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及护理方法,以供参考。方法纳入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营养状况评估。将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34例。传统组接受常规腹膜透析护理,综合组给予综合化护理。对比2组患者护理前后营养状况评分变化和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与护理前对比,患者营养状况评分和生化指标均有所改善,其中综合组患者改善幅度显著大于传统组,其中,治疗后传统组营养状况评分明显低于综合组,血红蛋白(91.83±20.21)低于综合组(109.84±23.76),转铁蛋白(2.03±4.21)低于综合组(2.84±6.71);血浆白蛋白(33.83±5.24)低于综合组(35.84±6.76),前白蛋白(213.14±20.23)低于综合组(224.83±40.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进行营养状况评估的基础上,给予综合化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整体营养状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对尿毒症患者微量元素的影响。方法 用火焰及无火焰原子吸收法检测30例尿毒症患者行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前及透析1月后血清铜、锌、铁的含量及腹膜透析透出液中铜、锌、铁、钙、镁、磷、钾元素的含量,分析腹膜透析前后尿毒症患者血清及透出液中微量元素的变化。结果 尿毒症患者透析后血清铁及锌的浓度均明显高于透析前(P〈0.05),而血清铜透析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腹膜透析透出液中铜、锌、镁、钾、钙、磷含量透析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腹膜透析透出液中铁浓度透析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经CAPD治疗后尿毒症患者铜、锌、铁、磷、钾的异常代谢可得到部分纠正。  相似文献   

3.
利用边界元与有限元相结合的方法,对分段式环鞍型偏转线圈偏转场分布进行数值计算和分析;针对高分辨彩色显示管所用分段式环鞍型偏转线圈,闻其绕线分布的数学模型;应用该模型对15cm高分辨率彩色显示管分段式环鞍型偏转线圈的偏转场分布进行了计算与分析,对偏转场参量H0和H2的实验测量表明,计算结果与测量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
腹膜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一种终生维持治疗手段。它是用腹膜作为透析膜,依赖弥漫和超滤的作用达到清除体内过多水份和毒素的目的,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日益加速,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发病率逐渐增加,为了有效保护残余肾,延缓肾功能进一步恶化,腹膜透析广泛用于治疗终末期肾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的营养状态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2年4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69例CAPD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老年营养风险指数评估患者营养状态,将其分为营养正常组及营养不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差别,分析各个变量与营养不良的相关性,并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结果分析。结果:通过老年营养风险指数评估结果得出营养正常组83例(49.1%),营养不良组86例(50.9%)。两组年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舒张压、碳酸氢根、尿酸、C反应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清白蛋白、碳酸氢根、尿酸为营养不良发生的保护因素,年龄为营养不良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年龄是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白蛋白、碳酸氢根、尿酸为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的实施对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脏内科接受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遵循随机对照试验原则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接受延续护理模式, 包括出院前干预和出院后干预2个部分.对照组接受常规照护模式.采用KDQOL (Kidney Disease Quality of Life) 问卷于患者出院前1天、出院后第6周、第12周分别进行生活质量的调查;采用SPSS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组患者出院前生活质量均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第6周时, 试验组生活质量总均分高于对照组,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5个维度中仅有躯体健康和症状与不适2个维度的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第12周时, 试验组生活质量总均分仍高于对照组,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5个维度中仅有肾脏负担这一维度的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但试验组分数高于对照组.结论 延续护理在CAPD患者中实施, 能够提高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 是一种能够将卫生保健福利最大化的新兴医疗护理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7.
本资料从病因、终止腹膜透析的原因、死亡原因、腹膜炎的发生率、营养状态、透析充分性等方面对81例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情志护理干预对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并对其进行讨论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3月在该院诊治的需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的患者88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干预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腹膜透析专科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情志护理干预。护理3个月后,分别对其营养情况进行评分[主观整体营养评估(SGA)]、生化指标[血红蛋白(Hb),血浆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前白蛋白(pre-Alb)]、人体测量指数[体重指数(BMI)、上臂周径(AC)、三头肌皮皱厚度(TSF)]进行检测,并对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干预组的SGA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除了前白蛋白与BMI指数,干预组的各项生化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的护理中进行中医情志干预较单纯的进行护理,更利于患者营养的吸收,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适宜临床护理中推广。  相似文献   

