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型糖尿病中医(中西医结合)证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型糖尿病的发病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减退有关,是多种遗传和环境因素(肥胖、高热量饮食、体力活动减少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病理改变可引起全身代谢紊乱及大、中、小、微血管病变与神经病变,因此其并发症较多。常见的并发症有高血压、冠心病、缺血性脑血管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  相似文献   

2.
2型糖尿病系一种慢性发生的难治性疾病。初起症状多为口干、饥饿、多尿,由于患者不痛不热,一般能够忍受,所以常不引起重视。初诊患者常见于体检或诊治其它疾病时经化验检查发现血糖升高;也常见于后期并发冠心病、高血压、肾病、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等后出现的心绞痛、眩晕、水肿、失明、手足麻木疼痛等症状后,来医院检查时才被发现的。因此,其患糖尿病的病程往往有较长时间。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血瘀证12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本病不仅成为威胁生命的主因,而且糖尿病所引起的血管病变特别是心脑血管的病变已成为患者生命的主要威胁。然而血管病变与中医的瘀血证关系密切,可包括在中医"瘀血证"范畴。笔者以中西医结合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血瘀证,并与单纯西药降糖治疗进行比较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病,基本病理生理改变是由于胰岛素的绝对或是相对不足引起糖,脂肪,蛋白质和继发的维生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临床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早期无症状,发展到症状期可出现多饮,多尿,多食以及消瘦"三多一少"症状,严重时出现酮症酸中毒.常见并发症及伴随症有急性感染,肺结核,动脉粥样硬化,肾和视网膜等微血管病变及神经病变.有原发和继发之分,相当于祖国医学"消渴"病的范畴.所谓的"2型糖尿病",是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经过漫长的病理过程而形成的.由于致病因子的存在,正常的血液结构平衡被破坏,血中胰岛素效力相对减弱,经过体内反馈系统的启动,首先累及胰岛,使之长期超负荷工作失去代偿能力.2型糖尿病也叫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防治2型糖尿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型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障碍导致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慢性高血糖将导致多种组织,特别是眼、肾脏、神经、心血管的长期损伤、功能缺陷和衰竭。临床以口渴多饮、多食、多尿及消瘦乏力为主证,严重影响个人健康和家庭生活质量。近年来,糖尿病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病,基本病理生理改变是由于胰岛素的绝对或是相对不足引起糖,脂肪,蛋白质和继发的维生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临床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早期无症状,发展到症状期可出现多饮,多尿,多食以及消瘦"三多一少"症状,严重时出现酮症酸中毒.常见并发症及伴随症有急性感染,肺结核,动脉粥样硬化,肾和视网膜等微血管病变及神经病变.有原发和继发之分,相当于祖国医学"消渴"病的范畴.所谓的"2型糖尿病",是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经过漫长的病理过程而形成的.由于致病因子的存在,正常的血液结构平衡被破坏,血中胰岛素效力相对减弱,经过体内反馈系统的启动,首先累及胰岛,使之长期超负荷工作失去代偿能力.2型糖尿病也叫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近年使用达美康配合中药治疗 2型糖尿病 30例,并与单纯服用达美康者 30例对比.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100例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100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程度及血糖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显效率为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0%,两组总显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能明显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病程较长,并发症多,不易根治。监床常见的糖尿病患者大多已有一段病程,经西医治疗后或临床症状无改变,或血糖控制不理想而求助于中医。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范畴,患者全身糖、脂肪、蛋白质等代谢均发生虚损而呈现精气亏损,肾阴肾阳俱虚之状态。我院2003年5月-2006年5月应用自拟降糖散配合西药胰岛素增敏剂或其他降糖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21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7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年5月-2004年7月,笔者对152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临床随机、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52例患者均为本院糖尿病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7例,其中男41例,女36例;年龄33~74岁,平均(58.4±10.8)岁;病程1~18年,平均(6.2±1.8)年。对照组7  相似文献   

11.
通过近10年来对多种性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和观察,从约5 0 0 0多例次实践中总结出8型中医证治和中西医结合对有关病例的病证诊断、治疗及4级疗效评定的整体医学模式,使有利于改进以往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为中西医结合的整体医学模式而有效提高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地黄饮子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脑梗塞的疗效.方法:将68例脑梗塞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低分子肝素,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低分子肝素联合中药地黄饮子.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率为70.59%,总有效率为88.24%,对照组基本治愈率为52.94%,总有效率为64.71%,两组总有效率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结论:地黄饮子加低分子肝素治疗脑梗塞具有很好的疗效,优于单独应用低分子肝素组.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地黄饮子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脑梗塞的疗效。方法:将68例脑梗塞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低分子肝素,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低分子肝素联合中药地黄饮子。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率为70.59%,总有效率为88.24%,对照组基本治愈率为52.94%.总有效率为64.71%,两组总有效率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结论:地黄饮子加低分子肝素治疗脑梗塞具有很好的疗效,优于单独应用低分子肝素组。  相似文献   

14.
邓高丕  姜萍 《新中医》2003,35(1):5-6
异位妊娠(以输卵管妊娠为主)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对早期的输卵管妊娠、输卵管妊娠破裂或流产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输卵管妊娠的期待治疗、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预防等方面提出了中西医的诊断与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5.
支气管哮喘中西医结合诊治一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铁良 《北京中医》2002,21(5):280-282
支气管哮喘为常见杂病之一,又为难愈之症。患者时发时止,缠绵不已,久成痼疾,心身俱损。近年来中西医结合诊治本病取得较大进展,但是发病率、死亡率于全球范围内仍成上升趋势,表明支气管哮喘仍是今后医学研究的重……  相似文献   

16.
赵铁良 《北京中医药》2002,21(5):280-282
支气管哮喘为常见杂病之一,又为难愈之症。患者时发时止,缠绵不已,久成痼疾,心身俱损。近年来中西医结合诊治本病取得较大进展,但是发病率、死亡率于全球范围内仍成上升趋势,表明支气管哮喘仍是今后医学研究的重……  相似文献   

17.
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临床比较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近年来,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SLE的研究颇多,现将有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脾的中西医学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从解剖形态、生理病理、病证学角度对中医脾与西医胃肠道、胰腺、脾脏进行比较。认为:中医脾的形态学基础是脾脏和胰腺,其最初的某些生理病理的认识不同程度源自解剖实体。然而,受中医学特殊的哲学观、方法论等因素影响,其后的发展使其逐渐演变成解剖属性、非解剖属性兼具的“混合体”。实体脏器——胃肠道的部分功能被纳入脾功能的范畴,使脾的功能实体进一步扩大;与此同时,脾脏本身在中医藏象理论构筑中的作用被进一步弱化,而脾的功能似乎更多通过消化系统(主要指胃肠道及胰腺)得以体现。通过比较研究,提出中医之脾是“以现代医学中的胃肠道、胰腺的生理功能为基础,是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的假说。  相似文献   

19.
难治性急性白血病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对其诊疗研究势在必行。目前其主要治疗仍以造血干细胞移植、分子靶向治疗、新药开发及新的化疗方案等方法为主。难治性白血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及肝脾淋巴结肿大。中医对其研究根据其脏腑亏损,引起患者全身衰弱,直致死亡的特点,属中医辨证"虚劳"的范畴。同时,根据其不同临床表现又归属于不同证型。  相似文献   

20.
《辽宁中医杂志》2016,(1):101-103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联合甲钴胺、艾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甲钴胺。治疗组于此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静脉滴注,4周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体内各项指标的变化并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胫后神经和正中神经的神经传导速度有显著提高,TCSS评分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较对照组高,TCSS评分较对照组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5.0%,相对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