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过改良的传统一次性注射器静脉采血法与一次性真空采血系统静脉采血法的效果差异。方法:将408例住院病人常规晨间静脉采血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两组静脉穿刺一针成功率、血液标本合格率及操作过程中血液污染情况。结果:两组静脉穿刺一针成功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液标本质量(指无凝血、溶血、血量不足)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操作过程中血液污染情况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可以根据个人工作习惯选择改良的传统一次性注射器静脉采血法或者一次性真空采血系统静脉采血法,前者需加强技术操作规范,后者工作效率高,节约成本,操作过程中血液污染率低,生物安全度高,提倡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血常规检查中应用末梢采血法与静脉采血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体检行血常规检查的180例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研究对象的入院顺序,奇偶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n=90)行静脉采血法;对照组(n=90)行末梢采血法。对比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研究对象的血常规检查结果。结果:实验组的白细胞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占全血容积百分比、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指标、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红细胞比容、平均红细胞体积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90例研究对象中中度疼痛者多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血常规检查应用静脉采血的准确率优于末梢采血法;末梢采血法采血时疼痛程度要稍低于静脉采血法。临床上需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优先选择静脉采血法进行血常规检验。  相似文献   

3.
曾春花 《现代医院》2007,7(9):91-93
目的探讨提高真空静脉采血成功率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将200例静脉采血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实验组采用改良的真空静脉与特殊静脉采血法,对照组则按常规注射器静脉采血法。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在疼痛情况、采血成功率方面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个体疼痛感低于对照组,而在采血成功率方面高于对照组。结论改良的真空静脉与特殊静脉采血法可有效减轻患者采血时的疼痛,提高真空采血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在临床上一些大面积烧伤、婴幼儿、休克、周围血管条件较差的患者常需由股静脉抽血留取血标本。通过笔者所在科自2005年以来的摸索和实践,用股静脉真空采血法代替一次性注射器股静脉抽取血标本的方法,效果满意,为诊断治疗提供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6.
一、脐血采集用物1 脐血采集同意书、脐血供者健康表。2 采血袋 :为双连袋 ,其中一袋含 2 8mLACD-B抗凝剂。3 敷料包 :一次性无菌台布、备用巾、洞巾各一块。4 一次性用物 :(1) 5mL注射器一支 (2 )手套一副 (3)抗凝试管一支。5 条形码 :为处理脐血一系列流程中的唯一标志物。二、采集方法 :分体外和体内两种采集方法。(一 )体外采集法1 接过胎盘后 ,迅速放在固定的无菌台面上 ,右手持夹脐带的止血钳 ,通过备好的洞巾开口处 ,更换另一止血钳夹住脐袋 ,从弯盘内取出胎盘放在洞巾上。后将洞巾对折起 ,两侧均用卵圆钳夹紧 ,悬挂在不…  相似文献   

7.
在临床工作中,新生儿血液标本的采集是难度比较大的护理操作技术,由于新生儿血管细、不合作、循环不良等诸多因素,使新生儿采血的失败率增高,而桡动脉采血是一种安全的采血方法,因桡动脉具有位置表浅,?定位简单,易于暴露,采血方便,穿刺成功率高,穿刺后并发症少等特点,?是新生儿采血的主要途径,因而新生儿动脉采血中广泛应用此法.  相似文献   

8.
利用Excel拟合曲线法探讨无偿献血者ALT阳性率的季节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无偿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简称ALT )未经初筛直接在流动采血点采血 ,造成本站每年因ALT阳性血液报废约2 0 0 0袋左右 ,为此 ,作者对无偿献血ALT阳性血液进行统计分析 ,利用Excel拟合曲线法探讨ALT的阳性率季节分布规律 ,以便制定相应对策 ,减少血液浪费。资料来源资料来源于 1999 1~ 2 0 0 2 12郑州市无偿献血者共2 8964 6份 ,每个月份ALT阳性率 ,见表 1。表 1  1999~ 2 0 0 2年无偿献血者每个月ALT的阳性率 (% )统计表年份月  份1 2 3 4 5 6 7 891 0 1 1 1 21 999 1 86 1 44 0 91 1 2 6 1 47 1 83 4 584 694 672 …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从采血滤纸片洗液中进行 HIV 抗体测定技术的可行性和实用性进行了评估。用配对的静脉血标本和滤纸片(FP)(5mm×30mm Nobuto 滤纸条,ToyoRoshi Kaisha 有限公司出品)血标本,采自1170例供血者、2058例卖淫者和17例已知的 HIV 感染者。这些标本经编码后,用 Ser-  相似文献   

