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校报是高校党委和行政的机关报,是校园内占主导地位的媒体,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开展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阵地,是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载体。高校校报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在宣传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提高师生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校报担负着在引导舆论、交流信息、弘扬新风、培育新人、维护稳定和繁荣文化、传承文明的重要使命。笔者就高校校报的校对工作简单谈谈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办好高校校报专栏 ,提高办报有效途径出发 ,探讨校报专栏的内容要紧密结合校园实际 ;校报的栏目要经常推陈出新 ;校报的栏目要相对稳定性 ;校报应建立一支自己的专栏队伍四个方面对高校报的专栏建设作出了思考。1 专栏的内容要紧密结合校园实际 学生是校报最广大的读者 ,当前整个国家和民族正处在改革的大潮中 ,新旧体制正在交替 ,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 ,大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也常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 ,校报可以就这些问题开辟专栏 ,请广大师生发表见解 ,提出建议 ,对学生进行引导。如辽大校报开设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3.
作为校园先进思想和正确舆论导向的重要载体,高校校报在校园文化建设和“四有”新人培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和信息时代的来临,使高校校报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亟待创新。  相似文献   

4.
在德育工作这一系统工程中,高校校(院)报作为高校党委和行政的机关报,作为校园内重要的舆论宣传工具,不仅应该而且可以紧紧围绕培育人才这一学校工作的中心,充分利用校报自身的优势,努力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引导,坚持做到“办报育人”。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百链图书搜索,近十年间书名中含有“校报”字样的书籍不到30本.通过对中国知网的检索,2003年至2012年,各类期刊杂志刊发的标题中包括“高校校报”的论文数量近七百篇,篇数整体呈现上升的态势.2004年之后,每年刊发的论文数量更是超过了50篇.但从论文质量来看,在中文核心期刊刊发的论文占总刊发论文数的比例不到两成,在CSSCI期刊发表的论文所占比例更是不到一成.由此可见,对我国高校校报的研究水平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6.
高校校园文化是典型的知识青年群体文化 ,它是整个社会文化的亚文化体系 ,是整个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高校长期形成的具有校园特色的校园精神、文化活动与文化环境的总和。它不仅塑造着青年学生的意识形态 ,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高校校报作为一种特殊的新闻载体 ,在校园文化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 ,具体说来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培养新世纪“四有”新人有什么重要意义 ?高校校报在其中又有哪些作用呢 ?笔者想就此谈一些粗浅的认识和看法。1 加强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7.
8.
通过对新形势下高校校报存在的突出问题及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提出高校校报改革的新思路,认为应强调科学管理,增强新闻时效性,开掘报道深度,拓宽传播面,讲究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积极应对网络媒体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完善,校报作为高校宣传教育的重要窗口,也不断成熟、发展,正逐步走向正规化。尤其令人高兴的是,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在广大高校校报同行的努力下,1999年,高校校报纳入了全国报刊统一刊号行列,这为更好的加强和巩固高校校报这个重要宣传、舆论阵地,更好的促进高等学校的改革、发展与稳定,提供了更为宽阔的舞台。但是,站在新世纪的门槛上,我们不仅要清醒地认识到校报本身在发展中存在的不  相似文献   

10.
刘云 《卫生职业教育》2007,25(11):12-13
校报作为高校中具有引导舆论和育人功能的主要媒体,更应以人为本,以关怀大学生的精神成长为依归,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营造和创设良好的舆论环境,正确引领他们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 ,新闻的传播渠道呈现出由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组成的多元化发展的新格局。层出不穷的媒体、各式各样的文化快餐都在争夺受众。因特网更是以全新的不可阻挡的气势奔涌而至。不可否认 ,网络时代已经到来。在当今信息和知识经济时代 ,传统的校报要生存发展下去而不被淘汰 ,必须求新求变 ,即一方面要不断提高传统校报的生存质量 ,使其不断创新 ,不断发展 ;另一方面要办好校报网络版 ,拓展传统校报的生存空间 ,迎接时代挑战。1 提高传统校报质量 ,围绕读者需求作文章校报要应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技发展,与网络、有线电视、广播相比,高校校报因其出报周期相对较长,所刊新闻相对滞后,已失去其传统优势。本文从新闻报道策划的角度,探讨校报在实践中通过加强新闻报道策划,寻找独特视角报道新闻的方法,以增强新闻的可读性,拥有独特魅力,获得广大师生员工的青眯。  相似文献   

