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水飞蓟宾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郅敏  姚嘉茵  鲁义  李初俊 《新医学》2010,41(10):647-652,F0003
目的:观察水飞蓟宾干预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脏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s)基因及其下游基因表达、线粒体膜流动性的影响,探讨水飞蓟宾防治NAFLD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建立NAFLD大鼠模型,分为模型组、罗格列酮组、水飞蓟宾组,并以正常大鼠为空白对照组。6周后用荧光偏振法检测肝脏线粒体膜流动性的变化,RT—PCR法检测大鼠血清PPAR-α、PPAR—γ及其下游基因包括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LCAD)、脂酰辅酶A氧化酶(AOX)和细胞色素P450A1酶(CYP450A1)、脂联素、脂联素受体(AdipoR)、抵抗素mRNA水平的表达,观察各组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模型组大鼠肝组织可见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或小泡性的脂肪变性,部分伴肝细胞坏死和炎性细胞浸润,罗格列酮组与水飞蓟宾组肝组织可见少量小泡性脂肪变性,未见明显肝细胞坏死和炎性细胞浸润。模型组大鼠肝细胞线粒体微黏度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罗格列酮组及水飞蓟宾组大鼠肝细胞线粒体微黏度低于模型组(P〈0.05或0.01),水飞蓟宾组明显低于罗格列酮组(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PPAR-γ、AOX、CYP450A1、PPAR-γ、脂联素、AdipoR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抵抗素表达水平升高。罗格列酮组PPAR-γ、PPAR-α、脂联素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1或0.05);水飞蓟宾组PPAR-α、AOX、CYP450A1,PPAR-γ、脂联素mRNA表达水平均比模型组上升(P〈0.05),且抵抗素mRNA表达水平比模型组下降(P〈0.05)。结论:水飞蓟宾可以有效防治NAFLD,其机制可能与稳定并维持适当的肝脏线粒体膜流动性,减轻肝脏脂质过氧化以及改善胰岛素抵抗有关。  相似文献   

2.
刘馨  于洪儒  王洪新  董淑凤 《新医学》2009,40(4):217-220
目的:探讨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deproteinized calf serum injection,DCSI)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的糖耐量及骨骼肌的葡萄糖转运子4(glucose transporter4,GLUT4)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90只3月龄健康远交系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5只。分别制作正常对照组(正常组)、糖尿病对照组(糖尿病组)、罗格列酮对照组(罗格列酮组)、DCSI高剂量组(高剂量组)、DCSI中等剂量组(中等剂量组)、DCSI低剂量组(低剂量组)等6组模型。在给药4周后行葡萄糖耐量试验,分别测定6组餐后0min、30min、1h、2h的血糖水平;次日处死小鼠,采用逆转录PCR法检测6组大鼠模型骨骼肌中GLUT4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糖尿病组、低剂量组、中等剂量组、高剂量组、罗格列酮各时间段的血糖水平均高于正常组(均为P〈0.01)。低剂量组、中等剂量组、高剂量组和罗格列酮组的各时间段的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糖尿病组(均为P〈0.01)。上述4组治疗组中,低剂量组、高剂量组餐后1h、餐后2h的血糖水平均高于罗格列酮组(均为P〈0.05),中等剂量组餐后1h、餐后2h的血糖水平与罗格列酮组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另外,糖尿病组的骨骼肌GLUT4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组。罗格列酮组、低剂量组、中等剂量组及高剂量组GLUT4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糖尿病组。上述4组治疗组中,中等剂量组GLUT4mRNA的相对表达量最高,接近于正常组。结论:DCSI尤其是中等剂量的DCSI可改善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的糖耐量,使其骨骼肌的GLUT4mRNA表达量增加。  相似文献   

3.
