胸腔积液者,行内科胸腔镜治疗。结果37例患者最终诊断:肺癌20例,其中肺鳞癌5例(其中1例经手术证实,而胸腔镜检查为阴性),肺腺癌12例,肺腺鳞癌1例,小细胞癌2例;胸膜转移癌14例,其中乳腺癌转移4例,卵巢癌转移1例,肾透明细胞癌并胸膜转移1例,恶性胸腺瘤转移1例,其他部位转移癌7例;恶性胸膜间皮瘤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主要并发症为术后伤口疼痛(21例),对症治疗可缓解,无肺水肿、感染、出血等并发症。结论可弯曲电子内科胸腔镜检查是一项安全、有效、易操作的检查方法,对有肿瘤病史、大量胸腔积液、胸部CT提示肿块影或胸膜病变者可早期积极进行内科胸腔镜检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内科胸腔镜对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以及应用内科胸腔镜滑石粉胸膜固定术对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在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接受内科胸腔镜诊断的142例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内科胸腔镜对胸腔积液的诊断阳性率和分析病因。将确诊为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分为胸腔镜组和对照组。胸腔镜组给予内科胸腔镜滑石粉胸膜固定术,对照组胸给予胸腔引流管内灌注滑石粉而实现胸膜固定。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在142例胸腔积液患者中,有136例经内科胸腔镜检查及病理活检明确诊断,确诊率达95.8%。其中恶性胸腔积液(含恶性胸膜间皮瘤2例)85例(59.9%),结核性胸膜炎31例(21.8%),肺炎旁积液13例(9.2%),非特异性炎症7例(4.9%),原因不明胸腔积液6例(4.2%)。确诊的85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中,胸腔镜组56例,1个月后复查有效率为91.1%,完全缓解率为82.1%;对照组29例,1个月后复查有效率为69.0%,完全缓解率为48.3%,两组有效率和完全缓解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786、10.555,P 值分别为0.009、0.001)。结论内科胸腔镜对胸腔积液具有较好的确诊率,内科胸腔镜滑石粉胸膜固定术可以有效地治疗恶性胸腔积液。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内科胸腔镜对恶性胸腔积液诊断价值。方法 138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行内科胸腔镜,取病变组织病理检查。结果获得明确病理结果 130例。镜下表现分为以下4种:①结节120例;②胸膜增厚、纤维组织增生形成分隔或粘连带10例;③胸膜充血、水肿6例,④胸膜弥漫性肥厚、凹凸不平2例。确诊病例中肺癌110例,肺腺癌转移93例,恶性间皮瘤8例,转移癌10例,病理无法定性的恶性胸腔积液5例。所有病例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内科胸腔镜检查对恶性胸腔积液诊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蒋德升  尚宁  姜静  陈小凤 《临床肺科杂志》2007,12(12):1355-1356
目的评价闭式胸膜刷检术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临床疑诊的48例恶性胸腔积液行胸膜刷检、胸膜活检和胸水细胞学检查,比较各种方法和组合对肿瘤细胞的阳性率。结果43例确诊为恶性胸腔积液,胸膜刷检阳性率为62.8%,胸水细胞学检查阳性率为55.8%,胸膜活检阳性率为37.2%,以胸膜刷检最高,明显高于胸膜活检(P<0.05),但与胸水细胞学检查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胸膜活检和胸膜刷检,阳性率提高为76.7%,3种方法联合应用阳性率为83.7%。结论胸膜刷检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检查手段,对诊断恶性胸腔积液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可弯曲式胸腔镜对恶性胸膜间皮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进行胸腔镜检查。全麻下于腋部胸壁第6~7肋间置入胸腔镜套管,吸去大部分胸腔积液后按照内、前、上、后、侧、下的顺序观察胸膜腔并进行胸膜活检。结果 30例患者中有6例经直视下取活检病理证实为恶性胸膜间皮瘤。结论胸膜间皮瘤,单纯依靠影像学诊断较为困难,通过内科胸腔镜可在直视下取到理想的胸膜组织,提高了诊断阳性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代胸腔镜诊断原因不明的胸腔积液。方法利用国产纤支镜对3例胸腔积液患者局麻下行胸腔检查并取活检。结果肺腺癌胸膜转移1例,恶性胸膜间皮瘤1例,胸膜结核肉芽肿1例。结论以纤维支气管镜代替胸腔镜行胸腔镜检创伤小,费用低,简便易操作。对原因不明胸腔积液者查明病因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诊断方法。便于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9.
