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颅黑质超声、非运动症状评估及两者联合在早期帕金森病患者中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早期帕金森病患者65例(帕金森病组)和健康体检者53例(对照组),分析2组经颅黑质超声和非运动症状评估量表的差异,分别计算两种方法以及它们联合诊断帕金森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结果帕金森病组经颅黑质超声示,黑质强回声阳性比例和非运动症状量表评分阳性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增高。经颅黑质超声、非运动症状评估量表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4.6%、88.6%、87.5%和52.3%、84.9%、80.9%。联合使用两项指标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为43.1%、96.2%、93.3%。结论联合使用经颅黑质超声及非运动症状评估可提高早期帕金森病的诊断特异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颈动脉彩色超声及经颅多普勒对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P)和帕金森病(PD)患者的脑血流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二者的发病机制。方法 28例血管性金森综合征,32例帕金森病患者均行颈动脉彩色超声、经颅多谱勒检查,以病变血管、血管狭窄程度的超声分级作为评价颈动脉硬化程度的指标。结果 颈动脉彩色超声及经颅多谱勒显示两者的动脉硬化斑块致血管狭窄程度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P组各血管的异常率显著高于PD组(P0.05)。结论 颈动脉彩色超声及经颅多谱勒有助于鉴别PD和VD,为揭示二者的发病机制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经颅脑超声对多系统萎缩(MSA)及帕金森病(PD)的超声表现,探讨颅脑超声对MSA及PD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经确诊的MSA及PD患者为病例组,另设对照组,对其经颅脑超声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 PD组黑质强回声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及MS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D组黑质强回声面积高于对照组及MS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SA-P型患者豆状核异常高回声比例高于MSA-C组、PD组及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颅超声可为PD及MSA等帕金森综合征患者的鉴别提供帮助,豆状核异常强回声的引入,增大了经颅超声对于鉴别PD患者及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脑黑质经颅超声(TCS)检查在帕金森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帕金森病病人和50例特发性震颤的临床资料,行TCS检测所有病人黑质回声强度、面积,并计算双侧黑质高回声总面积/中脑总面积比值(S/M),黑质区高回声面积≥0.20 cm2和(或)S/M≥7%时视为TCS扫描阳性,否则为TCS扫描阴性。帕金森病组病人行统一帕金森病量表(UPDRS)Ⅱ、Ⅲ部分评分和帕金森病自主神经症状量表评分。结果帕金森病组TCS扫描阳性比例、黑质高回声面积和S/M比值均高于特发性震颤组(P0.01)。帕金森病组TCS扫描阳性病人中年龄、UPDRSⅡ部分评分及自主神经症状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TCS扫描阴性病人(P0.05),而两者UPDRSⅢ部分评分无明显差别(P0.05)。在帕金森病组,男性、年龄大、UPDRSⅡ部分评分高及自主神经症状量表评分高的病人出现黑质高回声的发生率更高。结论中脑黑质TCS检测可为帕金森病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颅超声(TCS)检查帕金森病患者黑质(SN)回声的变化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1)收集2013年6月-2015年3月就诊于本院神经内科接诊的56例帕金森病患者和31名自愿的健康对照者;(2)观察帕金森病患者中脑黑质回声强度及面积;(3)采用Hoehn-Yahr分期评定患者病情严重程度;(4)分析帕金森病患者SN回声的变化与年龄、病程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 帕金森病患者黑质高回声比例明显高于正常人群; 帕金森患者黑质高回声面积与年龄无明确关系,而与病程存在关系; 帕金森病患者中脑黑质回声强度与运动症状严重程度存在关系,而高回声面积与运动症状无明确关系。结论 黑质高回声可能是PD的一个特征性标记,临床上可将经颅黑质超声作为PD患者早期诊断及判断疾病严重程度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数字化分析方法自动分割并定量经颅超声检查下黑质回声的变化, 并评估其在帕金森病患者中的应用前景。方法纳入自2017年11月至2020年10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就诊的652例帕金森病患者(帕金森病组)和99名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 对其进行经颅超声检查。应用数字化分析方法分析经颅超声图像黑质层面的图片, 对得到的黑质高回声的定量化数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对帕金森病的诊断性能, 并与医生报告的诊断准确性进行比较。最后将定量化的黑质高回声与帕金森病的疾病特点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共得到482例研究对象的黑质高回声定量化结果用于分析, 其中帕金森病组400例, 健康对照组82名。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 定量化的较大侧黑质高回声诊断帕金森病的曲线下面积为0.858(95%CI 0.805~0.910), 敏感度87.8%, 特异度73.2%, 该诊断的准确性与医生报告(曲线下面积0.884)一致。此外, 定量化的黑质高回声与帕金森病患者的年龄、发病年龄、病程、运动症状、非运动症状均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采用数字化分析方法量化了黑质回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颈动脉彩色超声多谱勒对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和帕金森病的鉴别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 血管性 帕金森综合征29例,帕金森病30例均行颈动脉彩色超声多谱勒检查,以颈动脉内膜厚度、斑块情况、狭窄程度的超声分级作为 评价颈动脉硬化程度的指标。结果 颈动脉彩色超声多谱勒显示二者的动脉硬化斑块致血管狭窄分级间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 行颈动脉彩色超声多谱勒有助于鉴别VP、PD,且对揭示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改变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综述阐述了脑侧支循环的特点、侧支循环影像学评价方法及其优点和局限性。主要包
括经颅多普勒超声、磁共振血管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成像、数字减
影血管造影、多时相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帮助临床医师在疾病早期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方法评
价侧支循环状态,指导临床决策和预后。  相似文献   