目的:用马来酸罗格列酮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观察治疗前后胰岛素抵抗情况、血浆载脂蛋白CII(ApoCII)、载脂蛋白CIII(ApoCIII)的含量变化和脂蛋白脂肪酶(LPL)、肝脂肪酶(HL)的活性变化,肝组织载脂蛋白B100(Apo-B100)mRNA表达量和病理学变化。方法:用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饲养SD雄性大鼠8周建立大鼠脂肪肝模型成功后对大鼠用马来酸罗格列酮治疗4周;HE染色观察大鼠肝脏病理学变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大鼠肝脏Apo-B100mRNA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大鼠血浆ApoCII、ApoCIII、胰岛素含量,用酶法检测大鼠LPL、HL的活性,快糖仪测大鼠空腹血糖,根据HOMA-IR公式[IR=FPG(mmol/L)×FINS(mIU/L)/22.5]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脂肪肝大鼠经马来酸罗格列酮干预治疗后胰岛素抵抗和肝细胞脂肪变性较治疗前减轻,肝组织中Apo-B100mRNA表达量增加;ApoCII含量升高,ApoCIII含量降低;LPL、HL活性升高。结论:马来酸罗格列酮可以减轻脂肪肝大鼠的胰岛素抵抗,改善其脂质代谢紊乱,减轻其肝细胞脂肪变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马来酸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12/2005—06在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血管研究所实验室进行。取42只Wistar大鼠以高热量饮食喂养1个月后(体质量约230g)单纯随机分为:正常组(n=6)、马来酸罗格列酮组(n=12)、格列齐特组(n=12)及糖尿病未治疗组(n=12)。后3组大鼠以33.3mg/kg链脲佐菌素腹腔一次性注射建立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马来酸罗格列酮组大鼠给予马来酸罗格列酮片2mg/kg,格列齐特组给予格列齐特25mg/kg,均为灌胃给药,1次/d,其他2组不干预。造模后所有大鼠为普通饮食喂养,给药12周后断颈处死大鼠。应用投射电镜评价各组心肌重构情况,并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分别检测心肌转化生长因子β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33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糖尿病模型大鼠心肌均存在明显的心肌重构,但马来酸罗格列酮组病变较轻。②心肌转化生长因子β1蛋白和mRNA水平:马来酸罗格列酮组、格列齐特组及糖尿病未治疗组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0.05).马来酸罗格列酮组明显低于糖尿病未治疗组(P〈0.05)。结论:马来酸罗格列酮能够明显改善糖尿病大鼠早期心肌重构,机制可能与抑制心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大鼠中的脂联素(APN)受体mRNA表达水平及其对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2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普通饲料喂养组(NC组)和高脂饲料喂养组(DM组),分别用普通饲料和高脂饲料喂养至第12周末,取血检测APN及糖脂相关指标。第13周末DM组按25mg/kg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溶液造模,NC组注射相应无菌柠檬酸钠溶液,1周后行OGTT筛选成模大鼠;第25周末处死所有大鼠,ELISA法检测血清APN,RT—PCR法检测骨骼肌AdipoR1 mRNA和肝脏AdipoR2mRNA。结果第12周和25周末DM组TG、FINS和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相同周数NC组(P〈0.05),APN、HDL—C和ISI水平均低于相同周数NC组(P〈0.05);第25周末DM组FPG和TC水平明显高于NC组(p〈0.05),骨骼肌AdipoR1 mRNA及肝脏组织AdipoR2 mRNA水平均低于NC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dipoRlmRNA和AdipoR2mRNA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并且各自与ISI、APN、HDL—C呈正相关,与FPG、FINS、TC、TG、LDL-C呈负相关。结论成功建立符合人类临床发病特点的T2DM动物模型,T2DM状态下糖脂代谢紊乱伴有APN和AdipoR下降,后者可能参与了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6.
