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并分析恶性梗阻性黄疸合并肝硬化患者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引流术(PTCD)术后并发症特点。方法恶性梗阻性黄疸伴肝硬化患者25例,均行PTCD及胆管支架置人术。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1个月内出现再梗阻及胆管感染1例,引流管移位并出血1例,引流管堵塞4例,腹水3例,严重低蛋白血症5例,电解质紊乱3例,经治疗后出院,无院内死亡患者。结论恶性胆管梗阻合并肝硬化患者PTCD术后腹水、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梗阻性黄疸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成坤  徐健  靖昌庆 《山东医药》2002,42(16):61-61
梗阻性黄疸对机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也较大 ,因此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是降低并发症发生的关键。据Greig报道 ,梗阻性黄疸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 30 6 % ,手术死亡率为 4 %~ 43 %。1 消化道出血据Dixon报道 ,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为 1 %~ 7 2 % ,病死率为 48 1 %。消化道出血时 ,患者胃管内可有新鲜或略陈旧性血液流出 ,也可有呕血、黑便 ;血常规检查红细胞、血红蛋白降低 ,红细胞比积降低 ;严重者有低血容量性休克表现。为防止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术前、术后应常规应用维生素K1 静滴 ,以改善凝血功能 ;术…  相似文献   

3.
罗婷  张粉  白燕  张林颖 《肝脏》2021,(4):417-420
目的 探究N-乙酰半胱氨酸对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术后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3月西京医院收治的11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PTCD术以解除胆道梗阻,根据术后接受的治疗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为55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  相似文献   

4.
恶性梗阻性黄疸是一组由胆管系统管腔内、外或管壁本身的恶性病变引起的胆管机械性阻塞。临床表现主要有皮肤、巩膜黄染,尿色变深、粪色变浅呈陶土色,皮肤瘙痒,伴或不伴肝区疼痛、恶心、呕吐、发热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时采用PTCD联合胆道支架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为期,共挑选患者103例,所有患者均为自愿不采取手术治疗。为其提供PECD联合胆道支架治疗方法,记录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和治疗后并发症率,并开展为期12个月的随访,了解患者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血清中总胆红素含量为(150.02±20.38)μmol/L,而治疗前其含量为(273.68±42.79)μmol/L,同时患者治疗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以及直接胆红素含量均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TCD联合胆道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短期治疗效果突出,患者死亡率和复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炎性因子对恶性梗阻性黄疸PTCD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术后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14例行PTCD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术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比较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和术后4个月患者的ALT、AST、TBil、Alb水平。术前的基线数据用来计算患者炎症相关因子,包括SII、PLR、NLR、MLR。用Kaplan-Meier方法和Cox模型分析累积生存率。结果 ALT、AST、TBil在PTCD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术后明显下降,而白蛋白水平在术后4月较前上升。术后中位随访时间10个月,7例患者死亡。通过log-rank检测和Cox模型分析,SII和NLR和患者生存率相关。结论 PTCD胆道支架置入是对于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是个较好的临床治疗方法,SII和NLR水平的增高和低生存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系统评价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 PTCD)与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两种引流方式对恶性梗阻性黄疸(malignant obstructive jaundice, MOJ)的临床疗效和手术安全性。方法 通过机算机检索CNKI、VIP、CBM、万方、Cochrane、PubMed等数据库,收集国内外关于使用PTCD与ERCP对MOJ进行治疗的相关文献。应用RevMan 5.4.1进行数据分析。对比两种引流方法在手术的成功率、黄疸的缓解率、临床疗效、手术前和手术后相关肝功能指标变化(包括ALT、AST、TBIL、DBIL)以及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共纳入15篇相关文献,共有病例数1 23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者的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2);低位梗阻患者在行ERCP后黄疸缓解率较高(P=0.006)、临床疗效更好(P=0.0005),高位梗阻患者在行PTCD后黄...  相似文献   

