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观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子宫内各部位内膜组织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ron receptor,PR)表达有无差异,为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切除范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门诊宫腔镜下观察异常子宫出血须诊刮及部分行子宫全切除术的患者宫腔内不同部位的子宫内膜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ER、PR含量,采用LeicaQS00IW图像分析仪进行测定,应用光密度值进行比较。结果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子宫腔内各部位内膜增生情况不同:ER、PR含量从高到低的顺序为:宫底〉子宫体部〉子宫角部〉宫颈峡部;ER、PR在子宫腔内各部位分布情况的不同具有相关性。结论 对于宫底部高ER、PR状态,要引起高度重视镬E宫颈子宫内膜电切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endometrium,TCRE)或子宫内膜热球剥脱术(uterine balloon thermablate,UBT)。术中谨慎并彻底处理宫底与双侧宫角部的子宫内膜组织,破坏其内膜的结构,避免复发和恶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单纯增型与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ron receptor,PR)表达有无差异。方法 门诊宫腔镜下观察需行诊刮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子宫内膜组织,石蜡包埋制成病理切片,HE染色按内膜的病理类型分为单纯增生型和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两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ER、PR含量,采用LeicaQ500IW图像分析仪进行测定,应用光密度值进行比较。结果 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单纯增生型和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的ER、PR分布不同,单纯增生病变部位ER、PR含量高于正子宫内膜组织部位。结论 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单纯增生型和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的ER、PR含量不同;ER、PR在子宫内膜增殖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检测有月经异常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子宫内膜息肉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探讨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机制及子宫内膜息肉引起月经异常的机制.方法 选择在淄博市妇幼保健院妇科就诊的患者,有月经异常组55例,无月经异常组45例以及无子宫内膜息肉的对照组36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ER和PR在三组中的表达,并对三组患者的ER和PR进行比较.结果 三组患者ER均呈强阳性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月经异常组中PR呈弱阳性表达,无月经异常组中PR呈中等阳性表达,对照组中PR呈强阳性表达.三组患者间P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R在子宫内膜息肉上的低表达可能是息肉形成以及出现子宫内膜息肉出血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宫腔镜电切术对子宫异常出血的疗效及相关问题.方法 2003年7月~2005年8月对良性疾病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126例,行经宫颈子宫肌瘤电切术(TCRM)、经宫颈子宫内膜切除术(TCRE)、经宫颈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TCRP)和经宫颈宫内残留异物去除术,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并发症及疗效情况.结果 手术平均时间约35.6 min;术中平均出血约52.5 ml;术中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经术后随访,42例子宫肌瘤,41例子宫内膜息肉及12例宫内残留异物清除的治愈率均达到100%,31例功血的治愈率亦达到93.77%.结论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良性疾病引起异常子宫出血安全有效,是有生育要求或留子宫患者的最佳选择,而正确选择手术适应证,严格术中监测是提高术后疗效和手术安全的保障.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异常绝经后阴道流血的老年患者病例资料,寻找其致病原因,以指导临床救治的实践工作。方法分析笔者所在医院自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阴道异常流血患者94例,从宫颈外口插入镜头,依次观察宫颈管、子宫前后壁、宫底、宫角及双侧输卵管开口,对异常部化行定位活检、诊刮,宫腔镜直视下内膜无明显异常,行诊刮术取子宫内膜组织送病理检查;宫腔镜直视下内膜有异常,则镜下定点取活检。对于有明确子宫黏膜下肌瘤或子宫内膜息肉行电切术。结果出血的病因主要为萎缩性子宫内膜炎,然后依次慢性宫颈炎、子宫内膜炎、恶性肿瘤、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单纯增殖以及宫内节育器。