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从科学学的角度看,决定一门学科理论发展的因素,是本学科理论的系统结构、它所处的科学环境和本学科的技术实践。现代系统论认为,系统一旦确立,就将按自身的结构所相应的功能而运行,是为系统的主体性原则。由此而知,中医内科学理论的发展取向,主要决定于它的基本理论要素,这些内容可以不断扩大、发展甚至引进,但却不能轻意大规模改变。这就预示,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中医内科学理论的核心 相似文献
3.
40年来,中医内科理论研究比之前代,可谓划然一变。当代内科医生在诊断过程、思维方法、治疗手段等方面,大有别于明清及民初。当代中医是在西医普及的环境下诊治病人的,临床方式的改变,蕴发了不同的理论观念,而与实验相结合的理论研究,又以 相似文献
4.
5.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的哲学理论被引用到医学中.对人体的组织结构、功能活动、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药物治疗,都运用了阴阳五行学说。阴阳是代表互相对立又互相统一的两个方面,一般来说,凡具有热的、动的、轻的、向上的等等特性属阳,与此相反则属阴。五行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五行之间又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五行相生之中,同时寓有相克;相克之中也寓有相生。脏腑经络学说是建立在整体观念的基础上,以阴阳学说来阐明人体的生理功能。脏腑是内脏的总称,经络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份。人体组织结构来说,“外为阳,内为阴”,即内部脏腑为阴,外部躯体为阳。然就内部脏腑而言,则“脏者为阴,腑着为阳”。再就每一脏而言,又各有阴阳.即它的物质基础为明.功能活动为阳。气血和津液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是依赖脏腑功能,而脏腑功能的活动,又是靠气血津液作为物质基础。同时,气血津液能够输布全身,是通过经络来运行,而经络也需要气血律液的滋养。因此,气血津液和脏腑、经络之间有着互相依存、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上期病案分析】例一:【证候分析】患者女性,年过半百,任脉已虚,太冲脉衰少,脏腑已虚。素体较胖,多阳气偏虚、多湿,气血周流缓慢,易聚湿生疾,痰浊阻遏心气导致心阳不振,心脉闭阻,气血不通则痛,故产生胸痛。因发病年余,病久则虚,故致心气、心阳亏虚。又生气加重,乃为气滞血瘀,瘀于心脉,则成左胸刺痛。由于气滞血瘀,气血运行不匀,而心脉 相似文献
7.
第一章绪论 [学习重点] 本章讨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唯物辩证观、中医学的基本特点及《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而重点要求掌握中医学的二个基本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问题答疑]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中医学的基本持点可以概括为二个方面,即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1.整体观念:“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具体表现在二方面:(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如五脏与六腑、 相似文献
8.
【上期思考题答案】一、填空题 1.热、动、燥。寒、静、湿。2.脾肾之阳,肾阳。肝肾之阴,肾阴。3.阴阳偏盛、阴阳偏衰、阴阳互损、阴阳格拒、阴阳亡失。4.厥逆,所络属的脏腑生理功能紊乱,出血。5.(1)各脏腑生理功能的太过或不及,各生理功能之间的失调(2)脏腑本身的阴阳、气血失调。 相似文献
9.
【上期思考题答案】 一、填空题 1.风;痛;着2.外感凤热;内伤发热,惊厥。外感风寒,麻痘将发3.动而不紧,缓而不急。不及,宗气内虚。太过,宗气外泄4.褪.直而长、如按琴弦,肝胆病、诸痛、痰饮、疟疾,往来流利、应指圆滑,痰饮、食滞、实热5.强硬、疾软、颤动、歪斜、吐弄、短缩、舌纵、舌麻痹。厚薄、润燥、腐腻、偏全、剥落、消长、真假 6.判断正气盛衰、分辨病位浅深、区别病邪性质、推断病情进退 二、选择题 1.肾2.苍老舌3.胸痹4.浮滑脉 5.小便短赤6.痰饮7._散脉8.食积化热证9.气滞血淤 三、问答题解 答:汗是津液的组成部分,《素问·阴阳别论,… 相似文献
10.
〔上期思考题答案〕一、填空题1.脾的运化功能和输布津液,水湿痰浊蓄积停滞 2.躁扰心神、血热而脉流薄疾、心火上炎或下移 3.肺气宣发肃降失常和肺气虚损 4.生长发育;天癸,性腺;早衰、性机能减退 5.肾失封藏和对二便失于固摄 6.胃气虚、胃阴虚、胃寒、胃热二、选择题1.易怒 2.绞痛 3.火热邪气袭体4.呼吸气粗,胸中窒塞 5.盗汗 6.心悸、形寒肢冷,水肿尿少 7.腰膝酸软、耳鸣 8.口干舌燥,舌红少苔 9.肾虚,失于固摄,则遗精、滑泄 10.胃热则腐熟功能减退 相似文献
11.
一、填空题 1.心气的推动、肺的宣发和朝会百脉、脾的统血、肝的疏泄和藏血。2.气能生血。3.营气化生、津液注脉、肾精化血。4.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血为气之母。5.走息道以行呼吸、贯心脉而行气血。二、选择题 1.水谷之气和肾中的精气 2.津能载气3.水停则气虚 4.脾胃的升降 5.固摄作用6.卫气三、问答题解答:“夺血”,指血液受伤严重,如崩漏、大出血等。“夺汗”,指汗液耗伤过度,如发汗太过、过劳作汗等。“夺血者无汗”是指失血严重患者不可妄用汗法。“夺汗者无血”是指对于多汗夺津或津液大亏的患者不可轻用破血、放血之治法。这是以“津血同 相似文献
12.