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50例联合应用磺脲类,双胍类和a糖苷酶抑制剂药物治疗3个月血糖控制不好的T2DM患者加服罗格列酮钠,观察治疗前后FBG、2hBG、HbA1C、FInS、HOMA—IR、ISI、GPT、GOT等指标的变化。结果:罗格列酮治疗组FBG、2hBG、HbA1C、FInS、GPT、GOT均较治疗有明显下降(P〈0.01)。ISI显著增高(P〈0.01)。结论:罗格列酮能有效降低口服降糖药物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的血糖水平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马来酸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T2DM)前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探讨其可能的药物作用。方法86例双胍类和磺脲类药物治疗3个月以上的T2DM病人随机分为罗格列酮组与对照组,进行为期16周的临床观察。结果罗格列酮组治疗前后比较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明显下降(P〈0.01),胰岛素抵抗指数(IRI)明显下降(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升高(P〈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下降(P〈0.01),胆固醇(CH)和甘油三酯(TG)无明显变化,收缩压(SBP)平均下降9.6mmHg(P〈0.01),舒张压(DBP)平均下降6.1mmHg(P〈0.01),体重指数(BMI)无明显变化,hsCRP明显下降(P〈0.01)。而对照组各观察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T2DM患者慢性高血糖状态与炎症关系密切。罗格列酮治疗在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的同时,还具有抗炎、调脂、降压等作用,长期使用可预防T2DM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杨璐  武革  胡桂芳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20):3171-3172
目的:观察高脂饲养加佐菌链脲霉素(STZ)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的骨骼肌解耦联蛋白3(UCP3)mRNA表达水平以及罗格列酮(RSG)的干预作用。方法:将8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普通饲养组(NC组,n=15),高脂饲养组(HF组,n=45)。8周后HF组内随机选出30只进行腹腔注射STZ。将血糖≥16.7mmol/L大鼠分成DMC组(n=14)和DMT组(n=14),DMT组给予RSG灌胃进行干预治疗,NC组、HF组、DM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8周后取空腹血糖、血脂并采用RT-PCR法测定骨骼肌中UCP3 mRNA含量。结果:HF组大鼠体重增加,血脂增高,血糖无明显增高。与NC组比较,HF组UCP3 mRNA表达量下降约25%(P﹤0.05),DMC组表达量下降约35%(P﹤0.05),DMT组表达量较DMC组增加约25%(P﹤0.05)。结论:RSG能明显增加2型糖尿病大鼠骨骼肌UCP3 mRNA表达,提示UCP3在2型糖尿病发展中有一定作用。[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   

9.
罗格列酮在压力超负荷型大鼠肥厚心肌中抗炎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过氧化酶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PPARγ)配体-罗格列酮钠对压力负荷所致肥厚心肌中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建立压力超负荷大鼠心肌肥厚模型。分组:对照组(C)、假手术组(SHAM)、心肌肥厚组(MH)、心肌肥厚罗格列酮组(MH—R)、心肌肥厚生理盐水组(MH—S)。5周后测定全组大鼠心肌肥厚指数、血液动力学指标;放免法检测左心室心肌TNF—α、髓过氧化物酶(MPO)、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含量;RT—PCR法检测心肌中PPARγ mRNA的表达。结果术后5周手术组左心室心肌明显肥厚;心肌中TNF—α、MPO含量较假手术组增高(P〈0.01);在主动脉缩窄术后罗格列酮干预能显著降低肥厚心肌中TNF—α、MPO的含量(P〈0.01),但未恢复到假手术组水平(P〈0.01)。心肌中PPARγ mRNA的表达:在心肌肥厚罗格列酮组(MH—R)明显增高(P〈0.01)。结论压力负荷增加引起心肌肥厚,肥厚心肌组织中TNF—α、MPO、PAF含量升高可以被PPART人工合成配体罗格列酮钠所抑制。  相似文献   

10.
2型糖尿病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胰岛素抵抗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李芳萍  张四青  王斐  黄银琼 《新医学》2009,40(7):427-429,47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2 diabetes mellitus,T2DM)和糖耐量正常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胰岛素抵抗的特点。方法:将99名研究对象分为3组,NAFLD组(30例)为糖耐量正常的NAFLD患者,T2DM组(28例)为T2DM不伴NAFLD者,对照组(41名)为体检正常者。3组研究对象予以检测并计算反映基础胰岛素抵抗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肝脏胰岛素抵抗指数,用Matsuda指数反映糖负荷后胰岛素敏感性,比较3组的差异。