8.
恶性梗阻性黄疸是指恶性肿瘤直接侵犯或压迫胆道致使胆汁排出受阻而引起的黄疸。由于诊断时多已失去了外科手术的机会,姑息性介入手术便成为减轻黄疸的重要治疗手段。本文将比较经皮经肝、经内镜及综合介入途径治疗的优缺点,其中胆管微创介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具有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及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恶性梗阻性黄疸(MOJ)一经发现,仅5%~20%患者可行外科切除和分流术,且手术并发症和术后病死率较高。经皮肝胆管引流(PTCD)是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一种姑息性治疗方法,短期内减黄效果显著,配合胆道支架置入术,使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生存期得到明显改善。1适应证1手术不能切除的恶性梗阻性黄疸,如胰腺癌;2原发性胆系恶性肿瘤,以及肿瘤已侵及肝门部胆管汇合处或左右肝管;3中晚期肝癌引起的梗阻性黄疸;4肝门区转移性肿瘤,肿大淋巴结压迫胆总管;5各种因素致使行外科手术危险性大,如年老体弱,心、肺功能差,或者手术部位解剖结构复杂,技术上有难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MOJ)合并急性胆管炎(AC)患者术前胆道引流治疗在临床上的应用。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年1月-2014年12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八○医院治疗的MOJ合并AC,且术前行胆道引流的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9例行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TCD)(称为PTCD组),35例内镜下胆管塑料支架引流术(ERBD)(称为ERBD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Bil、DBil、ALT、住院总费用、平均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等情况,对比两种术前胆道引流治疗的优缺点。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Bil、DBil、ALT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ERBD组的3个生化指标的下降水平较PTCD组更明显(P值均0.05)。ERBD组平均住院时间较PTCD组短(t=3.172,P0.05),且住院总费用比PTCD组更少(t=2.562,P0.05)。ERBD组急性胰腺炎发生率较PTCD组高(25.7%vs 3.45%,P0.05),胆道出血、胆道感染和切开或穿刺点感染发生率均较PTCD组低(P值均0.05)。结论术前胆道引流能显著控制AC症状,改善肝功能,ERBD治疗较PTCD治疗住院时间短、住院总费用低、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作为MOJ合并AC的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PTCD+金属支架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60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PTCD)+金属支架置入术对恶性阻塞性黄疸的疗效。方法对600例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胆管癌261例,胰头癌109例,肝癌107例,胆囊癌25例,胃癌术后43例,肝转移癌43例,Vater壶腹癌12例,均采用PTCD+金属支架置入术治疗。结果技术成功率100%。2例术后2 h出现胆道出血,经积极治疗出血停止;5例术后出现胆道感染,经治疗后感染得到控制。无其他严重并发症。术后患者全身状况改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显著下降。中位生存期6.5个月。术后存活半年以上298例,其中129例于术后6、7、12个月再次出现阻塞性黄疸。结论 PTCD+金属支架置入术具有操作简单、疗效显著的优点,是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2.
恶性梗阻性黄疸误诊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梗阻性黄疸(malignantobstructivejaundice,MOJ)是临床上较常见几种疾病的征候群,误诊率很高.近3a我院共收治本类病征118例,其中在患病初3wk内误诊86例,现作一分析,探讨误诊的原因及对策.1对象和方法1.1对象1985-01/1997-12我们共收治MOJ118例,其中男52例,女34例,年龄31岁~77岁,平均51.8岁1.2方法均采用外科手术及病理确诊,从而纠正临床误诊,使患者得到应有的治疗.2结果2.1误诊时间3wk内误诊的MOJ为86例,误诊时间6d~38d,平均19.3d.2.2误诊医院在86例误诊病例中,县及厂矿医院误诊占59.3%(51/86)…  相似文献   

