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患者女,52岁,因吞咽困难、消瘦2个月入院.查体:无贫血貌,皮肤黏膜、甲床未见黑斑.胃镜检查:食管下段距门齿38 cm处见约2.5 cm×2.5 cm粗蒂息肉样肿物,表面呈黑灰色,凹凸不平;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52岁,因吞咽困难、消瘦2个月入院.查体:无贫血貌,皮肤黏膜、甲床未见黑斑.胃镜检查:食管下段距门齿38 cm处见约2.5 cm×2.5 cm粗蒂息肉样肿物,表面呈黑灰色,凹凸不平;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52岁,因吞咽困难、消瘦2个月入院.查体:无贫血貌,皮肤黏膜、甲床未见黑斑.胃镜检查:食管下段距门齿38 cm处见约2.5 cm×2.5 cm粗蒂息肉样肿物,表面呈黑灰色,凹凸不平;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52岁,因吞咽困难、消瘦2个月入院.查体:无贫血貌,皮肤黏膜、甲床未见黑斑.胃镜检查:食管下段距门齿38 cm处见约2.5 cm×2.5 cm粗蒂息肉样肿物,表面呈黑灰色,凹凸不平;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52岁,因吞咽困难、消瘦2个月入院.查体:无贫血貌,皮肤黏膜、甲床未见黑斑.胃镜检查:食管下段距门齿38 cm处见约2.5 cm×2.5 cm粗蒂息肉样肿物,表面呈黑灰色,凹凸不平;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52岁,因吞咽困难、消瘦2个月入院.查体:无贫血貌,皮肤黏膜、甲床未见黑斑.胃镜检查:食管下段距门齿38 cm处见约2.5 cm×2.5 cm粗蒂息肉样肿物,表面呈黑灰色,凹凸不平;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52岁,因吞咽困难、消瘦2个月入院.查体:无贫血貌,皮肤黏膜、甲床未见黑斑.胃镜检查:食管下段距门齿38 cm处见约2.5 cm×2.5 cm粗蒂息肉样肿物,表面呈黑灰色,凹凸不平;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52岁,因吞咽困难、消瘦2个月入院.查体:无贫血貌,皮肤黏膜、甲床未见黑斑.胃镜检查:食管下段距门齿38 cm处见约2.5 cm×2.5 cm粗蒂息肉样肿物,表面呈黑灰色,凹凸不平;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52岁,因吞咽困难、消瘦2个月入院.查体:无贫血貌,皮肤黏膜、甲床未见黑斑.胃镜检查:食管下段距门齿38 cm处见约2.5 cm×2.5 cm粗蒂息肉样肿物,表面呈黑灰色,凹凸不平;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52岁,因吞咽困难、消瘦2个月入院.查体:无贫血貌,皮肤黏膜、甲床未见黑斑.胃镜检查:食管下段距门齿38 cm处见约2.5 cm×2.5 cm粗蒂息肉样肿物,表面呈黑灰色,凹凸不平;  相似文献   

11.
陈光 《山东医药》2008,48(15):116-116
2005年以来,我们用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岛状筋膜瓣处理拇指甲床撕脱伤5例,均成活且患指外观好.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男3例,女2例;年龄18~41岁.均为拇指指甲床撕脱伤,面积2.0 cm×1.5cm~2.5 cm x2.0cm.  相似文献   

12.
肥大细胞白血病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男,4岁.1986年3月13日因腹痛1个半月、发热7天入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体检:发育、营养尚可,皮肤、粘膜有多处瘀点,无淋巴结肿大.肝大肋缘下2cm,脾大肋缘下2.5cm,无压痛.血象:血红蛋白48g/L,白细胞3.0×10~9/L,幼稚细胞占0.83,血小板15×10~9/L.骨髓增生极度活跃,原始粒细胞  相似文献   

13.
报告闭式二尖瓣分离术30例,其中左心耳入路23例,房间沟入路7例。瓣口分离至2.0~2.5cm 5例;2.6~3.0cm22例;>3.0cm3例.手术近、远期效果满意.并对闭式二尖瓣分离术的适应证、手术技巧及预防再狭窄的措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50岁。因胸闷、气促一月余入院。休检:T37℃,P84次/分,R22次/分, BP正常.端坐呼吸,颈静脉怒张,心尖搏动不明显,心界向两侧扩大,心律齐,心音低钝、遥远。肝颈返流征(+)。X线示:心影增大。符合心包积液。心脏超声检查见:心脏各房室腔大小正常,各瓣膜回声纤细,开闭活动良好,右室前壁之前可见2.5cm液性暗区,左室后壁之后可见3.5cm液性暗区。左室长轴观示:约左房室环后方可见3.0×2.0cm实质性团块,丙部回声不均。报告为心包肿瘤伴大量积液。心包穿刺液为血性,连续多次穿刺液细胞学检查未见肿瘤细胞。2周后复查,团块增大至4.7×2.5cm,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18岁,因反复发作性右下腹痛3年、加重18天入院。3年前因右下腹疼痛并触及一鸡蛋大包块,在当地县医院诊为阑尾周围脓肿,经住院保守治疗而愈。但是以后每当劳累时即出现右下腹痛,口服吡哌酸、灭滴灵可缓解。 检查:体温37.9℃,右下腹麦氏点下方2cm处触及2.5cm×2.5cm×2cm包块,质韧,活动度差,与皮肤无粘连,轻度触痛,挺腹试验包块不消失。WBC9.3×10~9/L,NO.63,LO.35,ESR21mm/h。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28岁,因面黄、乏力、心慌、纳差2年余加重十余天,于1992年9月13日入院。病后无腹痛腹泻及间歇发作性面色潮红,手脚发凉及哮喘发作史。平素健康。查体:消瘦,重度贫血貌,皮肤粘膜无黄疸,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正常,肝脾未触及,剑突下可触及5×4cm大小包块,质硬活动度差,压痛明显。腹水征阴性。化验:血红蛋白61g/L,红细胞2.09×10~(12)/L,白细胞4.0×10~9/L,中性0.62,淋巴0.38,大便潜血阳性。X线胸片:心肺正常。胃镜检查:胃角处见一约5.5×3.5×2.5cm大小长方形隆起,中央凹陷附有白苔,另在胃体小弯侧有4个约0.5×0.7cm大小的半球形隆起,表面粘膜正常。内镜拟诊为胃平滑肌瘤。遂于1992年9月22日行外科手术治疗,术中见胃体前壁及小弯侧有一15×9×6.5cm大小的肿瘤,有多个结节,肿瘤整体于胃腔外,质地坚硬,肿瘤上缘在贲门下2.5cm处,下缘在胃角部。胃贲门下方小弯侧后壁处有一约5.5×3.0×2.5cm的肿大淋巴结,边缘清楚,质地坚硬。肝脏右后叶膈面及靠近膈顶处分别有两个直径为1.0cm和0.5cm的转移灶。病理报告:胃类癌。  相似文献   