结果:T2DM组和NAFLD组的HOMA.IR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T2DM组和NAFLD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AFLD组的肝脏胰岛素抵抗指数高于对照组和T2DM组(P〈0.05);他DM组和NAFLD组的Matsuda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而T2DM组和NAFLD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2DM和糖耐量正常的NAFLD患者的肝脏、肌肉和脂肪等组织均存在胰岛素抵抗,而NAFLD患者的肝脏胰岛素抵抗较眨DM患者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糖尿病不同阶段胃排空障碍与血清瘦素及其下丘脑OB-Rb表达的关系。方法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饲养1周组(NC1组;n=6)、对照饲养4周组(NC2组;n=6)、糖尿病造模1周组(DM1组;n=14)和糖尿病造模4周组(DM2组;n=14)。分别于给药后1周、4周用酚红灌胃法检测胃排空;用放射免疫法、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大鼠血清瘦素及其下丘脑OB-Rb mRNA的表达。结果注射STZ1周后,DM1组大鼠血清瘦素明显低于NC1组(P〈0.05);下丘脑OB-Rb mRNA表达明显低于NC1组;液体胃排空是加快的(P〈0.01)。注射STZ4周后,DM2组大鼠血清瘦素和胃排空明显低于NC2组(P〈0.05;P〈0.01);DM2组下丘脑组织OB—Rb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NC2组(P〈0.05)。结论Ⅰ型糖尿病早期,机体可能通过降低血清瘦素和反应性的下调下丘脑OB-Rb表达,以加快胃排空。维持能量平衡。而长期高血糖及低瘦素水平可能反馈性的引起下丘脑OB-Rb表达上调,参与胃排空延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拮抗剂替米沙坦(TM)和噻唑烷二酮类(TDZs)药物罗格列酮(RSG)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T2DM组、TM组和RSG组,每组10只。以喂高糖高脂饮食方法建立SD大鼠T2DM模型。T2DM组、TM组、RSG组给予高糖高脂饮食1个月后腹腔注射25mg/kg链脲佐菌素;NC组给予普通饮食,注射枸橼酸缓冲液作为对照。在此基础之上,TM组给予替米沙坦5mg/(kg·d)、RSG组给予马来酸罗格列酮5mg/(kg·d)灌胃喂养,早晚各灌1次;NC、T2DM两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16周后测定各组大鼠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水平与稳态血糖(BG)、稳态胰岛素(PGI)浓度;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主动脉血管壁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细胞黏附分子-1(ICAM-1)表达水平。结果T2DM组、TM组和RSG组TC、TG、LDL—C与BG水平较NC组显著升高(F=17.67~205.32,q=3.61~35.07,P〈0.05),TM组和RSG组的TC、TG、LDL-C与BG水平较T2DM组低,差异有显著性(q=4.58~17.03,P〈0.01)。TM组和RSG组及T2DM组PPAR-γ表达水平明显高于NC组,但TM组和RsG组与T2DM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TM组、RSG组VCAM-1、ICAM-1表达水平明显低于T2DM组(F=27.35~311.66,q=19.42~22.80,P〈0.01),而各检测指标在两药物组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T2DM组和RSG组主动脉内皮损伤轻于T2DM组。结论替米沙坦和罗格列酮能增强血管壁PPAR-γ活化,抑制VCAM-1、ICAM-1表达和单核细胞浸润,防止早期AS形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过程和相关机制及可溶性TNF-α受体I(sTNFRI)基凼的保护作用。方法预先给予携带sTNFRI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后建立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阻断肝左、中叶入肝血流60rain后分别再灌注1h、3h、6h、12h。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中肝酶学指标(AST、ALT),TBA法测定肝脏丙二醛(MDA)含量。大鼠肝脏组织切片HE染色后,行光镜检查,观察肝组织显微结构变化。结果AST、ALT和肝脏的组织形态学都显示模型组较假手术组大鼠有明显的肝脏损伤,其中以再灌注6h肝脏损伤最严重。肝组织MDA含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于再灌注3h达到高峰。肝组织TNF-α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且于再灌注6h达到高峰。结论sTNFRI可增强抗氧化能力,降低MDA水平,抑制缺血再灌注大鼠体内氧化应激水平,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效果及其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各10只,对照组(NC组)给予基础饲料喂养,模型组(IR组)和干预组(HR组)均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其中HR组从第7周开始给予100mg/(kg·d)白藜芦醇灌胃。