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建立复方肾苏Ⅱ(肾苏Ⅱ)HPLC指纹图谱并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为肾苏Ⅱ质量评价与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Waters Symmetry 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进行检测,以乙腈-水(0.1%H3PO4)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0℃,进样量10μL。测定10批肾苏Ⅱ样品,利用中药色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建立肾苏ⅡHPLC指纹图谱,并通过对照品对共有峰进行指认;应用UPLC-ESI-MS/MS技术对肾苏Ⅱ样品中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别。结果:建立了肾苏Ⅱ成分指纹图谱共有模式,显示15个共有峰,各峰分离度良好,各批次间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RSD均1.3%,样品间相似度均0.9,指认黄芩苷为特征峰。鉴定出肾苏Ⅱ样品中26个化学成分,分别为阿魏酸,汉黄芩素,毛蕊异黄酮,千层纸素,白杨素-6-C-阿拉伯糖-8-C-葡萄糖苷,5,7-二羟基-2'-甲氧基黄酮-7-O-葡萄糖醛酸苷,5,7,2',5'-四羟基-8,6'-二甲氧基黄酮,白杨素-6-C-葡萄糖-8-C-阿拉伯糖苷,韧黄芩素Ⅱ,三羟基-单甲氧基黄酮,三羟基-二甲氧基黄酮,芒柄花素,5,7,8-三羟基黄酮,黄芩素,去甲汉黄芩素,黄芩苷,黄芩苷异构体,5,7,8-三羟基-6-甲氧基黄酮-7-O-葡萄糖醛酸苷,白杨素,千层纸素A-7-O-葡萄糖醛酸苷,汉黄芩苷,汉黄芪素,二羟基-二甲氧基黄酮,熊竹素,三羟基-三甲氧基黄酮,黄芩黄酮Ⅱ。结论:该指纹图谱具有良好的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各共有峰间分离度高,可用于肾苏Ⅱ的质量评价;该研究为肾苏Ⅱ物质基础的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2.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苦参中黄酮类成分的指纹图谱,并同时测定3种异戊烯基黄酮(苦参醇I、苦参酮、槐属二氢黄酮G)和2种紫檀素(三叶豆紫檀苷和高丽槐素)的含量。色谱条件采用ULTIMATE XB-C18色谱柱(4.6 mm× 250 mm, 5 μm),乙腈-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以295 nm为检测波长。共收集了12批苦参和4批同属近缘种山豆根进行测定,运用中国药典委员会"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2004AB"进行评价,对黄酮类成分进行主成分分析,并对主要5种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建立了苦参黄酮类成分HPLC指纹图谱,标定了13个共有色谱峰,并采用对照品指认了5个主要色谱峰,4批同属近缘种山豆根与苦参黄酮对照图谱明显不同。主成分分析的结果表明,苦参酮、槐属二氢黄酮G等对其质量影响显著。含量测定条件通过方法学验证,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6.3%~102.3%。该法所建立的苦参黄酮类成分指纹图谱特征性强、方法简便,结合主要成分含量测定可更好地控制其质量,对苦参的鉴定及质量控制具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黄芩提取物HPLC指纹图谱及多指标定量测定方法,为黄芩提取物质量控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18批次黄芩提取物的指纹图谱,基于指纹图谱相似性评价结合聚类分析(CA)、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同时测定野黄芩苷等6种成分的含量。结果 18批黄芩提取物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98,包含13个共有峰,指认其中8个成分。CA和PCA把样品分为两类,结合OPLS-DA筛选出导致各批次之间产生差异的5个差异性标志物,分别为3 (黄芩苷)、2号色谱峰、6(千层纸素A苷)、11(汉黄芩素)、4号色谱峰。野黄芩苷、千层纸素A苷、汉黄芩苷、汉黄芩素、白杨素、千层纸素A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9.43%~100.08%(n=9)范围内,RSD值均小于2%;6种成分分别在23.61~755.40 ng、182.40~5 836.90 ng、7.44~238.10 ng、17.66~565.20 ng、3.09~98.80 ng、7.02~224.70 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结论 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及多指标成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分析陕西子洲与其他产区黄芩中黄酮成分的含量并建立其HPLC指纹图谱,为子洲黄芩的质量评价及道地药材品牌建设提供资料。方法:采用HPLC测定样本中不同产区的黄芩所含黄芩苷、黄芩素和汉黄芩素3个主要黄酮成分的含量。色谱条件:Eclipse-YDB-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水溶液系统,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0 m L·min-1;检测波长为277 nm;柱温为30℃。结果:子洲黄芩中黄芩苷的平均质量分数为19.3%,明显高于样本包含的其他产地的黄芩;以黄芩苷峰为参照物峰,确定11个共有峰,建立了子洲黄芩HPLC指纹图谱共有模式方法。