对病因不明的胸腔积液常需作组织病理检查,但盲目针穿活检结果不可靠,而胸腔镜检查术既不困难还很安全,作者等乃于1970~1977年中给为胸腔积液查明病因的172例,大部伴发胸腔积液的肺内阴影而气管镜阴性结果的32例,以及胸腔内异物切除与再发性气胸而作胸膜固定者各2例共208例作了胸腔镜检查。胸腔镜检查下发现恶性病变的外形从单个小结到广泛分布的癌症都有;胸膜表面有的粗糙不平,有的散在着带白色或微红色单个或多皱融合片样病变。肺内肿瘤有时在肺表面亦能见到,脏层胸膜时伴有线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内科胸腔镜在恶性胸腔积液诊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我科以恶性胸腔积液住院的患者,分为胸腔镜组及对照组,对诊治结果进行诊断分析,评价内科胸腔镜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阳性率和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结果胸腔镜组确诊率为92.9%,对照组确诊率为69.05%。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其完全缓解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科胸腔镜对恶性胸腔积液进行胸膜活检,诊断率阳性率高,在治疗方面,胸腔镜下胸膜固定术能够有效地控制恶性胸腔积液的产生,效果明显优于传统胸腔引流术,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内科胸腔镜在不同原因胸腔积液中的诊断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7年12月在苏州市立医院行内科胸腔镜检查且确诊的57例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评价安全性。结果 57例患者中,恶性胸腔积液16例,结核性胸腔积液23例,炎性胸腔积液15例,不明原因积液3例。胸腔镜下恶性胸腔积液主要表现为胸膜结节(单发或多发)、胸膜充血水肿或粘连增厚;结核性胸腔积液表现为胸膜充血,粟粒样结节,多发散在黄白色结节,胸膜粘连增厚,包裹性积液,部分甚至胸膜闭锁;炎性胸腔积液镜下多表现为胸膜充血水肿,轻度粘连,脓胸时则可出现胸膜闭锁。胸腔镜后仅3例患者发生轻度皮下气肿。结论胸腔镜下不同病因胸腔积液的表现各异,内科胸腔镜能直视下判断胸膜及肺部病变情况,具有确诊率高,安全及创伤小特点。  相似文献   

12.