喂养16周后,以高胰岛素一正糖钳夹技术评价3组大鼠胰岛素敏感性;肝脏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病理学改变;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TNFha的含量。结果:与NC组比较,IR组大鼠葡萄糖输注率下降,光镜下肝脏出现明显脂肪变性,血清TNF—α含量升高69.3%(P〈0.01)。与IR组比较,HR组葡萄糖输注率明显升高,光镜下肝脏脂肪变性变化不显著;血清TNF-α含量降低31.5%(P%0.01);与对照组比较,HR组除葡萄糖输注率有所降低(P〈0.01)外,其余检测指标水平均接近。结论:白藜芦醇可能通过降低高脂喂养大鼠的血清TNF-α含量而改善胰岛素抵抗,从而减轻脂肪肝。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高脂血症兔肝脏病理形态学及PPARγ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辛伐他汀组.高脂饲养建立兔高脂血症动物模型。实验结束时测定血脂浓度,取肝脏作病理形态学检查.用RT—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观察肝脏PPARγ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兔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较正常组升高(P〈0.01).肝脏脂肪变性程度最重(R=0.68).肝脏重量、贮脂细胞数量较正常组均增加(P〈0.01);辛伐他汀组血清TC、TG及LDL-C水平较模型组降低(P〈0.01).肝脂变程度明显改善(R=0.48).肝脏重量(P〈0.05)、贮脂细胞数量(P〈0.01)低于模型组。模型组兔肝脏PPARγ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组增加(P〈0.05),辛伐他汀组PPARγ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均P〈0.05)。【结论】辛伐他汀能减轻高脂血症兔肝脏脂肪变性程度.这一作用可能与其降脂同时上调肝脏PPARγ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复方中药生芪降糖颗粒干预2型糖尿病大鼠后,大鼠血糖等血生化指标水平变化,并分析该变化是否具有剂量依赖性;同时将其作用效果与治疗糖尿病疗效确切的药物罗格列酮进行比较。方法:实验于2004-09/2005-12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动物实验室完成。①选用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0只,按随机抽签法分为6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罗格列酮组、正常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正常组给予普通饲养,其余组大鼠给予高脂饲料喂养,从中选取体质量增长80%的大鼠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30mg/kg)制备2型糖尿病模型,以随机血糖≥16.7mmol/L为造模成功。②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羧甲基纤维素钠乳剂(蒸馏水配制)10mL/(kg&;#183;次),2次/d。中药低中高剂量组:以人鼠单位体质量用药量直接换算后剂量的5,10,20倍灌胃生芪降糖颗粒溶液(三九集团,批号0401021,相当于生药当量2.5g/mL)。罗格列酮组:灌胃100g/L的马来酸罗格列酮悬浊液(葛兰素史克公司,批号04120005)。复方中药低剂量组,罗格列酮组、正常组和模型组每天灌胃1次;复方中药中、高剂量组,每天灌胃2次;共灌胃3个月。测定实验开始时、高脂饮食1个月后、注射链脲佐菌素1周后大鼠血清尿素氮、肌酐、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水平;治疗3个月后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水平。③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结果:整个实验过程中除自然死亡和造模失败的大鼠外,数据保留完整的大鼠分别为正常组10只、中药复方低剂量组7只、中剂量组8只、高剂量组7只、罗格列酮组7只、糖尿病模型组7只。①实验开始时:各组大鼠空腹血糖、血清尿素氮、肌酐、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胰岛素水平差异不明显(P〉0.05)。②高脂饮食1个月后:中药各剂量组、罗格列酮组和模型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胰岛素均较实验起始时明显提高(P〈0.01)。血糖、尿素氮、肌酐、三酰甘油与正常组相近(P〉0.05)。③注射链脲佐菌素1周后:各治疗组和模型组血糖、尿素氮、肌酐、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比较(P〈0.01),而胰岛素水平则与正常组相近(P〉0.05)。④治疗3个月后:中药各剂量组和罗格列酮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较注射链脲佐菌素1周后明显下降(P〈0.05~0.01);中药中、高剂量组和罗格列酮组血清空腹血糖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及中药低剂量组(P〈0.05)。中药中、高剂量组和罗格列酮组血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和罗格列酮组血清胰岛素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和模型组(P〈0.05)。结论:生芪降糖颗粒可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血生化指标,作用效果与罗格列酮相当,并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糖尿病(DM)大鼠尿白蛋白及足细胞排泄及肾小球足细胞特异性标志蛋白Wilm's tumor-1(WT-1)分布的影响。