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王玉成  单叔煤  徐敏 《医学综述》2009,15(13):2074-2075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MRCP和ERCP在肝内胆管占位中的临床诊断应用价值。方法52例均经B超检查提示有肝内胆管占位的患者,行64层螺旋CT增强扫描后,对原始数据采用多平面重建(MPR)及胆管三维容积重建(SCTC)处理,对胆管占位原因进行定位、定性诊断,其中有12例患者还进行了MRCP和ERCP检查,并与手术病理进行对照和随访观察。结果64层螺旋CT对肝内胆管占位病变定位及定性的准确率分别为100%及94%,MRCP和ERCP对肝内胆管占位病变定位及定性的准确率分别为100%、100%及78%、80%。结论64层螺旋CT具有强大的后处理功能,可无创、清晰、立体显示胆管结构,提高术前对疾病的定性、定位诊断率,对肝内胆管占位诊断有重要价值,并可进一步指导临床手术治疗,是一种很好的无创性检查方法,ERCP和MRCP对64层螺旋CT很难作出定性诊断的病例起到一个辅助诊断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在梗阻性黄疸诊断中的准确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25例行64层螺旋CT扫描并确诊梗阻性黄疸患者,回顾性分析临床和CT影像资料,对胆道梗阻的部位和病因进行定位、定性分析。并与手术病理、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结果对照。结果良性梗阻病变79例,其中胆道结石64例,炎性病变11例,先天性胆管囊肿4例;恶性梗阻病变46例,其中胆管癌25例,胰头癌12例,壶腹癌3例,胆囊癌5例。肝癌侵犯肝门区胆管1例。64层螺旋CT定位诊断准确率为100.0%,定性诊断准确率为96.8%。结论64层螺旋CT对梗阻性黄疸的病变显示清晰,结合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等图像后处理,能直观、立体地显示胆道梗阻的部位,对梗阻病因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T在胆管远端恶性梗阻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通过对36例胆管恶性梗阻患者进行CT检查,并与手术病理对照分析。结果在36例远端胆管恶性梗阻病例中,胰头Ca18例,总胆管下端Ca10例,壶腹Ca5例,十二脂肠乳头Ca3例;不同类型梗阻CT表现有所不同。结论探讨了引起远端胆管恶性梗阻鉴别中CT表现,并对不能手术者提出了CT诊断依据,CT在远端胆管恶性梗阻鉴别诊断中具有良好的定位性和定性,定位准确率为88.9%(32/36),定性准确率为63.9%(23/36),并对治疗方法和手术方式选择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重组技术在胆管梗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舞钢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经病理诊断确诊为胆管梗阻的79例患者,入院后均由同一医师完成128层螺旋CT重组技术检查,统计记录患者128层螺旋CT重组技术检测结果,并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结果 79例患者经128层螺旋CT重组技术检查,胆管梗阻检出77例,准确率为97.47%;肝外胆管近段梗阻或中段梗阻与肝外胆管远段梗阻影像学表现有明显差异。结论 128层螺旋CT重组技术在胆管梗阻中具有较高检出率,可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诊断依据,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胆道梗阻诊断的应用及价值。方法:应用多层螺旋CT对36例超声诊断为胆道梗阻患者进行上腹部薄层平扫及多期薄层增强扫描,并用薄层增强的扫描原始数据行三维胆系重建,对胆道梗阻行定位及定性诊断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多层螺旋CT薄层平扫+多期薄层增强扫描结合三维胆系重建定位诊断率100%,定性诊断率91.6%。结论:多层螺旋CT对胆道梗阻的定位、定性诊断率高,是诊断胆道梗阻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①目的 探讨磁共振检查(MRCP、MRI)对胆管梗阻性病变的诊断价值.②方法 对60例胆管梗阻患者磁共振影像资料进行分析,并与CT、US及临床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③结果 MRCP(结合局部MRI)对胆管梗阻定位诊断率为100%,MRCP、CT、US对梗阻定性诊断率分别为86.7% 、71.7% 、65.0%.MRCP结合MRI定性诊断率可提高至93.3%.④结论 MRCP结合局部MRI有利于胆管梗阻性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且在鉴别诊断胆管梗阻的良恶性与CT、US相比是较准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联合磁共振冠状位成像在胆管梗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经病理证实的70例胆管梗阻性黄疸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人术前均进行MRCP及MRI冠状位成像(平扫+增强)序列扫描,分析MRCP、MRI冠状位及两者联合3组检查方法对胆管梗阻的定位及定性诊断准确率。