13.
高校校报编辑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特殊导向作用田丽娟河北医科大学报编辑部(050017)关键词高校校报编辑;精神文明建设;导向作用高校校报是学校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宣传阵地,作为校报的编辑,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如何发挥好编辑的导向作用,引导校园文化朝着积极...  相似文献   

14.
高校校报编辑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人员作为社会精神产品的生产者,其心理健康与否,不仅影响自身人格的发展和完善,而且也影响着出版物的质量。本研究对山东省内的51名高校校报编辑人员的心理键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高校校报普遍存在着版面小、时效性差、内容和形式呆板单调的问题,通过采取加大信息量、加强深度报道、贴近读者生活等措施,校报可以将自身劣势转化为优势,办出特色,办成精品. 1 高校校报存在的不足 1.1 版面较小报纸应是消息的集大成者,但长期以来,高校校报的经费均由学校包干.近年来,随着高校的迅猛发展,高校资金普遍紧缺,因而用于校报的经费也就非常有限,加之校报本身产生不了任何经济效益,致使校报普遍缺血,后劲不足,因而校报版面普遍较小.现在虽有一些高校校报扩大了版面,增加了版数,但绝大多数校报仍处于四开四版的小报状态,这使校报的信息量受到很大限制.在当今全国报纸纷纷增大开张,增多版数,一份报纸动辄十几版、几十版,信息量空前增大的浪潮下,一张单薄的四开四版的小报很难再吸引读者的眼球.  相似文献   

16.
刍议增强高校校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校报作为党委机关报,是校园内占主导地位的媒体。长期以来,校报既传载着教学、科研、管理等全方位信息,同时还担负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任务。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历史背景下,当今大学生生于改革开放的80年代,长于急剧变化的90年代,现在又处于快速发展的社会转型期。因此,如何结合实际,与时俱进,充分发挥校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一、校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独有优势校报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大…  相似文献   

17.
李孝英 《卫生职业教育》2006,24(10):114-115
针对学生普通话考前培训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自身多年的培训实践,从理论和实践2方面进行探讨,提出了以人为本、科学培训的理念和有效培训等5个步骤。  相似文献   

18.
读者培训工作是目前高校图书馆的常规业务工作之一。结合实际工作提出应根据培训 对象的不同层次设立相应的读者培训内容和方法,同时对这些内容和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副刊是高校校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受读者,尤其是学生读者关注和欢迎的版面。然而,全球信息化正在引发当今世界的深刻变革,随着传播手段多样化和文学作品日益丰富,媒体竞争日趋激烈。在此时代背景下,高校校报副刊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办出自己独特的文化品位和特色,赢得更多读者青睐,是其发展的当务之急。作为一名高校校报副刊编辑,笔者认为,高校校报副刊要在新形式下突围,如何把校报副刊与本校文化特色相结合,如何在副刊中突出本校文化特色是副刊建设的关键。一、副刊应以本校文化特色吸引读者副刊要具有生命力,必须具有自己的特色。著名作家冰心曾说:“假如世界上的人都是一样的脸,我必不愿见人。”报纸像人一样,需要有鲜明的特色来表现社会、人生,吸引教育读者。同样,副刊没有特色,千篇一律,将失去其吸引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副刊乃至整个报纸,特色就是生命,特色就是质量,只有具有特色的副刊才有永恒的魅力[1]。实践证明,一家报纸如果没有一个独具特色的文艺副刊,其影响势必大大减弱,许多报纸往往因副刊更加有名。如《人民日报》的文艺副刊“大地”,《中国青年报》的“屋檐下”,《北京大学报》的“未名风”等。老一辈新闻人邹韬奋说:“应该注意到一种刊物应有一种刊物的...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真理标准大讨论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二十周年。二十年来,在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引下,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高校校报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今天,我们纪念这两个20周年,就要继续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努力办好高校校报,更好地为社会主义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