【方法】24只SD大鼠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DM组(链脲佐菌素65mg/kg腹腔注射诱导DM大鼠模型);吡格列酮组(DM大鼠给予吡格列酮20mg/kg.d灌胃)。检测各组第10周的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甘油三酯(TG)及血糖(BG)。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尿沉渣WT-1阳性即为尿液足细胞(UPC)。观察肾小球细胞数及细胞外基质(ECM)聚积;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肾小球WT-1的分布。【结果】DM组UPC、UAER、TG、BG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吡格列酮组TG、BG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UPC亦升高(P〈0.05)。与DM组相比,吡格列酮组UPC、UAER、BG显著降低(P〈0.01),TG亦降低(P〈0.05)。病理组织肾小球荧光染色示WT-1在对照组正常,DM组呈节段性明显缺失,吡格列酮组缺失较轻。DM组肾小球细胞数及ECM/肾小球毛细血管襻面积较吡格列酮组增多(P〈0.05或P〈0.01))。UPC与UAER呈正相关(rs=0.46,P〈0.05),而与TG无显著相关性(rs=0.37,P〉0.05)。【结论】尿液中脱落足细胞检测可作为判断DM病情活动性的标志之一。吡格列酮可减轻DM大鼠uAER及UPC的排泄,抑制肾小球细胞数及ECM增殖,恢复肾组织WT-1表达而有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大鼠蛋白C(PC)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96只健康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血必净治疗组,后两组又按处死时间分为术后2、8、24、48和72h亚组,每组8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脓毒症模型。取腹主动脉血进行血小板计数,并留取肝、肺组织分别检测各组动物组织PC和TNF—α的mRNA表达。结果CLP后8~72h模型组大鼠肝组织PC mRNA表达显著下调(P均〈0.01),血必净注射液可显著提高脓毒症大鼠PC mRNA表达水平(P均〈0.01)。CLP后2h模型组动物肝、肺组织TNF—α mRNA表达均迅速升高并持续至伤后24h(P〈0.05或P〈0.01);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可显著降低肝、肺组织TNF—α mRNA水平(P〈0.05或P〈0.01),术后24h均恢复至伤前正常范围。模型组动物CLP后8~72h血小板计数不同程度减少,血必净治疗组较模型组能明显提高血小板计数(P〈0.05或P〈0.01)。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以从基因水平影响脓毒症动物组织PC和TNF—α的mRNA表达。  相似文献   

19.
秦智  罗和生  肖国强 《中国康复》2011,26(5):330-332
目的:探讨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动物模型建造过程中实施亚低温状态5周游泳运动联合干预对诱导NAFLD大鼠肝组织HSP70mRNA表达量及其HSP70生成量变化的影响,旨在研究延缓NAFLD的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高脂组(F)、常温游泳高脂组(TS)、常温浸泡高脂组(TI)、亚低温游泳高脂组(HS)和亚低温浸泡高脂组(HI)各10只。建造NAFLD动物模型的过程中,除C组外均给予相应高脂液体饲料喂养,并分别进行不同温度的游泳或浸泡干预。5周后采用固相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各组肝脏组织HSP70浓度和Real-Time PCR相对定量测试HSP70mRNA。结果:肝组织HSP70浓度及HSP70mRNA,HS组均明显高于C、F组(P〈0.01)。结论:在SD大鼠NAFLD模型建造过程中,实施亚低温状态下联合有氧运动干预措施,可以诱导NAFLD肝细胞生成大量应激蛋白,而延缓NAFLD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双虎清肝颗粒对四氯化碳诱发肝纤维化大鼠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干预作用及肝脏组织学的影响。【方法]Sprague-Dawley大鼠6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双虎清肝颗粒小、中、大剂量组(C1,c2,c3组)、水飞蓟素对照组(D组)。除A组外,均经皮下注射四氯化碳8周,后各治疗组给予不同剂量双虎清肝颗粒8周,D组予水飞蓟素8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液TGF-13l,免疫组化检测smad3及smad7在肝组织内的表达及定位,肝组织作常规HE及Masson染色,观察脂肪变、炎症及纤维化程度。【结果】TGF-β1:与B组比较C1、C2、C3、D组(P〈O.05),A组(P〈O.01)。smad3:与B组比较C1、C2、C3、D组(P〈0.05),A组(P〈0.01)。Smad7:与B组比较C1、C2、c3、D组(P〉0.05),A组P〈0.01。组织学:A组无异常;B组明显的纤维化和脂肪变性表现;C1、c2、c3、D组:不同程度的纤维化和脂肪变表现,从C1开始至C3程度逐渐减轻,D组和C3组接近。各组大鼠肝纤维化病变半定量:与B组比较,各组大鼠(P〈O.05)。【结论】双虎清肝颗粒能够通过抑制TGF-β1,及smad3的生成而显著改善四氯化碳所诱发的肝纤维化大鼠肝脏组织学的变化并且有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