结论:陕西子洲黄芩有效成分含量高,品质优;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可以作为分析和控制子洲黄芩质量的基础资料。子洲作为黄芩道地药材产区发展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HPLC(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分析研究葛根芩连汤中药物的成分。方法:在指纹图谱研究方法中采用HPLC-DAD(高效液相-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指纹图谱试验色谱条件:进样量为20μL,色谱柱选择直径5μm的Ultimate AQ C_(18)柱,柱温30℃,流动相A是0. 02 mol/L醋酸铵+0. 3%三乙胺+1%冰醋酸混合而成,最终PH值为4. 3;流动相B是乙腈,流速统一为0. 7 m L/min。检测波长通过预实验不断调整,最终葛根素、大豆苷、大豆苷元、染料木素、甘草酸铵和甘草次酸的检查波长为250 nm;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和甘草苷检测波长为280 nm;余下对照品检测波长为346 nm;并对HPLC精密度试验、重复性试验、稳定性试验、专属性试验、加样回收率试验、线性回归试验等方法学进行严谨性考察,通过比较混合对照品溶液指纹图谱,葛根芩连汤单味药材指纹图谱和葛根芩连汤指纹图谱,分析研究葛根芩连汤中的14个药物成分。结果:1)精密度试验平均相对峰面积RSD为0. 38%,重复性试验平均相对峰面积RSD为1. 14%,稳定性试验平均相对峰面积RSD为1. 03%,专属性试验结果良好。2) 14个药物成分线性回归良好,且加样回收试验中平均回收率的范围是96. 45%~104. 69%,RSD的范围是为0. 65%~2. 11%。3)本研究根据不同的检测波长250nm、280 nm和346 nm,将混合对照品指纹图谱分为3张图,便于后续分析,同时标注14个对照品成分的峰号。4)在检测波长为250 nm时,葛根指纹图谱有11个特征峰,而甘草有2个特征峰;在检测波长280 nm时,黄芩有6个特征峰,而在检测波长346 nm时,黄连有4个特征峰。5)在葛根芩连汤的指纹图谱中显示波长250 nm时有12个特征峰,其中1~11主要体现葛根的药物成分特征,而12主要体现甘草的药物成分特征;波长280 nm时有7个特征峰,主要体现甘草和黄芩的药物成分特征;波长346 nm时有4个特征峰,主要体现黄连的药物成分特征。结论:从整体性解析葛根芩连汤剂HPLC指纹图谱的药物成分来源,为葛根芩连汤中含有的药物成分等物质基础、药理相关性研究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苦参药材中黄酮类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为科学全面评价该药材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HPLC法对不同产地的苦参药材进行分析。色谱条件为Alltech Apollo C18色谱柱(4.6 mm × 25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2 %甲酸水溶液系统,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10 nm,柱温25 ℃。结果 确定了13个色谱峰(或峰组)为各产地药材特征共有峰,并利用对照品对照和LC-MS法对其中的6个共有峰进行了成分指认。结论 该方法简便可靠,重复性好,能够表征苦参药材的内在信息,可用于苦参药材中黄酮类成分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刘斌  石任兵 《中成药》2008,30(4):574-576
目的:研究苦参汤不同配伍和提取溶剂对11种主要有效成分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槐果碱、苦参碱、槐定碱、氧化槐果碱、氧化苦参碱、三叶豆紫檀苷和苦参啶溶出率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方法,测定苦参汤不同配伍和不同溶剂提取物11种主要有效成分含量,比较不同条件下主要有效成分的溶出率。结果:苦参、黄芩、生地黄三药配伍,主要有效成分的溶出率,大于或相似于苦参、黄芩二药配伍,远高于苦参、生地黄二药或黄芩、生地黄二药配伍及相应单味药。结论:苦参、黄芩、生地黄三药配伍,苦参汤主要有效成分溶出率增加,其中以苦参、黄芩二药配伍,黄芩黄酮和苦参生物碱溶出率增加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川银花-黄芩药对配伍前后指纹图谱及指标性成分含量的变化,对该药对的临床应用有一定参考意义。方法:采用Inert Sustain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2%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 L·min~(-1),柱温25℃,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分别为327 nm(0~27,43~62 min),237 nm(27~33 min),274 nm(33~43,90~120 min)和280 nm(62~90 min);分别建立10批川银花、黄芩单煎液及合煎液的指纹图谱,标定共有峰,获得各自对照指纹图谱。对配伍后指纹图谱的共有峰进行归属分析并通过11种混合对照品测定指标性成分的含量。结果:川银花-黄芩药对的指纹图谱标定26个共有峰,9个来源于川银花,17个来源于黄芩;色谱峰1,2,3,4,13,14,15,18,23,25,26分别对应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配伍前后峰的数目未发生变化,但指标性成分的含量发生了改变。结论:川银花-黄芩药对配伍前后化学成分种类无差异,但主要有效成分的溶出会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9.
