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精神分裂症脑结构的核磁共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核磁共振(MIR)成像在80年代初应用于临床,中期开始应用于精神分裂症脑结构的研究。1983年,Smith首先报告了9例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比较了两侧额叶面积、两侧尾状核、侧脑室比例等多项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无显性差异,但该项工作却开创了精神分裂症脑结构研究的先河。近20年来,国内外有关精神分裂症脑结构的核磁共振研究报告已多达上百篇,所观察的部位主要是与精神活动相关的额叶、颞叶、边缘系统、脑室系统、基底节、胼胝体。精神分裂症患的脑结构异常已为多项研究所证实,现分别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了论证精神分裂症与脑结构异常的关系,将符合CCMD—Ⅱ—R的42例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与23例健康者进行脑CT对照研究。方法 采用CT扫描机对入组对象进行头颅扫描,并对患者的年龄、病程和疗效与脑CT作相关分析。结果 患者组的侧脑室体部间最大外径、脑沟宽度及侧裂池宽度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年龄和病程与脑结构异常呈相关性,在排除年龄因素的影响之后仍提示病程与脑结构异常有密切关系。结论 在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确实存在脑结构异常,其病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精神分裂症与脑结构异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与脑结构异常的关系。方法对143例精神分裂症进行MRI检查。结果143例精神分裂症中有脑萎缩33例,其中表现为脑室对称性扩大7例(5.17%),皮质萎缩8例(5.75%),同侧脑室扩大伴皮质萎缩18倒(12.64%),脑萎缩与性别、家族史、药物治疗、电休克治疗之间未发现正相关。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有脑器质性改变的可能,且与患者病程有关。  相似文献   

4.
脑诱发电位在精神分裂症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精神分裂症的神经电生理研究近年来集中在脑诱发电位领域,本文对诱发电位的新老指标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异常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精神分裂症的结构性和功能性脑成象(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成象技术使我们有可能在活人身上研究脑的结构和功能,有机会对比精神分裂症病人和正常对照者的差异,从而使我们对精神分裂症的本质有更进一步的理解。这些新技术的历史较短,在测量及研究方法上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无论如何脑成象毕竟为我们提供了不少证据表明精神分裂症确实是一种在不少脑区有着结构和功能异常的疾病。  相似文献   

6.
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同胞的脑CT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论证精神分裂症与脑结构异常的关系,将符合CCMD—2—R的5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与43例健康同胞进行脑CT对照研究。采用Kay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对精神分裂症进行评定,并对患者的年龄、病程和阴性症状评分与脑CT作相关的分析。结果发现,患者的侧脑室指数及侧裂池与同胞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年龄与脑结构异常呈相关性,在非同病双生子的研究中,上述关系更为显著。提示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结构异常与环境因素有关,脑室扩大的程度反映环境创伤。可将其归于非遗传的发病机理,但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结构异常的CT表现。方法对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581例患者的临床CT资料进行分析,采用目测法将精神分裂症脑结构形态异常进行CT分型,即皮层脑萎缩、单纯脑室扩大、弥漫性脑萎缩。结果 CT颅脑扫描检查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结构异常检出率57.64%。CT分型:皮层脑萎缩317例、单纯脑室扩大184例、弥漫性脑萎缩80例。脑结构异常者病程10年者共436例(75.04%),年龄在21~55岁者共476例(81.93%)。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结构异常检出率较高,各种类型的脑结构异常者病程以10年以内为主,且以青壮年居多。  相似文献   