结论宫腔镜技术在阴道异常流血中,可以准确诊断,完全可以在老年妇女中推广应用,但应注意选用尽量细小的宫腔镜,缩短手术时间以免心脑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宫腔镜手术联合黄体酮胶囊诊治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的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258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所有患者是采用宫腔镜检查发现子宫内膜息肉转行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同时予行诊刮术,术中电切出组织及刮出组织全部送病理检查。经病理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22例为单纯行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组;研究组136例为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加服黄体酮胶囊组。比较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复发率13.12%(16/122);异常子宫出血发生率20.49%(25/122);研究组复发率3.68%(5/136);异常子宫出血发生率5.15%(7/136)。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患者25例行宫腔镜检查及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后联合黄体酮胶囊治疗后19例成功妊娠。宫腔镜诊断与病理诊断比较符合率为91.5%。结论 1宫腔镜诊断和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有较高的临床价值;2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后应用黄体酮胶囊可以抑制子宫内膜局部过度增生,改善症状和降低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可以提高子宫内膜息肉导致不孕患者的生育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在不孕症子宫内膜息肉(EP)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宫腔镜术后妊娠状况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106例子宫内膜息肉组织中ER mRNA、PR mRNA表达,以宫腔镜术后3~6个月是否妊娠分为两组:妊娠组与非妊娠组,比较两组间术前子宫内膜息肉组织中ER mRNA、PR mRNA表达差异,并进行分析。结果妊娠组ER mRNA的表达低于非妊娠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R mRNA在妊娠组的表达显著高于在非妊娠组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妊娠组中的复发病例组,其息肉组织中ER mRNA表达显著高于非复发组及妊娠组(P<0.05),而PR mRNA在复发组的表达低于非复发组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R在EP中的低表达可能是宫腔镜术后仍不孕的因素之一;PR在EP中的低表达及ER的高表达与EP宫腔镜术后复发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手术用于子宫内膜息肉导致的异常子宫出血治疗的临床。方法采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90例子宫内膜息肉导致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刮宫组开展宫腔镜刮宫手术,电切组开展宫腔镜电切手术。分析效果;子宫息肉完全清除时间、月经恢复正常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施术前后患者相关的生活质量评价情况;子宫穿孔、脏器损伤发生率。结果电切组效果、相关的生活质量评价情况、子宫息肉完全清除时间、月经恢复正常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子宫穿孔、脏器损伤发生率均显著和刮宫组比较有优势,P <0.05。结论子宫内膜息肉导致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行宫腔镜电切手术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血管内皮生成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在子宫内膜息肉组织与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宫腔镜下观察并行子宫内膜息肉切除的患者40例,同时取同一患者非息肉部位内膜组织,石蜡包埋制成切片,HE染色按内膜的病理类型分为良性息肉增生组和增生期子宫内膜两组,符合条件的病例28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ER、PR、VEGF、MVD含量,采用LeicaQ500IW图像分析仪进行测定,应用光密度值进行比较。结果息肉增生组ER、PR、VEGF、MVD含量高于增生期子宫内膜。结论患者子宫内膜息肉增生组和增生期子宫内膜的ER、PR、VEGF、MVD含量不同,VEGF在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李琼丽 《中国医药指南》2005,3(9):1088-1089
临床常见的子宫腔内良性病变有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殖、子宫粘膜下肌瘤等,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宫腔镜电切术是在宫腔镜直视下,通过镜内电切环对子宫腔内病变进行手术治疗的微创手术,是妇科手术领域中开展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腹腔镜下无张力阴道带(TVT带)子宫腹壁悬吊术治疗子宫脱垂的应用效果.方法 64例子宫脱垂患者,均采用腹腔镜下TVT带子宫腹壁悬吊术治疗.对比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症状发生情况、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盆腔脏器脱垂定量分期法(POP-Q)分期.结果 患者手术后的临床症状发生率95....  相似文献   

12.