王云  陈影  黄琪  张村 《世界中医药》2022,(9):1233-1239+1245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比较生黄芩、酒黄芩中12个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以黄芩苷为内参物,分别计算其与野黄芩苷、黄芩苷、汉黄芩苷、3,5,7,2′,6′-五羟基黄酮(HQ-1)、5,7,2′,5′-四羟基-8,6′-二甲氧基黄酮(HQ-2)、黄芩苷元-7-O-β-D-葡萄糖苷(HQ-3)、5,7,2′,3′-四羟基黄酮(HQ-4)、5,6-二羟基-7,8,2′,6′-四甲氧基黄酮(HQ-5)、黄芩素、汉黄芩素、白杨素、千层纸素-A、、等12个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RCF),通过RCF计算生、酒黄芩饮片中12个成分的含量(计算值),采用外标法同时测定12个成分的含量(实测值),比较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差异。色谱柱为Phenomenex C18(4.6 mm×250 mm, 5μm),流动相乙腈-0.5%甲酸,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80 nm,柱温为35℃。结果:12个黄酮类成分线性关系良好(r2>0.999),平均加样回收率97.78%~104.13%,相对标准偏差(RSD)0.12%~0.75%,精密度、重复性和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韩信草的HPLC指纹图谱,并建立同时测定韩信草中野黄芩苷、汉黄芩苷、芹菜素及汉黄芩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0.6%乙酸水-乙腈-四氢呋喃梯度洗脱,流速1.0 m L·min-1,0~40 min检测波长365 nm,40~65 min检测波长275 nm,进样量10μL,柱温30℃。对16批韩信草药材进行了指纹图谱及含量测定研究,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2004A)进行分析。结果:野黄芩苷、汉黄芩苷、芹菜素、汉黄芩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5.125~82.00,7.375~118.0,1.550~24.80,7.188~115.0 mg·L-1(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9,0.999 9,0.999 9,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3.37%(RSD 1.8%),100.63%(RSD 1.3%),104.03%(RSD 0.8%),98.39%(RSD 2.5%);16批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共标定28个共有峰,并对其中4个进行了含量测定。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为控制韩信草药材的质量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黄芩酒炙前后化学成分变化,为建立全面的黄芩饮片质量评价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HPLC法建立黄芩片、酒黄芩的特征图谱,并生成对照特征图谱,标定共有峰并进行相似度评价。采用UPLC-Q-TOF/MS定性分析黄芩酒炙前后化学成分,利用UPLC-TQMS对2种饮片中11种黄酮类成分(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汉黄芩素、千层纸素A、千层纸苷、野黄芩苷、芹菜素、高车前素、木犀草苷、白杨素)进行定量分析,并以含量为变量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建立了黄芩片、酒黄芩的特征图谱,标定9个共有峰,2种饮片相似度均在0.947以上。在黄芩饮片中,共发现50种成分,通过多级质谱数据分析,保留时间匹配,并结合对照品及数据库检索,鉴定了其中44种成分。UPLC-TQMS定量结果显示酒炙后黄芩中黄芩苷、汉黄芩苷等黄酮苷类成分含量略有下降,黄芩素、汉黄芩素等黄酮苷元类成分含量稍有增加。经多元统计学分析,2种饮片有明显的分离趋势,载荷图结果表明黄芩苷、汉黄芩苷、千层纸苷的含量差异可能是引起黄芩酒炙前后化学成分变化的主要因素。结论黄芩酒炙后没有新增或消失成分,但成分含量有所变化。所建立黄芩饮片的定性、定量方法重现性好,分析快速、准确,可用于黄芩饮片酒炙前后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2.