结果3组检查方法对胆管梗阻的定位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胆管梗阻的定性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1.4%、82.9%、94.3%,联合检查准确率高于MRCP、MRI冠状位单一检查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良性胆管梗阻的定性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胆管梗阻的定性诊断准确率分别为58.7%、78.3%、93.5%,联合检查准确率高于MRCP、MRI冠状位单一检查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在胆管梗阻的定位诊断方面,MPCP与MRI冠状位成像均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在胆管梗阻的定性诊断方面,MRI冠状位对恶性梗阻的定性诊断准确性优于MRCP序列,且两者联合可显著提高对胆管梗阻的定性诊断,为临床明确梗阻性黄疸的病因提供较高价值的参考依据,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在胆总管恶性梗阻性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8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均行常规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之后进行MPR、CPR、MIP及MinIP等重建,对病变作出病因诊断,结合病理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38例胆总管梗阻患者病变定位定性诊断准确率分别为100%、94.7%(36/38);CT平扫横轴位图像显示病变能力与横轴位图像加重建图像相比无明显差异;三期增强扫描横轴位加重建图像显示病变能力明显高于增强扫描横轴位图像。结论多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为胆总管恶性梗阻性病变的有效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胆道梗阻诊断的作用.方法:应用多层螺旋CT对32例超声诊断为胆道梗阻患者进行上腹部薄层平扫及多期薄层增强扫描,对胆道梗阻行定位及定性诊断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16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术前多层螺旋CT定位、定性诊断准确率达100%.16例胆道或胰头肿瘤患者(胆管癌11例,胆囊癌1例,胰头癌3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1例)中,15例得到MSCTC正确诊断,术前MSCTC定位、定性诊断准确率达到93.8%.结论:多层螺旋CT对胆道梗阻的定位、定性诊断率高,是诊断胆道梗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非胆系增强法胆道三维重建在胆道梗阻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6例梗阻性黄疸的患者行64层螺旋CT扫描,扫描数据进行胆管三维重建,对梗阻原因进行定位、定性诊断,并与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46例患者中31例胆道结石(其中30例与术中所见基本一致,1例胆总管下端阴性结石误诊为壶腹部肿瘤),定性、定位准确率分别为96.8%、100%;15例胆胰肿瘤患者中(9例胆管癌、1例胆囊癌、2例胰头癌、1例壶腹部癌、1例先天性但总管囊肿),14例得到正确诊断,定性、定位正确率分别为93.3%、100%。总体定性、定位诊断正确率分别是95.7%、100%。结论 64层螺旋CT胆道三维成像能够无创、清晰、立体显示胆管结构,提高术前对疾病的定性、定位诊断率,对胆道梗阻诊断有重要价值,并可进一步指导临床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非胆系增强法胆道三维重建在胆道梗阻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6例梗阻性黄疸的患者行64层螺旋CT扫描,扫描数据进行胆管三维重建,对梗阻原因进行定位、定性诊断,并与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6例患者中31例胆道结石(其中30例与术中所见基本一致,1例胆总管下端阴性结石误诊为壶腹部肿瘤),定性、定位准确率分别为96·8%,100%;15例胆胰肿瘤患者中(9例胆管癌、1例胆囊癌、2例胰头癌、1例壶腹部癌、1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14例得到正确诊断,定性、定位正确率分别为93·3%,100%。总体定性、定位诊断正确率分别是95·7%、100%。结论64层螺旋CT胆道三维成像能够无创、清晰、立体显示胆管结构,提高术前对疾病的定性、定位诊断率,对胆道梗阻诊断有重要价值,并可进一步指导临床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技术对胸骨细微骨折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16层螺旋CT常规胸部容积扫描诊断的胸骨细微骨折69例,利用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选用多种后处理技术,即多平面重建(MIR)、容积再现法(VR)等重组观察,并与CT横断图像进行比较。结果 69例胸骨细微骨折中,横断骨折为48例(占69.6%),斜行骨折12例(占17.4%),不全性骨折9例(占13.0%)。矢状位MPR图像对胸骨细微骨折显示率为100%,冠状位显示率为84.1%,横断位显示率为62.3%。结论 MSCT的后处理技术图像可以准确地检出胸骨细微骨折,明显优于横断面图像,尤其是矢状位MPR图像可以避免胸骨细微骨折的漏诊。  相似文献   

13.