《中国医药科学》2016,(12):83-85
目的观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行宫腔电切镜下子宫内膜切除术(HER)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6月,在我科行HER的患者共98例为观察对象,术后随访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HER手术总有效率为92.86%;术后PBAC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术后HGB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结论 HER治疗异常子宫出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于2000年1月~2004年12月对28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双侧子宫肌瘤供血动脉的栓塞治疗。结果 插管栓塞成功率100%,随访1~6个月。B超示术后随访1个月肌瘤体积平均缩小25%。随访6个月,8例肌瘤消失,20例肌瘤体积平均缩小68%,并均伴有月经量的明显减少。结论 子宫肌瘤的介入治疗疗效肯定,对黏膜下子宫肌瘤尤为适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将158例经病理证实确诊的子宫肌瘤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组和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组,各79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d出血量、盆腔疼痛和压迫症状,记录住院时间、正常活动时间及随访情况。结果两组盆腔疼痛、压迫症状、住院时间、痊愈率、并发症发生率和半年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t=1.21、0.97、1.06,χ^2=0.98、1.21、1.32,均P>0.05)。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组术后出血量评分、恢复正常活动时间分别为(5.8±0.5)分、(9.8±1.8)d,均优于子宫肌瘤剔除治疗组的(4.9±0.4)分、(25.9±5.1)d(t=3.76、5.98,均P<0.05)。结论子宫肌瘤剔除术和动脉栓塞术的治疗效果相差不大,都具有较高的有效率和安全性;但动脉栓塞手术对患者机体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多发子宫肌瘤的疗效,并探讨其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月医院收治的多发子宫肌瘤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2:3将其分为对照组80例和观察组12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子宫肌瘤体积的缩小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多发子宫肌瘤能有效地缩小患者的子宫肌瘤体积,提高治疗效果,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剔除合并子宫动脉阻断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剖腹手术的优势.方法 对2002年10月至2007年9月收住我院要求保留子宫的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共221例,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剖腹组,采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先阻断双侧子宫动脉的方法治疗子宫肌瘤.其中腔镜组89例、剖腹组132例.两组肌瘤数目、大小、发病年龄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通过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等,以及观察术后定期随访1年,观察月经症状的改变、B超监测子宫大小及肌瘤复发情况,并将两组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腔镜组和剖腹组手术时间两组统计学无显著差异(90.6 vs 103.8min;P>0.05);但寻找子宫动脉时间腔镜组较剖腹组短(21.4 vs 30.6min;P<0.05);术中出血量剖腹组较腔镜组有所增加(87.5 vs 101.2ml;P<0.05);住院天数腔镜组明显少于剖腹组(7.28 vs 11.13d;P<0.05).术后随访1年,腔镜组失访12例,剖腹组失访17例,以腔镜组77例、剖腹组115例进行统计.腔镜组和剖腹组月经症状缓解率为92.64%和97.97%;腔镜组与剖腹组两组肌瘤复发率分别为3.89%和3.47%,两组统计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子宫肌瘤剔除前先阻断子宫动脉,能明显减少术中出血,更好地缓解月经过多等症状,延缓了肌瘤的复发,在腔镜下行此手术较剖腹手术更有优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子宫肌瘤并能保留子宫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薛润清  张庆悦  路静 《河北医药》2005,27(7):500-501
目的测量宫颈增大状态下输尿管与子宫颈间的水平距离。探讨宫颈增大状态下输尿管与子宫颈间的位置变化,以利于在腹式子宫切除术中预防输尿管的损伤。方法选择2004年3月至2004年7月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31例宫颈增大患者(A组)和同期30例非宫颈增大患者(B组)。手术前均行阴道检查及B超测量宫颈直径,手术中分别测量双侧输尿管内缘至同侧宫颈外缘的水平距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输尿管与子宫颈间距离为(4.4±3.6)mm较B组(17.4±2.4)mm显著缩小。二组输尿管与子宫颈间距离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但与年龄、身高、体重无关。结论宫颈增大状态下输尿管与子宫颈间距离缩小。  相似文献   

18.
39例子宫捆绑术处理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莉莉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3):3372-3372
目的:探讨子宫捆绑术治疗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39例采用子宫捆绑术治疗产后出血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有效率为100%,术后伤口全部Ⅱ/甲级愈合,产后B超示子宫复旧好。结论:子宫捆绑术是治疗产后出血的一种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0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行双侧子宫动脉插管,造影确认后注入栓塞剂,阻断血供。结果UAE后即时止血率为10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并保留了子宫和卵巢完整的生理功能。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微创、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