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通过动态观察亚低温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的影响,探讨亚低温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12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观察组)随机分为亚低温组和常规组。亚低温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亚低温治疗,直肠温度维持在33~35℃,持续3~5d。所有患者于入院6h内及入院后第2~6天应用速率放射比浊法动态检测血清CRP浓度,结合临床表现及伤后1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进行比较分析。将本院体检的正常成年人3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血清CRP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亚低温组血清CRP浓度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中预后恶劣组血清CRP浓度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结论: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后血清CRP浓度升高,早期应用亚低温能够降低血清CRP浓度,保护神经功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9例。对照治疗组采用降颅内压、营养脑细胞、预防感染、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对症支持治疗,亚低温治疗组在对照治疗组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亚低温疗法。所有患者均随访6个月评价预后。结果78例病人治疗结束后,根据伤后6个月评价预后,亚低温治疗组39例患者中,恢复良好23例,中残7例,重残及植物生存3例,死亡6例。对照治疗组39例患者,恢复良好11例,中残5例,重残及植物生存10例,死亡13例。亚低温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治疗组(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能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提高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凯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2):160-162
目的:观察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将3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和对照组,亚低温治疗组于入院或手术后立即行亚低温治疗,其余治疗同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颅内压(ICP)、格拉斯哥评分(GCS)、伤后3个月的恢复良好率。结果:亚低温组在伤后2~7 d颅内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伤后7 d及1个月的格拉斯哥评分(GCS)大于对照组(P〈0.05);伤后3个月的恢复良好率高于对照组(P〈0.05)。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效果显著,治疗期间的观察和护理非常重要,可明显改善远期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稳定较低体温疗法治疗重型脑颅损伤的效果。方法将163例重型颅脑损伤(GCS≤8分)患者分为3组:(1)稳定较低体温组(55例),将体温控制在35-36℃;(2)亚低温组(54例),体温控制在33-34℃;(3)对照组(54例),给予常规治疗。结果稳定较低体温组预后良好率为52.7%(29,55),死亡率为20.0%(11/55);亚低温组良好率为50.0%(27/54),死亡率为22.2%(12/54);对照组良好率为22.2%(12/54),死亡率为33.3%(18/54);稳定较低体温组的良好率与亚低温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稳定较低体温组与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亚低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定较低体温疗法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能明显提高患者恢复良好率,并且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亚低温组,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安全有效、便于操作的方法之一,容易在县级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5.
赵红军  焦慧平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2):2001-2002
目的 评价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 40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冶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比较其显效率。结果 总显效率治疗组为80%,对照组5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亚低温治疗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魏风  陈俭  姚洁民  卢科  朱晟  谢华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1):1864-1865
目的 探讨脑苷肌肽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运用效果及其机制。方法 8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脑苷肌肽治疗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治疗时期患者的意识变化和远期疗效。结果 (1)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意识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恢复良好占总数60%,对照组为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苷肌肽治疗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具有较好的催醒作用,缩短昏迷时间,降低伤残率。  相似文献   

7.