9.
腹膜透析(PD)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替代疗法。连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的诞生,在慢性肾衰的透析疗法上开创了一个新纪元,其特点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疗效显著,实际治疗费用低。Jassal SV等报道老年病人占腹膜透析的40%以上[1],故对老年腹膜透析患者护理要引起特别重视。1临床资料本组24例,为我科1997年7月~2004年11月行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的老年患者,均为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男18例,女6例,年龄69~87岁。均有不同程度的心衰、贫血、尿量减少、水肿、高血压。腹透过程中,14例并发腹膜炎,20例出现精神障碍。行腹膜透析前血尿素氮值为18.2…  相似文献   

10.
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简称腹透)简单、方便、费用低,但腹膜炎的发生给病人增加了痛苦。为降低CAPD病人腹膜炎发生率,笔者对我院2001~2006年收治的22例次腹透病人发生腹膜炎的原因进行临床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CAPD病人15例22次,其中男10例16次,女5例6次。年龄35~78岁,平均57岁,腹透时间1~41个月。糖尿病肾病8例,慢性肾小球肾炎3例,高血压肾病2例,梗阻性肾病2例。均行标准的CAPD方法,使用美国Baxter公司生产的腹透液及双联系统。并发腹膜炎22次,其中1次10例,2次3例,3次2例。经对症处理后1例因严…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丹参,黄芪对腹膜透析效能及腹膜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通过模拟腹膜透析的动物实验,观察中药对腹膜透析效能的急性影响,并应用扫描电镜观察腹膜超微结构的变化,大鼠分单纯透析液组,丹参组,黄芪组和正常对照组,结果:丹参组,黄芪组净超 量较单纯透析液组显著增加(P<0.05),各组腹膜清除率,透析液中蛋白质含量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丹参,黄芪能有效提高净超滤量,丹参,黄芪具有保护腹膜间皮层结构免遭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黄芪液拮抗乳酸盐腹透液对人腹膜间皮细胞的损伤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黄芪液对乳酸盐腹透液致腹膜间皮细胞增殖及损伤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胰蛋白酶 -ED TA消化法 ,从人腹膜组织中分离间皮细胞 ,并建立体外人腹膜间皮细胞 (HPMC)培养模型。以MTT法测定HPMC增殖程度 ,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 ,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 (LDH)水平示细胞损伤程度。结果 :2 .5 %乳酸盐腹透液中加用黄芪液 (1mg/ml)与HPMC作用 4 5min ,其培养液中LDH水平较腹透液对照组明显降低(P <0 .0 1) ,HPMC增殖能力明显增强 (P <0 .0 1)。结论 :黄芪液能拮抗乳酸盐腹透液致HPMC的损伤。  相似文献   

13.
29例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病人161个透析月中,有6例共发生18次自发肉眼性血性透出液,其诱因分别为月经5例次、腹膜炎1例次、月经伴腹膜炎1例次、体力活动过多6例次和原因不明5例次。18次血性透出液预后良好。本文资料表明血性透出液并非CAPD少见并发症,单纯性腹膜炎也可成为血性透出液的诱因。  相似文献   

