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经济学评价.方法 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比较两种治疗方案对疗效、心电图和心肌耗氧量的影响,并记录医疗总费用、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89%,心电图总有效率为60.71%; 对照组依次为80.56%和5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此外,治疗组可减少住院时间,同时治疗组成本-效果比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能取得更满意的临床效果而且经济.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观察丹参铜ⅡA磺酸钠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得出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作为活血化瘀药物,治疗老年UAP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对心肌缺血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近年我院收治的110例UA患者各55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在临床症状缓解程度和心电图改善情况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UA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丹参酮ⅡA磺酸钠辅治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60 mg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均15 d。观察2组治疗前后心绞痛疗效、心电图ST-T改变、血脂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及血脂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方法 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心绞痛症状及心电图疗效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均比治疗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间C反应蛋白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型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心电图的改善和降低C反应蛋白水平均有明显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比较两种治疗方案对临床疗效、心电图的影响。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6.67%,心电图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依次为63.33%和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能取得更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方法:将16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用药观察。结果:有效率95%以上。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良药。 相似文献
8.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是从丹参中分离出的二萜醌类化合物丹参酮ⅡA(tanshinoneⅡA)经磺化而得出的一种水溶性物质。笔者研究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欣诺邦盛,巴里莫尔制药(通化)有限公司生产]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sodium tanshinoneⅡA sulfonate,STS)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12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63例,对照组62例。各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丹参酮ⅡA磺酸钠60mg每天1次,两组均于治疗前后,测定血清一氧化氮、内皮素,肱动脉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干预组和对照组的内皮素水平均明显下降,一氧化氮水平和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升高(P<0.05或P<0.01),两组治疗前后各指标差值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可以通过增加细胞分泌一氧化氮水平和降低内皮素水平来发挥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纤维蛋白原(FIB)等的影响.方法选择UAP患者60例,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常规给药,辛伐他汀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辛伐他汀20
mg,每晚1次,疗程8周.结果治疗后辛伐他汀组血清中CRP、IL-6、FIB浓度明显降低,和对照组相比P<0.05,有显著性差异,并且与降脂作用无关.结论辛伐他汀除降脂作用外,具有抗炎、抗血栓形成作用. 相似文献
11.
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7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治疗组38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钠,疗程7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7%,对照组总有效率75.8%,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治疗组无1例发生心肌梗死,对照组发生1例(3%)。治疗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钠,能有效的控制UAP发作,减少心肌梗塞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178例临床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初发劳力型心绞痛组46例,恶化劳力型心绞痛组50例,自发型心绞痛组54例及梗死后心绞痛组28例;同期正常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应用免疫金标法测定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免疫比浊法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初发型心绞痛组和恶化型心绞痛组的UAER及hs-CRP均有很大程度的增高,二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梗死后心绞痛组UAER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s-CRP在正常范围;自发型心绞痛组两项测定指标均在正常范围。结论在心绞痛的早期应该注意监测UAER和hs-CRP的变化,以其尽早干预心绞痛的病程进展,对于恶化型劳力型心绞痛需在心肌酶谱和心电图等监测的同时结合UAER和hs-CRP的改变及时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以阻止或延缓心肌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降纤酶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抗心绞痛常规疗法基础上,治疗组30例用降纤酶10u静脉滴注,每天1次,共5d;对照组30例用脉络宁3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共10d,6d后考核疗效及有关实验室指标。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各为96.66%和70%(P〈0.01),期间治疗组的硝酸甘油用量、镇痛药使用次数较对照组少(P〈0.01和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的 相似文献
14.
急诊PCI治疗高危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急诊PCI治疗高危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8例高危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急诊入院后随机分为两组:急诊介入组46例,非急诊介入组32例,两组均行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对比观察30d内心脏事件(包括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猝死、再次介入治疗及冠脉搭桥手术)的发生率、症状缓解率、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等.结果:急诊介入组与非急诊介入组比较,急诊介入治疗高危不稳定性心绞痛降低了30d内心脏事件(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的发生,p<0.05;缩短了症状缓解及住院时间,P<0.05;而手术的成功率及疗效相似,P>0.05.结论:急诊PCI治疗高危不稳定性心绞痛安全性高,疗效可靠,并可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5.
何巧平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04,2(4):210-211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心绞痛(UAQ)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UAP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及常规治疗加通心络组(治疗组),疗程为1个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75%,对照组为68.7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无1例发生心肌梗死,对照组有2例发生心肌梗死(6.25%).治疗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能更有效地控制心绞痛发作,减少心肌梗死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西洛他唑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134例诊断明确的变异性心绞痛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西洛他唑50mg口服,每日2次,连续治疗30d后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30d后治疗组的心脏指数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率为89.5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13%,两组相比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西洛他唑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联合阿魏酸钠治疗不稳定型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不稳定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和普通肝素,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和阿魏酸钠,服药14d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和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和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用阿魏酸钠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肯定且比较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阿魏酸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8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64例U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阿魏酸钠组(治疗组)和丹参组(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心电图改善情况,治疗前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s-CRP均无显著变化(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阿魏酸钠治疗UAP疗效明显,安全性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参附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的影响.方法:将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应用肠溶阿斯匹林片、硝酸脂类、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口服药及5% GS 250 ml+硝酸甘油5 mg静滴,1次/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60 ml+5% GS250ml静滴1次/d,均14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疗效及心电图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可明显减少冠心病心绞痛的发作频率,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使心肌缺血缺氧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0.
速避凝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速避凝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筛选的80例UA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0例,皮下注射速避凝注射剂)和对照组(40例,静点前列腺素E1注射剂)。治疗期间两组均不用其他除脂、降压及血管扩张剂。心绞痛发作程度较重且频繁时,可临时给硝酸甘油片舌下含化,并做记录。结果 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情况及心电图改变两组对照经t检验,差异有显著性至非常显著性。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总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