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基本理论,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都有指导作用。对胚胎发育规律和机制的研究是中医学研究的薄弱环节,以中医阴阳学说来理解和分析胚胎发育中结构的演变和功能,期望能为中医学研究胚胎发育和预防、治疗妊娠疾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蓝美成 《广西医学》2000,22(6):1268-1270
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它被引进医学领域后,促进了中医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成为中医学的重要理论基础.阴阳学说被广泛应用于中医学的各个领域,以阐明生命的起源和本质、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根本规律.阴阳转化是阴阳学说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阴阳的相互转化是指对立的阴阳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各自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1).中医临床辩证分析中,常可见到阴阳转化的证候.因此,充分认识阴阳转化的机理、条件,对于指导中医临床辩证论治,有其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仅就阴阳转化的理论基础、阴阳转化的因素和条件、阴阳转化的临床意义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学的全部理论及其临床辨证论治方法都是建立在阴阳相互作用的学说之上的,而我们的研究表明,中医学的阴阳相互作用学说及其调控方法具有普适性生物医学意义。因此,寻找适合的科学"窗口",在全新的现代科学框架内重新对阴阳学说进行研究,以促进古典的阴阳学说向现代科学理论的转变,不仅对于中医药学向现代科学的转变是一个重要的基础,而且对现代生物医学的发展也是有益的。此前,我们已经就阴阳相互作用与生命的混沌运动及其控制的可能关系进行过某些研究。这里,我们讨论阴阳相互作用与逻辑斯谛映像问题。  相似文献   

4.
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一个极其重要组成部分,它既为中医从事医疗实践和理论研究提供了基本思想,又作为重要的理论工具,贯穿于中医理论体系各个方面。近现代以来,众多医家学者围绕阴阳学说对中医基础理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笔者查阅了近十年来国内关于中医阴阳学说研究的部分文献,从阴阳起源及历史沿革、史学和哲学的角度、数理和生命科学的角度和中医经络、臧象、五运六气、养生等角度对阴阳学说进行了简单综述,以期为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5.
综合古今研究认为:中医学的阴阳,是中医学方法的一对范畴,是代表人体自身、人体与其所在环境间矛盾与统一关系的符号。中医学的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阴阳说与中医学理论相结合的产物,是以中医学的阴阳对立属性、互根互用、消长转化关系认识生命,解释人体生理现象、病理变化,指导诊察疾病、辨识病证,探求养生方法论防病、治病规律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6.
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一个极其重要组成部分,它既为中医从事医疗实践和理论研究提供了基本思想,又作为重要的理论工具,贯穿于中医理论体系各个方面。近现代以来,众多医家学者围绕阴阳学说对中医基础理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笔者查阅了近十年来国内关于中医阴阳学说研究的部分文献,从阴阳起源及历史沿革、史学和哲学的角度、数理和生命科学的角度和q-医经络、臧象、五运六气、养生等角度对阴阳学说进行了简单综述,以期为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7.
<正>前言:阴阳学说是在气一元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古代的朴素的对立统一理论,属于中国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范畴,《黄帝内经》引用阴阳学说来阐述医学中诸多问题,使阴阳学说和医学结合起来,形成了中医学的阴阳学说。中医学用阴阳学说阐明生命的起源和本质,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根本规律,贯穿于中医的理、法、方、药,长期以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实践。张国伦教授中医学术知识渊博,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根据病情的  相似文献   

8.
中医学是中国的传统医学,是中华文化的产物,它由几千年的医疗实践与古代哲学思想结合而形成的.其理论起源于先秦诸子百家.先秦、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当时农业、手工业和科学技术有了快速的发展而社会又发生了很大的变革,于是各个学派的思想先后诞生,造成"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大好学术形势.重要的学派有儒家、道家、法家、名家、墨家、兵家、阴阳五行家等.由此看来在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主要是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都来源于先秦的学说,本文仅对中医学的"阴阳"学说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阴阳学说与广义的互补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作为中医学理论基础之一的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与德国波尔创立的对应原理进行类比分析,认为阴阳学说就是广义的互补原理,并认为量子力学中的海林堡测不准原理裨上也是符合阴阳学说的阴阳互相消长,发展,变化和制约的规律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为我院首届研究生毕业论文之一,全文分二大部分,第一部分作者从当前通行的认识,概要介绍了内经阴阳学说的基本观点,①阴阳普遍存在是万物之本,②阴阳可分,③阴阳相互依存、对立、相反相成,④阴阳相互消长、转化,⑤阴平阳密,以平为期和阳密乃固。第二部分作者着重探讨了阴阳学说对中医学的指导作用,并系统地回顾1923年以来有关杂志上关于阴阳学说的理论研究,现代科学实验资料对阴阳学说的研究进展,以及作者对阴阳学说研究中一些问题的初步看法。本刊发表的是原文第二部分全文。  相似文献   