9.
帕金森病和运动障碍性疾病的结构和功能显像对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意义重大.传统主要根据病史、症状和体征等临床表现进行诊断,但在帕金森病和运动障碍性疾病早期,该方法难以做出准确的鉴别诊断,其中诊断的偏差主要在于鉴别帕金森病与帕金森综合征上.近年来,医学影像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结合,使临床医生能够从结构与功能两方面认识运动障碍性疾病,提高帕金森病的诊断准确度.本文就这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近二十年来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作为一种无创性超声检查技术,对脑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已得到公认,而在胸廓出口综合征(thoracic outlet syndrome,TOS)诊断中的应用未见报道.本文旨在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在TOS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肺动静脉瘘(pulmonary a rteriovenous f istula,PAVF)致隐源性卒中患者临床表现,比较各
种诊断方法特点,寻找筛查方法。
方法 2例PAVF所致隐源性卒中患者详细临床资料,并行经食管超声(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
TEE)、经颅多普勒增强试验(contrast transcranial Doppler,cTCD)。
结果 2例患者cTCD结果显示栓子信号具备出现晚、数量多、时间久、持续性(即不受Valsalva动作影
响)的特点。TEE结果显示CDFI未见异常,右心声学造影Valsalva动作(valsalva maneuver,VM)后5个心动
周期左房内肺静脉开口处见大量微泡。
结论 缺血性卒中是PAVF最常见的肺外表现,发生与PAVF与供血动脉直径及数量有关。cTCD敏感易
操作,结合动脉血气分析可用于该病的初筛,而且适于疗效评价及随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经颅多普勒、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92例,另选取体检的健康人40例为对照组,分别进行TCD(经颅多普勒超声)、CDFI(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TCD检查,VBI组低速和高速血流和健康组的血流比较,P均0.05;CDFI对VBI患者和健康组检查,血流、血管参数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单独用一种方法有片面性,两种方法联用,灵敏度和特异性均高,与TCD灵敏度、CDFI特异性比较,P均0.05。结论对于VBI可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与经颅多普勒超声相结合的诊断方法,对颅内椎基底动脉和颅外椎动脉进行全面检测,能提高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摘要】 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引起中老年人缺血性卒中的一个常见重要原因,可以导致患
者残疾,甚至死亡。目前临床上外科手术治疗颈动脉硬化性狭窄的标准术式是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在CEA术前筛查、术中监测
及术后评估均有很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拟对TCD在CEA围术期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帕金森病(PD)是一种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确诊主要依靠患者的运动症状.但出现典型的运动症状时,PD患者的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丧失已达50%以上,因此明确PD的早期诊断方法至关重要.视觉功能障碍是常见的非运动症状,可在运动症状发生前出现.近年来帕金森病患者视网膜的改变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有望作为PD早期诊断的标记物,现已...  相似文献   