李凤  魏胜利  王文全 《中国中药杂志》2011,36(13):1703-1706
目的:分析比较黄芩药材主、侧根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并对其相关性进行研究,为黄芩品种系统选育过程中为了使主根继续繁殖以保存优良种质,而采用侧根估测整体的黄酮类成分含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黄芩中5个主要的黄酮类成分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和千层纸素A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黄芩药材主、侧根中5个黄酮类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对侧根与整体中的黄酮类成分含量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结果:黄芩主根上部、主根下部、侧根及整体中的黄芩苷、汉黄芩苷含量无显著性差异,主根下部的黄芩素、汉黄芩素及千层纸素A含量与主根上部差异显著;侧根中只有汉黄芩素的含量与整体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余均无统计学差异.相关与回归分析显示,侧根与整体之间各成分均呈显著的正相关,除汉黄芩素的决定系数较小外,其余化学成分均较高.结论:黄芩药材主、侧根中的黄酮类成分含量分布较均匀,在黄芩品种系统选育过程中为了使主根继续繁殖以保存优良种质,可采用侧根估测黄芩整体的黄酮类成分含量.  相似文献   

13.
割秧对黄芩生长以及药材、茎叶的产量和质量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量不同割秧茬数处理下黄芩的生长指标,并采用紫外和HPLC测定药材中总黄酮、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千层纸素A和茎叶中总黄酮、野黄芩苷、黄芩苷、芹菜素、木犀草素的含量。该文发现在保证不过度影响药材质量和产量的前提下,进行两茬割秧处理后,不仅黄芩药材和茎叶的产量增加,分别可达193.60,63.21 kg/亩,其所含活性成分含量也具有一定的提高。其中,黄芩药材中所含总黄酮,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千层纸素A的质量分数分别可达18.52%,15.13%,4.03%,1.04%,0.30%,0.12%。在两茬处理下的黄芩茎叶中并未检测到木犀草素,但其他活性成分如总黄酮、野黄芩苷、黄芩苷、芹菜素的质量分数分别已经达到7.00%,0.96%,0.35%,0.04%。故为获取优质黄芩药材和高产药材及茶原料,从药用植物资源合理利用和推动药茶两用黄芩一体化发展出发,定期割秧可以作为一种新的栽培采收技术被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4.
不同海拔和光照对黄芩中7种黄酮类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不同海拔、光照因素对黄芩中7种黄酮类有效成分量的影响,为黄芩种植最佳生长条件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人工种植的24批黄芩样品中野黄芩苷、黄芩苷、汉黄芩苷、芹菜素、黄芩素、汉黄芩素、千层纸素A7种成分的含量,并采用方差分析法进行不同海拔、光照环境(阴坡、阳坡)与各成分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同一生长年限,在海拔(550±30)、(650±30)m 2个范围,对黄芩中7种成分的量进行比较,其中黄芩苷、汉黄芩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野黄芩苷、黄芩素、千层纸素A、汉黄芩素、芹菜素有显著性差异(P0.05);阴坡和阳坡2种不同的光照条件下,黄芩中7种成分的量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同一生长年限,随海拔的升高,黄芩中黄酮类成分的量都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有显著性差异。而光照(阴坡、阳坡)不同时,黄芩中黄酮类成分的量无显著性差异,但除汉黄芩苷、黄芩素外,其他黄酮类成分含量的均数阳坡高于阴坡。黄芩人工种植宜选择阳光直接照射的平地或阳坡,同时及海拔偏高有利于提高黄芩中黄酮类化学成分总量的积累。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黄芩饮片中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含量的方法,对不同产地规格临床中药饮片黄芩进行质量评价。方法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Thermo Acclaim120-C18(4. 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A)、0. 2%磷酸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 0 m L/min,进样量为10μL,检测波长为280 nm,柱温为30℃。结果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的质量分别在0. 1500~1. 1998μg(r=0. 9994)、0. 0499~0. 3994μg(r=1. 0000)、0. 0025~0. 0202μg(r=0. 9989)、0. 0025~0. 0198μg(r=1. 0000)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20批样品中上述4种黄酮类成分的平均含量范围分别为60. 4~148. 58 mg/g、14. 77~30. 99 mg/g、0. 99~26. 82 mg/g、0. 74~6. 18mg/g。结论临床中药饮片黄芩质量状况差异很大,本实验建立并优化的黄芩饮片定量分析方法,可为不同规格黄芩饮片的质量评价及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黄芩地上部分与根部的化学成分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黄芩的根、茎和叶3个部位进行化学成分比较,揭示黄芩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的差异,为黄芩资源的合理、充分利用和黄芩茶的科学应用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采用HPLC—DAD方法,YMC.packODS—A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1%甲酸水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78nm。结果:黄芩的根、茎和叶均主要含有黄酮类成分,地上部位与根部差别明显,通过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能够明显区分,通过对照品指认发现:黄芩茎叶中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等含量较低;野黄芩苷、芹菜素7-0-β-D-葡萄糖醛酸苷、白杨素7-0-β-D.葡萄糖醛酸苷等成分含量相对较高,特别是有一未知2号色谱峰较高,值得注意;茎、叶部位差别不明显。结论:采用HPLC—DAD方法,并结合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能够明显区分黄芩的根、茎和叶3个部位。  相似文献   

17.