多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对肠梗阻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云婷  ;金东虎 《医学综述》2014,(11):2080-2082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肠梗阻病例的CT资料,探讨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对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收治的71例肠梗阻患者的CT横轴位图像和在横轴位基础上对兴趣区MPR技术处理后的图像进行分析,评估MPR对肠梗阻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16排螺旋CT对梗阻部位诊断准确率单纯横轴位为81.7%(58/71),结合MPR为91.5%(65/71)(P>0.05),但是MPR后使不同阅片者双盲法诊断的一致性得到提高,k值分别为0.556,0.577(均P=0.001),结合MPR前诊断信心平均值为(2.94±0.69)分,结合MPR后诊断信心平均值为(3.05±0.71)分,结合MPR使阅片者的信心有所提高(P<0.01)。对病因诊断准确率MPR前为71.8%(51/71),MPR后为90.1%(64/71)(P<0.05)。结论多排螺旋CT MPR处理后可提高肠梗阻病因诊断率,使不同阅片者对部位诊断的一致性得到提高,并提高阅片者的信心。多层螺旋CT扫描结合MPR技术可考虑作为肠梗阻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64排CT血管造影诊断颈动脉狭窄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48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头颈部64排CT血管造影检查,采用血管减影成像技术,对比剂总量60~70 ml,注射流率4.0~4.5 ml/s;重建方法包括多层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16例行颈动脉超声(US)检查.结果 48例TIA患者中35例(占72.9%)可见血管狭窄73处,其中轻度狭窄47处、中度狭窄16处、重度狭窄6处、血管闭塞4处.共发现斑块62块,其中钙化斑块36块,脂质斑块7块,混合斑块19块.结论 64排CT血管造影在评价颈动脉狭窄及粥样硬化斑块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能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颈动脉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提供非常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64层容积cT肝脏多期增强扫描和三维重建技术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4例经病理证实的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64排容积cT增强后多期扫描图像,然后利用薄层图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结果154例肝细胞癌中,(142/154)例在动脉晚期呈高密度,(138/154)例显示供血动脉。(8/154)例在门静脉期呈等或高密度,(146/154)例在门静脉期呈相对低的密度。(154/154)例在延迟期呈相对低密度。(32/154)例显示门静脉癌栓,(8/154)例显示下腔静脉瘤栓。结论64排容积cT增强多期扫描及3D重建不仅能显示肝细胞癌的增强表现特征,而且提高了肝细胞癌的检出率,还能直观地显示肝动脉、肝静脉及门静脉受侵情况,在临床早期诊疗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于绞窄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 17例经手术证实的绞窄性肠梗阻病例均行全腹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并在工作站上采用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VR)等方法进行图像后处理,观察肠梗阻的有无、性质、部位及病因。结摹17例中,常规轴位图像和后处理图像均显示了肠梗阻;常规轴位图像提示13/17(76.4%)例为绞窄性肠梗阻,常规轴位图像联合后处理图像提示16/17(94.1%)为绞窄性肠梗阻:常规轴位图像对肠梗阻的部位及病因的判断分别为12/17(70.6%)和13/17(76.4%),联合后处理图像二者的结果分别为16/17(94.1%)和16/17(94.1%)。两种方法诊断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层螺旋cT常规轴位图像联合后处理图像对绞窄性肠梗阻的诊断有着相当的优越性,可作为绞窄性肠梗阻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于肠梗阻病因的诊断价值。方法 78例经手术或临床明确诊断的肠梗阻病例,行全腹部平扫及增强扫描,在工作站上采用多平面重组、MIP及VR方法进行图像后处理,观察肠梗阻的有无、部位、病因及有无合并肠缺血。结果对78例肠梗阻病因诊断结果中,CT诊断符合率分别为肠粘连78.26%(18/23),肿瘤94.12%(16/17),腹内、外疝75.00%(6/8),肠套叠83.33(5/6),炎症66.67%(4/6),肠腔内异物80.00%(4/5),肠扭转85.71%(6/7),外伤66..67%(2/3),血运性肠梗阻100%(3/3),CT对梗阻病因诊断总体敏感性87.18%(68/78),准确性82.05%(64/78),假阳性5.13%(4/78),假阴性17.95%(14/78)。结论 64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肠梗阻病因诊断中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临床肠梗阻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对膝关节外伤骨折及软组织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膝关节外伤的患者进行64排螺旋CT检查,采用多平面重建(Multi—Plane Reconstruction,MPR)和容积显示(Volume Reconstruction,VR)等软件处理技术,结合原始横断位图像综合对比分析。结果64排螺旋CT可清晰地显示膝关节各类型的骨折、软组织损伤;关节腔和部分韧带显示。结论64排螺旋CT联合多种重建技术对膝关节外伤检查,能发现X线平片不能显示的骨折征象,同时能显示关节腔和部分韧带,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