重型颅脑损伤亚低温治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5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8),随机分为两组,亚低温治疗组26例,对照组26例。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和亚低温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常温治疗。结果亚低温治疗颅脑损伤患者与常温治疗组相比较,治疗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病情恢复程度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疗效确切、操作简便、副反应小、便于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耿煜  刘利群 《中国药业》2009,18(11):50-51
目的研究亚低温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于伤后24h内行亚低温治疗,控制肛温为32-35℃,持续2-6d,同时监测生命体征、颅内压、肾功能、血糖、血气及电解质;对照组控制肛温为36.5-37.5℃,其他治疗同亚低温组。两组患者伤后6个月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法评估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颅内压显著降低,恢复良好率显著提高,死亡率显著降低,预后显著改善(P〈0.05),且并发症无增加。结论亚低温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安全、有效,可显著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亚低温疗法对重型颅脑损伤(GCS≤8分)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5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的临床治疗情况。其中治疗组35例采用亚低温疗法,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结果 治疗组死亡率为25.7%,对照组死亡率为60.0%(P<0.05)。结论 亚低温疗法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重型颅脑损伤亚低温治疗与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的疗效及相关护理措施。方法7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采用亚低温治疗与相关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比较两组治愈率、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30例(85.7%)、死亡5例(14.3%),对照组治愈23例(65.7%)、死亡12例(34.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15、3.99,均P〈0.05);治疗组治疗后GOS评分(3.23±2.15)分低于对照组(5.03±0.96)分(t=3.52,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17.0%(6/35)低于对照组37.1%(13/35)(Χ^2=3.95,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适当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和常温对照组。亚低温治疗组于伤后24 h内行亚低温治疗,其余治疗同常温对照组。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颅内压(ICP)变化情况、血气分析、血电解质等。结果伤后或术后24 h内两组患者ICP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48 h后亚低温治疗患者ICP值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亚低温治疗组病死率2.25%、良好率76.40%;对照组病死率6.73%,良好率51.69%,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对防治严重颅脑损伤后继发性脑损伤是安全有效的疗法,且能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胡群亮  张民  涂悦  程世翔  张赛 《天津医药》2012,40(8):760-762
目的:评估早期亚低温结合后期高压氧治疗重度颅脑创伤的疗效。方法:157例急性重度颅脑创伤患者,按住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早期亚低温治疗组(亚低温组,54例)、早期亚低温结合后期高压氧组(亚低温加高压氧组,48例)和常规治疗组(55例)。治疗后3个月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标准判定疗效。对于除植物生存和死亡以外的患者,采用Borthel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结果:亚低温加高压氧组的病死率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恢复良好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低温加高压氧组良好率最高。亚低温组和亚低温加高压氧组的ADL评分高于常规治疗组,亚低温加高压氧组的ADL评分高于亚低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早期应用亚低温治疗急性重型颅脑创伤可降低患者病死率,同时后期给予高压氧治疗可以提高患者恢复良好率,二者结合的疗法是一种较好的颅脑外伤综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68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34例作常温治疗,34例作亚低温治疗)作对比分析,比较其治疗前后GCS评分,评价其疗效。结果常温及亚低温治疗4~7d后两组患者的GCS评分有明显统计学差异,亚低温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能明显改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亚低温防治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脑血管痉挛(CVS)的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98例颅脑损伤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温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亚低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3、5、7d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CA)水平;比较两组患者CVS发生率、CVS严重程度及术后3个月预后情况.结果 术后1d两组患者VMC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5、7d观察组较对照组VMCA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CVS严重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CVS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较对照组术后良好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 亚低温应用于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可降低CVS发生率,减轻CVS严重程度,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病人(GCS≤8分者)的观察与护理体会。方法:对山东省日照市中医医院2005年1月~2008年10月收治的136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观察与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GOS预后评估标准,46例预后较好(34%),其中恢复良好22例,中残24例;63例预后较差(46%),其中重残42例,植物生存21例;死亡27例(20%)。结论: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病情重、变化快、并发症多、预后差、死亡率高,做好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观察和护理对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救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2010年3月本院所收治的72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救治资料。结果:本组72例患者治疗后,良好31例,中残20例,重残8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10例,恢复良好率为70.8%,死亡率为13.9%。结论:做好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急诊处理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环节。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同时积极预防并发症,是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低温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于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02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51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低温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14 d后颅内压水平、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治疗3个月后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前颅内压水平和GC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两组颅内压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且联合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14 d后,两组GCS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且联合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低温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可明显降低颅内压,提高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幕上不同重型颅脑损伤术中的处理技巧。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幕上不同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治疗5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6例中,恢复良好34例(60.71%),中残9例(16.07%),重残6例(10.71%),植物生存4例(7.14%),死亡3例(5.36%)。结论对幕上不同重型颅脑损伤结合术前分类和术中情况采用不同手术技巧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