应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高效制备薄层色谱等方法对念珠根黄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对其化学结构进行阐明,发现并鉴定了19个黄酮单体,分别为芹菜素(1),木犀草素(2),汉黄芩素(3),千层纸素A(4),6-甲氧基柚皮素(5),5,7,4'-三羟基-6,8-二甲氧基黄酮(6),5,7,8-三甲氧基黄酮(7),3,5,6,7-四甲氧基黄酮(8),7-羟基-4',5,6,8-四甲氧基黄酮(9),5,7,2'-三羟基-6-甲氧基二氢黄酮(10),5,7,4'-三羟基-6-甲氧基黄酮(11),5,7-二羟基-6,8-二甲氧基黄酮(12),5,2',6'-三羟基-7,8-二甲氧基黄酮(13),5,7,2'-三羟基-8-甲氧基黄酮(14),5,2'-二羟基-7,8-二甲氧基二氢黄酮(15),2'-羟基-5,7,8-三甲氧基黄酮(16),5-羟基-7,8-二甲氧基黄酮(17),5,2'-二羟基-7,8-二甲氧基黄酮(18),5-羟基-6,7,8-三甲氧基黄酮(19)。化合物1~19均为首次从念珠根黄芩中发现,化合物6,8,9,12,19为首次从黄芩属植物中发现。  相似文献   

18.
黄芩主要黄酮成分的抗抑郁活性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黄芩中4种主要黄酮成分进行抗抑郁活性筛选.方法: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10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氟西汀组(20 mg·kg-1)、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和汉黄芩素治疗组.其中4种黄酮各自分为10 mg·kg-1和20 mg·kg-12个剂量组.连续ig给药7d.末次给药1h后,分别采用强迫游泳、悬尾和开场实验对小鼠进行行为学观察.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20 mg· kg -1的黄芩苷、黄芩索、汉黄芩苷和汉黄芩素可分别将强迫游泳小鼠不动时间由(107.6±28.5)s缩短至(64.4±25.1),(73.2±30.B),(69.6±20.4),(79.7±32.6) s.并将悬尾不动时间由(85.2±27.3)s缩短至(43.1±16.4),(52.0±21.1),(48.3±25.9),(62.2±35.8)s,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其中以黄芩苷和汉黄芩苷的作用尤为显著.另外,4种黄酮成分对小鼠的自发活动无明显影响.结论:4种黄酮成分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抗抑郁活性,其中黄芩苷、汉黄芩苷的活性较强,这可能与这些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测定黄芩根系(根茎、主根、支根和毛根)中的黄酮类成分,了解在不同根系中的分布,为综合利用提出依据。方法: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黄芩中四种黄酮类成分的测定方法,甲醇和0.1%磷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结果:根茎、主根、支根和毛根中的黄芩苷含量分别4.26%~7.20%、12.19%~14.49%、11.12%~15.79%和8.71%~11.34%,汉黄芩苷和汉黄芩素主要分布在根茎和主根中,黄芩素各部位相近。结论:黄芩根系中含有多种黄酮类成分,应该分别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UPLC法比较生黄芩、酒黄芩、黄芩炭中5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方法各样品溶液的分析采用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2.1 mm×100 mm,1.8μm);流动相乙腈-0.5%甲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L/min;检测波长280 nm。结果5种黄酮类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100.17%~106.00%,RSD 2.00%~3.37%。黄芩酒炙后,野黄芩苷、黄芩苷和汉黄芩苷3种黄酮苷含量均有所下降,而黄芩素和汉黄芩素2种黄酮苷元含量有所增加;黄芩炒炭后,3种黄酮苷的含量下降更为明显,而2种黄酮苷元的含量明显增加。结论该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黄芩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