17.
病例:患者,阮某,男,26岁,住马屿镇马北村。1992年7月21日就诊。患者自诉半个月来精神疲乏,右胁下胀满不适,在当地医院检查,肝功能正常,HAA阴性,B超检查发现肝右叶2cm×2cm×2.5cm椭圆形阴影,边缘清楚。提示:肝右叶血管瘤。服中药数剂未效。故来我院门诊。诊时见病者精神疲乏右胁胀满,舌质红,苔白根黄腻,脉弦数。建议赴温州医院进一步作CT扫描检查,CT检查后报告结果诊断为肝右叶血管瘤(2cm×2.5cm×2.5cm)西医认为药物无效,随访观察。 中医根据症状、脉、舌象,拟诊为症瘕,治以清热解毒,活血祛瘀。处方:半枝莲、半边莲、白花蛇  相似文献   

18.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37岁.因发热伴咳嗽、咯痰近2个月,于2001年9月30日入院.患者于2001年8月11日无明显诱因发热(38.5 ℃),伴咳嗽、咯白粘痰,无畏寒、寒战、咯血、胸痛、憋气;于外院查血常规示:白细胞10.2×109/L,中性粒细胞0.883;胸片提示右下肺团块影;予青霉素、链霉素等抗感染治疗10 d后体温恢复正常,但仍有咳嗽、咯痰.进一步行胸部CT检查提示右下肺空洞型肿块、未见纵隔肿大淋巴结及胸腔积液,考虑边缘型肺癌伴右下肺门增大或炎性肉芽肿性病变;于2001年9月3日行右下肺叶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示:肿物为4.0 cm×2.5 cm×3.0 cm,结节型,考虑肺韦格纳肉芽肿病(Wegner′s granulomatosis,WG),气管旁、下肺韧带、肺门及隆突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相似文献   

19.
胃肠道间质瘤是源于消化道的间叶组织,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间质干细胞及潜在恶性生物学行为的肿瘤[1].尚未发生转移的间质瘤,目前认为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法.随着腹腔镜外科的不断发展,腹腔镜胃间质瘤切除术的开展已日渐普及,但对于体积较小的病灶,术中定位及切除范围的确定仍存在一定困难.我们近期应用胃镜联合经脐单孔腹腔镜治疗两例胃间质瘤,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例1男性,45岁.因嗳气4个月余于2010年7月20日入院.胃镜检查示胃窦大弯侧见一1.5 cm×1.5 cm黏膜下隆起;胃镜超声示病灶处呈低回声,内部不均匀,边界清楚,起源于黏膜下层,大小约1.2 cm×1.5 cm.结合病史、体检及辅助检查,拟诊断为胃间质瘤.例2男性,71岁.因进食后上腹部饱胀3个月于2010年9月27日入院.胃镜检查示贲门下小弯侧见一约2.5 cm×3.0 cm肿物,表面凹凸不平;胃镜超声示病灶呈低回声团块,边界清楚,内部回声均匀,起源于固有肌层,大小约2.5 cm×3.0 cm.结合病史、体检及辅助检查,拟诊断为胃间质瘤.  相似文献   

20.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1岁。孕期平顺,各项检查正常,唐氏筛查低风险。孕21+3w外院胎儿超声筛查提示"胎儿右侧胸腔可见实性包块,范围约2.5 cm×1.4 cm×1.1cm,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可见一根血管由降主动脉向其内延伸,胎盘低置状态";孕24w我院复查超声检查提示"胎儿右肺中下叶可见强回声,形态不规则,范围约2.9 cm×2.2 cm×2.3cm,血运似来自肺动脉,心脏受压—肺囊腺瘤,PS待排,胎盘低置状态";孕25w入院后再次复查胎儿超声提示"胎儿右胸腔中下部可见一偏强回声团,范围约:3.3 cm×2.7 cm×1.9cm,形态欠规则,似包绕心脏右后上方及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