一、填空题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主痛;寒性收引。2.外邪,内暑。3.饥饱失常、饮食不洁、饮食偏嗜。4.①因气虚、气滞、血寒、血热等原因,使血行不畅凝滞而成。②由于内外伤、气虚失摄或血热妄行等原因造成血离经脉,积于体内而成。5.体质,精神状态。6.寒邪外袭。伤寒、中寒。机体阳气不足,失却温煦。二、选择题 1.不正常的六气 2.内生五邪 3.肺 4.善于行走而病无定处 5.其性开泄 6.易耗津伤气 7.唇甲淡白 8.湿性凝滞 9.伤风 10.心、脾、肝 11.气上 12.心三、问答题解 (一)答:七情是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是人体对外界客观事物的不同反映,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不会致病。只有在突然、 相似文献
13.
上期思考题答案 一、填空题 1.相傅之官,治节出焉。将军之宫,谋虑出焉。仓凛之官,五味出焉。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2.主气、司呼吸,主宜发肃降,主通调水澎朝百脉、主治节。3。胃、脾、肝、胆、小肠、大肠、肾。4.肺在液为涕。肝在液为泪。脾在液为涎。肾在液为唾。5.心在窍为舌、肺在窍为鼻、脾在窍为口、肝在窍为目、肾在窍为耳及二阴。 二、选择题 1。肾2.孤脏3。小肠4.膀胧5。元神之府6.心与肾7.决埃之官,水道出焉。 8.喜润 三、问题答解 (一)答:人体的水液代谢,包括水液进人体内,一在体内的代谢和升降运动,以及代谢后水液的排泄。参与水… 相似文献
14.
[上期思考题答案] 一、填空题 1.沟通表里上下、联络脏腑器官,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感应传导作用,调节机能平衡。2.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3.十二经脉各一条,任脉、督脉的络脉,脾之大络。4.离、合、出、入。5.经脉、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6。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二、选择题 1.手少阳胆经 2.胸内手 3.十五别络4.十二皮部 5.肺中 6.十二经筋 7.膀胱经 8.督、任、冲 9.循环贯注 10.约束诸经 11.足内侧后线 12.肾、胃、脾、肝 相似文献
15.
【上期思考题答案】一、填空题 1.阳气虚;血虚;阳气暴脱;肾虚、水饮、瘀血2.肝胆湿热;脾胃寒湿;湿郁肌表,汗出不彻;肌肤甲错3.邪气的浅深;津液的变化;阳气和湿浊之消长;胃气胃阴之存亡4.胃火上炎;阳明热盛;肾阴枯涸;牙疳5.淡红色,风关。外感表证;内热;惊风、痛;正虚;邪盛 相似文献
16.
上期思考题答案 〔填空题一 ].阴阳的对立制约;阴阳的互根互用;阴阳的消长平衡:阴阳的相互转化。2.木曰曲直、火日炎上、士爱稼稿、金日从革、水曰润下。 〔选择题〕 1,子脏先病,传及母脏。2.侮所不胜。3.阳中之阴脏。(提示:五脏对六腑而言属阴,但五脏之中又可再分阴阳,心肺居高位,属阳,如心肺再分阴阳,则心为阳中之阳,肺为阳中之阴。脾、肝、肾位于下属阴,如再分阴阳,肝为阴中之阳,脾为阴中之至阴,’l’4为阴中之阴。)4.阴阳的相互转化。5.五行的相克关系。6.泻南补北。了.在补阳的同时兼以补阴。8.补阳之法,消退阴盛。 〔问答题解〕 一、… 相似文献
17.
蔡旭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0,(4)
第二届全国中医基础理论学术会议于1991年8月13~17日在北戴河召开。此次会议是中医界规模较大的一次学术会议,有日本、美国、香港的知名中医学者参加,共出席约110位代表。会议的中心议题是中医藏象,会上交流的论文共102篇,学者们分别从理论、临床、实验、研究方法四方面对藏象进行新的研讨,是近年来对中医藏象研究成果的汇粹。现择其要而述之。 相似文献
18.
“痰瘀同源”学说是中医生理病理学的内容之一,对临床有重要指导意义。但这一学说在现行的五版《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中却没有编入和反映出来。有鉴于此,近年来在中基教学中我们根据教材的有关内容和 相似文献
19.
阴阳的“普遍性”不能成为确立五脏阴阳气血理论完整性的依据。五脏阴阳气血理论完整性的缺如实前肾的自觉选择,理论上确立五脏阴阳气血的完整性,其是否可行最终当视临床而定。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以唾为口津之清稀部分的观点缺乏依据。“脾主运化”的对象--“水谷”与“运化水谷”之“水谷”并不同义,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运化水谷”概念相对于“运化水液”而言,故虽亦有个“水”字,却不包括液态饮食物,而是专指固态饮食物;脾“运化水液”用“水液”指称“液态饮食物”则是一个沿习已久的错误。 相似文献
20.
以传统数学理学为基础,论述整体的特性和运动规律,构建整体学说。应用整体学说,认识生命整体的生理病理,指导临床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