胸腔镜检术对胸腔积液病因的诊断和治疗价值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为了评价胸腔镜检术对胸腔积液的诊疗价值,用纤维支气管镜和硬质冷光源胸腔镜对146例原因不明的胸腔积液患者作胸膜腔检查。确诊恶性病者109例,良性特异性疾病者18例。将全部病例的组织学诊断与随访结果比较,发现本检查敏感性达92.7%,特异性100.0%,诊断准确率93.2%。72例患者经胸腔镜喷入滑石粉治疗,其中63例患者获得持久胸膜固定,术后仅有短暂发热和局限性皮下气肿,仅2例患者切口部位肿瘤种植。故认为本法对胸腔积液的病因诊断有较高临床实用价值,滑石粉胸膜固定术是控制顽固性胸腔积液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检测联合胸腔镜在恶性胸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恶性胸腔积液患者120例,根据检查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肿瘤标志物检测诊断恶性胸腔积液,实验组采用肿瘤标志检测联合胸腔镜,比较两种方法的恶性胸腔积液阳性检出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经胸腔镜检查的阳性检出率为96.67%;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行联合检测,恶性胸腔积液的阳性检出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肿瘤标志检测联合胸腔镜对恶性胸腔积液诊断的检出率高于单纯使用一种检测手段,对临床恶性胸腔积液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135例胸腔积液患者内科胸腔镜检查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内科胸腔镜检查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内科胸腔镜检查1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5例中,经胸腔镜胸膜活检确诊104例(77.0%),其中病理为恶性肿瘤和结核性胸膜炎各51例(49.0%),脓胸2例(1.9%)。135例胸腔积液患者经胸腔镜检查病因诊断阳性率85.9%。恶性肿瘤和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经胸腔镜胸膜活检阳性率分别为79.7%和91.1%。结论内科胸腔镜检查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有获得病理诊断、病因诊断及准确肺癌分期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胸腔积液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疾病,它是由多种病因引起人体胸膜腔内大量液体形成而导致。健康人胸膜腔内仅存在约5-10m L液体,在人体做呼吸运动时起润滑作用。胸腔积液分为良性胸腔积液和恶性胸腔积液,临床上恶性胸腔积液多由胸膜原发肿瘤或继发肿瘤转移至胸膜后引起。病理学检查是目前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金标准,但因其阳性率较低~([1-2]),目前临床上常常通过实验室检查(胸水常规、生化、肿瘤、胸水找抗酸杆菌)、影像学检查(胸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可弯曲电子内科胸腔镜在不明原因胸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尖端可弯曲电子内科胸腔镜(LTF-240型)对92例不明原因的胸腔积液患者进行检查,并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92例患者均成功实施了胸腔镜检查,胸腔镜下病理组织活检确诊恶性肿瘤30例、结核性胸膜炎57例、慢性炎症5例。肿瘤和结核病理结果确诊率为94.6%。恶性胸腔积液主要表现为结节样改变,部分病灶融合成肿块。而结核性胸膜炎主要为胸膜弥漫性充血肿胀,结节病灶细小呈卵石样改变,可见坏死物覆盖。92例胸腔镜检查仅1例出现胸膜反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可弯曲电子内科胸腔镜检查安全、有效、易操作。  相似文献   

17.
胸腔积液病凶复杂,常给治疗带来困难。采用胸水脱落细胞检查、胸腔积液分析或闭式胸膜活检等检查,阳性率低。我们对我院18例临床诊断不明的胸腔积液患者进行直视下胸腔镜检查,实施胸膜活检,大大提高了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8.
目前鉴别胸腔积液性质的方法包括诊断性胸腔穿刺、胸腔积液检查、胸部X线摄片、超声检查、胸膜活检等,但有部分患者经过上述检查仍难以作出正确诊断,即所谓"不明原因的胸腔积液".随着电视胸腔镜技术的发展和仪器的进步,胸腔镜手术成为诊断和治疗胸膜疾病的有效方式.本文拟探讨胸腔镜对不明原因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郭欣 《国际呼吸杂志》2014,34(12):946-947
目的 分析内科胸腔镜在不明原因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价值及其安全性.方法 对我院呼吸内科及重症医学科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92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行内科胸腔镜检查,观察胸膜病变,直视下病变处多部位活检并行病理检查.结果 92例胸腔积液患者确诊84例,诊断阳性率为91.3%,其中恶性胸腔积液48例,结核性胸腔积液29例,非特异性炎症4例,化脓性胸膜炎2例,结节病1例,病因不明8例,术后疼痛11例,发热3例,出血1例.结论 内科胸腔镜检查有助于进一步明确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病因,且患者耐受性好、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35例不明原因的胸肺疾患经胸腔镜检查确诊30例,确诊率85.7%。其中26例患者给予经皮胸膜或肺活检,9例明确诊断,阳性率仅34.6%,明显低于胸腔镜检查。认为对于胸膜和肺外围疾患,胸腔镜检查是一种容易、安全和有效的诊断手段,且阳性率较纤支镜高。对于45岁以上非血性胸水也要警惕恶性病变,例行胸腔镜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