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精神病给个人、家庭及社会带来很大影响,尽管抗精神病药物在临床上已被广泛而有效地应用,但是由于复发率高,反复入院的患者仍然很多.本研究旨在调查家属对患者病情复发的常见影响因素,供已治愈的精神病患者家属借鉴,以便采取相应措施减少病情复发.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郭萍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1,17(6):540-541
目的 探讨精神病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拟一般资料问卷及症状自评量表对134例精神病患者家属进行评定分析.结果 精神病患者家属症状自评量表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及躯体化、强迫、焦虑、抑郁、恐怖、偏执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敌对因子分显著低于国内常模,差异均有显著或极显著性(P<0.05或0.01).精神病患者家属症状自评量表评分与患者住院的次数、住院费用来源、家庭经济状况因素显著相关(P<0.01).结论 精神病患者家属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患者住院次数、住院费用来源、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与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癌症患者家属对癌症病情告知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305名癌症患者家属进行调查.结果 大多数家属主张在征求他们同意后,将真实病情告知癌症患者;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获知亲人患癌时间、文化程度、重病接触史、丧亲经历等因素对家属的癌症病情告知态度的评分具有一定影响.结论 将癌症病情告知做到符合患者及其家属的意愿,医护人员应引导家属的告知观点,尊重家属的意见,尤其是对阅历深、学历高的家属,且最好在家属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适应期之后,再向患者告知癌症真实病情.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精神病患者家属精神疾病知识水平,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患者家属疾病相关知识调查表对265例门诊和住院患者家属进行调查。结果家属对精神疾病相关知识测评的总体正确回答率为55.6%;在调查的9个知识条目中,患者有哪些精神症状条目的回答正确率最高(89.8%),患者所服药物的副作用(36.2%)及精神病的病因是什么条目的回答正确率最低(37.0%)。患者为女性、调查时正在住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病程〉24个月、年龄26岁一45岁等临床特征的家属,其疾病知识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类别患者的家属(P均〈0.05或0.01);家属为大学以上文化、脑力工作为主/退休工作者、通过医护宣教获得相关知识等临床特征的家属,其疾病知识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类别的家属(P均〈0.05或0.01)。结论精神病患者家属精神疾病知识水平较低;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家属自身特征均可影响其知识水平高低,有针对性地对患者家属开展疾病知识的健康教育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性精神病患者家属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拟一般家庭状况调查问卷、疾病家庭负担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265名重性精神病患者家属进行测评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家属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总分均显著高于中国常模(P<0.01)。患者病前病后家庭经济状况、家庭年人均收入、患者治疗费用报销比例均与家属抑郁严重度指数、焦虑自评量表总分呈显著负相关( P<0.05或0.01),患者病程、住院次数均与家属抑郁严重度指数、焦虑自评量表总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家属受教育年限与其焦虑自评量表总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患者病情不稳定程度、患者年均治病费用与家属焦虑自评量表总分呈显著正相关( P<0.05或0.01)。疾病家庭负担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分与家属抑郁严重度指数、焦虑自评量表总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重性精神病患者家属存在有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问题,疾病家庭负担,尤其是经济负担是影响家属焦虑抑郁情绪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李梅花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9,15(2):160-161
目的了解医护人员对精神病患者实施保护性约束时家属的心理反应。方法采用自拟精神病患者受保护性约束家属心理反应调查表对93例精神病患者家属进行相关调查分析。结果80.95%的家属对保护性约束持接受态度,14.28%认为是对患者的惩罚.19.05%认为会加重患者的病情,28.57%担心患者会受到意外伤害,47.62%认为约束患者必须征得家属同意,4.70%的家属对凋查内容不发表意见。结论对精神病患者实施保护性约束治疗时必须征得患者或监护人的知情同意,掌握适应证,规范保护性约束操作,防止意外伤害。 相似文献
7.
精神病患者月经期对病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月经对精神病患者病情的影响作用,及时介入护理干预,帮助患者预防精神病复发或症状加重。方法对85例住院女性精神病患者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分别在月经期前、月经期、月经期后进行测评。结果月经期与月经期前、期后的BPRS评分比较,其中焦虑忧郁、缺乏活力、激活性、敌对猜疑等4个因子分及其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月经期前与期后的BPRS评分比较,其焦虑忧郁、缺乏活力、激活性等3个因子分及其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月经可诱发或加重原有精神病症状,及时实施护理干预,有助于精神病患者控制病情。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精神病患者家属心理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症状自评量表、疾病家庭负担量表对300例精神病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心理健康总分与家庭负担总分呈现正相关,文化程度及与患者的关系对精神病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有影响。结论影响家属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多个方面,应该有针对性的采取家庭护理措施并加强家庭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9.