8.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简称分裂症)至今病因不清,神经发育异常可能是病因学因素之一。由于脑结构发育异常,导致脑的不同区域功能异常,有研究认为,某些脑区的结构和功能异常会导致幻觉和妄想等阳性精神病性症状。本文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旨在就目前阳性精神病症状与磁共振成像扫描技术的相关研究结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磁共振变化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脑部结构的异常变化与精神分裂症发病机理的关系,对3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研究组)进行磁共振检查,测量脑室和脑沟的值,其中24例测量了胼胝体前后径、厚度和面积。结果:研究组中10例有局灶性脑结构异常,异常率26%;对照组无异常发现。研究组哈氏值、侧脑室体部指数、前角指数、三脑室、左额叶脑沟、胼胝体前后径和面积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提示精神分裂症存在侧脑室、尤其侧脑室前角和三脑室、左额叶脑沟扩大及胼胝体缩小。精神分裂症Ⅱ型组哈氏值、前角指数、左额叶脑沟、胼胝体前后径与Ⅰ型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同年龄组和病程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提示早年的神经发育障碍可能是引起脑部结构异常及后来发生精神分裂症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精神分裂症的神经电生理研究近年来集中在脑诱发电位领域 ,本文对诱发电位的新老指标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异常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情感性障碍神经影像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不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神经影像学研究作一小结,发现此类患存在脑局部区域结构异常。  相似文献   

12.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精神病,以幻觉、思维及行为紊乱和社会功能退化为特征,患病率为1%,给个人、家庭及社会带来极大负担。精神分裂症的研究涉及遗传、神经生化、病理生理、影像学等多个领域,但其确切病因及病理机制目前仍不明确。脑影像学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大脑结构异常,主要表现为侧脑室扩大和脑体积减小。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4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30名健康志愿者进行脑CT扫描。结果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CT异常发生率较正常人为高;精神分裂症患者冬季出生者CT异常率较非冬季出生者高;家族型病例CT异常率高于散发型患者;阴性症状为主的病例CT异常率高于阳性症状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微小躯体异常(MPA)与慢性精神分裂症临床及脑部结构异常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对39例具微小躯体异常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脑CT检查,以无MPA的39例为对照组进行比较。采用SAPS与SANS评定精神症状。结果:39例微小躯体异常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脑室系统均较对照组显著扩大,而阴性精神症状分亦较对照组增高,微小躯体异常慢性精神分裂症与脑室扩大及阴性症状严重性有关。结论:微小躯体异常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严重,病程长,可能表示有早年精神发育障碍,成为精神分裂症易感素质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30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脑CT检查结果,发现脑结构异常改变84例(27.45%),其中脑萎缩3例(19.3%),脑皮质萎缩20例(6.5%),小脑萎缩3例(0.98%)。脑萎缩与性别、家族史和药物、电休克、胰岛素治疗之间未发现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影像学技术已成为研究大脑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工具,此技术已经初步运用于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结构和功能均存在异常。而遗传基因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影像学和基因组学结合起来的研究技术可以探索和评价大脑相关基因对脑功能的影响,从而了解这些基因对精神分裂症行为的影响。现就有关精神分裂症影像基因组学方面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王继军  李春波 《上海精神医学》1996,8(4):223-223,229
脑电活动与精神活动关系密切,头皮脑电活动检测简便安全,无创伤性,是确定大脑功能状态的重要手段。本研究旨在调查住院精神病人脑电地形图(Brain electrical activity map-ping,BEAM)和脑诱发电位(Brain evoked po-tentials,BEP)检查异常率,并进一步分析研究与脑电异常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8.
晚发性精神分裂症的磁共振对照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了解晚发生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脑共振的变化特征。方法:选择17例晚发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和正常对照组17例检测脑的磁共振,以第三脑室宽距,侧脑室间距,侧脑室体部最大间距、左、右颞角宽度,额叶脑兆宽度及顶叶脑沟宽度为观察点。结果:发现病例组异常率为52.94%,海马异常诲为41.18%,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第三脑室、左颞角宽度、额叶脑沟宽度和顶叶脑沟宽度有显著差异。结论:晚发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海马、左  相似文献   

19.
在长期的探讨中,精神分裂症的概念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新近的 DSM—Ⅲ排除了精神分裂症的病因为器质性的概念。但是,许多研究却表明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脑结构和脑机能有异常。气脑造影显示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可能有脑萎缩,而神经组织病理学研究证实病人有大脑皮质细胞结构改变和类似病毒性脑炎的改变。CT 检查结果提供了精神分裂症病人脑萎缩的新证据。  相似文献   

20.
精神分裂症与强迫障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精神分裂症与强迫障碍在脑结构异常、脑功能异常和临床特点方面互相有重叠。本文重点阐述强迫症状与精神分裂症症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