14.
传统抗癫痫药物对成年癫痫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成年癫痫患者服用传统抗癫痫药物 (AED)对生活质量 (QOL)的影响。方法 :采用癫痫生活质量 - 10问卷 (QOLIE - 10 )对 2 0 0例在过去一年服用传统AED的成年癫痫患者 ,药物分组为单药组CZP组、PHT组和VPA组。多药组分为二种AED组和三种以上AED组。未用AED组 ,对照组 ,进行了药物的副反应、发作频率和QOL的调查。结果 :AED组和未用AED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 <0 .0 1。单药组副反应和QOL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 ,发作频率PHT组明显减少。多药组中三种以上AED组的副反应、发作频率和QOL都比其他组要差 ,P <0 .0 1。结论 :癫痫患者的QOL降低十分明显 ,以三种以上AED联合使用其QOL更差 ,不能排除难治性癫痫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缬沙坦的降压效果及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17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答卷方式调查其生活质量指标,并检测其动态血压指标。服用缬沙坦,80mg/d,8周后复查并比较治疗前、后动态血压变化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其动态血压各指标,患者的健康感觉、躯体症状、工作能力、性生活状况、认识功能、社会参与能力、生活满足感等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睡眠状态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能有效降低高血压,并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PD)在肾脏病伴大量腹水患者中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常规PD植管术。要点;先做好荷包结扎线。再切开腹膜植管结扎。术中放腹水1000--8000ml。术后根据放腹水的数量补充白蛋白或血浆等。酌情行IPD或CAPD。肾病综合征(Ns)患者及肾功能正常或轻中度异常者。配合激素、环磷酰胺、雷公藤及频谱仪等对症治疗。结果:41例中25例伴胸腔积液。36例伴下肢凹陷性浮肿的患者,PD后10-80天胸水及下肢浮肿消退。NS伴急性肾功能不全13例中。肾功能恢复正常12例。NS完全缓解(CR)7例,部分缓解(PR)3例。无效(NR)2例。1例因激素冲击治疗并发肺部感染等。转为慢性肾功能衰竭(CRF)。3年后肾移植。糖尿病肾病NS7例中。PR3例,NR2例。透析2-3年死亡2例。狼疮性肾炎7例中。CR4例。PR2例,1例死于脑的狼疮病变。乙肝相关性肾炎伴肝硬化3例,急进性肾炎2例。肾淀粉样病1例,病情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8例CRF患者转为家庭透析.透析时间1~7年,其中3例行肾移植。39例腹部切口无渗漏腹水。结论:只要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的相应措施.PD在肾脏病伴大量腹水患者中的应用是可行的,PD对NS伴大量腹水患者也是一种很好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自助式血液透析治疗对患者临床症状的控制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 从该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中随机选择34例进行研究,均实施自助血液透析健康教育和培训,并指导患者进行自助血液透析治疗.随访1~12个月,对患者自助血液透析治疗前后的SCL-90自评症状量表各项评分和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得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经统计和比较,在治疗之后,患者的SCL-90自评症状量表各项评分均显著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即提示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了显著的改善.治疗后较之治疗前,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得分均出现显著上升情况,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患者的自我效能量表得分较之治疗前得到显著的提高(P<0.05),即表明患者的自我调节能力显著增强.结论 自助式血液透析治疗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改善其生活质量,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8.
观测18例接受连续不卧床腹膜透析尿毒症患者血清载脂蛋白A(ApoA)和载脂蛋白B(ApoB)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长期连续不卧床腹膜透析能降低血液中ApoB水平,从而改善尿毒症患者脂质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腹膜透析(PD)置管方法在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时的手术方法及其注意事项。方法:在2008-12~2010-12入住我科的100例急、慢性肾衰竭病人,在不同手术方法下置入腹膜透析管,回顾总结两种置管方法的临床应用体会和注意事项。45例病人采取了解剖法置管,其中15例选用卷曲管,30例选用直型标准Tenckhoff腹膜透析管;55例病人采用解剖法联合腹壁悬挂术置管,其中20例选用卷曲管,35例使用直型标准Tenckhoff腹膜透析管,术后均使用百特双联系统装置进行腹透。结果:用两种手术方法成功植入腹膜透析管后,术后无论是立即作连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或是由间歇性腹膜透析(IPD)过渡到CAPD者均未出现手术切口及隧道口渗液、感染等。除2例病人未到拆线期死亡外,其余98例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解剖法置管的45例中,总漂管发生率15.5%,卷曲管1mo内腹透管漂移发生率为13.3%,经胃镜刷及体位变化复位未成功,直型标准管1mo内漂管发生率为16.6%,经胃镜刷及体位变化2例复位成功,3例仍引流缓慢。应用解剖法联合腹壁悬挂术置入的55例卷曲管和直型标准Tenckhoff腹膜透析管均未出现漂管。结论:腹透管的成功置入是腹透病人长期生存的基本前提,置管方法采用解剖法联合腹壁悬挂术置入直型管成功率高,术式简单,方法稳定,临床费用下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