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老年性痴呆的危险因素 ,为制订防范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抽样调查南京市 15 8名老年人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填写自我健康评估表、心理创伤量表、精神健康量表、幸福度量表、生活照料情况表、无望量表、老年性痴呆筛查量表等。资料用EPI和SAS系统作一元与多元分析。结果 :一元分析结果显示 ,年龄、性别、职业、婚姻、教育、中风史6个因子与老年性痴呆发生率均有密切关系 ;多元分析结果显示 ,年龄越高 ,老年性痴呆发生率越高 ,女性发生率高于男性 ,体力劳动者发生率高于脑力劳动者。结论 :老年性痴呆与社会心理因素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
老年性痴呆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性痴呆的危险因素,为制订防范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抽样调查南京市158名老年人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填写自我健康评估表、心理创伤量表、精神健康量表、幸福度量表、生活照料情况表、无望量表、老年性痴呆筛查量表等,资料用EPI和SAS系统作一元与多元分析。结果:一元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职业、婚姻、教育、中风史6个因子与老年性痴呆发生率均有密切关系;多元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高,老年性痴呆发生率越高,女性发生率高于男性,体力劳动者发生率高于脑力劳动者。结论:老年性痴呆与社会心理因素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3.
《陕西医学杂志》2016,(4):436-437
目的:探讨慢性肝炎患者胆结石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11例慢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B超检查,了解慢性肝炎患者胆结石发生率,根据是否有胆囊结石的发生分为胆结石发生组和胆结石未发生组,对可能影响肝炎患者胆结石发生率的病人社会学特征和疾病特征等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元分析,探讨慢性肝炎发生胆结石的危险因素。结果:慢性肝炎患者胆结石发生率为22.7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肝炎患者胆结石发生组的年龄、饮酒史和总胆固醇明显高于胆结石未发生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及总胆固醇是肝炎患者发生胆结石的危险因素。结论:慢性肝炎患者的胆结石发生率较高。较大的年龄、较高的总胆固醇数是慢性肝炎患者发生胆结石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定西市乙肝病人抑郁状况及与病情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对301例住院乙肝病人和298名健康体检人群进行问卷调查,用EXCEL建立数据库,SPSS12.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乙肝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状况,抑郁发生率为49.2%,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与国内有关文献的报道相似。在分组比较中,病情越严重抑郁发生率越高;抑郁发生情况女性多于男性,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抑郁发生率有上升趋势;脑力劳动者抑郁发生率明显高于体力劳动者。结论:乙肝病人容易患有抑郁障碍,病情越重发生率越高,而我们所处的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社会因素可能是引发抑郁发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挫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程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复杂 ,以往采用一元分析方法研究其影响因素 ,难以排除混杂因素的干扰。本文主要针对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挫折因素 ,探讨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程度。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以作者所在的两所大学新生 42 7人为研究对象 ,男 2 33人 ,女 194人。二、方法对每个研究对象 ,除调查其背景情况外 ,同时进行多种心理测试量表 (精神卫生SCL 90、个性 EPQ、焦虑 SAS、抑郁 SDS、挫折 SBS)的测试与分析 ,结果采用一元与多元分析。结果一、挫折发生率对 5种不同专业的新生 ,SBS测试结果表明 …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解天水市65岁及以上人群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患病率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甘肃省天水市≥65岁人群1 873人为调查对象,用长谷川痴呆量表(HDS)、一般健康问卷(GHQ)进行筛查,将调查对象分为痴呆高、中、低危险3组,再以缺血指数量表(HIS)、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IV)轴Ⅰ障碍定式临床检查患者版进行诊断检查。结果:1 859例完成调查,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患病率为13.66%(95%CI为10.38%~17.98%);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患病率男性(16.20%)高于女性(11.09%),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患病率农村(12.91%)高于城市(9.09%),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上升(P<0.01),65~70岁为7.44%,71~75岁为17.48%,76~80岁为20.08%,81~85岁为21.22%,86岁以上为30.23%;高龄、家庭收入低、婚姻状况不良、独居、文化程度低等为老年性痴呆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甘肃省天水市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患病率较高,影响因素较多,应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研究我地区老年痴呆的发病情况以及特征,对老年痴呆的社会人口学原因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抽取2013年在我地区随机调查2451例大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对其老年痴呆流行病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在2451例老年人当中,其中有102例为老年性痴呆,占总体人数的4.16%,单一因素分析显示,老年性痴呆发生率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其中独居病人比亲属同住病人发生老年性痴呆的几率高,性格内向的老年人要比性格外向的老年人发生老年性痴呆的几率高,有家族史的老年人要比无家族史的老年人发生老年性痴呆的几率高,同时早年喜欢体育运动的老年人患有老年性痴呆的几率较低,以及文化程度越高发生老年痴呆的几率就越低,性别和居住地区对其患病没有任何影响.