10.
11.
苏凡 《现代保健》2009,(6):116-116
目前越来越多的新生儿检验项目采用末梢血,但因新生儿末梢血循环差,血液黏稠度高,故临床上经常出现因采血量不足,采血困难而反复针刺,既增加了新生儿皮肤损伤,又使家属心理上不易接受,同时增加了护士工作量及医院材料消耗。如何有效而快速地采集血标本,同时使新生儿及其家属的创伤降至最低,本文就此进行临床试验(以血清胆红素的标本采集为例,  相似文献   

12.
采血部位动脉采血首先选股动脉腹股沟位置为宜。因为选腹股沟部位采血第一较安全,第二病人看不到、不宜紧张,腹股沟动脉较粗易找到。  相似文献   

13.
对献血者采血前筛检和采血后复检结果分析王燕宁,于福永(兰州军区总医院输血科,兰州,730050)为了减少输血后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率,避免由于献血者的冒名顶替和实验者的操作误差将不合格血液输给患者的现象发生,我们从1994年10月始,采取献血前由输血科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儿真空负压静脉穿刺采血法的应用。方法:选择1492例婴幼儿,随机分成真空负压静脉穿刺采血组和传统的小儿静脉采血组(注射器抽吸采血法),观察这两种方法的采血效果。结果:真空负压静脉穿刺采血组成功率较传统的小儿静脉采血组(注射器抽吸采血法)明显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真空负压静脉穿刺采血法是一种既安全可靠、又方便易行的采血技术,而且婴幼儿易配合、家长易接受。  相似文献   

15.
任萍  刘其华 《职业与健康》2002,18(1):100-100
传统的橡胶管与输液瓶联合采血法已被临床引用多年,由于橡胶管的多次重复使用,难以杜绝输血反应的发生;防凝剂与生理盐水的比例系数也容易发生差错。现今在国际上广泛应用的一次性用品,无论是从预防医院感染,还是从工作人员应用方便方面,都是最安全、最方便的。现介绍一种三通式输血器与做光量子用的血袋联合采血法可有效避免以上问题,并可利用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划线定点法和传统定位法在新生儿足底采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分别采用划线定点法和传统定位法对新生儿进行足底采血,并对两组采血方法所需时间、采血后足底肿胀程度及采血前后生化指标的变化进行比较研究.结果?研究组的一次采血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9.13,P<0.05).研究组采血所需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而足部肿胀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68、7.45,P<0.05).研究组采血后恢复到采血前水平需要1 min,而对照组则在采血后需3 min才能恢复到采血前水平,两组SPO2在采血期间均明显下降,研究组在采血后恢复正常需1 min,而对照组在采血后恢复至采血前水平则需2 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足底采血划线定点法优于传统定位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不同采血针对新生儿足跟采血成功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采血针在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中的采血效果。方法:采用三种采血针分别对2126例(A组)、1786例(B组)、1471例(C组)新生儿进行足跟采血,比较其采血成功率。结果:A、B、C三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7号一次性注射针头采血(C组)可明显提高采血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正目前,临床上将采集到的血液标本进行分析之前,通常需要将其充分混匀。混匀方式主要是受检人员通过摇晃试管从而实现人工摇匀,这样不仅费时费力,而且由于受检人员的熟练程度不同,可能会导致摇匀效果不均一,最终使检测结果出现偏差。不仅如此,有一些检验项目还需要将血液标本与试剂混合均匀,进而对摇匀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介绍一种新的自动、均一、稳定的血液标本摇匀装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动脉采血、静脉采血、末梢采血三种方式下,血常规检测的结果是否会受到影响。方法:挑选2011年5月-2012年5月期间,于我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体检人员120例,其中40例行动脉采血,归入A组,40例行静脉采血,归入B组,40例行末梢采血,归入C组,所有体检人员均采血两次,做重复性实验,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B两组结果相似,差异性不大(P>0.05),无统计学意义,然而与C组各项指标均有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末梢采血相比,静脉采血与动脉采血的检测数值更为准确稳定,而静脉采血又比动脉采血更为方便,故进行血常规检验时,应优先使用静脉采血的方式。  相似文献   

20.
单片机控制的自动采血仪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单片机AT89C2051研制出一种新型的自动采血仪。介绍了它的工作原理,组成框图及各部分功能。临床实验表明:该仪器具有操作简单、等优点,是静脉采血理想的更新换代产品,具有很大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