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有效康复训练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46例脊髓损伤后排尿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早期康复训练进行膀胱功能恢复,对照组给予传统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自主排尿时间和泌尿系统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自主排尿早,并发症少。结论早期康复训练有利于膀胱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张晓霞  简百录  陈传国  高鹏 《安徽医药》2013,17(12):2162-2163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长期膀胱造瘘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00例长期膀胱造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实施优质护理前50例膀胱造瘘患者为对照组,实施优质护理后50例膀胱造瘘患者为干预组,对照组给予膀胱造瘘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则给予优质护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膀胱造瘘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00%(1/5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1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满意度干预组患者为100.00%,对照组为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总分干预组为(87.45±5.58)分,对照组(78.51±5.3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措施能够减少膀胱造瘘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外伤性截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效果。方法将97例外伤性截瘫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9例与对照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下肢DVT发生率及下肢肿痛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下肢DVT发生率为2.0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5%(P<0.05),下肢肿痛发生率为8.1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92%(P<0.05)。结论对外伤性截瘫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有助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外伤性脾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外伤性脾破裂行脾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2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外伤性脾破裂切除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促进其康复,有效预防并发症,并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对接受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实施个性化膀胱功能训练联合循经通络按摩法对预防患者术后尿潴留方法的效果。方法 抽取2022年1月至2022年9月在我院妇科接受子宫切除治疗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接受个性化膀胱功能训练+循经通络按摩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尿潴留发生率、二次置管发生率、首次自主排尿时间、首次排尿量、膀胱残余尿量、中医症状积分以及对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尿潴留发生率、二次置管发生率、首次自主排尿时间、首次排尿量、膀胱残余尿量、中医症状积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对接受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应用个性化膀胱功能训练以及循经通络按摩可显著降低患者尿潴留以及二次置管发生率,可促进患者尽快恢复自主排尿,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强化排尿功能训练在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原位新膀胱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膀胱癌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均分为两组,每组45例。奇数编号为对照组,偶数编号为观察组。全部患者均接收根治性膀胱全切+全切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治疗,将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术后排尿功能强化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第一次排尿时间、排尿状态及尿潴留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评分。结果 将两组患者第一次排尿时间进行对比,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将两组患者排尿顺利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将两组患者尿潴留发生率进行对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将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原位新膀胱术后患者采取排尿功能强化训练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第一次排尿时间,改善患者症状情况,对于降低尿潴留发生风险及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外伤后脾切除术后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将55例外伤性脾切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2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干预后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用自制表格调查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外伤性脾切除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明显降低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患者的不适感,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提高救治成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和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对肛肠外科术后排便排尿的影响。方法从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所有患者当中随机选取其中的96例肛肠外科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分析对象,将这96例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48例对照组和48例观察组两组;对照组的48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的48例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排便排尿困难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排便排尿困难发生率为8.33%,对照组的排便排尿困难发生率为20.83%;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5.83%和77.08%。结论对肛肠外科手术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显著减少患者术后排便排尿困难的发生率,有效改善和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介入护理在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接收诊治的脑血管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实施介入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脑血管患者实施介入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高龄急性心肌梗死行支架植入术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并总结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52例高龄急性心肌梗死行支架植入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并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2例高龄急性心肌梗死行支架植入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对高龄急性心肌梗死行支架植入术者效果理想,进一步促进了手术的顺利进展,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病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普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及患者满意度。方法回顾式分析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普外科进行手术的患者226例,随机分成两组,一组舒适护理组干预组,一组常规护理组为对照组;舒适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对照组只实施常规护理。此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舒适度和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术后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护理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舒适护理干预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患者康复,在提高普外科护理质量中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接受胃旁路手术与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不同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间收治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普通组45例与干预组45例,普通组患者实施手术期常规护理服务,干预组接受早期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普通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为77.78%,干预组为93.33%,干预组患者满意度较高(P<0.05).普通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22%,干预组为6.67%,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普通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伴随胰岛素抵抗患者接受胃旁路手术治疗,同时提供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大部分患者表示对临床服务感到满意,且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与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肛肠外科患者术后排尿与排便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期间收治的106例于外科接受住院治疗的肛肠科手术患者,随机将其分为2组,观察组给予其常规护理,对照组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早期护理干预,重点注意患者的心理干预、饮食指导、坐浴辅助以及穴位按压等,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以探讨早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意义。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因为手术因素所造成的术后排尿排便困难共9例,发生率为16.9%,对照组患者发生因为手术因素所造成的术后排尿排便困难共19例,发生率为35.8%,两组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95.9%,而对照组为83.1%,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排尿与排便困难是肛肠外科手术术后非常常见的早期并发症,其影响因素有许多。通过对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利于患者恢复,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研究人性化护理应用于骨科护理管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科在2015年3月~2016年4月收治的86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患者。观察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66%,护理满意度为97.67%;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8.64%,护理满意度为79.07%;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骨科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回归正常的生活,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了医患纠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膀胱癌患者围术期手术室护理安全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入院的实施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全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手术浸润性膀胱癌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全程护理安全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护理质量评分结果、护理风险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中非常满意15例,占60.0%,满意率100.0%,对照组患者中非常满意者13例,护理满意度76.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焦虑评分、SF-36评分、依从性评分显著比对照组好,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0%,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2.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膀胱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在手术护理过程中,要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避免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为手术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早期护理干预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效果。方法将9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47例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47例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8.51%,显著低于参照组的25.53%;护理满意度95.74%,显著高于74.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动静脉内瘘发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胸心血管外科手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胸心血管外科手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呼吸功能情况、护理满意度、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呼吸频率,氧饱和度均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胸心血管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呼吸功能,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此护理模式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吞咽-摄食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吸入性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并进行观察。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行吞咽-摄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干预后肺部感染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肺部感染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应用吞咽-摄食护理干预方法,能够有效降低肺部感染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该护理方案在临床中应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肛肠外科术后排尿排便的影响。方法:选择166例手术患者随机分组,实验组行早期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比较护理结果。结果:实验组排尿排便困难发生率、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肛肠外科术后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排尿排便困难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护理中早期护理干预的施行价值与效果。方法对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64例脑梗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普通护理,观察组则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就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康复训练行为、知识掌握情况和康复效果、后遗症发生率进行比较,比较护理前后汉密尔顿焦虑抑郁评分、神经功能损害程度、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康复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后遗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康复训练行为、知识掌握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干预前汉密尔顿焦虑抑郁评分、神经功能损害程度、日常生活能力相似,P>0.05。干预后观察组汉密尔顿焦虑抑郁评分、神经功能损害程度、日常生活能力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脑梗死患者护理中早期护理干预的施行价值与效果肯定,可通过提升患者疾病知识认知和训练依从性,减轻神经功能损害程度,减轻患者不良心理,减少后遗症,提高生活能力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