15.
脑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AVM)未破裂时常以头痛为主要表现,患者此时多到神经科就诊。临床上需要一种便捷、高效、价廉的检查手段确诊。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在临床上广泛使用,联合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color doppler,TCCD)能够相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诊疗技术的进步,神经超声(neurosonology)在神经内科疾病诊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临床主要应用的神经超声包括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color code Doppler,TCCD)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CDU)(图1)。其中TCD是利用多普勒原理检测颅内外动脉血流频谱,从而判断出血管狭窄的部位和程度;TCCD也称为经颅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显示出颅内血管的结构和狭窄部位;CDU主要用来诊断颈动脉的病变,在二维模式下可以显示血管的  相似文献   

17.
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锁骨下动脉盗血患者的椎动脉血流速度及频谱的改变,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在诊断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临床意义及可靠性。方法:用经颅多普勒超声仪检测双侧椎动脉血流速度及观察频谱的变化,并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证实锁骨下动脉/或无名动脉是否存在血管的闭塞或狭窄。结果:患侧椎动脉血流速度减慢,对侧椎动脉血流速度增快及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增快或正常范围内,部分盗血者频普收缩峰反向或完全盗血者患侧椎动脉呈典型的全心动周期反向血流频谱;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正常或与健侧椎动脉血流速度代偿性增快。束臂试验阳性。结论:经颅多普勒超声可诊断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可以提高诊断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可靠性,为临床及早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观察正常人不同年龄组右向左分流(right-to-left shunt,RLS)的发生率、分流量、分流类型,
以及比较两个年龄组RLS的特点。
方法 收集接受对比增强经颅多普勒超声(contrast-enhanced transcranial Doppler,cTCD)的正常人群
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将18~45岁纳入青年组,大于45岁纳入中年组。以肘前静脉注射激活的生理盐
水作为造影剂,结合Valsalva动作,行M模经颅多谱勒超声(power M-mode transcranial Doppler,mpTCD)
监测,诊断RLS并对分流量进行分级,分析不同分流量和分流类型(固有型和潜在型)在研究人群中
的分布特点。
结果 共195例正常人入组,RLS发生率为28.7%,其中小量分流39例(20%)。青年组RLS发生率为
28.9%(39/135),中年组RLS发生率为28.3%(17/60),两组RLS发生率及分流量分布差异无显著性,
且均以小量分流为主。固有型34例(60.7%),潜在型22例(39.3%)。青年组固有型25例(64.0%),潜
在型14例(35.9%);中年组固有型9例(52.9%),潜在型8例(47.1%)。组间分流类型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 本研究所选人群中RLS发生率约为28.7%,且以小量分流者居多,青年人与中年人RLS发生率、
分流量、分流类型无差异。  相似文献   

19.
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的2MHz超声探头可以透过颅骨薄弱部位实时动态监
测颅底Willis环组成的血管血流速度,从而得到脑血流动力学等参数,在重症脑血管病领域得到了广
泛的应用。TCD一直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床旁诊断的有力武器,但是TCD诊断的血管痉挛对临床预后的
判断受到临床挑战。血管再通迎来春天,床旁TCD可以对血管再通治疗后高灌注综合征的发生起到
预警作用,而且可以随访检测血管再通的治疗效果。TCD对于无创颅内压监测的指示作用有待国际公
认的可重复的数学模型出现。  相似文献   

20.
CT与超声多普勒对小儿脑梗塞的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小儿脑梗塞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CT和超声多普勒影像学特征。共372例患儿经头颅CT连续扫描观察,其中24例用超声多普勒检查颈动脉、椎动脉两系统,结合临床进行分析。临床有典型迟发瘫痪,CT显示脑组织内呈低密度病灶,55.34%在基底节区,超声多普勒检查颈动脉、颈内动脉、椎动脉内膜14例全部有损伤伴血栓形成。10例用经颅彩色多普勒探测脑底动脉环及颈动脉虹吸部、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有不同程度狭窄或无血流信号。小儿脑梗塞发生原因有二:1.外伤引起颈部动脉内膜原发损伤和血栓形成,血栓脱落栓塞脑动脉。2.细胞中介免疫反应造成脑底动脉环及属支动脉内膜程度不同闭塞。本病诊断依据是:1.头颅CT动态扫描发现梗塞病灶。2.超声多普勒对本病早期与病因诊断极有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