11.
从新的视角对阴阳学说的内涵进行分析,揭示阴阳学说的物质性、不定义性、矛盾性、示象性。中医学的发展从最初的起源到后世的昌盛,无时无刻不包含着阴阳学说的特质,中医学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的学说,但又不注重它的物质性,更注重的是物质运动中所反映的功能和应象,试图用哲学的阴阳观来否定中医的物质性和试图用科学的物质观来研究阴阳的应象观都是片面的,试图用西医的物质性、定量性来否定中医的理性思维、逻辑推论和精确分析也是不科学的。总结中医学走过的道路,以期对现在中医的发展方向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2.
阴阳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指导着中医的医疗和预防工作,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石之一.发掘中医学宝库有必要搞清阴阳学说的实质,并加以正确地运用.谈到阴阳学说必然要涉及到阴阳的概念及其实质.从历史上看,“辨证法的宇宙观,不论在中国,在欧洲,在古代就产生了”(毛泽东(《矛盾论》).我国最早的阴阳学说就是这样一种宇宙观,也可以说是一种辨证哲学思想,它来源于人类较原始的实践(包括医药实践)活动.由于自然科学自发的辨证唯物主义倾向和人类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文化的最大特色是哲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连襟共舞、相互为用。阴阳学说就是在这样思想基础上的典型产物。本文试图对中医的阴阳学说作出某些探索与讨论 一、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思想 在六十年代以前,中医界曾为中医学的核心思想问题进行了争鸣。争鸣是围绕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学说内容展开的,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及其思想境界,当然是没有结果的。 要想弄清中医学的核心思想,必须要了解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中医学的基木特点,概括地说:是  相似文献   

14.
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占据重要地位。同时阴阳学说也是中国古代自然科学观的主要内容,是人们在长期改造自然、变革社会的斗争中产生的与天命神权相对峙的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思想。阴阳学说引入中医学领域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同时对中医学的发展起到了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四、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 阴阳学说帮助中医学构筑起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并贯穿于其中各个方面,指导着中医学家的理论思维和诊疗实践,现举例以作说明。 (一)阐释人体的组织结构 中医学根据阴阳对立统一的观点,认为人体内部充满着阴阳双方互根关系。如《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人的组织结构可以借阴阳来划分为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若干部分。由于层次各异,用阴阳来划分人的脏腑组织,其具体所指有所不同。就大体部位而言,则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就背腹而言,则背部为阳,…  相似文献   

16.
通过论述中医阴阳学说与稳态、负反馈、植物神经功能等几个生理学中的重要问题之间的相关性,探讨了阴阳学说和生理学之间的联系.认为中医阴阳学说对理解维持人体正常代谢、人体内环境的稳态、植物神经功能等主要生理学问题均有重要的意义,用中医学的哲学思想理解现代医学是中西医结合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指出阴阳离合理论是《内经》阴阳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张仲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运用三阳离合、三阴离合及阴阳表里离合理论加以系统整理,对发掘中医学理论,指导临床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8.
阴阳学说是我国古代一种哲学思想和宇宙观,也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导着人们对疾病的认识和诊治。近年来失眠人群逐渐增多,成为大众关注的社会问题。本文从中医阴阳学说的角度,论述中医阴阳学说对失眠的认识及其在失眠治疗中的应用,以更好协助指导失眠的辩证治疗。  相似文献   

19.
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宇宙观和方法论,内含丰富的唯物辩证法。阴阳学说引入到中医学领域之后,逐渐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近年来,研究阴阳学说的物质基础,成为新兴边缘学科“中医药工程学”的重大课题和迫切任务。本文从研究针刺调衡阴阳入手,以环核苷酸为观察指标,探索阴阳与环核苷酸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阴阳理论在中医学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针灸学本身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被打上浓重的阴阳烙印,所以对腧穴的研究也同样离不开阴阳理论的指导。该文以阴阳理论为切入点,从腧穴本身的阴阳属性、开阖状态、穴性、腧穴配伍、针灸疗效等方面探讨对腧穴研究的认识及启示。研究阴阳理论对今后腧穴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