[结论]明确了我地区老年痴呆的发病情况、流行特征以及相关分布规律等,为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老年性痴呆需要社会以及家庭的更多的关怀和体贴,使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青少年妊娠的社会心理病因,寻求有效的防范对策。方法:采用妇科检查、心理卫生测试与社会敏感问题随机应答技术,对南京市620例(其中青少年314例)婚前检查者和172例青少年人工流产者的社会心理因素,进行一元及多元分析。结果:未婚青少年妊娠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父母管教程度、恋爱年龄、男友职业、本人年龄、自尊心、文化、父母离异、性观念及避孕情况等。结论:青少年妊娠是由多种社会与心理因素造成的,防范对策的关键在于健康教育,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应协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9.
对752名中老年干部及知识分子健康体检资料进行多元分析。结果表明:男性的冠心病发生率高于女性;冠心病与收缩压及年龄呈正相关,与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负相关。提示我国中老年人血清总胆固醇水平普遍高于理想水平(<5.17mmol·L ̄(-1)),冠心病的保护因子──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所起的作用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未婚女性药物流产前心理(焦虑和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进行药物流产的患者159例,采用问卷收集年龄、职业、怀孕天数等信息,并运用人格测验量表(EPQ)、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测定相关心理指标。结果未婚女性药物流产前焦虑的发生率为51.6%,SAS总得分平均51.1分;抑郁的发生率为67.9%,SDS总得分平均58.4分。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随着怀孕天数的增加、年龄及社会支持总分的下降,未婚女性药物流产前发生焦虑和抑郁的风险越高;N标准分是焦虑的影响因素,P标准分是抑郁的影响因素。结论未婚女性药物流产前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较高,应对其实施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1.
老年期痴呆和老年抑郁症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7  
Yan F  Li S  Liu J  Zhang W  Chen C  Liu M  Xu L  Li S  Shao J  Wu H  Wang Y  Liang K  Zhao C  Lei X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5):1025-1028
目的 了解老年期痴呆和老年抑郁症的发病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以1997年北京西城区老年性痴呆和老年抑郁症患病率调查时的非病例老人作为发病率调查的对象,于1999年进行随访。调查流程和工具及诊断标准均与患病率调查所采用的相同。结果 60岁以上老年期痴呆的年发病率为0.89%,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老年抑郁症的最小年发病率为1.28%,健康状况差组发病率高于健康状况一般组和健康状况较好组。中、重度痴呆发病率与1989年同一地区的调查结果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 老年性痴呆的发病率与10年前相比处于稳定水平。年龄与老年性痴呆的发病率密切相关,健康状况与老年抑郁症的发病率明显相关。老年性痴呆和老年抑郁症可共患。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期痴呆患者照料者的心理状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及SCL-90对80例老年期痴呆患者及80例老年非痴呆患者的主要照料者进行测查。结果痴呆患者照料者的SCL-90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阳性项目均分、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等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老年期痴呆患者的照料者心理健康水平低于老年非痴呆病人照料者,焦虑和抑郁情绪障碍是主要的心理问题。社会应该建立相应的教育以及指导体系,认真做好本项疾病的宣传以及护理知识的指导,设法减轻照料者的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5):72-74,78
目的研究住院痴呆患者伴发谵妄的相关疾病特征,分析痴呆叠加谵妄的危险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符合DSM-IV诊断标准的痴呆患者共165例,基线期分别以CDR、MMSE、NPI及ADL评估疾病严重度、认知功能、精神行为症状及功能,按住院8周内是否伴发谵妄,将患者分为无谵妄组和有谵妄组,比较两组疾病特征的差异,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老年痴呆患者合并谵妄的比例为29.09%;痴呆患者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丧偶、血管性痴呆、总体疾病严重度及精神行为症状高评分。结论痴呆患者伴发谵妄的发生率较高,可针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预防和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期痴呆患者行为和精神症状(BPSD)的特点和治疗措施。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44例进行分析。结果:BPSD的发生率为90.91%,其中以行为紊乱发生率最高,睡眠障碍次之。治疗多用新型抗精神病药为主。结论:住院老年期痴呆患者BPSD发生率非常高,以行为紊乱、幻觉为主,多用新型抗精神病药治疗。  相似文献   

15.