2006-06~2006-08在我中心某科新入院的精神病患者家属70例,对其心理状况调查分析如下。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人选标准:(1)在本中心住院精神病患者的一名直系亲属,了解患者病情且为患者的主要照顾人;(2)无精神病史及其他严重的躯体疾病;(3)自愿参与测评。 相似文献
10.
11.
12.
探讨精神病家属健康教育的需求情况。方法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16名患者家属的精神疾病知识知晓情况及健康教育需求方式内容进行调查。结果97%的患者家属知道疾病的诊断,但如何防止精神疾病复发了解者仅3.4%,出院后如何进行家庭护理了解者6.9%,81%的患者家属希望医务人员传授健康知识,需求侧重于常用的抗精神病药物的种类、作用及副作用,精神疾病的临床症状,精神疾病预防及康复知识,日常生活护理指导等。结论精神疾病患者家属对精神卫生知识缺乏,非常需要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癌症患者家属在选择是否告知患者真实病情的过程中所受到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主从结合式的Triangulation 法,量性资料的收集采用问卷调查法,质性资料的收集采用和13 位癌症患者家属进行深入无结构式访谈法.结果:影响家属选择是否告知患者真实病情的最主要因素是家属对告知患者真实病情的主观看法[患者能更好地安排以后的生活(OR = 8.326,P = 0.00),患者会出现严重的焦虑和抑郁(OR = 7.732,P = 0.01)等].同意告知的家属认为患者能够承受压力而且癌症实情不易隐瞒;不同意告知的家属认为告知患者没有意义,只会增加患者的精神负担.结论:家属对告知癌症患者真实病情的意义、价值和结果的主观认识是影响家属选择是否告知患者实情的主要因素,患者的年龄、性别和教育程度不影响家属的选择过程. 相似文献
14.
15.
为了解精神病患者家属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对120例住院的精神病患者家属进行了问卷调查,以确定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感情表达对患者康复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精神分裂患者100例,按照家属情感表达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行精神科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同时于住院期间与出院后给予家属健康教育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及随访的服药依从性与复发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绝对依从性随访1、2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BPRS、SDSS量表评随访0.5、1、2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1、2年FES—CV量表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总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感情表达对患者康复治疗具有促进作用,还能降低患者的复发率,提高患者与家庭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精神病患者和家属对康复教育的需求,确定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康复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为制定可行性、针对性、实效性的康复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在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精神病患者50例和其家属100例进行调查。结果在对患者对康复教育需求调查的10个方面的内容中,患者最为感兴趣的内容是如何防止病情复发、疾病的基本知识(病因、症状、治疗、预后)、疾病复发的早期迹象、如何与他人交流、维持用药的时间与方法,而对康复教育形式和方法的调查中,最受欢迎的是个别指导,其次是集体指导,教育手册患者也比较欢迎;在对患者家属对康复教育需求调查的9个方面的内容中,就有7个选项超过62%,而对康复教育形式和方法的调查中,希望医护人员进行个别指导占首位,占98%;其次是精神疾病知识手册,每周一次的专题讲座家属也乐意接受。结论大部分康复期患者和家属缺乏精神病的相关知识和康复技能,渴望专业人员对他们进行康复教育。 相似文献
19.
住院精神病患者和家属对康复教育需求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精神病患者和家属对康复教育的需求,确定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康复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为制定可行性、针对性、实效性的康复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在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精神病患者50例和其家属100例进行调查。结果 在对患者对康复教育需求调查的10个方面的内容中,患者最为感兴趣的内容是如何防止病情复发、疾病的基本知识(病因、症状、治疗、预后)、疾病复发的早期迹象、如何与他人交流、维持用药的时间与方法,而对康复教育形式和方法的调查中,最受欢迎的是个别指导,其次是集体指导,教育手册患者也比较欢迎;在对患者家属对康复教育需求调查的9个方面的内容中,就有7个选项超过62%,而对康复教育形式和方法的调查中,希望医护人员进行个别指导占首位,占98%;其次是精神疾病知识手册,每周一次的专题讲座家属也乐意接受。结论 大部分康复期患者和家属缺乏精神病的相关知识和康复技能,渴望专业人员对他们进行康复教育。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