13.
14.
梗阻性黄疸病人手术死亡率较高(4~43%)。作者查阅了我院近十年来收治的155例梗阻性黄疸手术病历,对手术并发症及术后死亡因素进行了分析,以寻求其主要影响因素,并对减少并发症及降低病死率的问题进行探讨。一般资料155例病人平均年龄53岁,其中恶性梗阻65例(41. 9%),良性梗阻90例(58. 1%);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前瞻、随机、对照方法,对入选3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A组,n = 18)、rhGH组(B组,n = 18),B组加用rhGH,检测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8 d细胞免疫指标(CD3+、CD4+、CD4+/CD8+)、体液免疫指标(IgM、IgA、IgG)和免疫调节因子(IL-2、IL-6、TNF-α)的动态水平,并观察2组患者并发症和病死率的变化.结果: B组治疗后8 d与A组比较,CD3+、CD4+、CD4+/CD8+指标升高水平明显(42.32%±4.19% vs 31.51%±4.42%;26.36%±4.25%vs 19.29%±4.27%;1.22±0.20 vs 0.95±0.12,均P<0.05);IgA、IgG和IgM浓度明显升高(2.42±0.11 g/L vs 1.41±013 g/L;6.88±0.18g/L vs 4.89±0.15 g/L;1.84±0.18 g/L vs 1.28±0.24 g/L,均P<0.05);IL-6和TNF-α下降明显(0.42±0.11 mg/L vs 0.86±0.10 mg/L;11.04±1.52 pmol/L vs 18.24±1.22 pmol/L,均P<0.05),IL-2浓度显著升高(1.92±0.15 mg/L vs 1.14±0.12 mg/L,P<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明显低于A组(22.22% vs 44.44%,0.00% vs5.56%,均P<0.05).结论: rhGH对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具有直接的调理作用,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免疫状态,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全程多维度皮肤管理对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MOJ)行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患者术后压力性损伤发生的预防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9年7月至2020年9月于我院收治的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行ERCP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48例,试验组50例.对照组采用ERCP围术期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护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研究通过营养风险评估表(NRS-2002)与简易营养评价精法(MNA-SF)评分筛查恶性梗阻性黄疸(MOJ)患者营养状态并探讨其与术后总生存期(OS)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北京市空军特色医学中心就诊并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胆道支架植入术的78例MOJ患者。入院24 h内进行营养筛查。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一致性检验评估NRS-2002与MNA-SF的一致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NRS-2002与MNA-SF的独立影响因素;根据单因素及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OS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不同营养状态患者的生存曲线,并用log-rank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NRS-2002评估中,营养正常10例(12. 8%),营养不良风险53例(67. 9%),营养不良15例(19. 2%)。MNA-SF评估中,营养正常7例(9. 0%),营养不良风险32例(41. 0%),营养不良39例(50. 0%)。年龄、BMI均是NRS-2002与MNA-SF的独立影响因素(P值均0. 05)。NRS-2002与MNA-SF的一致性评价较好(Kappa=0. 418,P 0. 001)。两种营养评分量表均表明,营养不良患者OS低于营养不良风险及营养正常患者(χ2=42. 081,P 0. 001);营养不良风险患者OS低于营养正常患者(χ2=33. 723,P 0. 001)。NRS-2002[营养不良(风险比=3. 874,95%可信区间:1. 065~14. 099)]、MNA-SF[营养不良风险(风险比=15. 544,95%可信区间:2. 324~103. 968);营养不良(风险比=42. 535,95%可信区间:6. 179~292. 798)]是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P值均0. 05)。结论 MNA-SF筛查MOJ患者营养状态具有优越性,能更准确预测OS。因此,将其推荐为MOJ患者入院时营养筛查工具并根据筛查结果进行营养干预。  相似文献   

18.
胆系感染是恶性梗阻性黄疸(MOJ)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死亡率相当高。MOJ患者的胆汁细菌感染与多种临床因素有关,治疗手段包括外科手术、ERCP、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TCD)。胆汁细菌培养结合药敏试验对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MOJ合并胆系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其治疗现状以及胆汁细菌检出情况和药敏情况进行综述,以期为该病临床指标的确定以及指导抗菌药物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PDAC是最常见的胰腺肿瘤,恶性程度高,预后差,部分胰头癌可致胆管出口梗阻引起黄疸。根据能否外科手术切除,PDAC可分为可切除肿瘤、交界可切除肿瘤、局部进展期肿瘤和转移性肿瘤。不同类型患者的治疗目标、方法不同,需要采取的减黄策略亦不同,不同中心、专业医师采取的治疗手段亦有差异。多学科协作讨论有望为患者制定更合适的、个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对梗阻性黄疸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48例良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患者血清的内毒素(ET)、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等进行检验。结果谷氨酰胺干预组和梗阻性黄疸对照组相比,谷氨酰胺干预组血清中的sIL-2R较梗阻性黄疸对照组下降明显;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ET和sIL-2R水平的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谷氨酰胺对良性梗阻性黄疸术后的免疫功能变化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