黄浩  唐士婷  蔺心敬 《医学综述》2012,(19):3231-3234
血管性痴呆(VD)是老年痴呆的常见类型之一,随着社会人口的不断老化,其发病率越来越高。由于VD特定的神经认知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因其是目前唯一可以预防的痴呆类型,因此越来越受到重视,故对VD危险因素的确定尤为重要。为此,现对VD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综述,以期为VD的病因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6):162-165
目的 分析老年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绍兴市基层医院接诊的100例老年痴呆患者,对其资料展开回顾性研究,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神经精神科问卷(NPI)展开调查,分析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状况。根据患者是否发生激越行为分组,将46例发生精神行为症状的患者作为研究组,54例未发生精神行为症状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痴呆患者发生精神行为症状的危险因素。结果 ①100例老年痴呆患者MMSE评分为(18.26±2.64)分,NPI评分为(19.62±8.49)分。②单因素分析:两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子女数量、工资收入、医保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痴呆类型、病程、病情严重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Logistic分析:性别、痴呆类型、病程、病情严重程度是导致老年患者发生精神行为症状的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普遍处于一般水平。精神行为症状的发生与性别、痴呆类型、病程、病情严重程度等有关,应当引起临床重视,根据以上危险因素对患者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发生原因及护理预防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100例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另选100例腹部术后无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影响其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早期炎性肠梗阻与年龄(P=0.046)、手术方式(P〈0.001)、腹部手术史(P〈0.001)、肠道准备情况(P〈0.001)及手术时间(P=0.035)有关,开腹手术(P=0.032)、有腹部手术史(P=0.018)及术前未行肠道准备(P=0.008)是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发病的独立性危险因素。结论在一定程度上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是可以预防的,通过腹腔镜手术、充分的肠道准备、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等护理预防对策可降低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老年性痴呆作为发病率逐年增高的老年疾病,已成为亟需解决的影响人类健康及生活水平的关键问题。脑肠轴理论作为近年来防治该类疾病的新靶点,有研究表明脾胃功能失司是脑肠轴功能紊乱的诱发因素之一。脾胃与脑经络相连,气血相通,与痴呆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临床中从脾论治老年性痴呆疗效可观。故该文从中医理论出发,意在丰富脾胃与脑肠轴理论对于防治老年性痴呆的内在联系,并结合现代医学为证探究其科学内涵,以期为临床防治老年性痴呆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老年精神病人中其痴呆的发病情况,探讨与发病有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和痴呆简易筛查量表(BSSD)作筛查工具,调查3930例55岁以上老年和亚老年精神病病人这一特殊群体;分析年龄、文化程度、精神病类型等18项与痴呆发病的相关性。结果 痴呆患病率1.53%;痴呆与高龄、女性、痴呆家族史、负性生活事件、脑外伤史、丧偶、体力劳动等密切相关,成为易患因素。结论 精神病人痴呆患病率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精神症状复杂多变,认知功能下降和残疾程度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